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超导体对高科技革命的意义

半导体,超导体对高科技革命的意义,第1张

因为超导体没有电阻,在电流流过时就不会因为发热而损失电能,因此采用超导电线可以实现远距离无损耗输电,这样电站就可以远离居住区,使我们的生活区更加洁净。 超导体中每平方厘米可以流过几十万安培的强大电流,因而可产生很强的磁场而且消耗的电能很少。日本用超导体产生17。5万高斯的强磁场,加上冷却用电也仅为15KW。这种强磁场是实现受控热核反应的关键之一。 用超导体制成的超导发电机的功率可比目前发电机高100倍以上;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时速每小时已达550公里;高速超导电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每秒可达几百亿次以上。 超导体有可能为我们这个世界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所以目前世界各国都把超导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以期早日迈入超导时代。迄今为止,已有8位科学家因为研究超导体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半导体材料 我们日常用的铜、铁、铝等,都很容易导电,因而叫做导体;而橡胶、塑料等几乎不导电,因而叫做绝缘体。如果某物质不是导体,那它就一定是绝缘体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还存在大量半导体,其导电能力居中,并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下降而减小。 半导体分三种:本征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不含杂质的纯净半导体叫本征半导体,它的导电能力很差。为了提高纯质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常常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杂质。如在硅中掺入硼,硅原子周围就形成可移动的空穴,这就是P型半导体;如果在硅中掺入磷, 材料中就会出现多余电子,这就是n型半导体。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性,常常联合使用。人们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半导体,就必须制得纯净的本征半导体。 目前,人们所获得硅的纯度已达14个9,即99。999999999999%。这是人类材料史上的一个奇迹。 半导体材料有许多奇妙用途,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收音机、电视机,还是大型计算机、工业电气化系统,都离不开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是制造电子元件的主要材料,而我们用的收音机、电视机、电子游戏机以及工业用的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等,都是由无数的电子元件构成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不仅功能强、效果好,而且重量轻、寿命长、耗电省。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使用了18000个真空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量达30吨,占地面积170平方米,真是一个庞然大物。而现在运算速度比它快得多的微型计算机,还没有一张书桌大。 电子元件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时代,1947年美国的布拉坦和同事制成了晶体管,这是第一代。晶体管因性能优于电子管而被广泛使用。1962年,在一小块硅片上制成了几个元件组成一个小型电路,这就是小型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体积小而功能大,因而迅速发展起来。1965年发展到中规模集成电路,指甲大的一块硅片上可制作上百个元件。1968年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在5~7平方毫米的硅片上制成了上万个元件。1979年日本在6平方毫米的硅片上制成了15万个元件,这就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人们正在研制三维集成电路。前几代集成电路都是平面式的,像一排排的平房。而三维集成电路则像高楼大厦,在一层元件上再重叠一层元件,这样,每个元件与周围元件的联络构成一个空间网络,便于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用这种三维集成电路也许可以模拟人脑的思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制造出会思考、会自行解决问题的机器人了。 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效应,是制造光电电池的好材料。有了廉价高效的光电电池,我们才能充分利用清洁的太阳能。有些半导体材料的温差电动势很大,能直接把热能转换为电能。这种温差发电机适用于缺电的边远地区。在宇宙飞行器、导航设备上也用到它。 半导体材料还用于制造激光器。激光方向性好,能量集中,在现代各个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大功率的激光武器为各国所重视。用半导体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在光纤通讯方面有重要用途。光纤通讯比微波通讯效果更好,一条光缆可载上亿门电话。人们预计,光计算机将比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几十倍。 半导体材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历经三代,最早人们用锗,但锗元件的寿命和效果都不大理想,人们转而重视开发硅,目前硅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为了在高温、高频领域取得进展,人们又看重砷化镓。它是砷在高温下和镓结合生成的化合物,是高频、高温电子元件的理想材料,它必将在巨型计算机、高效机器人、激光、光纤通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美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1.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部门。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人类社会由此进入“”。1814年,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成为工业化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9世纪以后,美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新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试航成功;、缝纫机、拖拉机相继发明;特别是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生产方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2.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的广泛应用、和工具的创制、手段的发明和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成功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等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1867年,发明炸药,80年代又改良了无烟火药的技术,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3.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以技术、技术、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是的兴起。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各国统治基础。(2)引起的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3)工业革命引发三股潮流:资本主义(主义: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提出、和的主张,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代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从19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蓬勃兴起,逐渐战胜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自由主义成为工业革命后19世纪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俄国、意大利统一、德意志、美国、日本等都是这股潮流的突出表现);社会主义(由法国起义、英国运动组成的早期工人运动,1848年革命中爆发的工人起义,《》的发表,的成立,1871年公社的出现等,显现了这一历史潮流的活力);民族主义(工业革命促使各工业国加速占领殖民地扩大市场,刺激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运动,以亚洲最具代表性。爪哇人民反荷起义、人民反英起义、伊朗起义、中国运动和民族大起义构成亚洲革命风暴。这些运动属于传统的旧式造反运动,其结果是都失败了。欧洲的民族运动,大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如意大利统一和都属于这类运动)。(4)生产组织形式、产业结构的变化:手工工场被一制度取代了;城市化兴起;以农村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以和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人类历史开始从农业文明向文明过渡。(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之间的联系,最终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成为世界霸主;亚非拉美的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阶段;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建立;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亚非拉人民的运动不断高涨,其中“”尤为突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特点。(2)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组织的产生,将自由资本主义推进到资本主义阶段;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产值超过农业,从轻工业国转变为重工业国。(3)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列强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确立;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性加剧,围绕着争夺,展开激烈斗争。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促进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产业比重上升。(3)推动国际格局的调整,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国家间的经济差距,给国家带来机遇和挑战。应该有楼主要的东西,别忘了采纳,

第一次科技革命 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 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主要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科技革命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5、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潮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626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