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庇五洲客 门纳万顷涛——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发展纪实

厦庇五洲客 门纳万顷涛——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发展纪实,第1张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如今,40载岁月峥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开放之门

湖里,2.5平方公里,这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原点。1981年10月15日,随着工地上“轰”的一声巨响,烟雾升腾,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从此拉开序幕。

1982年初,印尼华侨陈应登与厦门市签订投资合同,成为在厦门经济特区独资设厂的第一位外商。“我是中国人,与其在国外办厂,不如来厦门办。”

40年来,一座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厦门经济特区拔地而起。跨国企业纷至沓来,戴尔、通用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登陆”。

全球著名的飞机机身维修商新加坡 科技 工程有限公司,将第二个发动机维修工厂设在厦门,合资成立的厦门新科宇航公司近10年来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率。“我们的客户已遍布印尼、泰国、印度等,厦门市在招商引资和互联沟通方面的大力扶持,提振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信心。”厦门新科宇航公司总经理林恬钦说。

40年来,厦门产业结构脱胎换骨。厦门自贸片区激活航空维修、集成电路、跨境电商等14个高质量发展平台,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第二大进口酒口岸、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一个包容现代的厦门正与世界分享开放发展的成果。厦门美图公司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围绕“美”创造了一系列如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等软硬件产品,海外热度持续飙升,业务范围扩展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厦门)班列,已从最初的“一条线”发展为现在广布欧洲、中亚多国的“一张网”,累计开行逾800列,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鲜明印记。51条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从厦门港始发,聚集港口、航运、物流、贸易、金融、信息等要素,连接四海,通达五洲。

40年来,厦门从曾经封闭的海防前线,成为备受国际资本青睐的开放之城,面积已是原来的600余倍。

创新之地

在8月底举行的厦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上,厦门火炬高新区签约了戴尔服务器产业生态合作项目等11个项目,总投资206亿元,涉及智慧交通、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服务器等细分行业。

“小而精是厦门企业的特点,很多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诞生在厦门。依靠创新动力,厦门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企业集群,培育了2512家‘三高’企业。”厦门火炬高新区总工程师倪杰说。

从岛内不到1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起步,伴随跨岛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厦门火炬高新区如今发展为“一区九园”,已开发园区仅占厦门2%的土地面积,却贡献了全市43%的工业产值。

“厦门是一座创新创业之城。”厦门市发改委主任张志红说,厦门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28家,占福建省40%左右,近年来,厦门又发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三新”产业,培育形成平板显示、软件信息、航运物流等8条千亿元产业链。

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激发的背后,厦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造地方国企发展的骄人业绩;逐步建立特区金融体系,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深化财税、价格流通体制改革;实行土地有偿转让和商业用地公开招标制度……

这是一块“试验田”。特区建设以来,厦门一直肩负着为国家改革开放试验探路的使命,锻造了其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敢闯敢试的胆识。

文明之城

筼筜湖,厦门繁华市中心的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厦门“城市会客厅”。这里花团锦簇,水清岸绿,白鹭齐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很难想象40年前,路人在筼筜湖畔都是掩鼻而过。

“筼筜湖原是筼筜港,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移山填海、围湖造堤,成为内湖,水体交换动力缺失,造成湖水发臭、鱼虾绝迹。”筼筜湖保护中心主任魏道军说,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打响了筼筜湖环境整治大硬仗。经过5期综合治理,如今筼筜湖彻底改头换面,其“引潮活水”技术还吸引日本人来取经。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在保持经济发展“高素质”同时,厦门统筹推进生态、民生、文化等各领域协调发展,实现了城市内外兼修的“高颜值”。

城市开发建设中,为保护中华白海豚,厦门市不惜将跨海通道方案由大桥改为隧道,成本大幅增加;为保护白鹭专门保留大屿岛。

厦门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打造“在花园里盛开的城市”:全市近六成的陆域面积被划入生态控制线,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

厦门城美,人也美。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王忠武就会穿上红马甲,带上家人一起到游客最集中的中山路商业街做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王忠武说。

像王忠武这样的注册志愿者,在厦门超过70万名,约占常住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

2019年,厦门启动“爱心厦门”建设,将目光投向最需要帮助的 社会 群体,实施爱心助残、爱心敬老、爱心济困等五大行动。40多家“爱心屋”悄然出现在街头。

厦门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文明底色深深刻入这座城市的内核,外化成每个厦门人的行动。

半导体概念相信各位小伙伴都有听说过,有很多机构的投资者都特别看好这个项目,特别是蔡经理。这个半导体的概念之中,尤其是三安光电,实际上他是我们我那光电领域中的龙头,也有很多人都看好了,下面我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只股票投资会不会亏。

在对三安光电进行分析前,我把这份光学光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给大家看看,直接打开下方链接就好了:宝藏资料!光学光电子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氮化铝、蓝宝石等半导体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芯片为核心主业。公司为国家人事部认证的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曾经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公司是经过国家科技部及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半导体照明工程龙头企业"。公司现拥有MOCVD设备产能规模居国内首位。简单为大家讲解了三安光电后,下面将从亮点分析三安光电还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LED芯片龙头,加速布局化合物半导体

