高端MPV能走多高走多远呢?

高端MPV能走多高走多远呢?,第1张

在乘用车的三大类别中,MPV无疑是固化最严重的市场,多年前分别主导商务和家用场景的别克GL8和本田奥德赛/艾力绅,目前依然是各自领域的标杆车型,虽然去年上市的丰田赛那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高端MPV市场的整体格局,其实并没有本质变化。

自主品牌阵营中,有过热销经历的,只有宝骏730、五菱凯捷、比亚迪宋MAX等寥寥几款,且价位都集中在10万元上下。而中高端市场表现最好的传祺M8,依然是依靠中大型MPV的身份,以错位竞争的方式主攻20万元级别的市场。至于30万元以上真正高端的MPV市场,涉足者基本只有上市后没有激起太大水花的岚图梦想家。

虽然高端MPV市场难以攻克,自主阵营的厂商们却一直没有放弃,传祺已经发布了定位更高的M8新能源版,极氪009也已经呼之欲出,而在前两天,来自比亚迪的纯电高端品牌腾势,也正式把首款MPV产品腾势D9推向市场。

这一次,来自中国品牌的高端MPV,能走多高、走多远呢?

32.98万起售的腾势D9,

是台怎样的MPV?

腾势D9分DM-i插混和EV纯电两个版本,价格区间分别为32.98-43.98万元和38.98-45.98万元,不但整体价位全面超过了奥德赛/艾力绅,即便是和丰田赛那、别克GL8陆尊相比,腾势D9的价格门槛也高出一头。

从尺寸来看,腾势D9属于中大型MPV,也就是和赛那、GL8同级,自主品牌目前最畅销的传祺M8,也是相同的级别,而后者的起售价只有17.98万元,几乎只有腾势D9的一半。别克GL8的陆上公务舱,起售价其实也只有23.29万元。

实际上,如果腾势D9既想保持高端形象、又想能尽量走量的话,入门门槛完全可以拉低到30万元以内,但是腾势没有这样做,而是采用了起步即高配、直接对标GL8陆尊、丰田赛那等主要对手的核心价位,摆出了同标杆车型硬碰硬的姿态。而后来者想要挑战标杆,且不在价格上让步的话,就必须要在产品力上拿出硬实力。
 

高端MPV能走多高走多远呢?,b0499a2e-244d-11ed-ba43-dac502259ad0.png,第2张


整体尺寸上,腾势D9绝对不算小,但相比同级对手,轴距和长度、宽度也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是,车辆三围尺寸中经常会被忽视的车身高度这一项,腾势D9远远超出了同级对手,赛那、GL8的高度普遍在1.8米左右,腾势D9却达到了1.92米,达到了篮球运动员的“身高”标准。

看到腾势D9高度参数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受制于DM-i和EV身份,为了照顾底盘下的电池组而被动拉高车身。不过对比同为新能源车的岚图梦想家,车身高度却只有1820mm,并不比普通燃油MPV高多少。

其实在高度方面,腾势D9最具对比意义的,是丰田的“百万级”MPV埃尔法,它有着1945mm的超高车身,甚至比腾势D9还多了25mm。腾势D9的超高车身,电池组并非主因,而是它把车内的空间、舒适和豪华性,都对埃尔法进行了对标。具体是哪些,我们后面细聊。

外观:不花哨不复杂,气场足够豪华

作为一台2022年上市的新能源MPV,腾势D9的外观算不上惊喜,起码在第一眼的观感上,没有所谓的惊艳感。一句话,腾势D9的外观,比较偏向传统。

不过这并不代表腾势D9缺乏高级感,只是它突出豪华气场的方式,依然沿用了燃油时代高端MPV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前脸极其夸张的中网,以及几乎覆盖全脸的粗壮镀铬装饰。

DM-i和EV版本,腾势D9采用了两套前脸设计,这两张“脸”在我个人看来有点设计过头。DM-i版本大块大块的镀铬装饰,有点太过于土豪,而EV版的纵向条纹装饰,除了封闭式设计外,其他地方没有体现出比亚迪e3.0平台纯电车型的特点。

至于侧面,也比较常规。我个人很希望腾势D9能有一些足够辨识度的小设计,就像埃尔法、GL8陆尊那样,让人从远距离就能一眼辨别出车型。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腾势D9的侧面有着足够强的整体感,侧滑门的滑轨槽被很好隐藏在了车窗下沿,同时车顶的钣金也进行了优化,没有像很多MPV那样在车门缝的地方出现突兀的断点,这一点除了提升观感,对于侧面的车身强度、风噪和风阻,都有一定的提升。

