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存储器

铁电存储器,第1张

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半导体技术而言,铁电存储器具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性。传统的主流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为两类--易失性和非易失性。易失性的存储器包括静态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和动态存储器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和DRAM在掉电的时候均会失去保存的数据。 RAM 类型的存储器易于使用、性能好,可是它们同样会在掉电的情况下会失去所保存的数据。

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掉电的情况下并不会丢失所存储的数据。然而所有的主流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均源自于只读存储器(ROM)技术。 正如你所猜想的一样,被称为只读存储器的东西肯定不容易进行写入 *** 作,而事实上是根本不能写入。所有由ROM技术研发出的存储器则都具有写入信息困难的特点。这些技术包括有EPROM (几乎已经废止)、EEPROM和Flash。 这些存储器不仅写入速度慢,而且只能有限次的擦写,写入时功耗大。

铁电存储器能兼容RAM的一切功能,并且和ROM技术一样,是一种非易失性的存储器。铁电存储器在这两类存储类型间搭起了一座跨越沟壑的桥梁--一种非易失性的RAM。

he 内容提要:

铁电存储器是近10余年研究出的一种重量轻、存取速度快、寿命长、功耗低的新型存储器,有极好的应用背景。本书是引领域的第一本专著,内容包括铁电基础知识、铁电存储器件的设计、工艺、检测、存储物理有关的问题(击穿、漏电流、开关机制、疲劳)以及铁电存储器件的应用。全书引用550篇文献,概括了2000年之前人类在该领域所做的主要工作,其中包括著者本人的工作。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既有理论又有应用(侧重前者)。可供集成电路工程师、器件物理学家参考,也可作为应用物理和工程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Prof.Scott就学于美国哈佛大学和俄赢亥俄州大学,毕业后在Bell电话实验室量子电子部工作了六年。他曾是美国Colorado大学教授(1971-1992),随后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工作七年,任新南威尔士大学理学院院长。1999年起他成为英国剑桥大学铁性材料研究的教授。 Scott教授在科不杂志上已发表论文400余篇,是5本书的著作或共著者。他是美国物理学会 Fellow,并且从德国得到高级Humboldt奖(1997-1998),从日本得到Monkasho奖(2001),在莫斯科得到名誉博士学位(2003)。他是美国Symetrix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任该公司的指导委员会主席。1997年他曾以科学访问教授身份服务于日本 Sony公司。

目录:

1.导言

1.1 铁电体的基本性质:体材料

1.2 铁电薄膜:退极化场和有限尺寸效应

2.RAM的基本性质

2.1 系统设计

2.2 实际器件

2.3 测试

3.DRAM和NV-RAM的电击穿

3.1 热击穿机制

3.2 Von Hippel方程

3.3 枝晶状击穿

3.4 击穿电压不对称和漏电流不对称

4.漏电流

4.1 Schottky发射

4.2 铁电薄膜Schottky理论的修正

4.3 电荷注人

4.4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BCLC

4.5 负电阻率

5.电容-电压关系C(V)

5.1 支持薄耗尽层的方面

5.2 支持完全耗尽薄的论据

5.3 Zuleeg-Dey模型

5.4 混合模型

5.5 基于XPS的能带结构以匹配关系

5.6 离子空间电荷限制电流

……

6.开关动力学

7.电荷注入和疲劳

8.频率依赖

9.制备过程中的相序

10. CBT族Aurivillius相层状结构

11.淀积和工艺

12.非破坏性出器件

13.基于超导体的铁电器件:相控阵雷达和

14.薄膜黏结

15.电子发射和平面显示器

16.光学器件

17.纳米相器件

18.缺点和不足

习题

参考文献

索引

一般认为,铁电体的研究始于1920年,当年法国人发现了罗息盐酒石酸钾钠,场·的特异的介电性能,导致了“铁电性”概念的出现。迄今铁电研究可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0-1939年,在这一阶段中发现了两种铁电结构,即罗息盐和系列。第二阶段是1940-1958年,铁电维象理论开始建立,并趋于成熟。第三阶段是1959—1970年,这是铁电软模理论出现和基本完善的时期,称为软模阶段。第四阶段是80年代至今,主要研究各种非均匀系统。到目前为止,己发现的铁电晶体包括多晶体有一千多种。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对铁电研究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有三种理论,即德文希尔(Devonshire)等的热力学理论,Slater的模型理论,Cochran和Anderson的软模理论。铁电体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现代能带结构方法和高速计算机的反展使得对铁电性起因的研究变为可能。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对铁畴和等铁电体,得出了电子密度分布,软模位移和自发极化等重要结果,对阐明铁电性的微观机制有重要作用。

