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文的文学常识

有关天文的文学常识,第1张

1.有关天文的知识

本人正是初二学生

呵呵

先给你推荐一些书籍

日本的一本《宇宙 原来如此有趣》,我看过了,是入门的,但也不是特别简单,挺好的。

还有霍金的《时间简史》

中国很好的天文杂志《天文爱好者》主编辑写的《现代天文学十五讲》,里面内容挺全的。

阿西莫夫写的一些书,语言通俗易懂,又有很多知识。像是《宇宙秘密》。

还有商务印书馆的《物理学》,算是哲学类的。

《爱因斯坦的圣经》《霍金的宇宙》

还有一本重量级的书——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

你还可以订阅天文爱好者,这个杂志非常好

会有很多

你可以多去不同的书店找找

还有书的系列目录

可以去图书馆借,以及查询

至于天文介绍

你去百科看就可以了

先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比较好。

太多了我弄不下来

网址复制给你吧

?wtp=tt

/view/20776

2.天文学基本知识

天文和气象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天象,而气象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气象。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物体统称为天体。地球也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另外,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 天文图片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由近及远可分为几个层次:(1)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卫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2)银河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指位于我们银河系之外、与我们银河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天文学还从总体上探索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这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内容。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还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文学始终是哲学的先导,它总是站在争论的最前列。作为一门基础研究学科,天文学在不少方面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时间、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严格规律都须由天文学的方法来确定。人类已进入空间时代,天文学为各类空间探测的成功进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学也为人类和地球的防灾、减灾作着自己的贡献。

3.天文学主要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天文学知识最常识的:21厘米辐射:由星际空间中寒冷稀薄的氢云发射的电磁辐射。

3α过程:在核聚变反应中,三个氦核聚合成一个炭核的过程。 3千秒差距旋臂:一团以53公里/秒的速度远离银河中心的中性氢云。

埃:长度单位,1埃=1e-10米,通常用来度量光的波长。 矮新星:会产生周期性的类似新星爆发现象的天体,成因可能是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有机分子。 暗物质:用来填补理论中质量缺陷的假想物质。

暗线光谱:见吸收光谱。 暗星云:由尘埃和气体等不发光物质组成的星云。

奥尔特云:位于太阳系外层的云团,被认为是彗星的发源地。 巴尔莫线系:氢原子的一组光谱线,位于可见光和近紫外区。

白矮星:白矮星是内核塌缩后已经死亡的恒星,大小和地球类似。 百万秒差距(Mpc):一百万个秒差距。

半长轴:椭圆长轴的一半。 棒旋星系:一种漩涡星系,内部的旋臂呈明显的棒状。

暴胀宇宙:一种存在早期膨胀阶段的大爆炸宇宙模型。 倍利珠:日全食时通过月球的起伏表面射出的太阳光。

本影,暗影:在影子中,光线被完全遮蔽那个区域。 变星:亮度周期变化的恒星。

标准时:等于时区中央经度上的地方平时。 表岩屑:一种由破碎的岩石屑构成的土壤。

波长:两个相邻的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波长最大值:完全辐射体发射的波谱中能量最大的谱的波长,仅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捕获假说:一种关于月球起源的理论。 不规则星系:外表不规则的巨大气体云,包含大量的星族I和星族II恒星,但没有旋臂。

长周期变星:光变周期在100到400天的变星。 超导体:对于某些物体,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电阻值将会降为零,处于这种状 尘埃尾:由尘埃等不带电物质构成的慧尾。

赤道式装置:可以在赤经和赤纬方向运动的装置。 赤纬:用于天球的一种坐标,类似地球上的纬度。

臭氧层:地球大气层的一层,位于地表以上15-30km,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春分,春分点:天球上太阳由南半球移向北半球在天赤道上经过的那一点。

此时大约是3 月21日左右。磁层:行星的磁场。

次大气层:从行星内部逃逸出来的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 次极小:在食变双星的光变曲线中,较浅的那一次交食。

