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碑林王冰的详细资料

陕西碑林王冰的详细资料,第1张

王冰,1966年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高校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

现由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副团职教员转业入西安碑林。

先后讲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的建设》、《书法艺术赏析》、《书法临帖与创作》、

《绘画艺术赏析》、《军队政工干部的艺术修养》等5门课程,

编写研究生党建理论教材1部并获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公开出版发行个人书画作品集1部。

艺术成就被《中国书法》、《书法导报》、《西安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专题介绍。

获奖: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中国书协)

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文化部)

全军首届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总政治部)

兰州军区第三届“昆仑文艺奖”一等奖(兰州军区政治部)

“煤电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中国书协)

入展: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中国书协)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览(中国书协)

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中国书协)

全军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总政治部)

全国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征评展(今日美术馆入选)

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赛(中国书协)

全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总政治部)

有多幅作品被军委办公厅、中国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

鸟篆字体如下图:

虫篆字体如下图:

鸟拼音niǎo

1、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

2、鸟类。

虫拼音chóng

1、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

2、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羁鸟[jī niǎo]

笼鸟。

2、候鸟[hòu niǎo]

随季节不同而定时迁徙的鸟类。春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越冬,第二年春再飞回原地的鸟,叫夏候鸟,如黄鹂、杜鹃等。

3、蜂鸟[fēng niǎo]

鸟类的一科。

4、水鸟[shuǐ niǎo]

在水面或水边栖息以及从水中捕食的鸟类的统称,如鹭鸶、野鸭、海鸥等。

5、花鸟[huā niǎo]

以花、鸟为题材的中国画。

冰铁治印是指王冰铁治的印

治印 :

zhì yìn

1.篆刻,刻印章。

除了下面的文章介绍外,还有王冰铁的部分印章,有兴趣自己看吧

http://www.zgzkw.com/viewarticle.php?id=6555

王冰铁印存

作者: 寒鸥 发布日期: 2006-2-12查看数: 1311出自: http://www.zgzkw.com

[原创]

冰铁王大炘

张 斌 海

近读南社诗人沈禹钟《印人杂咏》诗:“艺似禅家最上乘,骎骎篆法通斯冰。江南二铁当时论,大鹤遗文信有徵。”此诗为咏近代篆刻家王冰铁的。诗中“江南二铁”一典出自郑文焯(大鹤)在民国初年为钱瘦铁代订润例时语:“持方寸铁,力追两汉,它日当与苦铁、冰铁并传”。

近人评价王冰铁,据手头资料主要有孙洵先生的《民国篆刻艺术》、马国权先生的《近代印人传》和廉信先生的《王冰铁其人其印》(下称《廉文》)一文,尤以《廉文》分析的较为透彻也很中肯。但笔者认为冰铁作为民国时期海上篆刻的重量级人物,在其去世后竟至销声匿迹,真令人吃惊,那麽冰铁的作品究竟在什麽层次上呢?笔者有意通过其《王冰铁印存》(又名《冰铁戡印印》,下称《印印》)五册以及片纸零缣去探究他的轨迹。

王大炘(1869-1924)字冠山,因治斯冰之学,故号冰铁,并以别号为世人所习称。一署爟山民,所居曰南齐石室,食苦斋,冰铁戡等。江苏吴县人,他少居苏州萧家巷,二十余始移家上海。他精通岐黄之术,青年时浪迹苏、杭、沪等地,以悬壶为业。冰铁先生对金石文学有癖嗜,在苏州时,郑大鹤(文焯)客寓获龙街,也通医理,尤精金石考证之学。他工书画篆刻、诗词古文,对冰铁艺文上有颇多帮助,二人情谊深厚。冰铁性孝谨、笃友谊。因晚年误好神仙丹药之术,意以病痫死,年仅五十余岁。

