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先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其暂不能用做芯片,如此投入是为何呢?

中国优先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其暂不能用做芯片,如此投入是为何呢?,第1张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第三代半导体被列为国家面向2030年重大项目之一。厦门市也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列入着力培育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十大未来产业。近年来在中央和各地政府出台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伴随新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5G通信等现代产业兴起所带来的庞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纷纷展开大规模投资,以期赢得发展先机。目前国内厂商在第三代半导体有全产业链的布局,产业已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夯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础

虽然第三代半导体有着诸多优异的性能,但它也不是“万用神丹”。例如,智能手机中的处理器、电脑中的CPU等,从目前看不太有可能换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第三代半导体还不可能完全取代前两代。

第三代半导体是以宽禁带为标志,决定了它的制造难度不可能比前两代低,暂且不说它能否制成各种功能的替代芯片,就是生产同样功能的器件,第三代半导体对制造工艺和设备的要求也不可能更低,成本也难以更低。

第三代半导体无论是单晶生长、外延层生长还是器件制造,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仍是美国、欧洲、日本。况且许多基础的半导体工艺技术是相通的,无论哪一代半导体都需要,而在这些基础方面人家比我们强,想跳过或绕过这些薄弱点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是不太现实且有风险的。

产业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政策、资金等推动加快发展,而不应是光想着跳过、绕过或其他取巧的方式。要改变我们在半导体芯片方面的被动局面,光靠第三代半导体是不够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上游的材料和设备,中游的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下游的应用等全产业链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补上我们在半导体基础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的短板,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实现在第三代半导体突破性发展。

公募基金在低点布局半导体的,意味着接下来半导体行业会引来一波锄触底反d的高质量发展。

行近段时间以来a股的半导体行业出现疯狂的连跌。导致很多半导体公司的业绩不佳,给半导体行业蒙上了一层阴霾。在这个关键时候,国内很多大型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夏嘉实等对这些半导体行业的公司进行抄底,甚至在部分公司的定增股票中也包含了半导体行业的股票。众所周知,公募基金的布局与他们对行业的未来期望是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大量的公募基金对半导体的布局就意味着他们看好半导体在下半场的发展势头必定是良好的,很显然半导体的拐点已来。

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半导体行业的需求受到明显的阻碍,整个板块依然没有走出低谷的状况,但是公募基金的布局意图中能明显的能感到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发展可期,尤其是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受制于外部企业的限制,更加要注重自身的科研实力的研究。 A股的半导体企业在这种双重夹击的背景之下,以科创板的设立为出发点,契合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基础,所以它的整个前景依然是非常良好的。所以伴随着国内智能化的推进越来越深入,半导体的行业需求会在未来发生呈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半导体作为芯片行业的核心产业,它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的需求,也就是说不管是新能源、光伏,还是计算机等集成企业,对芯片的需求都是硬性存在的。而A股的半导体企业对产业链的布局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的竞争大格局中,它们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62594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