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视中国半导体为对手,围追堵截数年,国产芯片是如何做到逆势增长的?

美国视中国半导体为对手,围追堵截数年,国产芯片是如何做到逆势增长的?,第1张

国产芯片之所以能够做到逆势增长,是因为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芯片行业的研究力度,再加上所有科技公司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芯片产业的增长。

芯片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产品,尤其是对于一个大国家而言。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年都需要向国外进口大量的芯片,但是国内芯片的发展进度曾经一度受到了限制。因此这也成为了我们为数不多的短板,欧美国家正是因为把握住了这一短板,对我们展开了各方面的围堵工作。

美国视中国半导体为对手,围追堵截数年。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军事以及各个方面,在全世界当中都有着主导位置。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因此美国总是将中国视为对手,尤其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展开了围追堵截,时间长达数年之久。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围剿,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内的芯片制造水平居然有所上升。

因为国家加大了研发的力度。

之所以在西方欧美国家的围剿之下,我国的芯片产业链能够呈现大幅度的增加。归根结底,因为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芯片的研发力度。在很早之前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因此总是会想方设法的提高芯片的研究以及技术,但是很可惜的是。芯片要想在短时间之内有所提升,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我们也并没有就此放弃,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当中,每年都会在芯片方面的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除此之外,在这背后也离不开很多科技人员以及科技公司的努力。无论是个人或者公司,都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产业结构不同。

半导体产业链指的是半导体行业的整个产业结构,包括半导体制造、设计、测试、封装、分销等环节;而半导体供应链指的是半导体行业的物流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

受到全球经济疲弱与通胀压力,以及需求下滑走势,部分晶圆代工厂可能有取消扩产计划。除了高度仰赖台积电大单护体的供应链外,对于原本期待至少再旺3年的其他半导体设备产业而言,恐将有所冲击。

半导体设备业者表示,因应设备机台交期未见好转,同时近日市况剧变来得太快,台积电已稍微调整了扩产进度,海外扩产目前仍按既定时程与进度执行,但国内扩厂脚步则稍放缓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Intel)日前也直言俄亥俄州新厂动工时间将延后除了上述两大厂,其他在前2年大举宣布扩产计划的二线晶圆代工厂与IDM厂,也传出开始评估扩产放缓或缩小新产能规模,现已不再紧追设备厂要求出货。

针对市场供需反转疑虑,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于6月股东会上清楚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不明仍需要观察,对台积电而言,扩产是为了长期机会,目前持续与客户讨论如何支持其2023年的需求。

2020年起疫情扩散多国,引爆全球芯片荒,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与欧盟等国等砸下巨额补助金,除了扶植本土半导体供应链外,也力邀台积电等多家业者赴当地设厂,寻求最快速就拥有产能与拥有半导体产业的捷径。

事实上,2021年供不应求的盛况与美好前景,使晶圆代工与IDM厂争相增加产能,以抢食飙升的需求大饼。

2022年初以来供需反转杂音涌现,但晶圆代工或是IDM厂扩产规模并未收敛,尽管设备机器交期长达12~18个月,甚至出现24个月才能交货订单,但众厂自愿或非自愿的计划仍持续进行中,使得市场对于2023年后产能过剩的疑虑未曾消退。

随着近期需求反转来得又急又快,半导体供应链完全来不及反应,高库存低需求迅速引爆砍单与杀价战,近日终于也开始蔓延至上游晶圆代工。

半导体设备业者表示,供不应求荣景终将结束的场景是在预期中的,但没想到来得那么快,原本各厂都对于短期订单与长约的掌握度相当高,都沉浸在过去2年荣景中,不认为自己会面临供需反转、产能过剩危机,但近期已有转变,多家业者不再追着或加价抢设备,且对于更长远的扩产计划已重新评估。

半导体设备业者指出,受到疫情持续与乌克兰问题等影响,各式芯片、零组件材料短缺,加上全球塞港、物流停滞等冲击,半导体设备交期从过去正常6个月,已拉长至18个月后。

但握有先进制程技术与总体产能优势的台积电,为设备厂最大客户,因此在此波扩产中,机器设备与材料等都优先供应台积电,对其他苦等设备交货的晶圆代工厂形成排挤效应,包括联电、力积电、Globalfoundries(GF)与中芯等,各厂扩产时程都将较既定计划延迟。

而英特尔虽大举宣布欧美扩产大计,当中包括未来10年在欧盟投资800亿欧元的巨额计划,但由于供应链对于市占持续萎缩的英特尔重返代工仍多有疑虑,因此设备厂大多也都还是将台积电列为优先供应客户。

过去1年来多家大厂按既定计划宣布新厂动工,且持续加价争抢设备机器,但近月来随着需求反转警讯响起,扩产脚步已见放缓,原本因设备交期延后而影响扩产进度的业者,此时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甚至也可能重新评估初期扩产规模与未来更进一步的计划。

近日台积电就略调整了扩产进度,国内南京、美国与日本的海外扩产计划,目前仍按既定时程与进度执行,但高雄7、28纳米新厂,以及目标提高特殊制程产能的南科Fab 14扩建P8厂的计划也放缓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也因美国会芯片法案卡关,直言新厂动工时间将延后。

半导体设备业者表示,由疫前晶圆代工产业生态来看,台积电稳取大宗获利,尽管未来需求持续成长,但绝对不足以养活所有晶圆代工厂及也启动大扩产的IDM厂,因此,若不急踩扩产煞车,产能过剩危机绝对会超出预期。

扩产所带来巨额投资与折旧面临风险,加上全球IC设计业者也开始缩衣节食下,除了台积电或是疫前获利就稳健且拥有抢手8英寸产能的世界先进,其他业者如冲刺先进制程的三星电子、英特尔,以及疫前获利就不佳的业者,都将是艰巨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4477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