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2019年业绩预增近20倍 5G换机高峰背景下业绩或迎新高点

闻泰科技2019年业绩预增近20倍 5G换机高峰背景下业绩或迎新高点,第1张

1月17日晚间,闻泰 科技 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据公告显示,2019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到15.0亿元,同比增加1949%到2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亿元到12亿元,同比增加2315%到2798%。

出货量以同行倍数规模稳坐第一对海外客户开发初显成效

闻泰 科技 表示,受益于公司通讯业务2018年优化了客户结构,对国内国际一线品牌客户出货量实现了强劲增长。同时,公司进行国际化布局,新增了印度、印尼工厂产能,实现了本地化交付,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2019年手机行业整体低迷,行业竞争加剧,总体来看,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2019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044.4万部,同比下降14.7%。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内手机ODM的龙头企业,2019年闻泰 科技 出货量以同业倍数出货量稳坐第一。业内专家表示,闻泰 科技 除了保障国内市场,多年以来对海外客户的开发已初显成效,包括三星、LG等逐步成为公司重点客户,国际一线品牌客户出货量快速增长。其中多家从来不做ODM的全球和中国顶级品牌客户选择公司并提供千万级订单。伴随2020年5G市场的到来,公司出货量或将迎来新高点。

5G元年换机需求量巨大,头部企业面临巨大供应缺口

2020年5G基站建设的迅速推进,或将引发手机换机高峰期,智能手机销量恢复增长。据业内人士分析,预计到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5.4亿部,而ODM市场必然因此受益,引来新一轮的放量增长。

作为ODM龙头,闻泰 科技 近年来加大研发力度,深挖行业技术,积极布局5G市场。据悉,公司已被高通公司列为5G关键合作伙伴客户,与高通公司签署了多款5G芯片的授权文件。在高通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公司已启动5G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掌握5G时代先机。

同时,伴随着2019年11月,闻泰 科技 成功收购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安世集团并已完成并表,公司业务产业链顺利向上游扩展延伸的同时,通过整合安世半导体所拥有的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等优势,或将为高通5G产品研发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领域提供更高效有力的前沿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对未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闻泰 科技 表示,未来公司将借势安世半导体以及多个战略伙伴的集群优势,逐步向横纵向延伸自身产业链,形成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半导体封装测试到产业物联网、边缘计算、通讯终端、笔记本电脑、IoT、 汽车 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建立5G和半导体双翼齐飞发展格局,迎来全新发展期。

(编辑 才山丹)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网

1. 爷爷和孙女树下乘凉看图写话

爷爷一大早就到地里干活去了。由于天气炎热,他早早地从地里回来,坐在院子里乘凉呢。

院子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丰收的玉米高高地悬挂在屋檐下。。这些都是爷爷辛勤劳动的 收获。

明明写完作业了,看见爷爷坐在院子里,衣服被汗水湿透了,想:爷爷起早贪黑那么辛苦, 我去给他捶捶背吧!就赶紧走到爷爷身后,举起他的小拳头,一下一下地捶起背来。

明明一边捶一边问爷爷:“爷爷,感觉怎样?舒服吗?”

爷爷笑呵呵地说:“哎哟,舒服极了!你真是爷爷的好孙子呀!”

明明大声说:“那我以后就天天给您捶背,让您活上一百岁。”

爷孙俩欢快的笑声荡漾在温馨小院。

2. 看图写作文 300字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9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花,粉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娇键的雄鹰自由的飞翔,百灵鸟欢快地唱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欢撒,跟着马群从这里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美丽的草原,你是大自然的精华,是大自然的杰作。我喜欢你---草原!

3. 夏夜人们纳凉的作文400字~500字

1.天气是一年比一年酷热,人就像活在蒸笼里,汗水不由自主地往下淌,我的脑海翻滚着艰辛纳凉的一幕。

以往,住房一般都是租用单位分配的公房,诸多条件限制,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里,面积不过是十平方米左右,就算很幸运了;房子的墙是用坚实的石头砌起来的,热传递却是透明的,房间烘得很,加之窗子也不那么豁达,挨着走廊,窗子在夜间是紧闭的,通风条件变差,室内备感燥热。 对付酷热,老办法是摇晃蒲扇、纸扇、芭蕉扇等,以此获得凉意。

自己给自己扇扇子,久而久之,手也酸了,添加的几多倦意伴着丝丝的凉爽渐渐进入梦乡。睡着了暂时忘了热,醒来时却发现背上的汗水,竟在席子上复印了人的背影。

那年在某山区下乡,看见理发店的天花板上倒挂着一张硕大无比的纸板,牵引一根绳子,我好生奇怪,刚驻足,竟发现理发匠踩着传动装置,纸板有节奏地摇晃起来,风儿呼呼地吹向躺椅上正在理发的人。原始的风吹来,身为过客的我也感觉到几多凉快。