次镜:反射望远镜中将光线发射到一点以利于观测的那面镜子。 大潮:满月或新月时出现的大幅度的海潮。

大碰撞假说:认为月球形成于一次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 大气窗口:电磁波谱中可以通过地球大气层的部分,包括射电、红外和光学波段。

大统一理论:将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为一种作用的理论。 带纹:木星大气层中的条状云带。

大爆炸理论:一种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 灯塔理论:认为脉冲星是自传的中子星的一种理论。

光年: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 地方天球子午圈:过天顶和天低的南北方向大圆 地平式装置:可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的望远镜系统。

地震波:一种通常在地震时才出现的可以横穿地球的机械波。 第二星族:含重元素较少的恒星,此类恒星比较老,多分布于银核和银韵中。

第一星族:含重元素较多的恒星,此类恒星比较年轻,多分布于银盘上。 电波星系:一种发射强射电信号的星系。

电磁辐射: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场。如:光,无线电波 电荷耦合元件( CCD ):半导体光电成像设备。

很适用于天文观测。 电子:一种带单位负电荷的小质量粒子。

电子伏特:能量单位,等于1单位电子电量乘以1伏特。 冬至,冬至点:天球上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那一点。

也就是大约每年12月22日。动星系核:发出很强辐射的星系。

多普勒效应:由被测物体运动导致的谱线波长变化。 多普勒致宽:由气体中原子的运动造成的谱线加宽。

发电机效应:一种理论,认为地球磁场是由熔融地核产生的。 发射谱线:由原子辐射出的光子在光谱中产生的亮线。

发射星云:被恒星的紫外辐射激发而发光的气体云。 发射光谱:包含发射线的光谱。

反射望远镜:利用反射镜将光汇聚到焦点上成像的望远镜系统。 反射星云:通过反射星光而发光的星际尘埃云。

范艾伦带:由地球磁场俘获的高能离子形成的辐射带。 非宇宙学红移:不是由宇宙膨胀效应所导致的红移。

分光视差:分析恒星谱线以测定恒星距离的方法。 分光双星:从子星始向速度的变化而判知的恒星。

分裂假说:一种关于月球起源的假说,认为月球是从地球中分离出去的。 分子云:包含大量分子的浓密星际气体云。

封闭宇宙:一种认为有足够的物质能够使宇宙停止膨胀的宇宙模型。 辐射点:发生流星雨的时候,将流星的轨迹反向延长将会汇聚在一点上,这一点称作辐射点。

辐射纹(月面):陨星撞击月亮表面的时候,所产生的很多由撞击d坑向外辐射的白色条纹 。辐射压:当物体的表面吸收了光子以后,会受到一个压力。

高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各向同性:宇宙学假设,认为宇宙在各个方向上性质相同。

共同吸积假说:一种认为月球和地球共同形成的理论。 共振:两个周期运动相互同步的现象。

光变曲线: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常用来分析变星和食双星。 光度:星体在一秒钟内辐射出的总能量。

光度计:用于测。

4.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00我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00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领土[1]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40′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北纬3度51分00秒,东经112度17分09秒)(英语:Lidi Ansha或Lydi Shoal)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非位于其东北约15海里的曾母暗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对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系统,和西方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天文学系统继承了中国哲学系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举个例子,大熊座在中国的天文学中由北斗,文昌,三台三个星官构成。北斗都很熟悉,不多赘述了;文昌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文曲星,掌管科举考试的天体;三台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科举考试的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完全不同于西方天文学天上都是神明,和人间无关。我个人喜欢使用中国天文学来对莫颗星命名,因为它很有文化内涵而且比较容易记。

但是中国天文学这套体系也制约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比如日月食,根据立法预报它应该有啊,但是没有发生。如果在西方,恐怕是要对历法进行修正了。在中国呢,群臣向皇帝叩首,恭喜皇帝的大恩大德感动了上苍(即使姚崇也干过这样的事)。

5.有什么关于天文知识、宇宙知识的书啊

我推荐你这些都有很多图片,都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还有比较详细的说明,你自己可以去找一下,这一些都对星团,星系等有一个具体的介绍日本科普作家野本阳代的书《透过哈勃看宇宙。

