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豪赌”成功了吗?

合肥的“豪赌”成功了吗?,第1张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合肥豪赌产业发展的舆论甚嚣尘上,合肥一下子成了 “史上最牛风投”、“赌出来的英雄城市” ,事实是什么?如何看待合肥培育产业发展的道路?

合肥第一次出手是在2007年,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行业,投了京东方。第二次大手笔是2017年拿出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所谓的第三次是在2020年,又拿出100亿赌新能源,投蔚来。凭借着连续几次运作, 合肥GDP总量以9409亿元排到了全国第21位, 相比之下,20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325亿元。

让我们分析下前两次“豪赌”。投京东方面板在当时也不算是超前的举动,因为面板行业本身就已经十分成熟,差别只在于投的是第几代线。投面板行业的诀窍是 “天量资金+庞大市场” ,因此,当时的合肥谈不上“豪赌”,同时期的北京、成都都引进了面板生产线。合肥在面板上的成功,根本原因是: 京东方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巨量的制造规模,倒逼上游系统设计、关键零部件厂商降低身段。 换句说话,是庞大的国内市场给了京东方以垄断实力,以此对抗上游那些技术派的日韩厂商。

好了,再看合肥投资长鑫的故事。长鑫做的是内存芯片。内存芯片重要吗?当然重要,内存是沟通CPU和外存的纽带,是电脑临时存储数据的仓库。长鑫/兆易创新打破了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巨头的垄断,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内存芯片是不是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不是,是CPU,是运算和处理芯片。换句话说,合肥投资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比较重要的而不是最核心的领域。

合肥下注京东方和长鑫获得“成功”,放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传递的信号是: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投资基金,以支持投资、巨量补贴的方式把产业做起来,然后上市获利。嗯,是不是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这不还是书记做董事长,市长当总经理,把地方政府变成投资公司那一套吗?

问题是:这一套,我们吃的亏还少吗?

我只讲一件往事。2009年,伴随着四万亿投资,光伏产业成了当时最热门的产业,当时的中国首富是施正荣,无锡尚德的掌门人。曾几何时,光伏产业在每个开发区的规划中都是明星产业,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员都在找光伏企业,哪怕是做配套的,周边的,关联的,都行。然而,仅仅不到3年时间,随着欧债危机爆发,光伏需求大幅下跌,出口补贴减小,这个产业迅速萎缩。

2013年3月,中国光伏产业的龙头老大无锡尚德破产重组。

历史 总是重复地上演,无数的学者都在告诫地方政府:不要再次走上 盲目招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 的老路,但是,每每新的投资机会呈现出来时,地方政府就抑制不住地要搭把手、加把火、踩脚油。2018年以来,集成电路产业(芯片)在中美对抗的背景下凸显出投资价值,于是,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无数“芯片企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合肥投资长鑫并被树立为典型,甚至被冠以“最牛风投”的称号。

问题在于:直接投资产业,这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的目标吗?

实际上,应该成为最牛风投的不是地方政府,特别不应该是市级政府。 新型举国体制,是要在最关键的领域、市场不愿意投的领域、真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采用国家队的方式集体攻关。 CPU、光刻机、航发、五轴联动机床,这些领域才是。而是,新型举国体制不是简简单单地投点钱就完事了,而是,国家组织 科技 部门攻关,是踏踏实实地、心无旁骛地技术攻关。因为,类似光刻机这种复杂巨系统,要实现技术追赶甚至技术超越,我认为只有一个办法, 用当年做两d一星的办法,完整的、系统地进行全国大联合,全国大攻关,全国大协同。 依靠地方豪赌?这个办法行不通,这个力量够不上,这个逻辑不合理。

最后一个问题:合肥的豪赌成功了吗?

判断地方政府是否尽职尽责,不仅仅看产业发展,还要看民生福利。2010年,合肥人均可支配收入9684元,排全国地级市的90位,2020年,达到45404,排49位。2010年,合肥与人均收入最高的东莞相比,可支配收入是其40%左右,到了2020年,合肥与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相比,可支配收入是其60%左右。

所以,合肥这十年进步了没有?进步了。有没有说的那么神?没有。因为大家都在进步,就拿长沙来看,2010年到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7位上涨到21位。要知道,越靠前的排名,要想前进越难。合肥更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初中生,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我看来,合肥真正意义上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不在于所谓一次次的“豪赌”,而是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用诚意留住了中国 科技 大学。 合肥凭什么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因为有 科技 大学及其相关的中国科学院资源。合肥凭什么最早发展起白色家电集群,凭什么引来芯片巨头、新能源 汽车 板块? 因为中科大的学子们就算一大半去了美国,但总还有留在这片土地的,这是合肥永远需要珍视的资源。

总结一下:

1.京东方、长鑫在合肥的发展,既有地方政府的功劳,也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中美对抗的时代背景。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2.地方政府成为投资公司,很容易再次走上盲目招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债台高筑的老路,教训深刻,值得总结。