腾势D9的车尾,线条、布局极为简单,显得非常的方正。贯穿尾灯同样也十分简洁,内部类似箭羽造型的光源增添了些动感元素。

从美感的角度讲,腾势D9作为一台33万元起售的高端MPV,没有特别可圈可点的细节设计,但从整体的气场来讲,腾势D9以最简单、传统的设计思路,配合1.92米的高度,还是展示出了足够强的气势。起码接机或者停在五星级酒店的门口,都不会显得跌份儿。

内饰:高度“借鉴”比亚迪

腾势D9的内饰几乎就可以视为和比亚迪车型同款了。

中置大尺寸的中控屏,左右高度对称,仪表屏镶嵌在中控面板内,这套布局我们在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DM-i等车型上都已经很熟悉了。除此之外,下方岛台的设计,电子排挡杆和方向盘的造型,都和比亚迪的主销车型高度相似,将方向盘logo替换成比亚迪,我们不会感到一丝惊讶。

单论这套内饰设计,也没有什么问题,对比赛那、GL8等合资车型,质感也能撑得起30-40万元的价位。不过站在消费者层面,对于一台全新高端MPV的期待,还是很希望它能有自己一套新的内饰风格。

当然,MPV的重点并不在驾驶者和副驾乘客,到了商务场景尤为如此。评价腾势D9的重点,还是要落在后面两排座椅的空间上。而腾势D9之所以能定如此高的价格,底气也源自于此。

空间:腿部空间没得说,头部空间是亮点

来到中大型MPV这个级别,二排的乘坐空间是最无需担心的地方,只要不是空间利用率太拉胯,二排都能实现绰绰有余的空间。真正拉开差距的,在于后排的舒适和豪华感。

如果平时坐过GL8的话,那么进入腾势D9第二排时,首先就会感受到它高出很多的地台,这里当然有下边电池组的“功劳”,不过在跨上地台之后,就会发现头部的空间丝毫不显局促。前面我们强调了腾势D9 1.92米的车身高度,在车内的垂直空间中就体现了出来。

而当在二排的独立座椅中坐定后,还会有另外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它明显要高出竞品的坐姿。实际上,这里正是腾势刻意为之的一个亮点,它的座垫高度为38cm,比很多同级别MPV的二排座椅都要高。而按腾势官方的描述,它的座垫高度比“500万以内最好的SUV还高20mm”,这里没有点名对比车型是谁,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它是谁了。

座垫高度是我们评价后排表现时很容易忽略的地方,而它对整体坐姿和乘坐舒适性,其实非常关键,很多车型为了保障足够的头部空间,都会刻意压低座垫高度,这就会导致乘客无法充分舒展,影响长时间乘坐的舒适性。

腾势D9能把二排座垫做到38cm,底气就是它1.92米的车高,看到这里,你是否就能够部分原谅它在进某些地库时可能带来的不便了?

头部空间宽裕,腿部的空间就更不用担心了,这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排的空间表现。

腾势D9的二排座椅支持电动的前后调节,电动滑轨为同级最长,达到了1080mm,这就可以在多人乘坐时,灵活地对二排、三排的空间进行协调。根据媒体同行的体验,一个1.8米身高的男性,在二排保持二拳腿部空间时,进入第三排依然有一拳多的腿部空间。

虽然空间和舒适度跟第二排差别很大,但为了提升第三排的乘坐感受,腾势D9还是下了不少的功夫。比如相比第二排,第三排座椅更难保证充足的座垫高度,而腾势D9依然做到了370mm,相比第二排仅低了10mm,同时腾势也拿出了3款车型作为对比,展示出370mm座垫高度的优势。

不管是家用还是商务场景,一台MPV在满员状态下的后备厢储物能力,也是影响使用体验的重要环节。腾势D9的后备厢有两个状态,当第三排座椅位于最靠后时,后备厢有410L的储物空间,足以应付商务接机时放置中小号行李箱的场景;此外三排座椅还能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后备厢空间就能扩充至570L,这时全家6人以上出行时,后备厢也能够放置最基本的行李。

当然,腾势D9的第三排座椅也是可以放倒的,但是和别克GL8一样,腾势D9不具备类似赛那、奥德赛那种收折座椅后隐藏到地板下的功能,而是简单地向前翻折,然后形成一个比较突兀的台阶。