宇宙遗产》《透过哈勃看宇宙。 无尽星空》《透过哈勃看宇宙、星之海洋》以上三本都有详细介绍星体的情况,我08年买过《透过哈勃看宇宙。

宇宙遗产》,大部分都是图,星系星团等等满详细的,还不错啊,强烈推荐 这里有这三本书的简介如果你是要月刊的话,观测一些主要星体的方法、事项。 可以去订购我国的《天文爱好者》虽然我没有买过,不过口碑还不错。

说下我常看的一些天文观测书吧。1。

《恒星和行星》(中国友谊出版社)里面全部都是图片,本书介绍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太阳系导览,字母序的星座便览,以及按月份编列的每月观星指南等内容。 夜空的星星都记述的十分详细,也很形象,对我来说是一本挺不错的观测书。

2《。恒星 行星即查手册》这本没有上面那本详细,比较简略,本书介绍了关于恒星、星系的有价值的信息,给出了使用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及其它光学辅助仪器的建议,给出了天文学A列表中的50个天体的详细介绍以及各天体的星图。

也是一本挺不错的观测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6.天文学常识性的知识,麻烦介绍一下

光 年:光每秒大约30万公里,一光年大约为9,460,800,000,000公里。

--------------------------------------------------------------------------------星等(视星等):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用星等来表示,星等数、越小,说明星越亮,星等数每相差1,星的亮度相差2.5倍。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

天空中亮度在6等以上的,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宇宙中的星体本身离我们很遥远,所以我们看到的星等并不是其真实的明度,而是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把眼睛观察所得的叫做视星等。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视星等一般就叫做星等。 --------------------------------------------------------------------------------黄 道 :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称为“黄道”。

--------------------------------------------------------------------------------黄道十二星座: 为了确定位置的方便,人们把黄道划分为十二等份(每份相当于30°),每份用邻近的一个星座命名,这些星座就称为“黄道星座”或“黄道十二宫”。这样,相当于把一年划分成了十二段,在每段时间里太阳进入一个星座。

在西方,一个人出生时太阳正走到哪个星座,就说此人是属于这个星座的。 --------------------------------------------------------------------------------天 球 :天文学上为了与人们的直观感觉相适应,把天空假想成一个巨大的球面,这便是天球。

天球的中心自然就是我们地球,它的半径无穷大。这样,所有的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都有了因定的坐标。

天球只是人们的一种假设,是一种“理想模型”,引入天球这一概念,只是为了确定天 *** 置等方面的需要。(见下图) --------------------------------------------------------------------------------岁 差: 地球就象是一个旋转的陀螺,而陀螺在旋转时,它的轴并不是垂直于地面完全不动,而是在微微晃动,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为“进动”。

地球也是这样,它的自转轴在天空中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并不总是指向某一因定点,这就引起了“天极位置漂移”的现象。这在天文学上叫做“岁差”。

--------------------------------------------------------------------------------“天赤道”和“天极” : 天文学上,确定天 *** 置的方法与地球表面非常相似,也是通过经纬坐标系来实现。最常用而且最重要的天球坐标系,就是天球赤道坐标系。

地球赤道所在平面与天球的交线称为“天赤道”,它就是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向南北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地球自转轴所在的直线,与天球形成两个交点,分别叫做北天极和南天极。“天赤道”和“天极”是天球赤道坐标系的其准。

--------------------------------------------------------------------------------“赤经”和“赤纬” : 在天球赤道坐标系中,天体的位置用经纬度来表示,称作赤经、赤纬。我们知道,天赤道和黄道间有23°左右的“黄赤交角”。

这样,天赤道和黄道就有了两个固定不变的交点。其中,黄道自西向东从天赤道以南穿到天赤道以北的那个交点,在天文学中称为“春分点”,我们把通过这一点的经线定为天球赤道坐标系0°经线。