3.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不是靠地方政府的“豪赌”实现的,而是需要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全国联合攻关。地方政府要做的,更多的是在这些领域基本成熟起来后,塑造营商环境的工作。

欢迎咨询([email protected]

(牛哥精心筛选A股各行业明星企业,朋友们可根据自己资金状况,中长线买入布局)

周四 科技 股集体重挫,两市只剩下医药、白酒以及一些消费类概念在苦苦支撑。沪深指数震荡下跌,创业板和深成指收盘跌幅均在1个点左右,跌幅虽说不大,但在这个档口,只要没能来一波上涨,其实多头就已经败了。

从收盘数据来看,两市个股涨少跌多,但局部仍然打的火热,涨停板数量未见明显减少。量能方面,沪深成交额小幅缩减到6262亿元左右。板块资金,证金持股、中证180、500以及上证50等持续流出,芯片、半导体、军工等在行业题材中资金撤退现象比较严重。北向资金,买入力度和周三持平,而这种内外盘资金朝着两个方向奔跑的现象,也正是让很多朋友困惑的地方。

这波反d行情,若从3月19号沪指的低点算起,到今天已经两个月挂零。上周沪指冲击测试半年线阻力后受阻,这几天再在其压制下走小区间震荡,势头越来越弱。尤其周二的十字星之后,上证综指连收两根小阴线,对士气打击较大;一向比较强势的创业板,这两日的回撤也出现了力度。两市一众指数在同一个节奏上共振,头部已日渐明显。

近期我们一直在提示5月底逃顶,也比较期望出逃前,大盘能再来一次拉升。从当前的情形来看,市场情绪低迷,资金怯战, 虽然冲高的预期仍然在的,但落实到策略层面,已经不适合再去苦守,是时候执行出逃的计划了。

建议接下来逐步出清仓位,如果手中的票技术面和基本面都不错的话,可以适当做一些留守。当然,未来几天可能还会因为政策方面的刺激,再反冲一波,即便如此也不用留恋了。风险和机会,明显不成比例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撤退。

前期在我们开始做这波反d的时候已经详细分析过,行情收尾阶段的“卖”很关键,如果处理不当,整个下半年可能都会很难受。

另外,关于会议,前两天我们谈到,特殊时期可能会有一些超预期的利好。这对股市的刺激作用也会比较有限,大概率就是再拉一波高,然后还会被砸下来。上半年,我们为了“抗疫”而奋斗,下半年的任务是抓生产,搞经济。A股,涨与不涨,没那么重要。

总结,撤退!

减持!减持!

5月10日,湖北上市公司闻泰 科技 (600745)的一则公告,让众多投资者傻了眼:2020年7月21日至2021年5月6日,三家大股东累计减持股份已接近公司总股本的5%。

当日,闻泰 科技 股价创下77.87元的新低,收盘价相比去年7月高点跌幅已超50%,市值蒸发1000多亿元。而2019年,闻泰 科技 曾以337.8%的涨幅成为当年湖北股王。

年报显示,闻泰 科技 2020年实现营收517.07亿元,同比增长24.36%;归母净利润24.15亿元,同比增长92.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13亿元,同比增长91.13%。

高增长业绩态势下,股价却跌跌不休,还频频遭大股东减持。闻泰 科技 究竟怎么了?

抢占智能手机先机

要弄清楚闻泰 科技 股价涨跌的原因,就得回顾下闻泰 科技 的前世今生。

闻泰 科技 成立于2006年12月,最初的主营业务为无品牌手机开发。彼时,山寨手机仍有较大市场,闻泰 科技 顺势成长为一家大型IDH公司(手机主板设计商)。

2007年,苹果iPhone问世,手机开始向智能化转型。此次转型,不仅对传统手机制造商是巨大冲击,对包括闻泰 科技 在内的手机主板设计商也是致命打击。

闻泰 科技 创始人张学政决定转型。2008年,闻泰 科技 投资8000万美元在浙江嘉兴建设手机制造厂,由IDH变身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即为品牌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制造的企业)。相比IDH业务,ODM除了主板设计外,还参与手机生产,由产业链上游延伸到下游。

在业内,这被认为是闻泰 科技 的第一次“豪赌”,因为主板设计与手机制造,虽说相互关联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

这一次,闻泰 科技 “赌”对了。随着2010年iPhone4的横空出世,全球很快迎来了智能手机热潮,闻泰 科技 因为提前布局而接到大量订单,在智能手机ODM领域崭露头角。

但真正奠定闻泰 科技 市场地位的,则是与小米的合作。

2013年,刚站稳脚跟的小米希望推出红米品牌抢占低价手机市场。小米走的是轻资产路线,没有自己的工厂,与闻泰 科技 专注于ODM业务恰好优势互补,双方一拍即合。

与小米合作后,闻泰 科技 走上了快车道。2015年,闻泰 科技 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ODM企业。当年,闻泰通过借壳中茵股份,成功登陆上交所,奠定了国内ODM第一股的地位。(相关阅读:帮小米造手机的湖北企业,今年股价涨了三倍)

