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困在哪里?

江西困在哪里?,第1张

江西,位于中国的东南方,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这个16.69万平方公里的东部大省,近年来,经济总量一直在我国中等水平徘徊。省会城市南昌更是在全国城市中缺乏存在感,提起江西人们能想到的除了庐山和井冈山,恐怕就是景德镇的瓷器了,与其周围省份形成强大的落差。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人不解,为什么拥有如此良好的区位优势的江西,经济却发展不起来了?

1、江西经济差强人意

2020年,江西省GDP为2.67万亿元,在中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15位,比2019年上升一位。其省会城市南昌,2020年的GDP为5745.51 亿元,在31个省会中排名第16位,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36位。而纵观江西的周边省份,个个都是有钱的主,南边广东,GDP11.08万亿元,是江西的4.15倍,北边湖北4.34万亿元,是江西的1.6倍,安徽3.87万亿元,是江西的1.45倍;东边浙江6.46万亿元,是江西的2.4倍;福建4.39万亿元,是江西的1.6倍;西边湖南4.18万亿元,是江西的1.56倍。如果比较省会城市,江西的差距就更加明显,表现最佳的广州2.5万亿元,是南昌的5倍,表现最靠后的福州和合肥也有1万亿元,是南昌的两倍,形成了所谓的环江西经济圈。

按照国务院关于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划分标准,江西属于中部省份。江西在中东部地区中经济总量仅高于海南、天津和山西。鉴于海南和天津较小的规模,江西在中东部地区能打得过的就只有山西了。遥想建国初期,江西可是属于华东地区,1961年,华东经济协作区成立,包含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六省一市,这六省一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也就是我们身份z的前六位,也均以“3”开头。还记得2006、2007年春节的时候电视台还曾举办过“华东六省一市春节联欢晚会”,那个时候江西可是名副其实的华东省份,但现如今,江西已经被其他五省一市的兄弟彻底拉开了距离,甚至在中部省份都要垫底了。

具有国家 科技 风向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资助的时候,也将江西省列为可申请地区基金的行列,与内蒙、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以及其他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享受同等待遇,这是除了海南之外,唯一获此“殊荣”中东部省份了,江西几乎可以被划入西部省份行列了。由此可见,江西的落后可算得上有目共睹。但是,按理来讲不应该啊,江西南接闽越,北邻鄂皖,西靠湖湘,东达沪杭,良好的区位优势让其他省份羡慕不已啊。同时江西自然资源丰富,赣州是全国出名的稀有金属产地,省内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长江八大支流之一的赣江。于此同时,江西也是人才辈出, 历史 上人文墨客云集,欧阳修、汤显祖、王阳明、王安石、无一不是名流之辈。江西如果发展经济,可以说是握得一手好牌啊,但为何会打成现在这副局面呢,这其中可谓暗藏玄机。

2、江西的穷与富

首先要注意的一个概念,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江西的经济总量落后,但我们从来没有说江西穷,这可是两个问题。当我们说一个地方穷的时候,一定是指老百姓过得穷,人民的日子苦,如果我们的老百姓手里很有钱,日子过得很富足,而只是政府的手里没有钱,那叫什么穷呢,充其量只能是民富官穷,江西的问题大概就类似于此。

为什么说江西的老百姓不穷,我想只要到过江西,尤其是到过江西农村的人应该深有感触。在没到江西之前,我对江西的印象也是穷,但直到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江西之后才发现,江西老表的日子过得滋润啊。但凡去过江西农村地区的人会发现,江西的农村建设的非常好,几乎家家都是三层小洋楼。江西人的宗族观念很强,走得不远的人都有回农村老家盖房子的传统,所有在农村建设的新房几乎都是三层起,如果放在城市都是妥妥的别墅啊,有些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建设的房子甚至远比城市的别墅要豪华,游泳池、KTV、地下酒窖一应俱全。根据当地居民介绍,一个普通建设的三层楼房加上装修造价起码在40万左右,好一点的要接近60万,如果装修豪华一些可能要接近100万。大家知道,农村自建得房子肯定不能贷款30年的,一个普通家庭能拿出40-60万元存款建设一栋楼房,这绝对让很多农村人错愕不已,对比我的老家,甚至超乎想象。