廉信先生因其先祖廉泉与冰铁的交往较深,其文章分析的精细透彻。《廉文》从社会环境、风格探索等六个方面分析,指出冰铁艺术生命衰竭的起因:首先,冰铁留给后人印象是守旧型文人,其作品崇尚古法,注重功力,不讲创新;具有自己语汇的印作,与同时期印人有着极相似的之处,尤与苦铁居多;其次,有强大的儒士集团捧场,名噪当时,加之秉性高傲,久而久之,忘乎所以,乃至忽视自身的艺术追求。笔者试从艺术风格的体现、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物性格的差异等三个方面来剖析王冰铁。

一、艺术风格的体现

我们知道艺术的发展和个人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艺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水到渠成,有着自然之规律。在评论一位艺术家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时,除了要讨论他在继承传统极其自身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外,更应注意到他的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单从以上几点来臆断其没有个人风格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

在篆刻艺术振兴的当今,人们都想纷纷脱离和反叛“传统”,宣泻“个性”。认为温文尔雅、平稳整饬的印风没有艺术个性,不符合时代的审美观。“有篆刻艺术创造的产生,就有了篆刻传统的沉积。优秀的传统无疑是十足的创造,至少是由上古直到昨天的地道创造。”(韩天衡《 对篆刻艺术传统与创新的思考》)对王冰铁的研究也是如此吗?我们应当辨证的来看,绝不能否定王冰铁在民国时期篆刻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于冰铁个人风格的问题,笔者以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冰铁来说也应属大家之列。他的篆刻宗法秦汉,旁参明清诸家,作品平整工稳,面目多变。我们从《冰铁戡印印》(五册)中也能看出他于篆刻一道是相当有主见与追求的。 “时下印人逾规越矩,不求结构之稳,气韵之雅,谬以粗犷为苍劲,其实失诸野矣。贤如吴缶老,犹未能免此。予无以纠正之,第求苍劲于浑古,以期真意足,奇变生,予愿足矣。 壬子岁春四月,山民王大炘制并记(1912年)。”见“武进陶湘”印款。

“求苍劲于浑古,以期真意足,奇变生”,正是冰铁个人风格的一个具体表现。他刻印注重线条质量,而这种高质量来源于其精湛的刀法。正如《廉文》所说“在处理长线条或疏朗之处,大多是一刀冲下,不做修补;在短线条或紧密处,尤其是内口折笔处,偶以切刀为之,冲切交替运刀很有规律,且十分精到。”冰铁刻印刀法犀利,切刀不刻意留刀痕,运用冲刀尽量不显光滑,这是冰铁探索切冲结合刀法的一个显著特征。细细品味,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加之他在章法上“综丁黄诸家能事之长,握秦汉两朝刻符之枋”,从造意、行气上着意布局,作到“密不容发,疏能走马”。在他的线条中体现出动与静的对比,含与露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味道---“浑古与清雅”。

笔者有幸见得冰铁两方原印,一为“艺风珍秘”(图1),是为缪荃孙所刻,比较典型的汉印风格,边款云:“艺字见汉印文。戊申岁四月冰铁”(1908年)。另一方为“瘦鹤词人”(图2),是为当时《申报》编辑、吴中名士邹弢所刻。仔细体味,正如廉文所言。其线条浑厚而不沉闷,流畅而不纤滑,舒展而不松散,率意而不盲目,将篆刻的笔意——线性流动感表达到了极致,线条极富张力。同时在结合上章法经营、虚实对比,因势利导地营造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之中,浑穆端庄而不失婀娜。

如果将苦铁印风概括为苍莽老辣,冰铁则可言之为浑古肃穆。他的审美趋向是“雅而严谨”的“书卷气”,与苦铁的“拙而粗犷”的“金石气”在审美上产生了分歧,从这个分歧可以看出冰铁文人型的思维轮廓。苦铁大半辈子以鬻艺为生,终日埋头作画、写字刻印,那得闲来做学问。从客观上他不可能成为“治学第一”的学者;而冰铁的印路极广,所资丰富,款跋交待,字字有脉路,句句见出处。他还曾著有《陶斋吉金考释》五卷,《金石文字综》一百六卷,《缪篆分韵补》五卷,《印语》二卷,以及《石鼓文丛释》等书,尤以《金石文字综》为巨制,其小学功底相当深厚,然而他谦抑不付梓行,后经事务受迁,稿本已无踪迹。由此足见其个人学养,传统根基的深厚,一般印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冰铁与苦铁同为民国初期著名的篆刻艺术家,由于各自所追求的艺术审美观不同,吸取传统的思路与方法不同,人生阅历各异,造成他们艺术成就及影响的差异。苦铁是位艺术创新派的巨擘,而冰铁只是一位改良流派的大家;在艺术史上,苦铁前可与文彭、何震、邓石如、丁敬、赵之谦等同耀印坛,后对日本、韩国、东南亚都有巨大影响,而冰铁活动的范围仅限江、浙、沪一带,影响面狭窄。

