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和英伟达什么关系,怎么2个都姓英

英特尔和英伟达什么关系,怎么2个都姓英,第1张

英特尔和英伟达没有关系。

1、英特尔

英特尔是美国一家以研制CPU为主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52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在2016年世界五百强中排在第51位。2016年4月底,原定在2016年推出的移动处理器凌动产品线的两个新版本取消发布,英特尔将会退出智能手机芯片市场。

2、英伟达:

英伟达是一家人工智能计算公司。公司创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美籍华人Jensen Huang是创始人兼CEO。

1999年,NVIDIA定义了GPU,这极大地推动了PC游戏市场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并彻底改变了并行计算。2017年6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 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

扩展资料:

英特尔的钟摆策略,能够体现英特尔技术变化方向。当有英特尔钟摆往左摆的时候,tick这个策略会更新工艺,往右摆的时候,tock会更新处理器微架构。

05年是tick,英特尔更新从90纳米走向65纳米;06年是tock,用英特尔推出酷睿架构,07年走向45纳米。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它不会在一年内两个技术同时出现。每一年都可以在上个技术上再提升一个规模。

钟摆策略发展趋势一般是当年架构、明年工艺,是让大家循序渐进,而且实行钟摆策略也是带着整个行业按着这个钟摆形成一种共同的结构往前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特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伟达

为什么CPU没能变得更快?阐述一个计算机架构里的现象。主流中央处理器的确在05年之后就很少超过4GHz的频率。登纳德定律说单核上晶体管数量每两年能翻一倍,然而05年之后碰到了瓶颈,之后就很少提登纳德定律,只能依靠并行运算来为摩尔定律续命。我们可以看到绿线指示的是主流中央处理器的频率,不但没能上升,近来还有下降的趋势。工程师们天生是要为整个系统做权衡的。而在登纳德定律和摩尔定律都生效的年代,电子工程师不需要权衡,只要做一件事:把晶体管做小。无需权衡,只要做小,那简直是电子工程师的黄金年代。然而五十年过去了,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工程师们必须做权衡。

需要权衡的瓶颈包括是内存读取瓶颈,指令行并行处理瓶颈,和散热瓶颈。而散热瓶颈被认为是最难以跨越的。

先说内存读取。中央处理器和内存是分离的两个区域,之间依靠信道连接,而信道是有带宽的。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翻一倍,然而带宽的增长达不到它的速度,所以内存读写所占的时间逐渐超过处理器计算的时间,削弱了创新的动力。

再说指令行并行处理。CPU主频每翻一倍,只要所有元件都能完成运算,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就能上升一倍。然而每个元件和电线都是有物理属性的;电信号传过元件后会有延迟,受元件电阻和电容影响;电信号在电线中也只能以介质中的光速传播,小于3亿米每秒,大约2亿米每秒。4GHz时是每秒40亿下时钟,电信号只能前进6厘米。工业界近20年来为了加快主频,在其他方式都到极限后采用了流水线式设计,把一条指令拆成多个时钟来完成,以此在一条指令完成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单位时间的吞吐量。上图是我学架构时设计的五级流水线式处理器构架,把一条机械语言拆成取指令,解码指令,处理,写回内存,和写回寄存器五级。而英特尔i7现在的技术把整个指令拆到了二十四级,如此细致的拆分令人发指,同时也很难再想象如何再改进。

而温度是最可怕的权衡。超过4GHz后,温度上升造成的性能损失超过了指令行处理加速获得的性能提升。如果说前两个瓶颈还能依靠设计解决,那这个瓶颈就只能靠新材料或是工艺来解决了。而现代计算机所依赖的物理元件,MOSFET,全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从登纳德定律出现到05年四十年时间内都没有更好的替代产品。最新出了一批新的场效应管,然而没能在根本上解决散热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7201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