腾势D9在空间方面基本可以打90分,不过作为一台高端MPV,我们还没聊到它真正的竞争力——豪华的乘坐体验。

高端MPV的奥义,都在二排的舒适性里

如果腾势D9相对传统的外观和内饰,没有让你感到惊艳的话,不要过早放弃,因为它真正越级的优势,从现在才要涉及。

还是先从二排座椅聊起,设计层面,我们可以看出腾势D9的二排座椅采用了一体式的腿托,提升豪华感的同时,舒适度也比分体式的腿托更好,这是腾势D9二排豪华性的一个体现。

而和其它MPV相比,腾势D9二排座椅的可调幅度也更大,支持10向电动调节,靠背和腿托调节到极限状态时,躯干和大腿、大腿和小腿之间都达到了一个很大的角度,腾势将其称为零感人体工学座椅。虽然和问界M7的零重力座椅还有些微差距,但已经领先同级别的主要对手。

腾势D9二排座椅支持的调节项目非常多,这些功能全部集成到了内侧扶手的 *** 作液晶屏上,好处是省掉了繁杂的机械按键,缺点是 *** 作的便捷性可能有所降低。不过腾势D9为二排座椅设计了多达10种情景模式,基本能够覆盖乘客需要调节的各种状态,都能一键完成,这样反而要比传统机械按键一项一项地调节更方便了。

除了扶手上的 *** 作屏,腾势D9的中高配版本,在前排座椅背部都配备了信息娱乐屏,家用场景可以给小孩看动画片,商务场景则可以开视频会议,这也是同价位MPV比较稀缺的配置。

除此之外,腾势D9二排的另一大亮点,是多到极致的舒适性配置,从32.98万的入门版,全系都在二排座椅标配了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而前排座椅却全系都没有按摩,加热和通风也都要到36.98万的价格才出现。

而DM-i版本的顶配,还给二排座椅配备了电动记忆功能,结合UWB钥匙,在乘客还在接近车辆时,就能实现侧滑门打开、迎宾大灯闪烁、迎宾音乐响起和二排座椅自动后退等一整套迎宾仪式。

看到这里,其实就能发现,腾势D9虽然整体价格不算低,但它是把核心的关键配置都给到了入门版上,基本是入门即高配,甚至部分领域比同级别竞品的顶配都有优势。预算有限的话,32.98万的入门版,完全能撑得起各种场景。

DM-i和EV纯电,

为MPV带来了什么?

腾势D9的动力总成其实没什么好说的,DM-i和EV版本和比亚迪一系列车型都基本相同,这里值得探讨的,是DM-i混动和EV纯电动对高端MPV,到底有怎样的优缺点。

首先是动力性能,腾势D9 DM-i版分单电机前驱和双电机四驱,其中前驱版0-100km/h加速成绩是9.5秒,已经和别克GL8、丰田赛那的性能相当,而四驱版0-100km/h成绩是7.9秒。至于EV纯电版,单电机前驱破百成绩同样是9.5秒,四驱版则更进一步,达到了6.9秒。

对于中大型MPV来说,有10秒破百的动力,基本就已经能满足各类场景,腾势D9四驱版的优势体现的主要不在于加速性能,而是同级独有的四驱系统,MPV当然不大会遇到越野路况,但对于湿滑雨雪天气,四驱系统还是能在稳定和安全性上带来一定的优势,而这对于家用和商务场景来说,也都是有必要的。

至于油耗层面,搭载2.0T发动机的GL8陆尊,小熊油耗的综合成绩是10.3L/100km,搭载THS混动系统的丰田赛那,小熊油耗成绩是6.47L/100km,而腾势D9 DM-i各个版本的官方馈电油耗,分别是5.9-6.7L/100km,基本和赛那相当。

抛开纯电的场景,腾势D9 DM-i如果作为商务接待用车,每年在油耗上至少要比GL8节约四成左右的成本,而如果具备充电条件的话,这个差距还会更大。当然,对于家用来说,腾势D9 DM-i油耗方面的优势也不容忽视。

至于38.98万起售的纯电版,不论使用方式还是购买成本,预计都不会成为腾势D9的主销版本,其两驱和四驱版在CLTC工况的续航里程分别为620公里和600公里,除非是特定需要纯电车型,否则腾势D9纯电版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都比不上混动版。




审核编辑:刘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30002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