我的老家在江苏北部,就是人们常说的苏北。从走出省有人知道我来自江苏,都会寒暄几句说江苏是好地方啊,富裕发达啊。不错,苏南确实是富裕发达,但是对于我这个来自来自农村的苏北人而言,却很少能感受到发达为何为。即使现在,每回到农村老家,一种不发达的感觉还是会迎面扑来,低矮的砖瓦房,长满杂草的乡间小路、房屋后面肮脏的茅房,除了村口新铺的水泥路,几乎感受不到和小时候的差异。这么多年,苏北的城市是越建越好了,但是农村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在苏北,农村人不崇尚于回村里盖房子,而是喜欢往城市走,至少走到县城。老家依然有人生活在村里,但时至今日,让他们拿出40-60万的存款到县城去买个房子那也是奢望啊,这对很多奋斗了几十年的农村家庭而言依然是个很大的数字。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直观感受,我找来了关于江西和江苏两个省份的权威统计数据,做个对比。我重点对比的是三组数据,分别是GDP、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GDP反映了地区发展程度,人均GDP反映了地区的经济水平,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地区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人民是否富裕的核心指标。江苏有13个地级市,分别是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苏中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以及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和盐城。13个地市号称13太保,外人常以为富裕而出名。江西虽然面积比江苏大,但是只有11个地级市,分别是南昌、新余、鹰潭、九江、景德镇、宜春、萍乡、吉安、赣州、抚州和上饶。多数地市可能在全国并不算知名。我们首先对比一下两省的GDP,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发现江苏真是有钱啊,就连苏北最垫底的宿迁跑到江西都能排第四,3099亿元,仅比九江差一点点。苏北的老大哥徐州更是不得了,7400亿,直接碾压江西省会南昌的5596亿。如果说苏北经济强劲可能是因为人口众多,那我们对比一下人均GDP你会发现,苏北垫底的宿迁到江西依然可以排到第五,而老大哥徐州也仅次于南昌,排名第二,这还得了,苏北可以说全方位超越了九江、景德镇等江西地级市。但是如果我们比较人均可支配收入,那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苏北老百姓的钱袋子瞬间憋了。以城镇居民为例,徐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36215,这个成绩在江西也只能排名第九,苏北垫底的宿迁就更不用说了,到了江西依然垫底,只有30614,比江西最靠后的抚州还少了4000元。这样的苏北能算是富么,但如果说苏北很穷,估计你们也不信,那同样,江西能算是很穷么?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苏北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江西九江、上饶、赣州等地,但是深入到过江西和苏北农村地区就会发现,江西农村地区居民的住宿条件绝不是苏北农村可比的,出了三层楼房,老百姓的生活也是可圈可点,外出务工打零工比比皆是。但是在苏北,老百姓除了种地还是种地,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怎能不穷。因此苏北的穷是来自老百姓的穷,而江西的穷则表现为政府的穷。富政府不一定有富百姓,穷政府也不一定就出穷百姓。浙江的数据更好的验证了这一点。2019年,浙江11个地级市,GDP总量超过江苏徐州的只有杭州和宁波,最落后的衢州、丽水和舟山三市,GDP分别只有1400亿元上下,不足徐州的五分之一,但是以上三地城镇和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远远超过徐州,高达46437元和21931元,可以说是藏富于民的典范。

江西曾经固然也有过21个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至少老百姓不用为吃饭而发愁,这与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赤贫式的穷截然不同的。当然,尽管如此,江西经济的落后也是不容置疑的,除了GDP的落后,还包括财政收入的不足,对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建设等等方面的投资欠缺等等。不过时至今日,通过脱贫攻坚战,江西曾经的21个国家级贫困县都已经成为 历史 ,江西也开始慢慢由经济欠发达省份开始向全面强省转变,那么是什么导致江西经济一直在地位徘徊。那就是在国家战略规划和长期发展中迷失的江西工业。

3、江西如何突围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能够顺应时代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发展的红利。对于国内各个省份而言,其经济的发展就要顺应国家的趋势和战略。而江西则在国家的战略发展背景下数次错失良机。

中国成立以来的70余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949-1978年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计划经济阶段;1978-2012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国际贸易阶段以及2012年至今以高 科技 产业为导向的新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一五时期,苏联援建了我国156个工业项目,奠定了此后我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分布。这156个项目大多分布于东北、华北,支撑了东三省30年的辉煌。中部的湖南、河南、山西也有部分项目落户,但江西除了建设了大吉山、 岿美山 等钨矿之外,其他重工业企业几乎没有,这直接导致了江西的工业基础先天薄弱,只能吃资源的饭。时至今日,江西省内最大的公司依然是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其年营收几乎是第二名江铃 汽车 集团的三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作为世界的工厂,我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同时也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国际贸易中赚取了充足的原始资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内各省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的成为了制造业基地;有的在承接产业的转移;有的提供能源,而有的只能提供廉价劳动力。其中扮演制造业基地的省份无疑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比如广东,一直高歌猛进,诞生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一大批工业强劲的现代城市,长期稳坐国内省份第一把交椅。浙江和江苏的情况也类似。但是仅有能源输出的山西和内蒙就好不到哪里去了,长期依赖能源红利,弱化了工业基础,经济没有长期增长的动力。同样,只有劳务输出的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和江西也不容乐观,只能依靠外出务工来维持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过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份在改革开放之前已经建立起了基础的工业体系,在改革之后的浪潮中不断崛起,支撑国家战略的同时也在承接沿海省份的产业转移,使得这些省份的经济也获得了一定的增长。北面武汉有武钢、武重、武船和东风 汽车 ,西边长沙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株洲南车集团等企业,无不为本省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江西非常遗憾,除了江铃 汽车 支撑的 汽车 工业,其他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工业体系。2000年以后,江西曾经一度发展光伏产业,新余曾被称为世界太阳能之都,但随着赛维集团这个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的衰败,江西光伏深受重创。一步慢,步步慢,江西因为没有在建国后及时地建立起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的30年红利期中错失了诸多发展机遇。

