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初具规模“高精尖”成首都产业发展新极点

北京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初具规模“高精尖”成首都产业发展新极点,第1张

如果你从首都国际机场即将降落的飞机上向下俯视,一条大河穿城而过,城镇、绿地、工业区、繁华闹市渐次分布。如今的顺义以“平原新城”的姿态着力发展新能源智能 汽车 、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业,成为首都产业发展的新极点。

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已初具规模

第三代半导体企业集聚

中关村顺义园里,三栋现代感十足的大楼拔地而起,楼体外“国联万众”四个大字格外显眼。这就是国联万众“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将用于建设第三代半导体工艺平台、封装平台、检测平台、 科技 服务平台,基地预计未来实现产值规模可达到百亿级别。

走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三栋楼呈半围合之势,中心绿地生机勃勃,园区里处处充满现代气息。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器件制造和第三代半导体 科技 服务工作。公司研发生产的碳化硅电力电子二极管产品已投入市场,拥有几十家稳定的客户,MOSFET已开发出样品,开始为比亚迪等公司提供样品试用,成为国内领先的碳化硅电力电子芯片供应商。国联万众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硬 科技 孵化平台,已吸引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埃特曼(北京)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深紫外外延企业北京中博芯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第三代半导体检测企业北京国基科航第三代半导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分公司)等10余家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企业入驻或即将入驻园区。

顺义区聚焦发展器件(芯片),细分领域包括650V以上车规级电力电子器件及5G基站通讯射频器件和适度发展模组、关键装备、衬底、外延、封测5个环节,打造以IDM模式为主、代工模式为辅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衬底,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清碳 科技 金刚石半导体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落地顺义;迪希埃、特思迪等装备制造企业落户;芯片与器件有北大中博芯、国联万众等多个项目支撑……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区已吸引第三代半导体企业20余家,累计总投资额40.6亿元。其中器件(芯片)环节聚集了国内头部企业。此外,顺义拥有理想 汽车 、奔驰新能源等应用企业,市场牵引明显。

突破航空航天产业“天花板”

5月1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像中,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坡道,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标志着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这些机构的成功展开需要一个重要部件加持——“谐波减速器”,此次任务共有7套谐波减速器出自顺义企业中技克美之手,分别装配在探测器的坡道、桅杆及定向天线驱动等机构中。

北京航空产业园逐步成型,注册企业30余家。目前形成以中航发研究院为引领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创新中心;以中航复材、中航青云等实体企业为代表的军民机复合材料、航空装备、民用航空产品的生产供应商,基本构建起航空为本、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的格局。顺义航天产业园正规划打造卫星应用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产业基地三大基地。

智能网联 汽车 日臻完善

顺义区规划了20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 汽车 创新生态示范区,筹建1200亩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首期300亩已投入使用。开放145公里公开测试道路,建设全国首个智能网联 汽车 特色小镇,镇域内布局了高级别车联网系统。美团无人配送、滴滴自动驾驶、图森未来等一批涉及“车、路、云、网、图”体系的重点企业集聚发展。

北京顺创智能网联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介绍道:“顺义是继国家智能 汽车 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海淀基地、亦庄基地之后第三个自动驾驶车辆封闭测试场。测试场搭建了智能网联 汽车 模拟仿真测试平台,集静态场景编辑、动态场景还原、传感器仿真、车辆动力学仿真、关键场景提取、人工智能对抗样本生成等功能于一体,可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实施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测试场通过打造“封闭场地+模拟仿真”的双赛道模式,实现仿真环境与封闭场地的映射标定,建立自动驾驶能力评估体系。

顺义区在感知、决策、控制等环节持续推进智能网联 汽车 技术创新,着力测试环境及验证能力建设。区内企业正元地理信息、天地图、中科星图等专注于高精度地图开发,罗克维尔斯、星河亮点、图森未来、未来城运等专注于智能网联产品开发,触达无界、桔电出行、沃芽 科技 等提供智能网联车辆运营服务,顺义区智能网联产业链条日臻完善。(许金星)

近日,一则关于顺义为驻区总部企业打造“朋友圈”聚会的新闻上了热搜。起因是,顺义区政府近日为来自风投、基金、证券、银行、保险行业的金融大佬和从事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精尖项目研发的创新型企业举办了一次关于“健康讲座、创新企业融资项目路演及总部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座谈”的活动。

制造企业选择是否在一个地方“安家”,首先考虑的是产业链匹配度有多高,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是否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当地营商环境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这也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在很多城市能提供的资源环境差不多时,政府服务意识是否跟得上,也就成了企业选择“安家”与否的关键考量因素。

对地方政府而言,创造一个什么样的营商环境,则决定了能够吸引到什么样的企业,能吸引多少企业“安家落户”。对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来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显然也该带个好头。而顺义区为驻区总部企业量身打造“朋友圈”,就是对表“首善标准”实打实的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就在去年9月,北京印发的《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各区要落实属地责任,聚焦本地区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分类、分层、分责限期挂账整改,确保取得实效。今年6月北京市政府又研究了《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提出了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些方向和要求,比如要“从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在办事流程、方式、规范、标准等方面主动换位思考,变‘我要怎么办’为‘企业要我怎么办’,真正提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而为企业搭建“朋友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群主”,进而为其提供精准、接地气的公共服务,也便于企业把相关诉求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这类举措就值得推广、借鉴。

本质上,这就是政府转变“我要怎么办”为“企业要我怎么办”服务意识的行动体现,也是政府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体现。正如驻区企业一负责人所说:“顺义区为企业提供朋友般的服务,既有商务上的,也有生活上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馨,这也是我们选择并扎根顺义的理由。”

当然,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止于一场活动或几场会议,需要的是政府持之以恒地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在履行政府职责的基础上为企业排忧解难,将“梧桐树”培植得更繁茂,让“凤凰”更好地栖居。

来源:新京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6459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