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股东持股比例各是多少?

比亚迪股东持股比例各是多少?,第1张

比亚迪股东投资比例约为10:7:5:3:1,比亚迪是一家中国汽车品牌,创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商务轿车和家用轿车和电池。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矢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

拓展资料:

1、李录是知名的价值投资者,2002年在比亚迪上市就购买了比亚迪的股票,当时股价只有3港币左右,19年来投资回报率高达70倍。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引路人,2003年就开始给伯克希尔哈撒韦的2号人物芒格推荐投资比亚迪,最终在2008年9月份,伯克希尔哈撒韦斥资2.3亿美元买进比亚迪了10%的股份,总计2.25亿股,当时价格为8港元每股。

2、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王传福,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及其零配件的研发;家庭能源系统产品的研发及销售;自有物业管理;医疗安全系列产品销售;增值电信业务等,以及汽车、电动车、轿车和其他类乘用车等研发、制造和销售;生产经营汽车零部件、电动车零部件等。据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及BYD (H.K.) CO., LIMITED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94.13%和5.87%。

3、比亚迪汽车充分利用庞大的技术研发精英团队。先后开发了多项领先于其他汽车企业的先进技术,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功奠基技术优势。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家集汽车和蓄电池研究和生产于一体的企业集团,比亚迪已牢牢掌握了世界领先的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完成了其在动力,安全和能源方面优越的的汽车性能。多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4、比亚迪自1995年以来一直从事电池开发和生产相关行业,该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优势使其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动力电池的快速扩张容量也是公司的优势,并且比亚迪还可以完成从组件设计和制造到组装的设计。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整合功能使比亚迪能够构建支持目标成本的 *** 作系统和成本结构。

这本书乍一看,书名挺有特色的,它是由四个独立的词语构成,既然能够组成一本书名,想必作者一定是通过某种渊源把四者联系起来了。

最初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我先看了电子版,最喜欢的两篇,是李录先生200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座《价值投资的常识与方法》,和2019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价值投资的知行合一》。

通常,晚上我会看一会儿书再睡觉,结果他的演讲记录超长,看得兴奋,不知不觉已到凌晨,放下书,几近失眠。

后来我买了纸质版收藏,以备细读。没想到第二遍看的时候,竟然又津津有味地看到凌晨。只好强迫自己赶快睡觉,安排时间写读书笔记出来。

都知道李录和查理芒格关系非常好,据李录说,他们每周在一起吃一顿饭。芒格有一部分资产是交给李录来管理,另外芒格还在李录的介绍下,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了比亚迪公司。

我多年前看过的写查理芒的书《穷查理宝典》,里面就有李录写的长篇序言,标题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介绍了李录和巴菲特、查理·芒格以及价值投资结缘的过程和收获。

我喜欢先从第二部分的演讲看起,这部分讲的是价值投资,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个地方。

一个是李录说,必须培养一种非常有效的组织消化信息的能力。每当发现机会的时候,要夜以继日去研究,投入大量时间,全力以赴集中研究,然后做出投资决策。并且,当你研究透了一个例子之后,就能对其他行业的类似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预判。

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你可以把一些事情研究得非常透彻,一旦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形成能力圈,你就可以充满自信地行动。这意味着,即使其他人不同意你的观点,你也很可能是正确的。

如果在一个你富有洞见的领域,机会出现时却不去下重注,这就是巨大的错误。

在回答提问的时候,李录说,做研究首要的两样东西是,准确的信息和完整的信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重大失败都是因为这两点做的不够。为了得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你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李录提到,“不同的知识会相互累积,产生复利效应,就像财富一样,知识产生复利的速度比财富更快”。这对学习知识,是非常有利的激励。

我认为,这就好比为什么看书多的人,看书速度会越来越快一样。因为看的书多了,知识和思想就更丰富广阔了,再看新的书,读者与作者在知识和思想的距离越来越小,看的肯定更快呀。

书里还有些观点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他说,“我发现市场经济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特点,他可以释放各种各样的人的潜能。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日常生活中,其实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被发现之前,在生活中你可能都不太愿意跟他打交道,而且他们如果从事别的行业可能大概率会失败。”

是不是很反直觉?生活中我们遇到在工作上/事业上比较成功的人,通俗点说就是赚钱比较多的人,我们往往很容易等同于这个人能力强、聪明之类的。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运气好,或者某一个特点让他很能赚钱,不代表这个人聪明、能力强。

还有,他说,“在判断一个企业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说因为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企业一定会成功或者不成功。我也遇到很多看起来各方面条件都应该是对的人,结果他的企业做得很一般。大家可能也有类似的经验,看一看身边的人,有些人非常优秀,看起来最有可能成功,但后来也不见得做得很好,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你看,企业做得好的人,不一定是个“好人”,一个“好人”不见得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个人做企业是否能做成功,是很难提前预测的,最好是结果出来之后,再去具体分析。

这让我想到,为什么A股上市公司十有八九是垃圾, 要多看一二。照理说,公司都上市了,已经是众多企业里的佼佼者,老板应该也是人群中的精英了。但是,事实证明,我们不能傻傻地直接相信他们,而是要胆大心细地排除掉他们中的大多数,才有可能让自己处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

真正优质的企业和优秀的人,总是稀缺的。二者兼而有之,好的企业,好的管理层,就更是稀缺中的稀缺了。

关于价值投资,李录做了最为简洁的概括,在看了那么多讲述价值投资理念的书籍文章之后,我发现李录给出的表达,最为清晰明了。

价值投资的基本概念只有四个,前三个是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概念,最后一个是巴菲特自己的独特贡献。第一,股票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第二,安全边际;第三,市场先生;第四,能力圈。

我认为,这四个概念,每一个价值投资者都应该谨记在心,深入理解,深入学习和思考,慢慢变成自己的东西。

还有关于价值投资在中国是否适用、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国的政治贤能制、欧洲商人航海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的经济贤能制、3.0文明自由市场经济结合现代科技、现代化的铁律1+1>2和1+1>4,中国高储蓄率、高债务水平等等精彩的论述,在书中随处可见。

写一篇读书笔记,触及不到全书百分之一,李录先生几十年出这一本书,信息量大,思想性强,想要了解更多,最好还是去看原书。

延伸阅读: 《巴芒演义》读书笔记

学问要向浅中求——读《五常学经济》

我是顾盼生辉,主聊阅读和投资,很高兴认识大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551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