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工艺流程是什么?

镀金工艺流程是什么?,第1张

1、除油:清洁另加表面,除去注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汗泽等物质,这些物质将直接影响后面工序处理效果,以及零件表面的电镀外观

2、粗化:利用粗化液的强酸性溶解ABS塑料种的B(丁二烯)成分,使零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的"燕尾状"小孔增加了电镀面与零件的接触面积,并且在零件表面一些-OH,-SOH>C=0=等极性亲水基团,使零件表面具有亲水性。

3、中和:利用溶液的还原性,将零件表面藏留的络酸还原祛除,将这些藏留络酸对后面的工序均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中和干净。

如果络酸藏留在零件表面被带入后面工序中,将会使零件发生局部镀不上(露塑)的不良情况。

4、催化:溶液中的催化物质一胶体钯(PD)被均匀吸附在零件后面燕尾状的小孔中,为后面化学镍反应的发生提供了催化中心

5、解胶:零件表面在催化液中所吸附的胶体钯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因为其周围被二价锡离子所包裹着,需要通过解胶工序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性

6、化学镍:对于化学镍的机理,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按照“原子氢态学说”来解释,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发生

7、预镀镍:化学镍层比较薄(0.2um)导电性能不佳,在化学镍表面增加一层预镀镍可增加零件的导电性能

8、光亮铜: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柔韧性,较其他镀层的热膨胀系数更近于塑料,在零件表面堵上一层约15-25UM平滑而柔韧的铜层,有利于增加零件与整个镀层的结合力,在零件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或冲击时能够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减小零件受损程度。

9、半光亮镍:零件外观呈现半光亮装所以称为半光亮镍,该镀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及整平性,半光亮镍层基本上不好硫(<0.005%),电位较光亮镍镀层亮,零件在铜层上继续镀上一层半光镍和光亮镍组合,使用零件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10、珍珠镍:外观具有珍珠光亮效果使零件看起来优雅、色泽柔和

11、镍封(微孔镍):在光亮镍溶液的基础上在电镀溶液中添加一些不良导电的细微小颗粒(一般直径约0.5um)左右,在电镀过程中镍不断在零件上沉积,同时在这些微粒也被带入了镀层,这些微粒由于不导电在微粒上是镀不上其他镀层的。

因此镀玩络层以后再零件上形成了贯穿至镍层的不连续的小孔(俗称微孔),在零件遭受腐蚀的时候,正是这些微孔的存在增大了镍层的暴露面积,很好的分散了腐蚀电流,使单位面积表面上的腐蚀电流打我降低,腐蚀速度也因此而降低,从而避免了集中纵深的强烈腐蚀,起到了非常好的耐腐蚀性效果

12、光亮络:镀层呈耀眼的银白色使零件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

13、下挂:将零件从挂具上摘下,进行检验、包装。

扩展资料:

电镀工艺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

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PVD技术是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物理方法,将材料源——固体或液体表面气化成气态原子、分子或部分电离成离子,并通过低压气体(或等离子体)过程,在基体表面沉积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术。PVD镀金与普通的镀金的区别:

一、原理不同:

1、PVD物理气相沉积是通过蒸发,电离或溅射等过程,产生金属粒子并与反应气体反应形成化合物沉积在工件表面。物理气相沉积方法有真空镀,真空溅射和离子镀三种,应用较广的是离子镀。

2、普通镀金则是一般包括化学金和电镀金。化学镀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比电镀硬金差,能达到的厚度有限,不适合某些表面贴装的焊接方法。

二、应用领域不同:

1、PVD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工艺过程简单,对环境改善,无污染,耗材少,成膜均匀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力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光学、机械、建筑、轻工、冶金、材料等领域。

2、普通镀金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导电性能良好、易于焊接、耐腐蚀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指硬金),因而在精密仪器仪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管壳、电接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扩展资料:

PVD技术的相关发展状况:

1、随着高科技及新兴工业发展,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出现了不少新的先进的亮点,如多弧离子镀与磁控溅射兼容技术,大型矩形长弧靶和溅射靶,非平衡磁控溅射靶,孪生靶技术。

2、带状泡沫多弧沉积卷绕镀层技术,条状纤维织物卷绕镀层技术等,使用的镀层成套设备,向计算机全自动,大型化工业规模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VD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镀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471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