《廉文》将冰铁有个性的印作,如“吴永私印”、“郁青盦”、“南齐石室”、“鹤庐”、“南园”、“湄村”等印都与苦铁有着极相似面孔的现象,归附于时代产物是比较策略的。二铁都对封泥和石鼓文下过很深的功夫,从中得到的也是泾渭分明。苦铁将石鼓文,封泥瓦甓等融会贯通,将印文与边线作为一整体考虑,法封泥而出已意;而冰铁能灵心妙悟,从古意中烘托笔趣。他在“湄村”印款中说:“时彦以粗犷为豪放,沾沾自喜,风气所囿,鄙孰甚焉。老子云:道在瓦甓,吾将书诸绅。”

冰铁论印,散见印款,。如“贤者而后乐此”印云:“汉人凿印,剥落如断纹,纵横如蠹蚀,得自然之妙。近有人有意造作,强为古拙,如稚子学老人语?失其謦效之真矣。”又如“园日涉以成趣”印款曰:“息心静气,乃能浑厚。赵无闷云:惟扬州吴熙再(载)一人而已。冰铁心折是言。”再如“涉园校记”印:“秦汉竟文愈疏脱愈缜密,此中精奥未易语也。……所谓取乎法上,仅得乎中也。”再如“定静安室”印:“旧有款云仿汉官印今背拟之。不求形似,于精神流露处求之。”等等,可谓真知灼见。

另外,冰铁《印印》的准确出版时间应是1926年上海文明书局的石印本。张鲁厂先生的《鲁盦所藏印谱简目》卷三,已说的较为详细,廉信先生也专文说明,这裏就不一一赘述。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艺术家的成长除了主观因素---自身的素养外,更离不开客观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冰铁苦铁都经历了改朝换代的震荡,目睹了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的变革。上海作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了一大批达官显贵,及文人学者。新旧文化的撞击,中西文化的交融,具备了多元文化的市场经济基础。艺人在此环境下成长,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幻。从《印印》可以看出,一时名士,若廉南湖、吴芝瑛、陶湘、沈翔云、陈汉弟、傅增湘、袁寒云,缪荃孙、张一佣、张勋等,皆纷纷求其治印。(这些人,《廉文》称之为儒士集团)《廉文》称“冰铁清高、傲气,甚至狂妄不与一世,然而在儒大集团中,实际上心裏也是很矛盾与痛苦的。艺术追求探索和塑造风格形象,在赖以生存的圈子中,已显得毫无意义”。

笔者并不认同此观点。首先,冰铁并不靠鬻印以自给,而是行医以度家用;刻印为“余事”,兴至即对客奏刀,印成立授其人是其秉性;其次,正是其印作的“浑古与清雅”,吸引了儒士集团,符合他们“既想创新,又讲传统”的矛盾心态;第三,冰铁博学、勤奋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治印功底,为他们所折服。冰铁擅为急就,“每于灯下闲坐,对客剧谈时,兴至奏刀,(印)既成即授与人”(《印印》卷5,俞复序跋语),所制无不精妙。再从郑大鹤跋“吴小城东墅”云:“……丁未寒厓(孙揆均)与冰铁先生薄游凇南,夜来谈艺甚洽,遂出片石索其奏刀,为刺五字。砉然断手匠石,奇技妙能独具炉锤,密不容发,疏能走马;无一豪(毫)不称心而出。如城字之右,东字之末,弥见精撰苦心,深得汉制印缪篆之体,唯有叹服而已。鹤记。”师友间信手拈来的即兴之作都很出彩。

