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特辑」国金研究十大热门研报

「周末特辑」国金研究十大热门研报,第1张

国金研究十大热门研报

策略 2020年三季报业绩剖析:两大积极信号,ROE回升和资本开支恢复

环保 谱尼测试公司深度:多年淬炼锻内功,区域扩张展新图

电子 欧陆通公司深度:快速发展中的开关电源行业龙头

电子 电子行业景气度上行,看好苹果产业链Q4业绩

半导体 华峰测控公司深度:模拟测试机龙头,拓展SoC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半导体 半导体行业三季报综述:三季度半导体高度景气,盈利指标改善

化工 化工行业2020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分析:三季度业绩改善,基金化工配置占比回升

公用 9月电力月报:用电看经济,9月复苏延续且放缓

数据 数据专题深度研究

2020年三季报业绩剖析:两大积极信号,ROE回升和资本开支恢复

艾熊峰/魏雪

艾熊峰

总量研究中心

经济策略分析师

核心观点: 总结三季报业绩,A股业绩增速正从一季度业绩底部逐季回升。中小创在电子、医药和电设等高景气板块带动下延续较高增长,主板三季报业绩恢复速度较上季度同样有明显回升。行业业绩结构分化分许,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部分中下游行业业绩恢复较快,而上游行业业绩仍相对较弱。具体而言,必需消费、成长和部分中游制造行业三季报业绩亮点较多。A股三季报业绩有两个比重重要的积极信号:首先,A股三季报ROE出现积极变化,整体ROE在利润率的带动下有所回升。其次,在业绩修复和宽信用环境的背景下,A股企业经营现金流和筹资现金流均持续改善,但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开支加速恢复。展望今年和明年A股业绩增速,我们上调2020年全年盈利预测,预计非金融 A 股企业全年净利润增速为-1.5%,2021年非金融企业净利润增速预计为28.7%。

风险提示: 海外黑天鹅事件(主权债违约、地缘政治风险等)。

详细内容请点击《2020年三季报业绩剖析:两大积极信号,ROE回升和资本开支恢复》

谱尼测试公司深度:多年淬炼锻内功,区域扩张展新图

郭荆璞/杜旷舟

杜旷舟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环保与公共事业组行业研究员

投资逻辑: 成长性行业竞争加剧,深度优化+多维度扩张成为竞争重点。食品+环境检测基本盘稳固,医疗+ 汽车 检测增新业务长潜力可观,具备多重经营亮点。实验室投产+深耕华东华中,公司业绩增长将上新台阶。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73/17.68/22.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1.96/2.4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1/2.6/3.2元,综合公司现处投资扩张阶段与可比公司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45倍PE水平,目标价116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企业品牌公信力受损;实验室投产不达预期;新客户开拓不达预期;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限售股解禁。

详细内容请点击《谱尼测试公司深度:多年淬炼锻内功,区域扩张展新图》

华峰测控公司深度:模拟测试机龙头,拓展SoC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赵晋

赵晋

创新技术与企业服务研究中心

半导体行业研究助理

投资逻辑: 华峰测控是中国最大的本土测试系统供应商。华峰测控目前生产的测试系统主要应用于模拟/混合信号芯片测试,在中国模拟测试系统市场占有率约40%。 华峰测控平台设计能力优异,盈利能力强,客户粘性高。半导体国产化推动中短期业绩增长,SoC测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公司IPO项目募集资金16亿元,计划于2024年形成800条模拟测试机产能和200台SoC测试机产能。目前公司SoC测试系统已经完成了内部验证和客户验证阶段。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1.92/2.52/3.20亿元,同比增长89%/31%/27%。给予2021年80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6-12个月目标价为330元/股。

风险提示: SoC测试系统研发量产进展不达预期;行业景气度下滑;国内及海外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限售股解禁风险。

详细内容请点击《华峰测控公司深度:模拟测试机龙头,拓展SoC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欧陆通公司深度:快速发展中的开关电源行业龙头

樊志远/邓小路/刘妍雪

樊志远

创新技术与企业服务研究中心

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 快速发展中的开关电源行业龙头。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电源适配器、服务器电源等电源类产品,近几年,公司保持了快速发展,2020年增长提速趋势明显。

新兴需求驱动,开关电源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预测到2022年,中国开关电源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我们研判,在5G驱动下,5G基站、数据中心、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及IOT设备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开关电源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募集资金扩产电源适配器项目,发展动能强劲。募集资金项目达产后预计合计年营收12.34亿元。我们认为欧陆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技术提升、成本控制、定制开发等方面优势越来越明显,未来在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及IOT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92、2.81、3.96亿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111.2元。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贸易摩擦,汇率波动,限售股解禁。