2012年的新发展阶段,国家倡导创新驱动发展,要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于是,全国各省份都在加紧布局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产业,广东、浙江、山东等地都提出了机器换人计划,要加速智能制造的发展。在这一波的高 科技 产业发展中,江西的近邻福建和安徽抢占了先机,福建的半导体产业与安徽合肥的量子产业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那么江西能否顺势追赶呢?近年来,江西大力倡导发展ARVR产业,XR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该技术领域的应用目前尚未显现,江西是否能够在下一轮的技术变革中赢得发展先机,有待市场的考量。

除了产业基础薄弱,江西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制约,高铁就是其一。时至今日,我国高铁正由四纵四横走向八纵八横,但江西的高铁无论是省内连接和向外连接都落后一步,南北大通道昌赣高铁2019年才开通,解决了江西省内南北大通道的问题。但是由南昌出发,北上北京南下广州深圳都还没有直连的高铁,向北要借道武汉或合肥,向南则要借道长沙,江西原本紧邻广东,但是南昌到广深的时间比长沙还久,限制了江西与一线城市的连接与沟通。赣深高铁的开通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此外,人才也是江西发展的又一困境。江西乃人杰地灵之地,江西老表的口碑是响亮的。但是大多数江西人才都飞走了。南面赣州,距离南昌的距离与距离广州的距离相当,赣州人到广州深圳工作的居多;北面九江到武汉、合肥、杭州、南京甚至上海都在3小时车程;西面的萍乡紧邻湖南,长期与长沙保持暧昧关系,江西良好的区位优势反而成为了人才外流的驱动。赣深高铁的开通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江西人才的外流,促进发达省份对江西人才的虹吸。因此江西要留住人,吸引人才在赣工作,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引人留人的机制,就像武汉前两年推出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一样,南昌也需要在营商环境优化、人才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以吸收更多的人才为江西的发展献力献策。

任何国家、地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大环境而独善其身,否则将是无根之木。我们必须要看到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的发展背景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下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做出贡献进而从中获益。江西经济落后的同时,正是其他省份高速崛起的时期,更是我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回顾 历史 ,展望未来,要想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赢得先机,江西必须要能够把握住国家的战略大势,并从中进行清晰的自我定位,与时俱进,尤其是要“敢为天下先”勇气和决心,才能超越 历史 ,赢得未来。

刚玉:

刚玉(CorundumКорунд)名称源于印度,系矿物学名称,宝石学上具备宝石条件的称红宝石(Ruby)、蓝宝石(Sapphire)。刚玉Al2O3的同质异像主要有三种变体,分别为α-Al2O3、β-Al2O3、γ-Al2O3、,根据X衍射分析确还有η-Al2O3(等轴晶系)、ρ-Al2O3(晶系不确定)、χ-Al2O3(六方晶系)、κ-Al2O3(六方晶系)、δ-Al2O3(四方晶系)、θ-Al2O3(单斜晶系[1])。刚玉颜色多种,有无色、白、金黄(色素离子Ni、Cr)、黄(色素离子Ni)、红(色素离子Cr)、蓝(色素离子Ti、Fe)、绿(色素离子Co、Ni、V)、紫(Ti、Fe、Cr)、棕、黑(色素离子Fe2+、Fe3+)、白炽灯下蓝紫、日光灯下红紫效应(色素离子V)。

红宝石和蓝宝石(姐妹宝石)

红宝石和蓝宝石都属于刚玉矿物,基本化学成份为Al2O3。除星光效应外,只有半透明-透明且色彩鲜艳的刚玉才能做宝石。红色的称为红宝石,而其他色调的刚玉在商业上统称蓝宝石。

金刚石

三维结构金刚石[1]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因此也就具有了许多重要的工业用途,如精细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类钻头、拉丝模。金刚石还被作为很多精密仪器的部件。金刚石有各种颜色,从无色到黑色都有。它们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多数金刚石大多带些黄色。金刚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强,这就是金刚石为什么会反射出五彩缤纷闪光的原因。金刚石在X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蓝绿色荧光。金刚石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筒中。金伯利岩是金刚石它们的原生地岩石,其他地方的金刚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运过去的。金刚石一般为粒状。如果将金刚石加热到1000℃时, 它会缓慢地变成石墨。1977年山东省临沭县岌山乡常林的一名村民在地里发现了中国最大的金刚石(约鸡蛋黄大小,右图)。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用金刚石和宝石级金刚石均产于南非,都超过3100克拉(1克拉=200毫克)其中宝石级金刚石的尺寸为10×6.5×5厘米,名叫“库利南”。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成功制造出人造金刚石[2]。现在人造金刚石已经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只是造出大颗粒的金刚石还很困难。

