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lon、DURON、Socket、Thunderbird的问题

Athlon、DURON、Socket、Thunderbird的问题,第1张

Athlon、Duron、Thunderbird都是美国AMD(超微)公司的产品。

Athlon:Athlon是AMD公司为x86计算机平台而设的微处理器,其中文官方名称为「速龙」。1999年8月的第一款Athlon处理器属于AMD的第七代(K7),与当时英特尔的Pentium 3处理器竞争,及后出现Athlon XP、MP等。现在最新的Athlon处理器有属于K8的Athlon 64系列,专为AMD64平台而设,以及兼容现有的x86平台。

Duron:中文名“毒龙”。据AMD的说法,Duron来自于拉丁字根"durare",它的意思是"持久、耐久"之意,而"on"则表示"单元"的意思,所以Duron就是"持久、耐久的单元"的意思。

Thunderbird:雷鸟(北美印第安人神话中的一种能呼唤雷电的巨鸟)于2000年8月发布,是AMD的第三代Athlon核心的处理器了。它以SocketA封装形式替代了成本较高的SlotA,而且整合了二级缓存,依然采用0.18微米工艺生产。它只是AMD ATHLON处理器众多核心中的一种。例如还有Palomino核心的和最为经典难忘的Barton核心。

Socket:中文即插座、接口的意思。slot即缝、槽的意思。CPU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CPU接口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

Socket 775

Socket 775又称为Socket T,是目前Intel LGA775封装的CPU所对应的接口,采用这种接口的有LGA775封装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等CPU。与以前的Socket 478接口CPU不同,Socket 775接口CPU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而代之以775个触点,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通过与对应的Socket 775插槽内的775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Socket 775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随着Socket 478的逐渐淡出,Socket 775将成为今后所有Intel桌面CPU的标准接口。

Socket 754

Socket 754是2003年9月AMD64位桌面平台最初发布时的CPU接口,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低端的Athlon 64和高端的Sempron,具有754根CPU针脚。随着Socket 939的普及,Socket 754最终也会逐渐淡出。

Socket 939

Socket 939是AMD公司2004年6月才推出的64位桌面平台时发布的CPU接口,适用于Athlon 64以及Athlon 64 FX,具有939根CPU针脚。Socket 939处理器和与过去的Socket 940插槽是不能混插的,但是,Socket 939仍然使用了相同的CPU风扇系统模式,因此以前用于Socket 940和Socket 754的风扇同样可以使用在Socket 939处理器。

Socket 940

Socket 940是最早发布的AMD64位接口标准,具有940根CPU针脚,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服务器/工作站所使用的Opteron以及最初的Athlon 64 FX。随着新出的Athlon 64 FX改用Socket 939接口,所以Socket 940将会成为Opteron的专用接口。

Socket 603

Socket 603的用途比较专业,应用于Intel方面高端的服务器/工作站平台,采用此接口的CPU是Xeon MP和早期的Xeon,具有603根CPU针脚。Socket 603接口的CPU可以兼容于Socket 604插槽。

Socket 604

与Socket 603相仿,Socket 604仍然是应用于Intel方面高端的服务器/工作站平台,采用此接口的CPU是533MHz和800MHz FSB的Xeon。Socket 604接口的CPU不能兼容于Socket 603插槽。

Socket 478

Socket 478接口是目前Pentium 4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接口类型,针脚数为478针。Socket 478的Pentium 4处理器面积很小,其针脚排列极为紧密。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4系列和P4 赛扬系列都采用此接口。

Socket A

Socket A接口,也叫Socket 462,是目前AMD公司Athlon XP和Duron处理器的插座接口。Socket A接口具有462插空,可以支持133MHz外频。

Socket 423

Socket 423插槽是最初Pentium 4处理器的标准接口,Socket 423的外形和前几种Socket类的插槽类似,对应的CPU针脚数为423。Socket 423插槽多是基于Intel 850芯片组主板,支持1.3GHz~1.8GHz的Pentium 4处理器。不过随着DDR内存的流行,英特尔又开发了支持SDRAM及DDR内存的i845芯片组,CPU插槽也改成了Socket 478,Socket 423接口也就销声匿迹了。

Socket 370

Socket 370架构是英特尔开发出来代替SLOT架构,外观上与Socket 7非常像,也采用零插拔力插槽,对应的CPU是370针脚。英特尔公司著名的“铜矿”和”图拉丁”系列CPU就是采用此接口。

