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有哪些?

国产芯片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有哪些?,第1张

最近的华为事件,让大家知道了芯片的重要性,但是芯片并不是只有手机芯片一个,其余很多行业比如电脑、航天、数控机床等等都是需要用到芯片,而整个芯片的全产业链具体要包括三个部分: 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以及芯片的封测 ,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方面都具备了,才可以生产出一个真正的芯片。

所以说华为的海思虽然可以设计出芯片,但是我国大陆的芯片制造目前最高只能到12纳米的(能量产的只有28纳米的),目前最高精度的7纳米芯片只有韩国三星以及台积电可以生产,假设台积电放弃给华为代工,那么华为的高端手机就得废了,所以台湾还是有牛逼的企业。

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十大龙头企业为:华为海思、清华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华大半导体、智芯微电子、汇顶 科技 、士兰微、大唐半导体、敦泰 科技 和中星微电子。

不过真正厉害点也就前两家,华为海思就不说了,大家都了解,说一下第二家清华紫光展锐,紫光展锐目前是三星手机处理器和基带芯片除其自产品之外的最大供应商,你买的三星中低端手机系列,里面的芯片大部分都是紫光展锐的。2017年国内的芯片设计产值上华为海思半导体以361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一;清华紫光展锐以110亿元排名第二;中兴微电子以76亿元排名第三。

半导体产业制造与面板产业相似,属于资产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设备需求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单厂投资在百亿量级,资料显示一条最先进12英寸晶圆生产线需投资约450亿元,而台积电的打算投建的3纳米工厂投资预计为200亿美元。目前国内芯片制造企业整体实力比较弱,重点上市公司就只有两家:中芯国际以及华虹半导体等。

2017年国内的集成电脑制造中产值中,前五大里,只有就只有第二的中芯国际以及第五的上海华虹为中国自己的企业,第三的SK海力士也是韩国企业。在芯片制造方面,我国的技术仍然比较弱后。

芯片封测是芯片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封测产业中,国内厂商江苏新潮 科技 、南通华达微电子、长电 科技 、华天 科技 和通富微电等等都属于较优秀的企业,目前封测产业是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中技术成熟度最高的领域。

国内各个芯片的各方面都有龙头企业,但是真正在国际上闯出名声有一战之力的目前也就是芯片设计中的华为海思半导体,而最薄弱的环节为芯片制造环节,这个与国际上的差距最大。

半导体芯片是一个需要高投入、规模效应的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政府从2013年开始对半导体产业从芯片研发到制造开始了一条补芯之路。 芯片,专业上也称集成电路,被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其重要性不可衡量。自2013年开始,我国每年进口的芯片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已经超过石油,成为最大宗的进口产品。2017年达到2500多亿美元,国内芯片产业的年销售额为5000多亿人民币。

根据《中国制造2025》,到2020年我国芯片自给率将达到40%,2025年将达到50%,未来10年我国将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至2030年左右,随着全球集成电路厂商在中国建厂,我国成为全球半导体生产和应用中心将是大概率。

截至2017年年底,国家大基金成立三年多,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1188亿元,实际出资818亿元,分别占一期总规模的86%和61%,二期拟募集1500亿~2000亿元人民币,都是用来支持国内芯片的发展。同时资本市场也为助力芯片上市公司发展,大基金一期以IC制造为主,具体分布为:集成电路制造67%,设计17%,封测10%,装备材料类 6%,目前已上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超过20家,有70家半导体和元器件行业上市公司。

芯片产业链主要为设计、制造、封测以及上游的材料和设备5大部分。

大基金一期的项目进度情况

1、设计类领域上市公司:兆易创新、景嘉微、紫光国芯、北京君正、中科曙光、中颖电子、富瀚微、圣邦股份

2、制造类领域上市公司:士兰微、三安光电、中芯国际(港股)

3、设备类领域上市公司:至纯 科技 、北方华创、长川 科技 、晶盛机电、精测电子

4、封测领域上市公司: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晶方 科技 、华天 科技 、太极实业

5、材料领域上市公司:江丰电子、南大光电、江化微、鼎龙股份、晶瑞股份、上海新阳、中环股份等。

从产业整体看,晶圆制造中芯国际、华力二期28nm芯片生产线已经开始建设投产,将继续往14nm等先进工艺延伸;晶圆封装国内中高端先进封装的占比已超过30%;设备材料也在关键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和看法,实战中要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相互判断,有不全之处希望多总结和交流。

