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需要半导体芯片吗

新能源汽车需要半导体芯片吗,第1张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需要半导体芯片,汽车芯片制造的技术要求并不高,相比手机芯片达到5nm这个精度,汽车芯片比较常用的却是28nm、45nm、65nm的12英寸晶圆体以及0.18um的晶圆体。

为什么我们买不到想要的车?为什么汽车行业普遍都在缺芯片?

制程要求不高,但良品率更为严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常听到芯片的场景就是我们的数码产品,无论是购买手机时的“苹果A14”、“高通骁龙处理器”,亦或者是在购买电脑时候的英特尔、AMD等,我们似乎常常能听到这个词,甚至有不少发烧友能细数7nm、10nm制程工艺的不同之处,芯片离我们似乎并不遥远。

手机行业作为消费领域的高集成度行业,对于芯片的技术要求极高,5nm这个级别的制程全球也仅有几家晶圆厂可以制造,但汽车芯片可不同。

从汽车电子产业链上来看,晶圆厂制造不同规格的晶圆体(不同制程的8英寸、12英寸晶圆体)提供给零部件巨头们,接着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出对应控制器或者处理器(常见的有MCU、CMOS图像传感器、各类ADAS辅助类芯片、传感器等),再交付给整车厂进行组装。

不过事实上,汽车芯片制造的技术要求并不高,相比手机芯片达到5nm这个精度,汽车芯片比较常用的却是28nm、45nm、65nm的12英寸晶圆体以及0.18um的晶圆体。

但是,汽车芯片和数码产品芯片最大的两个不同便是在于超高的良品率,以及因工作环境不同而更为严苛的产品可靠性。

汽车作为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人身安全的交通工具,在电子器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汽车芯片的良品率要求极高——你试想一下,如果负责ACC自适应巡航的芯片以及传感器是残次品,在实际使用中发生故障很可能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所以汽车厂家对于零部件的要求不仅有着严苛的检查筛选机制,还有在制造阶段就达到百万分之一这样的良品率。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近期市场热点一直围绕新能源车展开, 汽车 零配件、 汽车 电子、锂电池、锂电材料无一不是与新能源车息息相关。 谁将是下个受益机会呢?

新能源 汽车 加速渗透,预期电动 汽车 的爆发增长,将致使 汽车 芯片需求迎来爆发期。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预计特斯拉2021年销量85-90万辆,迈入新台阶;英特尔:随着自动驾驶 汽车 开始从车库走向街头,10年后 汽车 芯片市场将达1150亿美元。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日前表示,电动车对半导体的需求相较传统车对半导体的需求增加 5-10倍 , 汽车 芯片将成为未来景气度最高的半导体细分行业。

汽车 芯片单车价值量有望增长 10倍 ,从2020年的268美元到2035年的2758美元。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10倍,综合叠加之后,潜在的市场空间 难以估计 ,也难怪这两天盘中, 汽车 芯片出现大规模的涨停潮。

虽然行业需求高速增长,但是国内 汽车 芯片自主产能严重受限,2019年中国 汽车 芯片自主产业规模占全球只有3%的比例,只有欧、美、日国家十分之一的水平。

相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 汽车 芯片需求国之一,国产替代潜在空间巨大。建议从 汽车 芯片的国产替代出发,相关芯片产能和技术领先的行业龙头公司,有望在接下来的国产化浪潮中率先受益,从而股价也能具备更大的d性空间。

如今汽车的基本配置主要包括三大块:电动辅助驾驶系统、车规级芯片。在电动辅助驾驶系统中其重要性被排在首位,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它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根据环境和驾驶员的情况智能判断障碍物、自动跟随前方车辆、自动制动等各种 *** 作;自动驾驶系统中它又起着控制发动机的作用,因此整车上的每一个小部件都离不开芯片。一辆汽车要想成功造出好车或者正常运行好车,一颗芯片必不可少且不可或缺:一颗高性能、高可靠的高性能处理器代表了汽车工业先进的制造水平;一颗集成度高并且性能强大的电控单元代表着汽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一颗完整且强大的车规级集成逻辑芯片则代表着汽车工业智能化水平;一颗高性能汽车芯片则代表着汽车制造质量的最高水平。

虽然国内厂商面临巨大的供应链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全球芯片供给紧张会对国内厂商带来一定的影响。从市场上看,主要是受需求拉动的影响,中国市场上的汽车芯片占比大约在30%-40%左右,如果芯片价格上涨导致整个市场上涨,那么对中国车企来说将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从长远来看,全球汽车芯片供给紧张会使零部件供应商产生业绩增长动力。如英伟达(Nvidia)在2020年的营收超过400亿美元,而芯片短缺问题会导致其股价上涨10%以上。此外,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受到很大影响,许多芯片厂商为了避免因芯片短缺导致产品滞销,而选择降低产能和产量来避免芯片短缺,从而影响汽车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赵英民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疫情之后的复苏阶段,汽车的需求虽然出现下滑的情况,但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滑。据他透露,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恢复正常运行,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快速提升,加上海外疫情爆发,很多消费者都出现了短期内集中购车需求,汽车市场会迎来一个消费复苏的阶段。另外从芯片供给侧来说,我国当前芯片缺口仍然较大,据了解我国在汽车芯片领域的缺口达到了70%以上,根据目前的趋势来看,我们要想在芯片领域站稳脚跟,还需要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只有不断优化产品技术研发方案,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来解决芯片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汽车芯片长期健康发展。

除了芯片自身的短缺外,汽车企业也在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案。以特斯拉为例,其在去年年底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工厂生产 Model 3和 Model Y,以应对未来的产能紧张局势。同时还有汽车零部件企业海思半导体已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海思+一汽”芯片产业链的发展。虽然今年以来,汽车芯片短缺频发,但整体来看国内汽车行业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6月我国汽车芯片产销均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近80%,销量分别增长17.6%和13.3%,增幅均高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平均水平。而与此同时国内芯片企业也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来缓解这一问题,据行业调研机构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近700家汽车企业正在进行汽车芯片研发,预计未来5年有望推出2000多款新车的研发计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芯片销量将达到1200万辆。

虽然半导体行业目前面临着技术发展、产能不足、需求不足等诸多问题,但整体来看,汽车芯片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需求。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半导体芯片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5 G网络覆盖,智能网联汽车逐步普及和成熟,对于芯片来说,其需求与5 G网络一样增长。随着汽车电动化进程加快,传统汽车已经逐渐走向电动化,纯电动汽车成为未来趋势,同时,在这波汽车产业的浪潮中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对于汽车芯片的研发投入。虽然目前国内汽车芯片产业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值得期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62118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