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积塔半导体怎么样

临港积塔半导体怎么样,第1张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还不错。

2019年4月24日,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半导体”)与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基金”)就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积塔半导体”)的增资签署协议。

签约仪式在积塔半导体临港新厂区举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晓华,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沈伟国及总经理陈刚,华大半导体总经理及积塔半导体董事长董浩然。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洪_等出席了签约仪式。通过此次增资,华大半导体完成集成电路资源整合,提升工艺制造、IC设计等关键环节能力的布局,打造面向工控和汽车电子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模拟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功率器件联动互补的集聚效应。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位于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将打造面向高端应用的特色工艺生产线,建立国内领先的模拟和功率器件工艺能力。产品重点面向工控、汽车、电力、能源等领域。

将有利于提升中国功率器件、电源管理、传感器等芯片的核心竞争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1、工信部将有序放开新能源 汽车 代工生产

在5月25日举行的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中,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4月当月的新能源 汽车 生产能力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去年同期水平,对未来的发展我们还是充满信心。”苗圩透露,下一步将主要在三个方面继续发力: 一是供给侧,一个是需求侧,还有一个是使用侧。

在供给侧,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序放开新能源 汽车 代工生产,同时对有检测能力的企业,实行自检自证,减少重复检测。另外,对于研发创新型新能源 汽车 企业,实行品牌授权试点。

在需求侧,除了落实好上述财税支持政策之外,还将鼓励换电模式的发展,鼓励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使用新能源 汽车 ,比如执法车、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以此扩大新能源 汽车 的需求。

在使用侧,工信部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实现互联互通。

点评:像一汽集团这样手握多个资质的国企,通过转让经营不善的子公司的资质成功甩掉包袱,而很多造车新势力为了一纸生产资质付出了好几亿元的代价,以至于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不知道苗部长怎么看这个现象?

2、 比亚迪半导体引入14位投资者

5月26日,比亚迪公布,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获14位投资者合共增资19亿元,在增资扩股后持有其20.2126%股权。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及国投创新等旗下基金。

该公司将持有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约78.4548%。增资款项全部用于主营业务,包括补充运营资本、购买资产、雇佣人员和研发,以及投资方认可的其他用途。

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领导厂商。同时,比亚迪半导体生产的IGBT产品在工业领域亦有广泛应用。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致力于成长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

点评:半导体在新能源 汽车 和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比亚迪半导体业务如果能够成功上市,将为其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不仅增加公司的营收,也有助于其成为领先的新能源 汽车 核心部件供应商。

3、蜂巢能源电池获欧美相关标准认证

5月25日,蜂巢能源宣布,其51Ah叠片工艺电芯率先通过UL2580及IEC 62660-3动力电池安全测试,满足美国(UL)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相应标准以及技术要求。至此蜂巢能源电芯获得中国、美国、欧盟等主要国际市场严苛标准的检验认可。

UL 2580测试标准是全球第一个针对电动车辆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标准,被公认是在全球范围内最严苛的认证标准之一,而IEC 62660-3是IEC体系中第一个针对动力锂离子电芯的安全标准,这为建立并完善动力电池的CB安全认证计划奠定了基础。

蜂巢能源此前宣布将斥资20亿欧元在欧洲建设24GWh大型动力电池工厂、配套正极材料工厂和电池技术中心,项目将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建设将于2020年度启动,2022年度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将于2025年投产。

点评:蜂巢能源是动力电池领域的后来者,中国很多主机厂都已经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进行了深度绑定,要想撬开市场有一定难度。但欧美车企目前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的电池供应。所以,两条腿走路对于蜂巢能源来说是最优选择。

4、彭博社预测2020年全球NEV销量下降18%

彭博社新能源 财经 预测,202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同比下滑18%至170万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将会终结电动车连续1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然而燃油车的销量下滑速度更快,同比降幅将达到23%。到2040年,预计电动车在全球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58%,在所有新车销量中占比为31%。

彭博社新能源 财经 首次预测乘用车新车总销量将于2036年达到峰值。此外,在2025年左右,电动车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成本将于燃油车齐平,但各个市场实现上述目标的日期差异较大,例如欧洲市场或将在2022年实现,而印度、日本等小型 汽车 市场,或将在2030年后实现这个目标。

点评:今年的欧洲电动 汽车 市场将会是个亮点。昨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刚宣布为 汽车 产业增加80亿欧元援助计划,将给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7000欧元政府补贴,购买传统内燃机车型也可得到3000欧元补贴。

5、戴姆勒将参与孚能 科技 IPO

5月26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戴姆勒集团将参与中国的电池生产商孚能 科技 的IPO,以确保来自该公司的电池供应保持稳定。不过,相关计划尚未最终确定,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孚能 科技 上周获批在科创板上市,计划筹资34.4亿元。

去年,戴姆勒和孚能 科技 达成了一项电池供应协议。孚能 科技 也正在德国建设一家电池工厂。

点评:由于欧洲本土没有大型动力电池企业,为了确保电池供应,欧洲车企纷纷参股中国电池厂商,大众集团计划收购国轩高科股份,戴姆勒计划参与孚能 科技 IPO都是这种思路。

6、特斯拉加快建设上海第二工厂

5月26日,有媒体公布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二期工程的最新航拍视频,通过视频发现工人们已经开始对工厂二期建筑结构进行封顶流程。据了解,上海超级工厂二期工程将主要用于量产Model Y车型。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工程于2019年1月7日举行奠基仪式,同年5月份进入封顶阶段,并于9月份实现车型的量产下线,而二期工程的启动时间为2020年1月7日,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导致中间有较长时间停工,但该工程依然在5月份开始启动了工厂的封顶流程,这似乎预示着二期工程的推进速度甚至比一期工程还快。因此参考工厂一期的建设进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Model Y车型的量产下线时间有可能会提前到今年底。( 汽车 之家)

点评:特斯拉今年的目标是在中国销售15万辆电动车,以目前的进展看,如果只依靠国产Model 3,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如果Model Y能够提前下线交付,也许能贡献些销量,即使对今年的销量没有贡献,对明年也有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美国工厂停工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553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