2、尺寸效应的研究。随着铁电薄膜和铁电超微粉的发展,铁电尺寸效应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人们从理论上预言了自发极化、相变温度和介电极化率等随尺寸变化的规律,并计算了典型铁电体的铁电临界尺寸。这些结果不但对集成铁电器件和精细复合材料的设计有指导作用,而且是铁电理论在有限尺寸条件下的发展。

3、铁电液晶和铁电聚合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1975年MEYER发现,由手性分子组成的倾斜的层状相‘相液晶具有铁电性。在性能方面,铁电液晶在电光显示和非线性光学方面很有吸引力。电光显示基于极化反转,其响应速度比普通丝状液晶快几个数量级。非线性光学方面,其二次谐波发生效率已不低于常用的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

聚合物的铁电性在年代末期得到确证。虽然的热电性和压电性早已被发现,但直到年代末才得到论证,并且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铁电聚合物。聚合物组分繁多,结构多样化,预期从中可发掘出更多的铁电体,从而扩展铁电体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并开发新的应用。

4、集成铁电体的研究。铁电薄膜与半导体的集成称为集成铁电体,广泛开展了此类材料的研究。铁电存贮器的基本形式是铁电随机存取存贮器。早期以为主要研究对象,直至年实现了的商业化。与五六十年代相比,当前的材料和技术解决了几个重要问题。一是采用薄膜,极化反转电压易于降低,可以和标准的硅或电路集成;二是在提高电滞回线矩形度的同时,在电路设计上采取措施,防止误写误读;三是疲劳特性大有改善,已制出多次反转仍不显示任何疲劳的铁电薄膜。

在存贮器上的重大应用己逐渐在铁电薄膜上实现。与此同时,铁电薄膜的应用也不局限于存储领域,还有铁电场效应晶体管、铁电动态随机存取存贮器等。除存贮器外,集成铁电体还可用于红外探测与成像器件,超声与声表面波器件以及光电子器件等。可以看出,集成薄膜器件的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在铁电物理学内,当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铁电体的低维特性,二是铁电体的调制结构。铁电体低维特性的研究是应对薄膜铁电元件的要求,只有在薄膜等低维系统中,尺寸效应才变得不可忽略脚一。极化在表面处的不均匀分布将产生退极化场,对整个系统的极化状态产生影响。表面区域内偶极相互作用与体内不同,将导致居里温度随膜厚而变化。薄膜中还不可避免地有界面效应,薄膜厚度变化时,矫顽场、电容率和自发极化都随之变化,需要探明其变化规律并加以解释。

铁电超微粉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在这种三维尺寸都有限的系统中,块体材料的导致铁电相变的布里渊区中心振模可能无法维持,也许全部声子色散关系都要改变。库仑作用将随尺寸减小而减弱,当它不能平衡短程力的作用时,铁电有序将不能建立。

铁电存储器(FRAM)产品将ROM的非易失性数据存储特性和RAM的无限次读写、高速读写以及低功耗等优势结合在一起。FRAM产品包括各种接口和多种密度,像工业标准的串行和并行接口,工业标准的封装类型,以及4Kbit、16Kbit、64Kbit、256Kbit和1Mbit等密度。

非易失性记忆体掉电后数据不丢失。可是所有的非易失性记忆体均源自ROM技术。你能想象到,只读记忆体的数据是不可能修改的。所有以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非易失性记忆体都很难写入,而且写入速度慢,它们包括EPROM(现在基本已经淘汰),EEPROM和Flash,它们存在写入数据时需要的时间长,擦写次数低,写数据功耗大等缺点。

FRAM 提供一种与RAM一致的性能,但又有与ROM 一样的非易失性。 FRAM 克服以上二种记忆体的缺陷并合并它们的优点,它是全新创造的产品,一个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储存器。