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统计,2016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产值达3389亿美元,创下 历史 新高,同比增长1.1%。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预测,2017全球半导体产值将来到3778亿美元,较2016年跳增11.5%。国外芯片巨头已经纷纷扩张产能,分割市场。

全球市场中,我国对半导体的市场需求最为突出,2014年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全球占比就达到了56.6%,位列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芯片市场由英特尔、高通和三星等国际巨头把持,我国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供需缺口较大,CPU及存储芯片更是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存储芯片已经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受外部制约最严重的基础产品之一,因此存储芯片国产化也成为了我国半导体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在各类集成电路产品中,中国仅移动通信领域的海思、展讯能够比肩高通、联发科的国际水准。本土集成电路供需存在很大的缺口。

在集成电路中,PC、服务器的CPU 芯片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中需求量最大的存储芯片更是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CPU 和存储器占据国内集成电路进口总额的75%。2013-2016 年间,存储芯片进口额从460 亿美元增至680 亿美元,2017 年将突破700 亿美元。存储器已经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受外部制约最严重的基础产品之一, 因此存储器国产化也成为了我国半导体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在这一领域可以关注的上市公司是: 全志 科技 、紫光国芯、北京君正、汇顶 科技 、兆易创新和长电 科技 。

全志 科技 主要产品为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和智能电源管理芯片。

紫光国芯为IC设计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芯片产品、特种集成电路产品和存储芯片产品。

北京君正为IC 设计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微处理器芯片、智能视频芯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是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处理器生产企业。

汇顶 科技 从事智能人机交互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向市场提供面向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电容屏触控芯片和指纹识别芯片。

兆易创新的主要产品分为闪存芯片产品及微控制器产品。

 芯片产业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

(3)、芯片封装与测试:中电广通、精测电子、华天 科技 。

国产芯片行业的龙头公司有:中新赛克,紫光股份,恒为 科技 ,淳中 科技 ,新大陆,雄帝 科技 ,新北洋,苏州科达,合众思壮,朗科 科技 等等公司。

看想了解哪一块市场的,ic产业链太长了各家专注点不同,紫光,展讯,华为海思,中兴都是巨头。消耗量跟终端产品的价格决定了公司的利润率跟销售额。

目前, 汽车 ,手机,数码影像以及其他3c产品是大规模又有利润的市场,可喜的是国内ic行业一直在进步,在逐渐占领这些利润较高又量大的行业。

整个ic行业最难得的是ip,也就是soc厂商需要研发跟购买授权的地方,这部分还有待改善加强,希望寒武纪这类公司能走出一条特色道路来。

据说广州粤芯12寸晶圆6月份投产。

机器之心编辑部

2 月 8 日,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本源司南」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发布。该系统由合肥本源量子计算 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可以实现 量子资源系统化管理、量子计算任务并行化执行、量子芯片自动化校准 等全新功能,助力量子计算机高效稳定运行。

与经典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在解决很多问题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因此成为各大 科技 巨头重点加码的一个赛道。但与经典计算机一样,量子计算机颠覆性的算力提升也离不开软硬件协同发展,以 *** 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服务直接影响量子计算机的性能表现。

然而,现有的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普遍 缺少量子资源管理、多量子计算任务并行处理、量子芯片自动化校准功能 等(例如英国 Deltaflow.OS 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奥地利 ParityOS 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

在量子资源管理方面,已有的 *** 作系统不能对量子比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管理,只允许量子计算机在某一时间段处理一个任务,即使该任务无需使用全部量子比特资源。因此,如果能够实现多量子计算任务并行处理,量子计算机的算力利用效率就可以大大提升。

此外,由于量子系统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量子芯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维护校准,从而保证运行结果的可靠性。然而,已有的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不涉及自动化校准,需要人工进行芯片调试校准,耗费大量时间,影响量子计算机运行的长期稳定。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难以有效利用当前稀缺的量子计算资源。

本源司南针对这些痛点进行了多方面改进,能够数倍提升现有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效率,有效提高了量子芯片的整体利用率。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表示:「如果把量子芯片比喻成人的心脏,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就相当于人的大脑,量子应用软件则是血肉。」

此外,「本源司南」的研发成功也标志着国产量子软件研发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量子软件系统架构渐趋完善,对推动量子计算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以及量子计算机实用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本源司南