SLOT 1

SLOT 1是英特尔公司为取代Socket 1而开发的CPU接口,并申请的专利。这样其它厂商就无法生产SLOT 1接口的产品。SLOT1接口的CPU不再是大家熟悉的方方正正的样子,而是变成了扁平的长方体,而且接口也变成了金手指,不再是插针形式。

SLOT 1是英特尔公司为Pentium Ⅱ系列CPU设计的插槽,其将Pentium Ⅱ CPU及其相关控制电路、二级缓存都做在一块子卡上,多数Slot 1主板使用100MHz外频。SLOT 1的技术结构比较先进,能提供更大的内部传输带宽和CPU性能。此种接口已经被淘汰,市面上已无此类接口的产品。

SLOT 2

SLOT 2用途比较专业,都采用于高端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的系统。所用的CPU也是很昂贵的Xeon(至强)系列。Slot 2与Slot 1相比,有许多不同。首先,Slot 2插槽更长,CPU本身也都要大一些。其次,Slot 2能够胜任更高要求的多用途计算处理,这是进入高端企业计算市场的关键所在。在当时标准服务器设计中,一般厂商只能同时在系统中采用两个 Pentium Ⅱ处理器,而有了Slot 2设计后,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中同时采用 8个处理器。而且采用Slot 2接口的Pentium Ⅱ CPU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0.25微米制造工艺。支持SLOT 2接口的主板芯片组有440GX和450NX。

SLOT A

SLOT A接口类似于英特尔公司的SLOT 1接口,供AMD公司的K7 Athlon使用的。在技术和性能上,SLOT A主板可完全兼容原有的各种外设扩展卡设备。它使用的并不是Intel的P6 GTL+ 总线协议,而是Digital公司的Alpha总线协议EV6。EV6架构是种较先进的架构,它采用多线程处理的点到点拓扑结构,支持200MHz的总线频率。

Cyrix:发音做SYE-rihks,赛瑞克斯。Cyrix公司原来曾是全球第三大的CPU生产商,于1989年前创建,1997年国家半导体公司以5.5亿美元买下Cyrix,其目的是争取当时Intel和AMD都还没有兴趣的低价电脑市场主导权。但后来低价电脑却成为PC市场的主要产品,当年主推低价电脑的Cyrix却因缺乏竞争力而败退下场,而英特尔公司和AMD公司在这个市场正争战得狼烟四起。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因此去找威盛,威盛于1999年6月30日在纽约宣布购入Cyrix,购入价格为1.67亿美元。

您好,我是深圳东科半导体资深技术师,我公司在半导体研发上技术非常成熟,下面请我为你解答,lga/bga封装技术

LGA全称是Land

Grid

Array,直译过来就是栅格阵列封装,与英特尔处理器之前的封装技术Socket

478相对应,它也被称为Socket

T。说它是“跨越性的技术革命”,主要在于它用金属触点式封装取代了以往的针状插脚。而LGA775,顾名思义,就是有775个触点。

因为从针脚变成了触点,所以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在安装方式上也与现在的产品不同,它并不能利用针脚固定接触,而是需要一个安装扣架固定,让CPU可以正确地压在Socket露出来的具有d性的触须上,其原理就像BGA封装一样,只不过BGA是用锡焊死,而LGA则是可以随时解开扣架更换芯片。BGA中的“B(Ball)”——锡珠,芯片与主板电路间就是靠锡珠接触的,这就是BGA封装.

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SMT(表面组装技术)一般指表面贴装技术(技术),双列直插封装也称为DIP封装或DIP包装,简称为DIP或DIL,是一种集成电路的封装方式。

表面贴装技术,就是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集成电路的外形为长方形,在其两侧则有两排平行的金属引脚,称为排针。DIP包装的元件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电镀的贯穿孔中,或是插入在DIP插座(socket)上。

扩展资料:

封装技术的推陈出新,也已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技术继续发展的有力推手,并对半导体前道工艺和表面贴装技术的改进产生着重大影响。如果说倒装芯片凸点生成是半导体前道工艺向后道封装的延伸,那么,基于引线键合的硅片凸点生成则是封装技术向前道工艺的扩展。

在内存颗粒直接插在主板上的时代,DIP 封装形式曾经十分流行。DIP还有一种派生方式SDIP(Shrink DIP,紧缩双入线封装),它比DIP的针脚密度要高六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表面贴装技术

百度百科-DI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733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