详细内容请点击《欧陆通公司深度:快速发展中的开关电源行业龙头》

电子行业景气度上行,看好苹果产业链Q4业绩

樊志远/邓小路/刘妍雪

樊志远

创新技术与企业服务研究中心

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行业观点: 行业维持高景气,盈利能力稳中有增。2020年前三季度电子行业营收为17135亿元,同增6.4%,归母业绩为920亿元,同增25.7%;2020年Q3电子行业单季度营收为6718亿元,同增11.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20亿元,同增35.3%,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电子制造: 电子制造行业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为7298亿元,同增13.3%,归母业绩为466亿元,同增24.5%;2020年Q3营收为2928亿元,同增14.0%,归母业绩为210亿元,同增18.5%。受苹果新机推迟影响、苹果产业拉货较去年同期延后1~2个月,得益于5G换机需求,预计2020年Q4至2021年Q3苹果产业链将持续高景气度。

推荐组合: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舜宇光学 科技 、鹏鼎控股、领益智造。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详细内容请点击《电子行业景气度上行,看好苹果产业链Q4业绩》

半导体行业三季报综述:三季度半导体高度景气,盈利指标改善

郑弼禹

郑弼禹

创新技术与企业服务研究中心

半导体行业研究员

三季报综述: 半导体行业前三季景气度逐季大幅改善:半导体行业整体高度景气,净利润大幅增长。3Q2020 A股半导体板块实现营收1362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净利润合计98亿元,同比增长116%。

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盈利指标逐季改善:行业盈利水平随景气度同步提升。今年三季度面板、晶圆代工、封测、功率IDM等子板块等景气度高,这些行业毛利率随产能利用率波动较大,因此拉动行业整体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ROE提升。

2020年整体存货有所上升,但仍属 健康 水平。经营性现金流的快速增长验证行业经营质量改善。

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需求端上,疫情反复使得“宅经济”对半导体需求的拉动将持续到明年,手机厂商为争夺潜在市场份额机会将继续加强备货从而使得手机相关零组件需求景气,因此我们预计部分重点IC设计公司、面板、晶圆代工、封测、功率等子版块在四季度仍将维持较高景气度。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加剧。

详细内容请点击《半导体行业三季报综述:三季度半导体高度景气,盈利指标改善》

化工行业2020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分析:三季度业绩改善,基金化工配置占比回升

陈屹/杨翼荥/王明辉

陈屹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基础化工首席分析师

行业观点: 化工行业配置比例处于 历史 低点。2020Q3化工行业在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占比3.19%,较2020Q3环比上升0.35%。2019年起,化工行业重仓占比从低配趋向超低配,当前化工行业重仓占比为近十年 历史 低点。

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中美摩擦加剧,贸易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详细内容请点击《化工行业2020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分析:三季度业绩改善,基金化工配置占比回升》

郑慧琳

郑慧琳

消费升级与 娱乐 研究中心

商贸社服组研究员

风险提示: 民促法送审稿后最终版本尚未落地等。

9月电力月报:用电看经济,9月复苏延续且放缓

郭荆璞/杜旷舟

杜旷舟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公用事业研究助理

行业观点: 居民用电增速回升,累计用电量较去年同期实现正增长。全行业用电增速高位有降,线上经济降温。9月六大板块日均同比用电增速仍然处于高位,但日均环比用电增速均出现下降。三季度的用电复苏延续但趋缓。细分行业用电增速排名前十延续上月趋势,高景气度行业继续领涨。细分行业用电增速排名后十略有变化,交运相关行业用电显著下滑。降温后用电量有所下降,10月预计全 社会 用电增速约5%,累积用电持续正增长。中西部省份领涨全国,三大用电省份增速下滑。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影响超出预期;电价超预期下降;主要水系来水不及预期;煤价下跌不及预期。

详细内容请点击《9月电力月报:用电看经济,9月复苏延续且放缓》

数据专题深度研究

刘道明

刘道明

创新数据中心

中心长

10月线上消费景气度相比9月小幅下滑,或受双十一影响消费时间小幅延迟。在10月线上销售数据中,女鞋、男装、大家电、酒类等可选消费品持续维持高景气;核心必选粮油米面等相关需求小幅下滑;文具类销售额同比增速在10月列于首位,景气度大幅回升,或受分批开学影响。上周(10.23-10.29)手机市场销售良好,环比提升较大,iPhone12的上市助力5G手机渗透率提升。欧洲疫情严重反d,处于二次爆发的爬升阶段,英国从11月5日到12月2日实施封锁;德国从11月2日起实施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性“封城”,欧洲疫情反复及封锁计划对区域经济或存在较为明显的负面作用。欧洲单日确诊人数10月30日达到约280000例。美国累计确诊超942万,11月4日新增病例高达在100000+,疫情防控局势仍较为严峻,单日确诊人数处于二次爬升期。

详细内容请点击《数据专题深度研究》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华润微(688396)、三安光电(600703)、士兰微(600460)、闻泰科技(600745)、新洁能(605111)、露笑科技(002617)、斯达半导(603290)等。

本文核心数据:第三代半导体分类、SiC、GaN电子电力和GaN微波射频产值、SiC、GaN电子电力和GaN微波射频市场规模

行业概况

1、定义

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氧化锌(ZnO)、金刚石、氮化铝(AI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是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

