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投百亿在南京建厂,建成后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台积电投百亿在南京建厂,建成后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第1张

台积电和中芯国际(SMIC)宣布,将斥资数百亿美元在中国新建一座28纳米芯片工厂,这不仅是全球产能全面短缺的体现,也是中国加快芯片国产化步伐积极行动的象征。除了相关的国内政策支持外,还有8679家中国企业也被半导体巨头的产业迁移加速录取。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一波又一波的“核心短缺”已引发全球“芯片短缺”也直接导致了一波又一波的“涨价”在半导体行业,因此,许多下游终端制造商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波的“核心短缺”已引发全球。许多全球代工制造商都在大力投资扩大芯片产能,例如全球最强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TSMC)的巨头已证实,未来三年将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扩大芯片产能,三星、中芯国际等芯片代工制造商。还大举投资扩大产能芯片。

2021年4月26日,代工芯片巨头台积电做出新的决定,台积电已正式召开临时董事会,将斥资28.87亿美元(约1871671亿元人民币)扩大其南京工厂的芯片生产线,计划将28nm芯片的产能提高到每月4万芯片,项目预计2023年完成,但我们都知道28nm制程不是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但台积电仍在大力投资,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要。

台积电扩大28nm制程芯片的生产,可能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芯国际在不断扩大28nm制程芯片的生产能力,而中芯国际在最近还直接购买了超过12亿美元的光刻设备,所以一旦中芯国际建成了庞大的28nm制程芯片生产线,中芯国际有可能垄断低端代工市场。此前,为了遏制中芯国际的崛起,台积电只能投入巨资在南京扩建28nm芯片生产线。总之,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曾经说过:“看起来28nm芯片的供应超过了需求,但实际上全球的生产能力超过了需求。”所以这次台积电痛斥是巨资28纳米工艺技术的芯片产能扩张,不是因为败家之子,台积电更大的目的是抢占更大的市场需求,使芯片市场成熟的工艺不会被淘汰,竞争对手也能包揽竞争对手的反击崛起,台积电的最终目标是确保自己在全球芯片制造巨头的地位。

虽然不知道南京江北以后会不会像上海浦东,但作为全国第十三个、也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发展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棋盘上,布局未来,令人期待

去年7月份,就有数据显示,江北新区成立两年多来,南京江北新区GDP、财政收入等重点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专利申请年均增长超过20%,企业申请占六成;高新企业数增加一半多,达323家。

此外, 台积电领衔,全球百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集聚南京江北新区 ,剑桥大学、瑞典医疗 健康 发展中心等国际知名机构把在中国首个实质性项目放在江北新区,国家 健康 医疗大数据中心等国家重要项目进驻,国际名校教育资源整体布局……

这两年多来,我们能看到,南京多少年不敢想、没能做的事,正在江北新区变成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江北的以后更美好。

南京国家级《江北新区》从国务院批复,成立至今为止,只有短短的四年半时间,发展速度,面貌变化己超过了上海《浦东新区》十年的发展速度!江北国家级《 高新开发区》入住企业、己初具规模化,节约化,创新化,效益化,己开花结果。地铁轨道交通、3号线、10号线、S3线、S8线,过江地铁线,己载客运行达一百五十多公里,世界第一大“六线铺轨”特大型《大胜关铁路桥》六年前投入运行,高速铁路“亚洲第四大火车特等站"《南京北站》奠基开建。还有六条“过江地铁”二百八十多公里轨道交通线,四条特大“跨江隧道”,三座世界级特大桥梁.“气势如虹”;规模宏大,世界第一,箭在弦上,六箭齐发 世界第三大《长江第五大桥》明年通车运行。高 科技 企业,亚洲最大“台资企业”,《富士康》,《台积电晶圆代工厂》一年前在《江北高新区》开工生产。——清华紫光,芯片,中星微电子,谷歌,华大半导体,展讯通迅,智能,机器人,生物基因研发,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新能源 汽车 ,新型高速轨道客运列车制造基地,软件公司;环保产业,高新医疗产业;欧美顶级“国际学院入住,优质、优教中、小学教育资源, 健康 产业奠基;“雨后春笋

般暴发”!

