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电磁热效应是什么原理啊,有什么应用呢?

请问电磁热效应是什么原理啊,有什么应用呢?,第1张

电磁热效应最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甚至伤害的部位是睾丸和眼睛。是否会形成伤害以及可能的伤害程度,取决于辐射源的功率、频率,被照射体的距离、受照射的时间等因素。电磁热效应的好处也不少,用于治疗肿瘤的微波治疗仪就是利用了电磁辐射的热效应原理。高频射频治疗仪也是利用电磁热效应电灼切割外痔所造成的”

基于“磁热效应”(MCE)的磁制冷是传统的蒸汽循环制冷技术的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法。在有这种效应的材料中,施加和除去一个外加磁场时磁动量的排列和随机化引起材料中温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传递给环境空气中。Gd5Ge2Si2是其中一种所谓的巨型MCE材料,当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被发现时曾引起人们很大兴趣。该化合物作为制冷物质有一个缺点:当在该材料表现出大的磁热效应的温度范围内循环其磁化时,它会因磁滞现象而损失大量能量。但是现在,研究人员找到了克服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只是通过添加少量铁,就可将磁滞现象减少90%,所获得的合金成为一种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的制冷物质,可在接近室温的环境下应用。

●开发前景(摘自新浪网)

撰文 蔡宙( Charles Q. Choi)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空调、冰箱和冰柜来制冷,但它们都需要能量驱动,所消耗的电能占到美国家庭耗电量的1/3。而一项依赖于磁体的全新制冷技术,能显著降低这部分能耗。

大多数商业化制冷机,都是通过反复压缩和膨胀气体或液体制冷剂来制冷。随着制冷剂的循环,能将热量从房间或设备中吸出带走。然而,压缩机的能耗巨大,并且要是最常用的那些制冷气体泄漏出去的话,它们的每一个分子对大气层的加热效率要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至少高1 000倍。

美国宇航公司(Astronautics Corporation of America)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不使用压缩机,而是基于磁体的新型制冷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磁性材料都会在被置入磁场后升温,在移出磁场后降温,这一特性被称为“磁致热效应”(magnetocaloric effect)。原子通过自身振动贮存能量;而当外加磁场将金属中的电子有序排列,并阻止它们自由移动时,金属原子的振动就会加强,温度随之增加。移除磁场后,温度则会降低。虽然这一效应早在1881年就被发现,但它的商用价值却一直被人忽视。这是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只有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超导磁体,才能将这种效应最大化到产生可利用的效果。然而在1997年,美国能源部爱艾姆斯实验室(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Ames Laboratory)的材料科学家偶然发现,一种由钆、硅和锗构成的合金能在室温下显示出巨大的磁致热效应。自那时起,美国宇航公司还陆续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同样性质的其他合金上。

目前,美国宇航公司正在设计一种空调,目标是为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公寓或住宅制冷。这种空调里有一个小而平的、由某种此类合金制成的多孔楔形体构成的圆盘。在圆盘两侧,固定着一个环形永磁体。磁体中空,里面分布着强磁场。当圆盘旋转时,每一个磁致热楔形体会通过这个通道而升温,然后继续转出磁场范围而冷却。在系统内部循环的液体被这些旋转的楔形体反复加热和冷却,冷却后的液体就能从房间中吸走热量。精心设计的磁体能够防止磁场从设备中溢出,所以它不会影响到附近的电子仪器或人身上的心脏起搏器。

在传统制冷机中,核心部件是压缩机。而在磁体制冷机中,核心部件是带动圆盘旋转的马达,而马达通常要比压缩机的能量效率高得多。美国宇航公司的目标是在2013年制造出一台原型机,能在达到同样制冷能力的情况下将耗电量降低1/3。磁体制冷机还有一个额外的显著优点:它只是用水来输送热量,“你没法找到比水更环保的材料了,”美国宇航公司技术中心经理史蒂文·雅各布斯(Steven Jacobs)说。

但是别说把这项技术实际应用于冰箱和冰柜,即便是仅仅制作一台原型机,也需要跨过许多障碍。首先,如何控制水流通过多孔的楔形体就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圆盘要以每分钟360~600转的速度高速旋转。此外,磁体由一种昂贵的钕—铁—硼合金制成,因此,如果要想商业化生产,在仍能保持提供足够强磁场的前提下尽可能小型化也是必要的。正如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ctoria)的机械工程师安德鲁·罗(Andrew Rowe)所说:“这是一项高风险技术,但它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且就其突出的性能而言,也值得去努力。”

研究人员还在试验其他一些特殊制冷技术。美国Sheetak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完全不使用制冷剂的制冷设备,它依赖于一种所谓的“热电材料”(thermoelectric material),基于帕尔特效应开发的热电半导体制冷芯片,接通直流电后,芯片的一面变冷,另一面变热。不管怎样,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会为我们带来一个清凉的世界。

电磁感应加热,或简称感应加热,是加热导体材料比如金属材料的一种方法。那么,电磁感应加热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电磁感应加热原理有哪些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工件表面层产生密度很高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至奥氏体状态,随后快速冷却得到马氏体组织的淬火方法。

当感应圈中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时,在其内外将产生与电流变化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金属工件放入感应圈内,在磁场作用下,工件内就会产生与感应圈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由于感应电流沿工件表面形成封闭回路,通常称为涡流。

此涡流将电能变成热能,将工件的表面迅速加热。涡流主要分布于工件表面,工件内部几乎没有电流通过,这种现象称为表面效应或集肤效应。感应加热就是利用集肤效应,依靠电流热效应把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的。

感应圈用紫铜管制做,内通冷却水。当工件表面在感应圈内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立即喷水冷却,使表面层获得马氏体组织。

电磁感应加热原理有哪些现实应用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具有表面质量好,脆性小,淬火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小等优点,所以感应加热设备在金属表面热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感应加热设备

感应加热设备是产生特定频率感应电流,进行感应加热及表面淬火处理的设备。

表面淬火

将工件放在用空心铜管绕成的感应器内,通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后,在工件表面形成同频率的的感应电流,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几秒钟内即可升温800~1000度,心部仍接近室温)后立即喷水冷却(或浸油淬火),使工件表面层淬硬。

与普通加热淬火比较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具有以下优点:

1、加热速度极快,可扩大A体转变温度范围,缩短转变时间。

2、淬火后工件表层可得到极细的隐晶马氏体,硬度稍高(2~3HRC)。脆性较低及较高疲劳强度。

3、经该工艺处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脱碳,甚至有些工件处理后可直接装配使用。

4、淬硬层深,易于控制 *** 作,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613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