与传统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更适合制造耐高温、耐高压、耐大电流的高频大功率器件,因此,其为基础制成的第三代半导体具备更宽的禁带宽度、更高的击穿电场、更高的导热频,以及更强的抗辐射能力等诸多优势,在高温、高频、强辐射等环境下被广泛应用。

第三代半导体主要包括碳化硅(SiC)、氮化铝(AlN)、氮化镓(GaN)、金刚石、氧化锌(ZnO),其中,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并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双雄”,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第三代半导体制造和下游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环节。上游原材料包括衬底和外延片中游包括第三代版奥体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下游为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应用,包括微波射频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等。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产业链如下:

第三代产业链各个环节国内均有企业涉足。从事衬底片的国内厂商主要用露笑科技、三安光电、天科合达、山东天岳、维微科技、科恒晶体、镓铝光电等等从事外延片生产的厂商主要有瀚天天成、东莞天域、晶湛半导体、聚能晶源、英诺赛科等。苏州能讯、四川益丰电子、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从事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厂商较多,包括比亚迪半导体、闻泰科技、华润微、士兰微、斯达半导、扬杰科技、泰科天润等。

行业发展历程:兴起的时间较短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兴起的时间较短,2013年,科技部863计划首次阿静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列为国战战略发展产业。

2016年,为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元年,国务院国家新产业发展小组将第三半导体产业列为发展重点,国内企业扩大第三半导体研发项目投资,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8年1月,中车时代电气建成国内第一条6 英寸碳化硅生产线2018年,泰科天润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碳化硅器件生产线2019年9月,三安集成已建成了国内第一条6英寸氮化镓(GaN)、砷化镓(GaAs)外延芯片产线并投入量产。在2020年7月,华润微宣布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

2020年9月,第三代半导体写入“十四五”规划,行业被推向风口。

行业发展现状

1、产值规模逆势增长

随着5G、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的需求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给国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带来了发展良机。2020年在国内大半导体产业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实现逆势增长。

2020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电子电力和射频电子总产值超过100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69.5%。

其中,SiC、GaN电子电力产值规模达44.7亿元,同比增长54%GaN微波射频产值达到60.8亿元,同比增长80.3%。

2、产能大幅增长但仍供应不足

根据CASA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SiC导电型衬底折算4英寸产能约40万片/年,SiC-on-SiC外延片折算6英寸产能约为22万片/年,SiC-onSiC器件/模块(4/6英寸兼容)产能约26万片/年。

GaN-on-Si外延片折算6英寸产能约为28万片/年,GaN-on-Si器件/模块折算 6 英寸产能约为22万片/年。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5G、PD快充等市场的发展,我国国产化第三代半导体产品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有超过八成产品依赖进口。可见第三代半导体产品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

3、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接近50亿元

2017-2020年,中国SiC、GaN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市场快速增长,2020年,SiC、GaN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市场规模为46.8亿元,同比增长90%。

2020年,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市场规模约3002.6亿元,SiC、GaN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渗透率约为1.56%。

目前,GaN主要应用在射频及快充领域。SiC重点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领域。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的渗透快于整车市场,占比达38%消费类电源(PFC)占22%光伏逆变器占了15%工业及商业电源、不间断电源UPS、快充电源、工业电机分别占6%、3%、3%、1%。

2020年,我国GaN微波射频器件市场规模约为66.1亿元,同比增长57.2%。其中国防军事与航天应用规模34.8亿元,成为GaN射频主要拉动因素。

国防军事与航天应用是我国GaN微波射频器件的主要应用领域,2020年市场规模占整个GaN射频器件市场的53%其次是无线基础设施,下游市场占比为36%。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江苏省第三代半导体代表性企业分布最多

当前,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中西部等五大重点发展区域。

从我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企业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有分布。其中河南省第三代半导体企业数量分布最多,同时山东、江苏和甘肃等省份企业数量也相对集中。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江苏省第三代半导体代表性企业分布最多,如苏州纳维、晶湛半导体、英诺赛科等。同时广东、山东代表性企业也有较多代表性企业分布。

2、企业竞争格局:主流企业加速扩张布局

经过初期的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迅速在新能源汽车、5G基站、PD快充等领域应用,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也逐渐加剧。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地位,国内主流半导体企业均加强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布局,扩充第三代半导体的产能。其中,代表性的主流企业有三安光电、中电科55所、泰科天润等。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

第三代半导体已经写入“十四五”规划。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下游需求增长的背景下,预计到2021-2025年,我国SiC、GaN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市场将以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5年的近300亿元GaN微波射频器件市场规模将以25.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5年的205亿元。2025年第三代半导体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

2、国产化进程将加速

未来,在市场竞争趋势方面,我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率将会加深在细分产品发展趋势方面,SiC需求将会增长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大尺寸Si基GaN外延等问题将会有所进展。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173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