只要再用十年以上的时间,高速发展,一定会赶上,上海浦东新区,九十年代末,至二OOO年的水平!因为《南京江北新区》是一张白纸,顶层设计,规划建设篮图:由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统一报批,起点要比上海高,规格,档次规模也比大几倍,时代也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不可同日而比,笔者,1998年——至2006年,和2011——2015年,先后去过五次 “探亲访友” 上海(浦东新区)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中心大厦,陆家嘴商务中心——浦东世纪大道,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第一八佰伴、过江地铁、浦江隧道,浦江两岸——浦西外滩;延安东路,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陈毅广场,尽收眼底。/首先:南京江北新区的主干道,支路,城市骨架,比上海浦东新区道路宽一倍,世界第一大、第二大长江,江底过江隧道,纬七路长江隧道、纬三路扬子江隧道比“黄浦江隧道”更宽,规模更大,设施更先进。新区城市地下隧道,高架立体化交通设施,公园绿化占比,规划,商业街规模,特大型地下停车场,地铁站台设施建设,城市地下商业街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地下管廊配套设施建设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上海浦东新区.″更先进,更超前,更科学。就连住宅小区规模化;智能化,环保化,低碳化,绿化带,景观,园林设计;三甲大型医院,小学,,中学 体育 馆 _市民中心,亚洲第二大图书馆,亚洲第一室内奥林匹克 体育 场,青奥 体育 公园,城市中央公园,绿地中心广场,湿地生态公园 /,设计水准;绿色 科技 住宅,亚洲垂直空中森林绿地环保“第五代”顶级公寓己全部竣工,配套设施建设也比浦东更先进;/比笔者,上海的表弟,表妹2001年,入住的住宅区,环保、智能、先进、高端几个档次,上海(浦东新区)目前己现,陈旧,落后,道路交通设施,地铁站,商业中心,住宅区,己现拥挤,拥堵。/有很多地方“街区”,“商务中心”,连停车位、大型地下停车场都没有,商业中心,商圈,公寓/CBD商务中心/住宅区道路,还是双向四车道,最繁华的街区——市中心,最核心地段,金融中心,CBD商务中心《浦东世纪大道》最宽处——只有六十米宽!《浦东新区》大多数市区道路.主干道,最顶级——还是双向六车道!己落后,于现代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城市配套设施——己现,成旧,落后、拥挤,拥堵!/商业中心、商务楼、公寓楼、住宅区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二OO五年以前建设的!己现落伍,成旧,落后现代 社会 ;不科学,不宜居,不环保!所以笔者认为:南京《国家级江北新区》未来十五年后,一定会超越:二十多年以前1992年建设的上海“(浦东新区)”!立贴为证!//

不可能。

第一, 历史 机遇不同。浦东为各界领导人深切关怀的重点城市。

第二,城市定位不同。浦东直辖市,是开发开放的先锋。

第三,资源不同。浦东汇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资源与建设力量,并保持高速增长。

第四,基础不同。因为以上原因,基础很好,根基很牢,无法撼动。

世界聚焦上海,上海聚焦浦东。而江北,不具备以上不可匹敌的优势。就其本身来说,连南京江南都比不上。而后者肯定也无法与浦东相提并论。

所以,现实点,江北想想怎么赶上江南,找个合适的对手,而不是不切实际乱比较,只会贻笑大方。

浦东新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之后中国也陆续批准了十几个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也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从浦东新区之后,所有城市的国家级新区都在瞄准浦东新区这个“样板”学习,不少城市都为自己的国家级新区贴上“xx的浦东”的标题。可是从发展来看,全中国的国家级新区发展的都不是特别的好,基本上还都处于启动期,甚至有的还没启动就已经进入衰落期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南京的这个江北新区作过多的期待。毕竟国家给你新区不是任由你搞房地产,还是希望这个城市带动GDP,增加收入,招商引资。如果就光看高楼大厦,房价,那么南京的江北新区也好核心区也好,注定是会让人失望的。毕竟已经失望3年了。

不要总拿南京的江北新区 和上海的浦东新区 相比较,长江和黄浦江相比也没有什么 可比性,每个城市的发展都具有排他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南京江北的发展已经在发力了,而且处于发展的初期。

要了解南京江北新区其实并不难,我算是见证了南京江北发展历程的其中一员吧,虽然未做很大的贡献,但是从始至终我都是比较看好南京江北新区的。 2015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其实 很多南京人对此并不陌生,早在2014年底在很多南京人的圈子里对于要设立江北新区这一消息其实早已经公开化了,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是在2014年底、2015年年初完成了对江北新区的投资规划,小到多买几套房子,大到公司业务布局江北地区。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要想获得一个城市的发展红利,就一定要了解到这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南京这座城市的未来就是跨江发展,这早就在大约百年前的《首都计划》里面就有所提及,而且这是最优的方案。至于其他的往东发展、什么紫气东来、往南发展都仅仅是辅助,形成不了什么国家级的现象。南京的唯一出路就是跨江发展,只有跨江发展才符合南京的大气和格局。

