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从事芯片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吗?

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从事芯片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吗?,第1张

芯片不是化为的专利吗

答:芯片这个称呼给人狭义的感觉,以为只是处理器,其实称呼集成电路更靠谱,发明者正是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工程师——杰克·基尔比。

没错!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科学家,而是工程师,是大名鼎鼎的德州仪器的工程师,从事的正是集成电路的研究。 和半导体相关诺贝尔奖很多,但无疑集成电路的发明,是最耀眼的。

1947年,杰克·基尔比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并在一家生产电器元件的公司上班,同时对电子技术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杰克·基尔比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完成他的硕士学业。 待学业完成后,杰克·基尔比转职于德州仪器工作,在这里,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他的爱好,并产生天才的想法——把电子设备的所有元器件放在一块材料上制造,并相互连接形成电路。

这就是集成电路的最初想法。

杰克·基尔比一点没耽误,立马着手研究,当天就把整个构想勾勒出来,并选用硅作为材料。

当他把想法告诉他的主管后,受到了高度重视;1958年,杰克·基尔比便申请了此项专利,从此,电子技术进入集成电路时代。

而CPU,代表着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巅峰之作,其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大公司手里。

四十二年后的2000年,七十七岁的杰克·基尔比,因发明集成电路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5年后,杰克·基尔比去世。

欧美发达国家的芯片技术有没有可能被中国超越?芯片是谁发明的?

毫不夸张地说,芯片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芯片的本质是集成电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现代集成电路的科学家就是美国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做杰克·基尔比。但是,这位科学家的发明时间是1958年,最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间,却是42年之后的2020年。

实际上,同时期研发出近代实用集成电路人,还有另一位名叫罗伯特·诺伊斯的科学家,只不过他早在1990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客观来说,目前我国的芯片技术还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因为台积电断供而变得举步维艰,至于未来能不能超越,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也只有交给时间了。

杰克·基尔比这个人有多厉害?

杰克·基尔比出生于1923年11月8号,1947年的时候,也就是他才24岁左右的时候,便已经拿到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学士学位,而专业就是电子工程学。距离杰克·基尔比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相关硕士学位才短短8年时间,这个厉害的任务就研制出了全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

大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如今我们使用的电脑和移动电话等设备,其实都离不开芯片的应用,只不过杰克·基尔比这个后来改变全人类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太大的轰动,所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在时间过去四十多年之后才颁给他。

不过,迟来的褒奖刚好印证了杰克·基尔比对如今半导体产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家早已习惯的数字生活、乃至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诞生。而在芯片研发出来之前,真空管不仅笨重,而且还很不稳定,电路系统扩张还会带来元件变得更大等问题,这不仅意味着成本越来越大,实际应用的时候也遭遇了越来越明显的弊端。

小小芯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力,就连华为都被限制?

芯片也有不同的分类,而且分类的方式还不止一种,比如,倘若按照点数属于数字活模拟来进行区分,那么集成电路就可以被划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当然,不同的集成电路功能也存在差异,正如数字集成电路能够涵盖所有东西,而模拟集成电路则主要是完成混频、滤波、解调和放大等功能

总有信口开河地说,如今我国实力强大,小小芯片怎么可能制造不出来?然而,芯片制造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所有半导体元件产品加起来被统称为芯片,之所以集成电路的性能更高,这与其自身尺寸小路径更短有关。

集成电路也就开发出个半个世纪左右,但如今的应用方向却很广泛,涵盖了制造、交流、计算和交通系统,包括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的互联网也对集成电路有绝对性的依赖。芯片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目前还是很难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光刻工艺。

麒麟9000芯片为什么可能成为华为旗下该手机的最后一带芯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自主进行该芯片的制造,谁叫我们集成电路产业最薄弱的一个环保局便是芯片制造呢,这个领域的高 科技 技术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

而且,芯片行业一直以来的主流趋势本就是分工合作,华为海思也的确拥有比较好的芯片设计能力,但没想到有一天竟然有人利用芯片制造能力作为攻击点,原本稳定的芯片行业格局也因此而打乱。

如今,我们也在为芯片国产化而努力,华为也表示会落地造芯计划,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芯片人才陆续加入华为,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大同芯片产业链涉及到的多有关键要素,把关键技术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再受制于他人。

1901年至202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被授予219位诺贝尔奖得主115次。约翰·巴丁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分别在1956年和1972年。这意味着共有218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点击链接获取更多信息。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于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开创性贡献”

真锅淑郎 (Syukuro Manabe)、克劳斯·哈塞尔曼 (Klaus Hasselmann)

获奖理由:发现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型,量化变化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

乔治·帕里西 (Giorgio Parisi)

获奖理由:发现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的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Roger Penrose

获奖理由: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可靠预测。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

获奖理由:在我们的星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物体。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我们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做出了贡献”

James Peebles

获奖理由: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

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

获奖理由:发现一颗围绕太阳型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发明"