三安光电这家企业是全球LED芯片的龙头企业,全品类完整布局在多年发展的作用下形成了。公司在LED行业的竞争优势可谓是绝对领先的,营收额在2020年度就已经超过84.54亿元,形成13.32%的同比增长,和第二名晶元光电相比多出了一倍以上。

2014年公司开始在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中打拼,目前布局的有氮化镓、砷化镓、氮化硅、等多种化合物半导体。其化合物半导体平台-三安集成营收已从2017年的2594万元迅速增长至2020年的9.74亿元。随着公司继续加快布局,化合物半导体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再攀高峰,

亮点二:Mini LED需求增加,公司持续受益

三星、LG、TCL、小米等企业相继推出Mini LED背光电视,苹果推出搭载 Mini-LED 背光屏 iPad Pro 产品,Mini LED或迎来大规模应用。在Mini LED方面,公司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成为三星首要供应商并实现批量供货。另外,湖北三安 Mini/Micro显示芯片产业化项目部分产能也已投产运行,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公司将在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实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因为篇幅有限,有关三安光电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还有很多,点击这篇研报就可以看到整理好的资料:【深度研报】三安光电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项目进行扶持,毫无疑问这对公司来说是个利好。近些年来,美国与其他国家合伙起来,一直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封锁,严格对中国的技术、设备出口进行控制,因此国内市场在半导体技术国产化方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也从旁推动了国内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发展。此外,2020年以来行业的需求明显变强了,行业正在走过低谷迎来全新的景气周期,同时,Mini LED渗透速度很快,未来几年行业将迎来爆发阶段,三安光电作为LED芯片龙头企业,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总之,三安光电公司不仅资金雄厚,规模也很庞大,叠加行业的快速发展,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通过文章表述的不一定有时效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三安光电未来行情,需要专业指引诊股,直接点击链接,判断三安光电的估值:【免费】测一测三安光电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2020年2月1日三安光电最高涨幅3.62%。

三安光电作为全球LED芯片龙头,正在向化合物半导体进军。

公司成立于2000年,目前包括传统业务LED芯片、新型业务Mini LED芯片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

早年研发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ED芯片,打破了进口垄断的格局,在2008年上市后,公司实行资本扩张战略,不断建厂扩产能和收购弥补技术缺点,以极快的产能以及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下降,抢占国际LED大厂市场份额。

公司实行资本扩张战略,从2011年到2018年,公司LED芯片业务一直维持在营收占比80%以上,营收规模从15.98亿元增长到67.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13%。

三安光电以其资本扩张战略,快速扩充产能以及弥补技术缺点、抓紧研发,让其LED业务优于同行,公司LED业务营收一直保持着是同行几倍的水平,毛利率也优于同行。

2017Q4开始上游LED芯片厂商产能持续释放,LED下游厂商受贸易摩擦以及宏观经济放缓影响,导致供需失衡。公司作为LED芯片龙头,2017年营收及毛利率也受影响。但同时也得益于行业不景气影响,公司以其规模经济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CR10从2016的77%,增长到2020的84%。

2020年LED下游厂商库存逐渐恢复,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叠加原材料价格的涨价,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具有议价能力,行业供需缺口的扩大;传统业务有望逐步恢复。

Mini LED目前被认为是未来显示技术的趋势和发展方向,Mini LED相较于传统的LED在背光技术上进行了改良。

Mini LED生产线可以在传统LED生产线上进行细微的改进就可以实现量产。目前公司已经实现批量供货三星,并于TCL成立联合实验室。

随着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终端巨头的持续推动,有望受益Mini LED渗透率提升,公司在Mini LED业务上持续发力,提高高附加值业务占比。

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前两代半导体相比物理特性优势明显,且下游应用广泛,可应用于5G基站、5G终端射频以及新能源 汽车 等领域。

2013年, 科技 部863计划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列为国家战略发展产业;2019年12月,国家级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培养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随着5G通信、新能源企业、快充、绿色照明等新型需求崛起,第三代半导体需求也将快速增加;《2020“新基建”风口下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发展与投资价值白皮书》指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市场规模为94.15亿元,预计2019-2022保持85%以上平均增长速度,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623.42亿元。

以第三代半导体其中一个应用领域为例,SiC、GaN电力电子90%依赖于进口。

公司2014年开始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业务,像以往抢占国际LED芯片大厂市场份额一样,公司通过成立子公司湖南三安建产线,收购北电新材弥补技术缺点等措施,快速抢占国际大厂在国内市场份额。

2020H1数据显示,三安集成营收3,75亿元,同比680.48%。

2014年“大基金”参股三安继承2.17亿股,持续看好国产第三代半导体持续替代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截止2020年底,共有51家主力机构持仓三安光电,其中不乏诺安成长、银河创新、易方达等。

传统业务上: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龙头LED芯片企业依靠自身成本上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技术上的领先,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新型业务上:①随着苹果和三星逐步打开Mini LED市场,其他手机厂商跟随,Mini LED市场渗透率提升,公司有望随着市场规模扩大,营收增长。

②依靠以往成功的快速扩产能、收购企业弥补技术上的劣势等经营战略,加速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公司有望享受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技术上的优势,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

东莞证券预计公司2020-2021年EPS分别为0.29元、0.39元,对应PE分别为104.52、77.7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466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