不过,即使坐上ODM头把交椅,闻泰 科技 也并非没有隐忧。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ODM行业逐渐到达天花板。一方面,手机ODM市场蛋糕变小了,手机出货量已经从2017年的4.91亿台跌到了2020年的3.08亿台,累计下降20.8%;另一方面,闻泰 科技 在2019年获得三家新客户后产能呈现集中释放,后续产能很难获得持续增长。

这种担忧体现在财报上,则是业绩下滑。2018年,闻泰 科技 净利润猛降81%,形势危急。

ODM之后,闻泰 科技 的未来靠什么?此时,张学政正在酝酿第二次“豪赌”。

“蛇吞象”收购一战成名

2019年,闻泰 科技 以268.54亿元交易对价收购了安世半导体79.98%的股权,正式进军半导体行业。(相关阅读:湖北上市公司“芯”路历程)

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2017年开始单独运营,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及MOSFET器件的生产设计销售,是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

完成此次收购后,闻泰 科技 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上市公司,填补了我国在高端芯片及器件的技术空白,这是中国资本第一次买到国际一流公司的核心技术及优质资产,对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具有非凡意义。

成功收购安世半导体,除了直接推动闻泰 科技 营收和利润增长外,还有望为其打开欧美日韩渠道。在 汽车 电子、笔记本电脑、通信模块等领域,闻泰 科技 已经积累了一批国内客户,而拿下安世以后,闻泰 科技 有可能通过安世获得欧美日韩客户,从而打开广阔的全球 汽车 电子、笔记本电脑和通信市场。

张学政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术是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和核心是芯片、半导体技术。而在主要的半导体终端应用中, 汽车 电子的增速最快,也是闻泰 科技 押注的重点”。

闻泰 科技 一战成名。只用了3年时间,闻泰 科技 就完成从低毛利率的手机代工厂到A股高 科技 半导体厂商的华丽转身,市值从借壳上市的35.8亿元暴涨至最高1800亿元,涨幅接近50倍。

巨额商誉风险隐忧

作为“ODM+半导体”双龙头企业的闻泰 科技 ,并未止步于收购国际一流半导体大厂安世,又将目光锁定到苹果产业链。

3月29日,闻泰 科技 发布公告称,已与欧菲光就收购境外特定客户摄像头模组业务达成一致,闻泰 科技 将以24.2亿元完成对该业务的收购交易。而欧菲光的境外特定客户,主要指苹果。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认为,闻泰 科技 收购摄像头模组业务,可以弥补闻泰 科技 供应链的不足,降低代工成本,获取更大利润。当前智能手机核心卖点是照相功能,即摄像头模组、图像传感器等,收购相关业务就等于抓住了手机产业的核心之一。

有观点进一步指出,完成欧菲光相关业务资产收购后,闻泰有望以此为跳板,进一步切入苹果相关产品的代工市场,甚至成为苹果主力供应商之一。

与欧菲光一样,闻泰 科技 同属“果链”公司上的一环,主要为苹果提供移动及可穿戴设备领域产品。摄像头模组处于产业链中游,能够与闻泰原有的ODM业务进行配合,也可以与产业链上游安世半导体元器件形成局部闭环。

这一次,被认为是闻泰 科技 的第三次“豪赌”。然而,市场担忧,在苹果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中,闻泰 科技 、欧菲光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而在苹果不断的创新和升级中,随时有被踢出苹果供应链的风险。此前,市场上就一度有欧菲光被踢出苹果供应链的传闻。

此外,频频收购带来的偿债风险和巨额商誉风险,如梦魇般缠绕着闻泰 科技 。 从几次收购结果来看,闻泰 科技 以借款方式收购安世前后共花了331.24亿元,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约为80%,如此巨额商誉始终是悬在闻泰 科技 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闻泰 科技 商誉为226.97亿元,与净资产的占比高达78.3%。其中,约213.97亿元为收购安世控股交易所形成。按现行会计准则,商誉要进行减值测试,一旦确认需要减值,将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冲击。

而且,公司亮丽业绩并未带动二级市场股价暴涨。2020年,闻泰 科技 股价仅上涨7.1%,落后于大盘13.87%的涨幅。进入2021年,闻泰 科技 股价持续下跌。截至5月11日收盘,今年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7.97%。5月10日,该公司股价最低触及77.87元,创10个月以来新低。

股价低迷,闻泰 科技 大股东也不断减持股份。5月10日,闻泰 科技 公告称,公司大股东康旅集团、云南融智及云南工投于2020年7月21日至2021年5月6日,减持公司股份合计6073.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8%。

分析人士认为,悬在空中的巨额商誉以及未来发展存在的较大不确定性,或许是该公司股价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

撰稿丨黎知停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6227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