FRAM技术

Ramtron的FRAM技术核心是铁电。这就使得FRAM产品既可以进行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又可以像RAM一样 *** 作。

当一个电场被加到铁电晶体时,中心原子顺着电场的方向在晶体里移动,当原子移动时,它通过一个能量壁垒,从而引起电荷击穿。 内部电路感应到电荷击穿并设置记忆体。移去电场后中心原子保持不动,记忆体的状态也得以保存。FRAM 记忆体不需要定时刷新,掉电后数据立即保存,它速度很快,且不容易写坏。

FRAM存储器技术和标准的CMOS制造工艺相兼容。铁电薄膜被放于CMOS base layers之上,并置于两电极之间,使用金属互连并钝化后完成铁电制造过程。

Ramtron 的FRAM 记忆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 最初FRAM 记忆体采用二晶体管/ 二电容器的( 2T/2C) 结构,导致元件体积相对较大。 最近发展的铁电材料和制造工艺不再需要在铁电存储器每一单元内配置标准电容器。 Ramtron 新的单晶体管/ 单电容器结构记忆体可以像DRAM一样进行 *** 作,它使用单电容器为存储器阵列的每一列提供参考。与现有的2T/2C结构相比,它有效地把内存单元所需要面积减少一半。新的设计极大的改进了die leverage并且降低了FRAM存储器产品的生产成本。

Ramtron公司现采用0.35微米制造工艺,相对于现有的0.5微米的制造工艺而言,这极大地降低芯片功耗,提高了成本效率。

这些令人振奋的发展使FRAM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找到了应用的途径。从办公复印机、高档服务器到汽车安全气囊和娱乐设备, FRAM 使一系列产品的性能得到改进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铁电应用

数据采集与记录

存储器(FRAM)可以让设计者更快、更频繁地将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而且价格比EEPROM低。数据采集通常包括采集和存储两部分,系统所采集的数据((除临时或中间结果数据外)需要在掉电后能够保存,这些功能是数据采集系统或子系统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些历史记录是很重要的。

典型应用:仪表 (电表、气表、水表、流量表)、RF/ID、仪器,、和汽车黑匣子、安全气袋、GPS定位系统、电力电网监控系统。

参数设置与存储

FRAM通过实时存储数据帮助系统设计者解决了突然断电数据丢失的问题。参数存储用于跟踪系统在过去时间内的改变,它的目的包括在上电状态时恢复系统状态或者确认一个系统错误。总的来说,数据采集是系统或子系统的功能,不论何种系统类型,设置参数存储都是一种底层的系统功能。

典型应用: 影印机,打印机, 工业控制, 机顶盒 (Set-Top-Box), 网络设备(网络调制解调器)和大型家用电器。

非易失性缓冲

铁电存贮器(FRAM)可以在数据传递储存在其它存储器之前快速存储数据。在此情况下,信息从一个子系统非实时地传送到另一个子系统去.。由于资料的重要性, 缓冲区内的数据在掉电时不能丢失.,在某些情况下,目标系统是一个较大容量的存储装置。FRAM以其擦写速度快、擦写次数多使数据在传送之前得到存储。

典型应用:工业系统、银行自动提款机 (ATM), 税控机, 商业结算系统 (POS), 传真机,未来将应用于硬盘非易失性高速缓冲存储器。

SRAM的取代和扩展

铁电存贮器(FRAM) 快速擦写和非易失性等特点,令系统工程师可以把现有设计中的SRAM和EEPROM器件整合到一个铁电存贮器(FRAM)里,或者简单地作为SRAM扩展。

在多数情况下,系统使用多种存储器类型,FRAM提供了只使用一个器件就能提供ROM,RAM和EEPROM功能的能力,节省了功耗, 成本, 空间,同时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一个有外部串行EEPROM嵌入式系统中,FRAM能够代替EEPROM,同时也为处理器提供了额外的SRAM功能。

典型应用:便携式设备中的一体化存储器,使用低端控制器的任何系统。

深圳华胄科技有限公司----RAMTRON铁电存储器代理商

网址:www.huazhoucn.co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6097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