金刚石金刚石化学式为c,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没有杂质时,无色透明,与氧反应时,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与石墨同属于碳的单质。金刚石晶体的键角为109°28′,是一种具有超硬、耐磨、热敏、传热导、半导体及透远等优异的物理性能,素有“硬度之王”和宝石之王的美称,金刚石的结晶体的角度是54度44分8秒。习惯上人们常将加工过的称为钻石,而未加工过的称为金刚石。在我国,金刚石之名最早见于佛家经书中。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物质,最佳颜色为无色,但也有特殊色,如蓝色、紫色、金黄色等。这些颜色的钻石稀有,是钻石中的珍品。印度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金刚石出产国,现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钻石如“光明之山”,“摄政王”,“奥尔洛夫”均出自印度。金刚石的产量十分稀少,通常成品钻是采矿量的十亿分之一,因而价格十分昂贵。经过琢磨后的钻石一般有圆形、长方形、方形、椭圆形、心形、梨形、榄尖形等。世界上最重的钻石是1905年产于南非的“库里南”,重3106.3克拉,已被分磨成9粒小钻,其中一粒被称为“非洲之星”的库里南1号的钻石重量仍占世界名钻首位。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2组8个C原子。

金刚石金刚石常呈黄、褐、蓝、绿和粉红等色,但以无色的为特佳。世界上重量超过620克拉(合124克)的特大宝石级金刚石共发现10粒,其中最大的名库里南(Cullinan),重3106克拉(合621.35克),大小5×6.5×10厘米,1905年发现于南非的普雷米尔岩管。中国常林钻石,重158.786克拉,1977年发现于山东临沭县,列为世界名钻。世界金刚石主要产地有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前苏联、南非、巴西、纳米比亚、加纳、中非、塞拉利昂和中国等。

在摩氏硬度计中它是第十类。

附:我国产出的巨粒和大粒金刚石:

1971年以来的二十年中,在我国陆续发现了几颗50克拉以上和100克拉以上的金刚石,按发现时间的先后排列如下:

[1]1971年9月25日,在江苏省宿迁公路旁发现一颗重52.71克拉的金刚石。

[2]1977年12月21日, 在山东省临沭县常林大队,女社员魏振芳发现1颗重158.786克拉的优质巨钻,全透明,色淡黄,可称金刚石的“中国之最”。被命名为“常林钻石”

[3]1981年8月15日,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124.27克拉的巨粒金刚石。被命名为“陈埠一号”。

[4]1982年9月,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96.94克拉的金刚石。

[5]1983年5月,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92.86克拉的金刚石。

[6]1983年11月14日,在山东蒙阴发现一颗119.01克拉的巨粒金刚石,被命名为“蒙山一号”。

金刚石据1987年资料,中国主要金刚石成矿区有:①辽东—吉南成矿区,有中生代和中古生代两期金伯利岩。②鲁西、苏北、皖北成矿区,下古生代可能有多期金伯利岩。③晋、豫、冀成矿区,已在太行山、嵩山、五台山等地发现金伯利岩。④湘、黔、鄂、川成矿区,已在湖南沅水流域发现了4个具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砂矿。

湖南金刚石,产于湖南省常德丁家港、桃源、黔阳等地。湖南金刚石以砂矿为主,主要分布在沅水流域,分布零散,品位低,但质量好,宝石级金刚石约占40%。相传在明朝年间,湖南沅江流域就有零星的金刚石发现,大规模的寻矿则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沅江整个水域均有金刚石分布,但有开采价值的仅常德丁家港、桃源县车溪冲、溆浦县(黔阳)新庄垅、沅陵县窑头等4处。

湖南金刚石的颜色深浅不一,内外颜色差异明显,呈带状、斑状分布。其褐色系列金刚石,晶体呈黄褐色,内部洁净,表面有大量的褐色斑点,其褐斑的颜色有黄色、黄褐色、褐色、黑色等,主要分布在金刚石的溶蚀面上,褐色主要由自然界放射性粒子的辐照造成。金刚石总体颗粒小,但质地较好,以单晶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8%;晶体比较完整,以八面体、十二面体、六八面体为多;绝大多数晶体浅色透明或呈黄、褐色等;粒重多小于28mg,一般为10.9~15mg;22%晶体中含包裹体;60%的晶体表面有裂纹,表面溶蚀不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414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