Arthur Ashkin

获奖理由:光镊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

Gérard Mourou 和 Donna Strickland

获奖理由:发现其产生高强度超短光脉冲的方法。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Rainer Weiss,Barry C.Barish和Kip S.Thorne

获奖理由: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的观测中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在拓扑相变与物质拓扑相领域的理论发现。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Takaaki Kajita和Arthur B. McDonald

获奖理由:发现了中微子震荡,证明中微子质量存在。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Isamu Akasaki ,Hiroshi Amano和Shuji Nakamura

获奖理由:高效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发明,使白光照明与节能成为可能。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Isamu Akasaki ,Hiroshi Amano和Shuji Nakamura

获奖理由:对于理解亚原子粒子如何获得质量的机制的理论性发现,其发现在近期由欧洲核子中心实验通过大型重子对撞机得以确认。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Serge Haroche 和 David J. Wineland

获奖理由:运用突破性的实验方法,实现对个体量子系统的测量与 *** 作。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Saul Perlmutter ,Brian P. Schmidt和Adam G. Riess

获奖理由:通过观测远距离超新星发现了宇宙的加速膨胀。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 v

获奖理由:关于二维材料石墨烯的开创性实验”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Charles Kuen Kao)

获奖理由:光通信光纤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Willard S.Boyle和George E.Smith

获奖理由:发明成像半导体电路——CCD传感器。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Yoichiro Nambu

获奖理由:发现了亚原子物理中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机制。

Makoto KobayashiandToshihide Maskawa

获奖理由:对称性破缺的发现预示着自然界至少存在三个夸克家族。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贝·费尔( Albert Fert )和彼得·格伦伯格(Peter Grünberg)

获奖理由:发现巨磁电阻。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翰·C·马瑟(John C. Mather )和乔治·F·斯穆特( George F. Smoot )

获奖理由: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其各向异性。

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格拉布尔(Roy J. Glauber)

获奖理由:对光学相干量子理论的贡献

约翰·L·霍尔(John L. Hall)和 西奥多·W·Hänsch(Theodor W. Hänsch)

获奖理由:为包括光学频率梳在内的激光精密光谱技术发展作出的贡献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戴维·格罗斯(David J. Gross),H.大卫·波利策 ( H. David Politzer )和弗兰克·威尔切克( Frank Wilczek )

获奖理由:强相互作用理论中渐近自由的发现。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Alexei A.Abrikosov)、维塔利·L·金茨堡(Vitaly L.Ginzburg)和安东尼·J·莱格特(Anthony J.Leggett)

获奖理由: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的开拓性贡献。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小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 Jr. )和 小岛正树(Masatoshi Koshiba)

获奖理由: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对探测宇宙中微子的开拓性贡献

里卡多·贾科尼( Riccardo Giacconi )“

获奖理由:对天体物理学的开拓性贡献,其引起了宇宙X射线源被发现。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埃里克·康奈尔(Eric A. Cornell), 沃尔夫冈·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 和 卡尔·维曼(Carl E. Wieman)

获奖理由:在碱原子稀释气体中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凝聚物性质的早期基础研究

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相关”

Zhores I. Alferov and Herbert Kroemer

获奖理由:半导体异质结在高速或光电子条件下的发展

杰克·基尔比(Jack S. Kilby)和 赫伯特·克勒默( Herbert Kroemer )

获奖理由:在集成电路发明中的贡献

1947年颁发给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正面(正面)

相关知识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给那些在物理学领域为人类做出最杰出贡献的人的奖项。它是1895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遗嘱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自1901年起颁发;其他奖项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物理学家威廉·伦琴,以表彰他在发现X射线方面所做出的非凡贡献。这个奖项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并被广泛认为是科学家在物理学中能获得的最有声望的奖项。它是在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年度仪式上发表的。截至2021年,共有219人获得该奖项。

BY : nobelprize

FY :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1、昂内斯(1853~1926) 荷兰低温物理学家,1911年发现了物体的超导性,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低温的实验研究上展开过一场世界性的角逐。在这场轰动科坛的竞赛中,领先的是荷兰小城莱顿的低温实验室。昂内斯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对低温物质特性的研究,特别是这些研究导致液氦的生产。

2、约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因晶体管效应和超导的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1972年)。

1939年凯利出任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部主任,为了充实力量,他从麻省理工学院招来了肖克莱,负责半导体物理小组的工作。1945年肖克莱雇用了在海军军械实验室的固体理论物理学家巴丁。而布拉顿是一个出色的研究表面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从1929年就开始在贝尔实验室工作。

3、伊瓦尔·贾埃弗(Ivar Giaever),挪威—美国物理学家。1929年4月5日生于挪威的卑而根。 贾埃弗原在挪威的特龙黑姆市学电力工程学,后来当上了一名专利审查员。它不仅使人们对隧道效应有了更好的理解,还发现了超导性的一些有趣表现。超导隧道效应发现者约瑟夫逊、隧道技术开创者江崎玲於奈,以及半导体隧道和超导隧道间的桥梁架设者I.贾埃弗三人获得1973年诺贝尔奖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4971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