江北的发展毋庸置疑是空前的,倘若你真的想把你的江北新区和上海的浦东新区相比较,那我可以告诉你,江北新区只能比浦东好,不会比浦东差。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来说一下,首先呢,浦东新区成立于1992年,那时候的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刚刚改革开放时的红利,无论从经济水平、招商引资还是居民财富方面都远远低于2015年,所以江北新区的发展速度肯定是要比浦东新区快的。

从地理位置和收益范围来讲,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有益于安徽、苏北地区的人口流入,因为南京毕竟是南京,再怎么受排挤也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江苏省会... ...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等各个方面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南京的影响力很大,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南京的各种位置就摆在那里,无需多言。

从南京居民的得益角度来看,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单纯的从房产收益来讲就已经收益颇丰了。打个比方吧,2015年江北新区的房子普遍在1万多左右,现在最低也是翻倍了,这叫什么呢?这叫城市居民分享城市发展福利的被动性。当然,也有很多人说了,那我怎么没有分享到城市发展红利呢?其实这怪不得别人,只能说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一样,你永远也赚不到你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虽然有点跑题了,但是我还是想说点实际的,毕竟很多人还是很关注现在还能分享到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福利吗?那我告诉你,不晚,你去摇号七里河附近的房子,买到就是赚到,但是这得看你的运气和财资。倘若你没那么大的运气和财力,那你就随便去江北买套房子,五年之后你还是赚的。

话回正传,江北新区是国家批复的,属于国家战略。江北新区的设立作用是可以提升国家级的产业升级,比如医药、信息 科技 、化工......大力发展新型城镇示范新区,比如龙袍、横梁、新集... ...江北新区的设立也是为了增强长江经济带的综合连接,提高江苏南部的经济往北延伸力度,苏北、安徽地区的经济启动机,国家 科技 创新的示范地。江北新区的牛皮之处国家都给咱们列好了,难道还看不懂吗?很多人老觉得江北发展不起来,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认知水平,但是凡事记住一点,跟着大方向走,不是以你我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8年多的历程,其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对外开放的前沿新区。浦东新区作为国家新区的先行者,也曾被很多上海市民所看不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的偏见也是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如今,浦东新区的发展成就是每个人都无法否认的。但是,2015年江北新区的成立之初,虽然有浦东新区发展的先例在,还是有很多人让人难以想象的说出了:“宁要江南一张床,不要江北一套房。”的说法。但是不到一年,南京江北新区就把说这话的人的脸打的生疼。“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永远也改变不了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的思想。

南京江北新区成立6年来,一切的发展其实只是初期,未来的江北新区就是新南京的标志。南京长江大桥承载的不仅仅是江北人去南京市区的过江通道,而是南京城的江南江北之交融桥梁。未来,南京长江大桥、二桥、三桥...仅仅是南京城的一条内部过江通道而以。

看好南京江北新区,让自己作为南京市民可以最大化的得益于南京城市发展的最大红利无疑是你最正确的认知。

最后说一句吧,南京江北新区,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

将来南京江北新区会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要匹敌上海浦东新区那样,我个人感觉还是不太可能了。毕竟,中国只有一个浦东新区一个深圳一个雄安,除非南京江北新区将来在政策上得到像雄安新区一样的地位,否则可能性几乎是零。

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国家级新区中第一个开发的也是名气最想发展最好的一个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也是极其合理的离上海老城区最近的陆家嘴金融区是上海最繁华的地区,也是上海城区的天际线。几乎所有的高楼都在这片区域,这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南京的江北新区,这个新区在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中属于相对较晚的。但是这是江苏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这本身就是国家对南京这座城市的一种肯定南京江北新区所处的地段,曾经是落后的地方同样一江之隔和南京老城区的差距,原来非常大。但是随着 社会 的发展,现在的新城区都得到了开发,南京江北新区也是如此各方面好的政策都往这边放他将来的发展必定是迅猛的。不过话说回来他的成绩上限应该是江苏领先要做到全国地衣像上海浦东新区这样,这个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前些年,有个天津滨海新区红极一时,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有可能超越上海浦东新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但是目前来看,当时的这种认为现在已经成为了不可能,而且滨海新区现在的发展也比前些年来缓慢了很多,而北方现在又崛起了一个雄安新区。上面对它的定位是国家大计千年大计。

所以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南京江北新区不可能发展的比浦东新区好,而是他没有像凶案新区这样的政策,如果说有雄安新区这样的政策全国支持的话,那么也可以成为第二个浦东新区。

江北先脱贫了再说,南京人都吃不饱饭,一个浦东新区都能吊打整个南京

希望南京的小杆子,大潘西们都能尽早摒弃穷人思维,开拓自己的眼界,认真分析南京发展的阻力在哪里?南京的优势在哪里?南京为什么几千年经久不衰?南京最近几十年又衰落了?南京应该在中国如何定位?在全世界应该如何定位?自己在南京的崛起过程中应该如何定位?

