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的历史

stm32的历史,第1张

意法半导体 (STMicroelectronics) 集团于1987年6月成立,是由意大利的SGS 微电子公司和法国Thomson 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1998年5月,SGS-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将公司名称改为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意法半导体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从成立之初至今,ST 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半导体工业的整体增长速度。自1999年起,ST 始终是世界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据最新的工业统计数据,意法半导体 (STMicroelectronics) 是全球第五大半导体厂商,在很多市场居世界领先水平。例如,意法半导体是世界第一大专用模拟芯片和电源转换芯片制造商,世界第一大工业半导体和机顶盒芯片供应商,而且在分立器件、手机相机模块和车用集成电路领域居世界前列。

意法半导体 (STMicroelectronics) 整个集团共有员工近 50000 名,拥有16 个先进的研发机构、39 个设计和应用中心、15 主要制造厂,并在 36 个国家设有 78 个销售办事处。公司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同时也是欧洲区以及新兴市场的总部;公司的美国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卡罗顿;亚太区总部设在新加坡;日本的业务则以东京为总部;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负责香港、大陆和台湾三个地区的业务。

ST 超低功耗 ARM Cortex™-M3 微控制器STM32L 系列产品基于超低功耗的 ARM Cortex-M4处理器内核,采用意法半导体独有的两大节能技术:130nm 专用低泄漏电流制造工艺和优化的节能架构,提供业界领先的节能性能。该系列属于意法半导体阵容强大的 32 位 STM32 微控制器产品家族,该产品家族共有 200余款产品,全系列产品共用大部分引脚、软件和外设,优异的兼容性为开发人员带来最大的设计灵活性。

ST 超低功耗 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STM32F0 系列产品基于超低功耗的 ARM Cortex-M0 处理器内核,整合增强的技术和功能,瞄准超低成本预算的应用。该系列微控制器缩短了采用 8 位和 16 位微控制器的设备与采用 32 位微控制器的设备之间的性能差距,能够在经济型用户终端产品上实现先进且复杂的功能。

2013年8月,爱立信与意法半导体的合资企业意法爱立信解体后,爱立信接收了 LTE 超薄芯片业务。之后,该芯片业务部一直致力于将集成爱立信芯片的首批设备投放市场。2014年8月,爱立信M7450芯片成功实现商用。

爱立信此前在接手芯片业务时宣布,将在整合后的18-24个月内对芯片业务的成功与否进行评估。爱立信评估该业务后发现,自整合后,芯片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超薄芯片的可预期市场日益萎缩。同时,芯片市场亦面临着竞争激烈、价格侵蚀以及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种种挑战。

2014年9月,爱立信决定停止芯片开发,转而更加关注无线网络的机会。爱立信表示,为了把握无线网,尤其是小蜂窝、能效和M2M等领域的机遇,爱立信迫切需要新增大约500名研发人员。而芯片业务部的部分资源恰好拥有相关的研发能力,能够支持这种增长需求。 爱立信同中国的业务来往可追溯到1982年。1985年爱立信在北京开设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1994年成立了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一直是爱立信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爱立信持续从人才、生产和研发各个方面打造中国在爱立信全球的核心中枢地位。目前,中国已成为爱立信在全球三大产品供应中枢之一。1997年,爱立信中国学院在北京成立,为中国电信业培养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2002年,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爱立信在中国——不断强化“核心中国”发展战略

爱立信在中国拥有11000多名员工。2012年,以销售收入计算,爱立信中国位列爱立信全球第三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占集团销售总额的6%。

随着中国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生产供应、技术研发还是专业服务,中国作为爱立信全球中枢的地位越来越凸显。2000年12月,也就是中国发布“十五”规划之际,爱立信向中国政府递交了2001-2005在中国的发展计划。其中特别提到从高科技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出口以及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四个领域大幅提高爱立信在华投资。从那时起,爱立信迈出了打造“核心中国”的步伐。此后的几年时间,爱立信不断将在中国建立的产业基地——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进行升级。如今,该基地已经成为爱立信全球最大的供应中枢。

在将中国打造成生产供应中枢的同时,爱立信还致力于将中国打造成爱立信全球技术研发的基石。目前爱立信中国有4300多名员工从事技术研发,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人民币。自2002年成立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以来,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优化整合,如今已经成长为爱立信全球第二大研发基地。2004年,爱立信中国出口了第一批由中国本地研发制造的3G/WCDMA基站产品,充分证明了爱立信在中国建立的完善的3G本地研发和生产能力以及资源。

1995年起,爱立信就开始在中国打造电信专业服务团队,专业服务业务在中国整体业务中的比重呈持续增长趋势。爱立信在中国的36个城市设立了一线支持服务机构,公司拥有超过9000名一线服务工程师和来自合作伙伴的服务支持人员,而且形成了三级技术支持体系。爱立信也十分注重培养本地化人才。1997年,爱立信在中国成立了爱立信中国学院,为中国通信产业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爱立信与中国的合作有超越百年的悠久历史。早在1892年,爱立信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订单。1894年,2,000部爱立信电话机远涉重洋来到上海。从这个意义上说,爱立信从那时起就已经成为中国通信产品的供应商,同中国的合作历史今年开始已经进入第120个年头。100多年来,爱立信以卓越的产品和技术为中国经济发展和通信产业的快速崛起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国电信发展史上创造了诸多的首次和第一:

1892年,中国向爱立信订购了2,000部电话机,拉开双方百年合作的序幕;

1900年,第一部人工交换机投入使用;

1924年.第一部自动交换机在上海投入使用;

1961年,首批两部纵横式交换机引入中国;