作为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本源司南」的发布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

具体而言,本源司南 *** 作系统的特点包括:

高效资源管理 + 自动化校准,支持量子计算机高效稳定运行;

研发与应用模式自由切换,满足用户多样化使用需求;

兼容多种量子计算系统,打造通用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

首先,本源司南解决了已有产品无法管理量子资源、不能并行处理多量子计算任务、缺少自动化校准量子芯片等功能缺陷。除了具备经典 *** 作系统的基础功能之外,也带来了高效利用量子计算机资源的解决方案。

针对任务和问题,本源司南的量子资源管理功能不仅支持多量子任务的并行计算与调度,更支持对量子计算机持续不间断的校准优化。尤其是后者,它可以有效控制量子计算机因量子物理特性产生的性能浮动,确保执行任务时,量子计算机处于最佳性能状态。

其次,当前量子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与 探索 商业化应用,二者的具体需求有别,所使用的量子计算机类型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类型量子计算机的特征和用户需求,本源司南提供应用模式和研发模式的无成本兼容,使量子计算机不仅能为商业用户开发出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应用,也能为科研用户提供服务,用于研制更强大的量子计算机。

研发模式是指支持用户基于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直接 *** 控一体机及相关设备,以达到调试及优化量子芯片性能指标的目的;应用模式是指支持用户基于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运行编码完成的量子程序。

此外,基于当前量子计算硬件系统还未实现技术收敛的发展现状,本源司南可支持多种量子计算系统,能够接入具有多个量子处理器核心的量子计算机高性能工作站,包括超导量子处理器、半导体量子处理器、离子阱量子处理器,或是混合量子处理器。用户只需要通过口令,接入管理员部署的一台经典服务器,即可使用全部功能。

本源司南旨在缩短一台全新量子计算机投入运行的时间,同时支持分布式量子计算和集成量子存储设备的管理服务。基于以上特性,用户只需专注程序设计开发,无需花费时间了解量子计算背后的运行原理。 郭光灿介绍,据研究人员测试,本源司南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能够数倍提升现有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本源量子

「本源司南」由合肥本源量子计算 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本源量子成立于 2017 年 9 月,团队技术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联合创始人兼科学顾问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该公司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核心,专注量子计算全栈开发,各软硬件产品。

近年来,本源量子公司先后开发出量子测控一体机、量子计算机「悟源」等产品,并上线 6 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该公司介绍称,此次新发布的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将用在量子计算云平台上,提供给全球用户体验。

目前,「本源司南」已经在本源量子的产品中得到应用。本源量子研发团队利用量子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开发出的量子图像识别应用,可将图像识别任务转化为多个量子线路,在经过量子态数据编码之后,这些量子线路就处于排队等待运行状态。通过「本源司南」的统一调度管理,这些量子线路在单个量子芯片上可以被并行执行,不仅大大减少了整体线路运行时间,还有效提高了量子芯片的整体利用率,使得当前有限的量子计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本院量子表示,未来,本源量子团队将基于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本源量子计算机集群、本源司南量子计算机 *** 作系统、本源量子云平台以及丰富的量子软件与应用,打造完善且开放的量子计算服务生态,与量子计算产业链的众多企业一起,共同促进量子计算应用实现,造福人类发展。

参考链接:

http://www.ah.xinhuanet.com/2021-02/08/c_1127082245.htm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半导体材料也成为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美国宣布对中国华为进行制裁之后,中国华为和中国经济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开始全面发展半导体产业。

在2017年之前,中国就开始支持半导体产业基地的基本架构,随之,福州、厦门等地开始大力支持本地的高科技晶体产业,并均提出要将半导体产业作为首要大力扶持的支柱产业。福建发布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政策文件越来越密集,这也表明了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在逐渐加大。紧接着苏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中心也成立了,并且举办了首届长三角第三代半导体暨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此次活动在我国半导体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战略重镇,在我国的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因此也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地区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不断的完善,并且也集聚了一批专业投资机构和创新载体,随之形成了产业生态链,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等学府以及科研院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北京的半导体发展也越来越快速,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高科技术的掌握也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中国现在的高科技芯片大部分仍于进口资源,中国的科技仍需要加大科研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变成科技文化强国,掌握更多的自主技术,让中国人民永久生活在幸福之中,相信这一天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419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