浦东隔的是黄浦江,水面宽度和长江比一下就知道为什么江北发展难度很大。

浦东就算停止发展10年,江北能追上就是奇迹了。河西都没实力对标浦东,请问江北哪来的底气?!

南站从09年就开始施工不断建设,到现在10年了,现在才什么面貌!江北这么大想短时间发展是靠做梦么??

脚踏实地,埋头实干,比吹牛搞跃进好多了!

我是南京人,这个我有发言权,南京江北肯定不会像上海浦东那样发展,别说江北了,就是整个南京市也达不到上海浦东的发展水平。南京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没有有实力的企业,不像杭州有阿里,海康等大型实体企业,南京更多的是国企和高校,南京人不注重赚钱,只守着一份清闲过安稳的日子。

这里面虽然想发展江北,但是起步晚了,江北的地理位置也没有优越性,总之各种一言难尽。

“有的地方我们中国(大陆)是很强的,比如说封装、测试这一块很强。”

上面这句话是“中国半导体之父”张汝京在谈到国产芯片发展时给出的结论,他表示中国大陆虽然在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方面有差距,但是在后期的封装测试领域却很强。

需要知道的是,一款芯片的出世大概需要经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三大步骤,这三大步骤可谓是缺一不可。

而在前两个步骤, 芯片设计所需的EDA软件和芯片制造所需的关键设备都被西方卡了脖子,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封装测试领域发力,继而反过来卡他们的脖子呢?

根据12月2日消息,台湾省半导体巨头日月光在12月1日的时候正式宣布一项重大决定,将位于大陆的四家封测工厂和业务全部出售给大陆资本—北京智路资本。

需要知道的是,日月光这家台企可不简单,乃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测集团,创立时间甚至比台积电还要早,全球市场占有率长期排名第一。

而且这家企业在中国大陆一共仅有四座封测工厂,那么为什么日月光这次要把四座大陆工厂全部卖给大陆资本呢?难道这是开始站队了吗?

据悉,此次日月光作价14.6亿美元出售其分别位于中国威海、上海、昆山苏州的四家封测工厂,买方为北京智路资本。而智路资本则是国内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核心技术及其他新兴高端技术投资的股权投资机构。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月光卖出去的不仅是四座工厂,更可能是在给自己培养一个潜在的强大竞争对手。

当然,根据日月光方面的解释,这四家大陆封测工厂主要从事的乃是中低端封测和材料业务,其收入占比不到总收入的3%,所以对其自身影响不大。

但是需要知道的一点是,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市场才是日月光的第一大市场,占比超六成,整个亚洲市场占比仅为15%。

而根据知名数据统计公司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排名前10的芯片封测厂商中,除了排名第二的是美国公司之外,其他9家都是中国企业,其中3家属于中国大陆,分别排名第3、第6、第7,还有6家属于中国台湾省。

并且要知道的是,在几年前,中国大陆的封测厂商还处于“吊车尾”阶段,而如今却已经走到了前三。

所以单就这个情况来看,日月光把位于中国大陆的工厂卖出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日月光可以选择出售工厂,那么台积电有没有可能把大陆工厂卖出去呢?

据悉,目前台积电在全球共计有17座晶圆厂,其中有两座位于中国大陆,分别是位于上海的晶圆十厂和位于南京的晶圆十六厂,而其中制程最为先进的当属可达28nm制程的南京厂了。

那么台积电有可能将南京厂出售吗?答案是可能性不大。

首先,这家工厂成立的时间并不长,2016年5月份才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60多个亿。这也就是说南京厂才刚刚投产没几年,于情于理都不可能选择放弃;

其次,就在今年(2021年)上半年的时候,台积电才刚刚决定扩产南京厂,虽然引起了大陆不少专家学者的反对,但是台积电扩产之心却依然没有动摇,所以怎么讲都不可能把南京厂卖出去;

最后,目前全球缺芯,南京厂的28nm成熟制程更是缺芯的“重灾区”,年初的时候台积电才刚刚宣布全线涨价20%,这个时候自然是希望产能越多越好。

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发生某些极端情况,那么我们也不能排除台积电出售大陆工厂的可能!

没有不变的永恒,只有永恒的变化。

在如今这个大时代,风云突变也只是等闲。芯片行业的格局稳定了几十年,也是时候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了。

在日月光集团官宣之前,谁也想不到他会把位于中国大陆的四座工厂出售给大陆资本;那么在未来某一天,说不定台积电南京厂也会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然易主。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争之世,究竟国产芯片能不能够后来居上,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3955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