1981年,北京订购第一部数字交换机;

1985年,爱立信在中国的第一家办事处在北京成立;

1987年,爱立信提供的中国第一套移动电话系统在广州和秦皇岛开通;

1990年,提供上海国际交换局交换设备;

1992年,爱立信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爱立信在中国的第一家独资公司——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1996年,爱立信成为中国首家全面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公司;

1997年,爱立信中国学院在北京成立,为中国通信产业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2000年,中国第一套WCDMA评估系统完成测试及报告;

2001年,爱立信完成中国第一个WCDMA手机通话;

2002年,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在北京成立;

2004年,在中国2004 PT/ExpoComm展会上完成全球首次HSDPA现场演示;

2005年,中国首次基于WCDMA商用系统的EUL(增强型上行链路)现场演示、中国首次同时基于商用设备及商用PC卡的HSDPA现场演示和中国首次基于HSDPA/EUL的视频VoIP通话现场演示

2006年,爱立信支持香港数码通沃达丰启动了全球首个3.6 Mbps HSDPA全覆盖网络;

2007年,中国首次LTE增强上行链路及第二阶段HSPA现场演示;

2008年,中国首次速度高达42 Mbps的端到端HSPA演进技术现场演示;

2011年,中国首个TD-LTE语音呼叫及中国首个在WCDMA现网上42Mbps速率的HSPA演进技术;

2012年,爱立信在中国成功完成了首例现网GSM升级支持TD-LTE的方案验证;

2012年,爱立信采用载波聚合技术为中国移动演示TD-LTE Advanced,峰值下载速率达到220 Mbps;

2012年,爱立信在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现网中实现了LTE FDD/TDD双向无缝切换,并全力支持中国移动通过LTE TDD/FDD融合组网的方式在香港正式启动TD-LTE商用网络;

2013年,爱立信助力中国移动香港双模LTE网络再现巴展并演示全球首次双模高清VOLTE。

中国成为爱立信全球采购中枢

作为爱立信全球规模最大的通信系统生产和供应中心,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简称ENC)在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 125 亿元,出口达5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7.86亿元,为江苏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2012年期间,爱立信在江苏继续强化研发和生产能力,主要的投资发展包括:

(1)不断投入加强南京研发中心实力,重点提升软件研发能力。目前,南京研发中心已具备涵盖2G、3G、4G通信标准的强劲研发实力,尤其在TD-LTE无线接入网和WCDMA核心处理器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2) 南京研发中心新大楼于2012年顺利交付使用。新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亿2000万元,为公司进一步在3G和4G LTE的研发、扩建已有的世界一流实验室,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3) 引进全球领先生产模式,实现规模化升级。通过不断引进先进仪器设备,提高3G及4G(LTE FDD 及TD-LTE)通信产品的产能,尤其是引入爱立信全球供应链主工厂生产模式,ENC不断扩大生产范围及规模,将爱立信集团众多核心产品及关键技术转移到南京进行量产和升级。南京爱立信ENC牢牢把握作为爱立信全球最大生产和供应中心、全球最大新产品引进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研发重要基地之一的战略地位,面向全球客户供货并输出创新技术,业务遍及6大洲。

爱立信与广东省在电信行业一直保持着长期的卓有成效的合作。早在1985年,爱立信就和广东省邮电管理局签订了第一个AXE合同,继而在1989年成立了瑞典爱立信广州联络处,在1995年成立了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2010年12月,爱立信宣布收购广东北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GDNT)资产。GDNT是中国一家领先的研发制造公司,在爱立信收购了北电的CDMA和GSM业务后,目前已成为爱立信一家重要的供应商。GDNT成立于1995年,是加拿大北电网络有限公司与中国本地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收购同时包括了研发设施、制造设施以及在中国的网络支持和客户服务。GDNT大约1100名员工,其中包括大约550名研发工程师并入了爱立信。此项收购进一步提升了爱立信在整个地区现有的研发、制造和服务能力。

2005年,爱立信响应广东省政府推动山区“信息化”建设的号召,与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提出了在梅州市合作开展山区信息化试点建设的建议,并为此分别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以改善广东梅州市山区的通信基础设施条件,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完成农村信息化项目、中小学电教室项目、政府视频会议系统项目、水库水利综合信息系统和移动警务系统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0年,爱立信在大连建立全球服务中心分中心。通过两年多的持续建设,大连已成为爱立信全球服务中心在中国最主要的基地。在全球领先的专业培训与实践下,中心专业人才的服务技能与水平不断提升,并通过参与建设全球各地的通信网络,持续不断地将最先进的通信科技与智力资源引入中心,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为大连当地的人才建设与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2005-06-17在上海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55号丁楼4层。

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0007178561482,企业法人MARCO LUCIANO CASSIS,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在国家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依法进行投资:半导体电子产品和集成电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二、受所投资企业的书面委托(经董事会一致通过),向所投资企业提供下列服务:1、协助或代理所投资企业从国内外采购该企业自用的机器设备、办公设备、软件和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在国内外销售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2、在外汇管理部门的同意和监督下,在其所投资企业之间平衡外汇;3、为所投资企业提供产品生产、销售和市场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员工培训、企业内部人事管理等服务;4、协助所投资企业寻求贷款及提供担保。三、在中国境内建立科研开发中心或部门,从事新产品及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四、为其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为其关联公司提供与其投资有关的市场信息、投资政策等咨询服务。五、承接其母公司和关联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六、半导体电子产品和集成电路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及进出口,并提供相关配套业务。七、开发、研究半导体电子产品;设计半导体电子产品和集成电路;转让研发成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对外投资5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4228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