赤经不分东经、西经,它是从0°开始自西向东到360°,单位是时间单位时、分、秒,范围是0~24时。天球赤道坐标系的纬度规定与地球纬度类似,只是不称作“南纬”和“北纬”,天球赤纬以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流 星 雨 : 流星雨一般都跟彗星有关。彗星是很松散的天体,它在运行过程中,总会甩下一些尘埃、石块什么的。

因为地球的轨道和彗星轨道是相交的,所以每年的某段时间,当地球运行到交点附近的时候,就会把这些物质吸引到大气层中,这就开成了流星雨。

7.天文知识初学内容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

从十六世纪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此前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

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宗教的束缚,并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 *** 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 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

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 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及其后端接收设备。

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中国的浑仪、简仪,但观测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发明了望远镜,1609年伽里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作出许多重要发现,从此天文学跨入了用望远镜时代。

在此后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1932年美国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转天线阵观测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波,开创了射电天文学。

1937年诞生第一台抛物反射面射电望远镜。之后,随着射电望远镜在口径和接收波长、灵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断扩展、提高,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为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在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方面,十九世纪中叶,照相、分光和光度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对于探索天体的运动、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正是在这些技术得以应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学科。

8.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的综合性学习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构分类,各家学派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有物质与精神两分法;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四分法;还有物质、社会、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这些划分尽管层次不一,但都是按照人类创造文化的发展进程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划分的,适用于专业人员的学习研究。中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应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来划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 *** 等等,但由于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课文,这些知识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更难,因此,教学时应将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根据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归类,每一类下分若干知识点,以课文中的某一古代文化知识点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辐射展开,拓宽范围并向纵深发展。然后再探讨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归类成系统,建立知识链条。二是教师们在传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三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打开思路,养成良好的治学习惯。

9.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部分读后感400字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因为在做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这一课题,所以最近多接触关于传统文化、中外文化、节日文化等类似的书籍,而我对传统文化尤为感兴趣,所以就打开了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徜徉书中,趣味多多。

读传统文化的书一般都感觉比较枯燥晦涩,甚至会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这本书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传统文化涵盖面之广自不用说,且文笔风趣诙谐,插图精美,图文结合,穿插故事、文献等,配有相关注释,读来不觉无味深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书中的插图,或是关于器皿,或是关于建筑,或是关于丝帛……线条清晰,真实可感,触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国古代的这些精品做最亲密的接触,不禁感慨传统文化的美好和厚重。

本书简介中就是一连串的发问“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真想做一位学识渊博、旁征博引的老师,如果真能在语文教学中,必要之时,将这些知识、故事、文献信手拈来,延伸引用,我的课堂肯定颇受欢迎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文学渗透。

关于传统节日书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又叫“盂兰盆节”或“河灯节”。盂兰盆是梵文音译,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这个故事和目犍连(也就是中国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结果送给母亲的饭食一递到母亲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集结佛法僧三宝的力量,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实际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

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小说中关于中元节的描写并不少。中元节作为寄托哀思,为已逝亲人祈福的传统节日,历史甚至比清明节更为悠久,意义也不在清明节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动,类似的传统节日还有上巳节和寒衣节。

仅以中元节为例,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的运用需要筛选、提取、比对、舍弃。关于节日文化中的消极思想是糟粕,需要摒弃,涉及的诗词文化、哲学思想、节日意义则是精华,可以酌情保留。同一节日的不同资源需要深思熟虑,找准切入口;不同节日的文化资源,也要需要对比和取舍。这要看这种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积极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题。

我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与其说是研究,更像是一种“扫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刻,真正感悟绝非一朝半夕之事。了解未知领域或不精通的领域,是一种自我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读书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懂得多一点,仅希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或课题研究中有所价值,有所运用。这是一种责任,需要坚持。

分享评论 |

bixylidene ['baiksi5lidi:n] 联二甲苯胺,四甲基联苯胺

dixy['diksi] n.露营用大锅

nixy['niksi] n.nix的阴性形式

pixy['pIksI] n.小鬼, 小妖精

adj. 顽皮的, 恶作剧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610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