人们总是从原始走向技术变革,并从中获益。电气化带来纳凉机械化、自动化。

电风扇问世,有台式、落地式和壁挂式,以及吊顶式······依仗电力,从不同的角度自动地吹出强风或和风,人们各取所需地纳凉,惬意无比。 空调则是奢侈的纳凉电器。

人们把房间关(隔)得密不透风,才动用空调,将冷气留给自己,反季节地盖起棉被;而热气和水一起源源不绝地排出室外。这期间,电度表像在赛跑一样不停地飞奔着。

窗外一片热浪袭人。院内,走廊,窗下,甚至穿行的楼梯,人们很难找到一块清凉的净土。

人们走出小天地,寻找纳凉的去处。 聚集在大树下享受树阴的凉意,观察婆娑的变幻,虽然单调却可以随你自由联想,任你闭目小憩。

一些人用下棋、打扑克等休闲方式来分散对热的厌倦和注意力。 有些人,发现附近有山洞,阴凉通风,是大自然造出的空调,不约而同地像开会一样聚集在那里,不过,没有像样的中心议题,议论的仅仅是东家长,西家短,传播点道听途说的趣闻,也许会说到热中有凉的故事。

有的人到江河湖海去,到游泳馆去,躲进水中温柔世界,拒绝热浪扑面。 有人则钻进超市和营业厅等有冷气的地方逛逛。

是购物、散步、娱乐或休闲?其实直奔“纳凉”主题的大有人在。来去匆匆的过客,则在超市的风帘下吹风,一面凉透了心,一面看着街景和各色的行人的饰物,那是动态的画,活生生的电影,不用买票,爱看就多待一会儿,爱走就走,自由得很!当然也有碍生意之门的通畅。

当年大多数的单位都没有装空调,可有的营业厅空调的冷气却是多得溢出,有些老人家从早到晚就守在门口纳凉,为回避太阳,不时地挪动他们的报纸坐垫,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和最近的逸闻。有的嘴里含着烟头,漫不经心地d落烟灰,与地上多种废弃物一起点缀门面,与高雅的窗明几净的大堂形成极大的反差。

只有上级检查前的洒扫庭除,水龙头才暂时驱散他们的聚会。 2.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京市民家庭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没有。

在号称火炉的南京过夏天,“纳凉”对百姓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朴实聪明的老南京人创造发明了不少夏季纳凉的办法,具有共性的夏季纳凉方式有“三宝”。

第一宝:竹器纳凉摆战场 夏季纳凉的最佳时间为晚上,一是太阳落山后的晚上天气凉爽了,二是职工下班了,学生放学了,回到家里吃完晚饭洗把澡,一家人聚在院子里纳凉;没有院子的居民,在沿街也能摆开纳凉的架势,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是件最得意的事情。 那时一般市民家庭没有电视机,有收音机的家庭也极少,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各种晨报、晚报等报纸阅读,晚饭后除学生们要做点作业外(放暑假后学生可以白天做作业),剩余的时间就是纳凉闲聊。

一到傍晚来临,家家户户就端来凉水,甚至是井水,泼向地面降温,将晒了一个白天的热气冲刷干净凉个透。接着划地为界各占一方,将家中的纳凉器具一股脑儿搬到院子里或街边上,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等待纳凉时刻。

当时的纳凉器具几乎全是竹制品:竹凉床、竹凳子、竹躺椅、竹席子。吃完饭、洗完澡,一个个先后溜出家门来到院内,或坐或躺地开始乘凉。

由于那时居民多数都住在大杂院内或沿街上,一个门里或街里进出,相互十分熟悉,白天各人忙各人的,到了晚上聚在一起就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国家大事,厂里新闻,还有街头巷尾的传闻,加上个人观点评论,说得天花乱坠,十分有趣。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拿出个半导体收音机给大家听听,也成为当时最大的时尚。

由于左邻右舍太熟悉了,所以男人们赤大膊,女人们穿背心短裤,东家串来西家串去,相互间毫不觉得尴尬,仿佛就是一家人一样,这是现代人无法达到的和谐融洽境地。 第二宝:城门洞里最凉爽 在院内纳凉或在大街上纳凉的场面,已成为那时南京城市夏季的一道风景。

不过这种纳凉方式在初夏和夏末秋初时管用,在盛夏季节,酷热难当,四面无风,在普通的室外纳凉仍然汗流浃背,于是人们又会采取其他的纳凉地点和方式,而城门洞里纳凉最凉爽。于是,家住在靠近南京明城墙城门的居民,如中华门门东门西的、玄武门附近的、解放门附近的、明故宫附近。

4. 夏夜人们纳凉的作文400字~500字

1.天气是一年比一年酷热,人就像活在蒸笼里,汗水不由自主地往下淌,我的脑海翻滚着艰辛纳凉的一幕。

以往,住房一般都是租用单位分配的公房,诸多条件限制,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里,面积不过是十平方米左右,就算很幸运了;房子的墙是用坚实的石头砌起来的,热传递却是透明的,房间烘得很,加之窗子也不那么豁达,挨着走廊,窗子在夜间是紧闭的,通风条件变差,室内备感燥热。 对付酷热,老办法是摇晃蒲扇、纸扇、芭蕉扇等,以此获得凉意。