说到王冰铁与吴苦铁两人的比较,就不能不牵扯到近代著名词人郑大鹤(1856-1918),字小坡,又字俊臣,号叔问,别号大鹤山人,鹤道人,石芝埯主人、冷红词客等。清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原为山东高密郑康成裔,光绪元年(1875年)进士,官内阁中书,光绪六年,应吴元炳之聘,卜居苏州。以后三十年,历为抚吴使者上客,隐居苏州40年。入民国后,居上海,闭门不闻事,以行医、笔砚为生。他工诗词、通医理、擅金石考据,能书法,兼取南北碑之长,兼画山水、花卉及人物。也工刻印,重疏密变化,用刀工稳。著有《大鹤山房文集》,有《汉魏六朝书体考》等。有位学者评价大鹤弟子“三铁”之一的钱厓时,谓其得“郑大鹤之雅,吴昌硕之古,俞语霜之苍”,此语既为冰铁、苦铁的风格做出了诠释,又道出了冰铁风格的渊源关系。

郑文焯有很多印是吴昌硕刻的,据初步统计有32方。郑吴相遇是在光绪六年春(1880年,吴三十七岁,郑二十五岁)到七年之间,郑文焯应允江苏巡抚吴文炳的聘,来到苏州,访问了俞樾。那时吴昌硕也寓苏州,在吴云幕中。所以通过俞樾等人,两人大概不久有机会见面了。《郑叔间先生年谱》中也有记载。

另外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郑大鹤题任伯年为苦铁作肖像《蕉荫细凉图》云:“此任伯年画师为吾友缶道人写行看子。岁久沦轶,今忽得之海上,当有吉羊云护之者。爰为题记以识清异。道人题待其专,奇可玩也。光绪丁未夏明,鹤翁郑文焯。”

由上可见,郑、吴是朋友之间的关系。而据《大鹤山人印集》及《印印》来看,王冰铁为郑氏刻印也不下30余方。

郑氏有评吴氏刻印十枚见《大鹤山房印存》(韩佛之辑《印海拾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评语有:浑涵、疏逸、工雅亦复古穆、浑成、幽静、挥绰、容与、古茂、雄穆等。

郑大鹤素精印学,评价冰铁刻印“如风云列陈,奇正相生,综丁贯诸家能事之长,握秦汉两朝刻符之枋。”于冰铁所作数十印,二为之题识赞叹,如“樵风”印云:“此仿吉金文,其细如发,而气韵复绝,匪率尔 *** 刀者所能胜任愉快也。”再则“瘦虎”印云:“作出画以有士气为贵,作字亦不得著一点甜俗气。手熟固足学力,有时熟则易流于市工恶趣;手生固由气馁,有时以生而逾见其篆刻古意。此可神会,不可求迹象也。如此‘瘦虎’一印,正妙在石印不离而瘦能通神。”推许如此,可称厚许有嘉。

综上所述,在冰铁的成长轨迹中,客观因素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要说有,那就是亦师亦友的郑大鹤。而起决定性的是主观因素---自身性格主导了他的发展。

三、人物性格的差异

从对冰铁人物性格上来看,他属于内向性性格。聪明、勤奋,性孝谨、狷介,笃友谊,当然还流露出其旧文人的清高。对于这样一个内向性格的艺术家,其内心对艺术上苦苦追求,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而苦铁的性格从陈巨来的《安持人物琐忆》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是典型的好好先生,从不得罪人。他曾说过:“附庸风雅,世咸讥之,实则风雅不可不有附庸,否则附庸之流难免饿死。”而冰铁,我们从其印款中就可以看出他“狷介”的个性。

