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第1张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

武汉理工大学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于2000年5月27日合并组建而成,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下面我带来的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学校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确立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400万册。现有24个学院(部),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现有教职工5510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材料学科、工程学科、化学学科和物理学科4个学科进入了世界ESI学科排名的前1%。现有本科生专业87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

近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近年来,学校在多项全国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2014年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学校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连续7年以团体总分第一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青春杯)。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左右。

学校在新材料与建筑材料、交通与物流、机电与汽车、信息、新能源、资源环境、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领域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交通运输部内河智能航运协同创新平台、湖北省汽车零部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117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13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了300余名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和名誉教授。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功能薄膜新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新能源汽车科学与关键技术等4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的著名高校建立了8个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密歇根大学新能源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南安普顿大学高性能船舶技术联合中心等。

学校2013—2015年连续三年入围 THE 亚洲大学百强榜,2013—2014年连续两年进入 THE 世界大学400强排行榜。2016年,学校进入THE世界大学980强排行榜和亚洲大学200强排行榜、QS亚洲大学350强排行榜、US News世界大学750强排行榜、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排行榜。

为了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招生考试制度,武汉理工大学全面实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2022年计划在经济学、法学、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六个门类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机械等三个专业学位类别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一、招生计划

各招生学院拟招生人数见招生目录。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的实际招生计划数为准。

二、招生类型

1.普通招考: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通过“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2.直接攻博:在学校相关招生专业内,选拔具有2022年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3.硕博连读:从本校优秀学术型硕士在读研究生中择优遴选2022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

三、学制年限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5年,其余类型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

四、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外语水平达到报考学院规定的报考要求。

6.报考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学术成果要求由各报考学院规定。

7.报考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需具有较好的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或潜力,在国家重点行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中发挥技术骨干相关作用,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等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8.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的考生,必须经考生所在地教育厅审核,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9.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按军队有关规定办理。

10.获得国外硕士学位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11.同等学力者报考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连续工作满六年或六年以上(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

(2)已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硕士生培养单位出具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证明)。

(3)已在所要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两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

五、报名流程

报考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考生(含硕博连读考生)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报名、缴费,并按照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经资格审核公示,符合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学校考核。

1.网上报名、缴费时间:2022年1月15日至2022年2月25日。

2.报名、缴费网址:https://account.chsi.com.cn/

3.考生按照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4.注意事项:

(1)考生登录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或各招生学院网站查询并认真阅读报考学院的招生方案。网上报名时须按要求提交个人1寸白底电子证件照。

(2)考生应严格按照报名系统要求填报相关信息,由系统生成报名号并完成缴费后报名生效。

(3)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考生,仍须进行网上报名。硕博连读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请选择考试方式为“硕博连读”,并且如实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

(4)报考类别选择:“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在职考生和其他不能全脱产在校学习的在职考生选择“定向就业”,无需调档;其他考生(无固定收入)选择“非定向就业”,档案及人事关系必须转至学校。

(5)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6)请考生准确填写姓名、身份z号、学位授予及毕业单位、学位及学历证书编号等基本信息,网上报名结束后不予修改。考生提交的个人信息必须真实、准确,经查实提交虚假信息者将取消其考试及录取资格。

(7)请考生在2022年3月15日后进入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8)凡未在规定时间内向报考学院提交材料的,均视为本人自动放弃报名,逾期不再受理。

六、考核

考核时间拟定为2022年3月中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一)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考核办法

各学院按照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及考核工作流程,对考生进行遴选。

1.学院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各类成果材料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由学院组织的考核。

2.学院考核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基础、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等,详见各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

3.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综合考核结果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

(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考核办法

学院对考生进行材料审核评议,研究生院组织实施面试考核。

1.学院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各类成果材料进行审核评议,主要对考生的科研创新及工程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办法详见各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

2.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综合评议结果择优确定参加面试考核的考生名单。

3.研究生院组织各专业学位类别考核组对学院推荐考生进行面试答辩考核。各专业学位类别考核组由校内专家担任组长,由不少于5名校内外同行专家组成。

4.研究生院根据面试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定。

同等学力考生在考核时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主干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

七、录取

学校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原则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根据考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综合考核成绩确定拟录取名单。

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须将人事档案等转入学校,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留在定向单位,定向单位必须与学校签订协议书,毕业后考生按协议书就业。

考生入学时须进行健康复查,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要求者,取消入学资格。

八、学费标准

按照国家政策,研究生实行收费制度。在基本学习年限内,按学校相关规定缴纳学费。

九、监督机制

学校成立校院两级监察小组,对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选拔进行全过程监察督导。对于在申请和审核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人员,一经查实将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于申请和审核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一经查实将永久取消其报考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资格,已被录取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凡对录取结果持有异议的考生或导师,可在公示期间进行申诉。申诉人向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提交书面申诉书及有关证明材料,由学院处理并存档备案;如对院级处理结果不服,可在院级处理结果下达后5个工作日内向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申诉。

十、相关说明

1.学校严格遵照疫情防控和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要求开展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调整考核形式和时间,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和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

2.考生报名全部实行网上缴费,不接受现场缴费。若成功缴费后未通过学院资格审核,将通过学信网于2022年7月份统一退费到扣费账户。

在东南大学2022年计划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等工程类别以及临床医学类别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招生方式包括: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本科直博。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通过申请考核方式申请的考生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 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取得所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明(必须由授课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

② 近三年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三篇以上内容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排名为前五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6309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