自己给自己扇扇子,久而久之,手也酸了,添加的几多倦意伴着丝丝的凉爽渐渐进入梦乡。睡着了暂时忘了热,醒来时却发现背上的汗水,竟在席子上复印了人的背影。

那年在某山区下乡,看见理发店的天花板上倒挂着一张硕大无比的纸板,牵引一根绳子,我好生奇怪,刚驻足,竟发现理发匠踩着传动装置,纸板有节奏地摇晃起来,风儿呼呼地吹向躺椅上正在理发的人。原始的风吹来,身为过客的我也感觉到几多凉快。

人们总是从原始走向技术变革,并从中获益。电气化带来纳凉机械化、自动化。

电风扇问世,有台式、落地式和壁挂式,以及吊顶式······依仗电力,从不同的角度自动地吹出强风或和风,人们各取所需地纳凉,惬意无比。 空调则是奢侈的纳凉电器。

人们把房间关(隔)得密不透风,才动用空调,将冷气留给自己,反季节地盖起棉被;而热气和水一起源源不绝地排出室外。这期间,电度表像在赛跑一样不停地飞奔着。

窗外一片热浪袭人。院内,走廊,窗下,甚至穿行的楼梯,人们很难找到一块清凉的净土。

人们走出小天地,寻找纳凉的去处。 聚集在大树下享受树阴的凉意,观察婆娑的变幻,虽然单调却可以随你自由联想,任你闭目小憩。

一些人用下棋、打扑克等休闲方式来分散对热的厌倦和注意力。 有些人,发现附近有山洞,阴凉通风,是大自然造出的空调,不约而同地像开会一样聚集在那里,不过,没有像样的中心议题,议论的仅仅是东家长,西家短,传播点道听途说的趣闻,也许会说到热中有凉的故事。

有的人到江河湖海去,到游泳馆去,躲进水中温柔世界,拒绝热浪扑面。 有人则钻进超市和营业厅等有冷气的地方逛逛。

是购物、散步、娱乐或休闲?其实直奔“纳凉”主题的大有人在。来去匆匆的过客,则在超市的风帘下吹风,一面凉透了心,一面看着街景和各色的行人的饰物,那是动态的画,活生生的电影,不用买票,爱看就多待一会儿,爱走就走,自由得很!当然也有碍生意之门的通畅。

当年大多数的单位都没有装空调,可有的营业厅空调的冷气却是多得溢出,有些老人家从早到晚就守在门口纳凉,为回避太阳,不时地挪动他们的报纸坐垫,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和最近的逸闻。有的嘴里含着烟头,漫不经心地d落烟灰,与地上多种废弃物一起点缀门面,与高雅的窗明几净的大堂形成极大的反差。

只有上级检查前的洒扫庭除,水龙头才暂时驱散他们的聚会。 2.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京市民家庭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没有。

在号称火炉的南京过夏天,“纳凉”对百姓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朴实聪明的老南京人创造发明了不少夏季纳凉的办法,具有共性的夏季纳凉方式有“三宝”。

第一宝:竹器纳凉摆战场 夏季纳凉的最佳时间为晚上,一是太阳落山后的晚上天气凉爽了,二是职工下班了,学生放学了,回到家里吃完晚饭洗把澡,一家人聚在院子里纳凉;没有院子的居民,在沿街也能摆开纳凉的架势,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是件最得意的事情。 那时一般市民家庭没有电视机,有收音机的家庭也极少,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各种晨报、晚报等报纸阅读,晚饭后除学生们要做点作业外(放暑假后学生可以白天做作业),剩余的时间就是纳凉闲聊。

一到傍晚来临,家家户户就端来凉水,甚至是井水,泼向地面降温,将晒了一个白天的热气冲刷干净凉个透。接着划地为界各占一方,将家中的纳凉器具一股脑儿搬到院子里或街边上,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等待纳凉时刻。

当时的纳凉器具几乎全是竹制品:竹凉床、竹凳子、竹躺椅、竹席子。吃完饭、洗完澡,一个个先后溜出家门来到院内,或坐或躺地开始乘凉。

由于那时居民多数都住在大杂院内或沿街上,一个门里或街里进出,相互十分熟悉,白天各人忙各人的,到了晚上聚在一起就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国家大事,厂里新闻,还有街头巷尾的传闻,加上个人观点评论,说得天花乱坠,十分有趣。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拿出个半导体收音机给大家听听,也成为当时最大的时尚。

由于左邻右舍太熟悉了,所以男人们赤大膊,女人们穿背心短裤,东家串来西家串去,相互间毫不觉得尴尬,仿佛就是一家人一样,这是现代人无法达到的和谐融洽境地。 第二宝:城门洞里最凉爽 在院内纳凉或在大街上纳凉的场面,已成为那时南京城市夏季的一道风景。

不过这种纳凉方式在初夏和夏末秋初时管用,在盛夏季节,酷热难当,四面无风,在普通的室外纳凉仍然汗流浃背,于是人们又会采取其他的纳凉地点和方式,而城门洞里纳凉最凉爽。于是,家住在靠近南京明城墙城门的居民,如中华门门东门西的、玄武门附近的、解放门附近的、明故宫附近的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7648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