纵览冰铁刻印,造诣颇深。从两周吉金、秦汉玺印,到六朝碑版,铜镜简布、砖瓦封泥无所不精;鸟虫肖形、凿铸急就、唐宋元押,直至明清流派皆驾驭闲熟,游刃自如。特别是他擅为急就,往往灯下闲谈,兴至即对客奏刀,印成立授其人,所制无不精妙。他在绘画,诗词上都有成就。他偶作画,神趣骀容,灵机独运。在其边款中,内容广泛,人物、山水、花卉均为能事。这些与他的聪明、勤奋,深厚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

而对他影响至深的人就是郑文焯,尤其在人物个性习好上,也颇为相同。首先,两人都有着共同的职业和爱好,都习医,雅好金石;其次“山人性高抗不屈,淡然自逸,博学多通于训诂、词章,书画金石医卜、音律、靡不备究。然病嫩往往闭门高卧,数月不出,庭阶草深没径,但有飞英落叶堆积而已。山人居小园有梅坞,每花时冷月在地,辄悲衰其下,至夜分不寐,其孤往如此。……”(《大鹤山人手写诗稿册》民国六年1918年元月震亚图书局石印本)而孙揆均(寒厓)赠冰铁诗有云:“海上浮沉三十秋,琅邪冰铁擅雕馊。忽闻肘后奇方出,为有囊中药裹收。丹灶道人新活计,乌衣公子旧风流。何当万笏同镌印,屹屹簠斋第二楼。”於此可见冰铁生活一斑。其连襟南社社员余姚戚饭牛著《书画小纪》,亦述及其行谊(按:冰铁与戚饭牛同娶四明方氏女)。可以看出,冰铁晚年喜好神仙丹药之术,走火入魔,其性与大鹤相似。再则,冰铁斋名“戡”多由郑大鹤的“石芝西堪”引申而来。据《郑叔间先生年谱》:“(光绪七年)秋,梦游石芝堪,有诗纪其事,其以瘦碧名集,自号鹤道人,或大鹤山人,皆因梦境云……”《纪梦》诗序云:“光绪辛巳秋七月十三日癸酉,梦游一仙洞,西向榜曰:‘石芝堪’……时见白鹤横涧东来,迹其所至,有石屋数间,题曰:‘瘦碧’。摄衣而入,简帙彪列,多不可识,徘徊久之……”由上可见郑大鹤对其影响至深。

再有一点,冰铁在江浙、沪多年,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如当时西冷印社和“海上题襟画会”等等。笔者认为与性格有关,他秉承中国传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君子之行,不谙“公关”秉性“狂狷”,天马行空,行为诡异,这是符合其人物个性的,也正是其声名的传播障碍之所在。然而,冰铁不舍昼夜寒暑,浸淫于古贤绝品裏,应是有所得的。正缘于此,他的作品,常善在细微处见慧心,经得起咀嚼。在“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印和“抱残守缺”印款的题诗中可以领略到他的心境:“万物有荣枯,即境寓唯戚;何如平视人,不随复不激。”“为邦期胜残,启后正罔缺;至道在发明,抱守忍其轶。”

四、结语

限于王冰铁的资料极少,又没有赵叔孺门人众多;加之刻印很少自留印稿,为深入探寻其风格的形成增加了难度。

笔者认为:在当前艺术界出现否定优秀传统,不要民族艺术精华的今天,浮躁之气大盛,走“捷径”急功近利。于是把今人低俗的“创新物”作为自己取法的目标,篆刻界也不可避免。有很大一部分篆刻作品,晦涩难解,丝毫没有内涵,更谈不上意境。追“荒、野、怪”,求“粗、乱、浮”。而真正的篆刻艺术传统是根深蒂固的,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流派性,更受到作者本身的阅历、修养的限制。正如郑大鹤在《印印》中的序所说:“汉兴以缪篆为刻印之独体,盖谓意存心手之间,绸缪经营别称一格,形与势合进琢成章,神妙萦于方寸,然后砉然近刃而解,一代文制资有印信,岂曰雕虫小技哉。近世目为文房一玩,弗考其制度精义之所在,朝学奏刀,暮已以印人自命……”读了冰铁先生的印,当如醍醐灌顶。用科学发展观去重新认识冰铁先生的篆刻艺术,对整个篆刻的发展应是有所裨益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3470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