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MCU 量产装车突破1000万颗

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MCU 量产装车突破1000万颗,第1张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比亚迪官方获悉,MCU-微控制单元,作为汽车电子系统内部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关键。目前,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MCU量产装车突破1000万颗,这是国产MCU在汽车领域又一重大里程碑。

2007年,比亚迪半导体进入工业MCU领域,工业级触控MCU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基于行业深厚的积淀、高品质的管控能力与强劲的研发实力,比亚迪半导体从工业级MCU跨越延伸到车规级MCU,并于2018年率先推出第一代8位车规级MCU芯片,2019年推出第一代32位车规级MCU芯片,批量装载在比亚迪全系列车型,实现汽车整体智能化。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与工业级MCU芯片,至今累计出货已突破20亿颗。

车规级MCU的研发难度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上:工作温度-40℃~125/150℃,交付不良率0ppm,工作寿命大于15年,满足ISO26262功能安全等级要求。因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严苛,车规级MCU的技术难度远大于消费级MCU和工业级MCU,并存在较高技术壁垒,具有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和认证周期长等特点。

在研发与技术实力方面,比亚迪半导体MCU拥有300余人研发团队,完全掌握8051/32位ARM处理器设计与应用、电容传感器技术、数字/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严格遵循IATF16949标准生产管控流程。车规级MCU及电子产品品质达到AEC-Q100 Grade1标准,并且依据ISO26262标准进行设计,降低汽车电子系统层级为满足功能安全标准的设计复杂程度,提升可靠性。MCU产品现已申请328件国内外专利、201件发明专利。

未来,比亚迪半导体预计将推出车规级8位超低功耗系列MCU,及高端32位M4F内核MCU等产品。

一汽丰田、林肯、日产轩逸、从大众朗逸、迈腾和本田雅阁这些都不受芯片影响。

首先,为了降低半导体相关零部件芯片短缺的影响,一汽丰田调整了一部分生产线的生产计划,确保各级别车型的良好供应。其次,一汽丰田视供货商为事业合作伙伴,正在共同积极商讨对策,通过调用全球丰田供货体系,压缩送货周期等方式妥善应对,满足消费者需求。

原因就在于,由于人们居家办公,市场对手机和电脑所使用芯片的需求增加,半导体芯片公司于是纷纷将生产重心转向了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而当汽车制造商陆续开始复产复工后,半导体芯片却无法及时的提供充足的供应,导致了眼下汽车芯片产业面临的困境。

一、以下关于汽车芯片的相关介绍。

1、功能芯片:主要是指处理器和控制器芯片。一辆车能在路上奔跑,离不开电子电气架构进行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车辆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车身电子系统、车辆运动系统、动力总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几大部分,这些系统下面又存在着众多子功能项,每个子功能项背后都有一个控制器,控制器内部会有一颗功能芯片。

2、功率半导体:主要负责功率转换,多用于电源和接口,例如电动车用的IGBT功率芯片,以及可以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晶体管MOSFET等。

3、传感器:主要用于各种雷达、安全气囊、胎压检测等。

二、不受芯片影响的车。

1、一汽丰田,为减少半导体相关零部件芯片短缺的影响,一汽丰田公司调整了部分生产线的生产计划,以确保所有型号产品的良好供应。

2、林肯,在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芯片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林肯不仅持续推出新车,而且在售车型上也未受影响,车源供应十分充足,终端价格也很稳定,看来集团对林肯品牌的资源倾斜是显而易见的,今年1-8月累计销量实现了80%的同比增长,远超传统豪华品牌。

3、日产轩逸,从大众朗逸、迈腾和本田雅阁到6月的销量均遭腰斩,而其中下滑最大的当属大众朗逸,从5月34800辆下滑至6月的4646辆,归结原因是:芯片不足。

尽管如此,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样为芯片问题困扰的日产看起来有些不同,其旗下的热门车型轩逸在6月的销量不仅不降反升,而且自3月份以来,轩逸的销量一直没有出现较大浮动。

一汽丰田、林肯、日产轩逸、从大众朗逸、迈腾和本田雅阁这些都不受芯片影响。

为了降低半导体相关零部件芯片短缺的影响,一汽丰田调整了一部分生产线的生产计划,确保各级别车型的良好供应。其次,一汽丰田视供货商为事业合作伙伴,正在共同积极商讨对策,通过调用全球丰田供货体系,压缩送货周期等方式妥善应对,满足消费者需求。

疫情为什么会导致芯片短缺呢?

其实汽车芯片很多都是在东南亚国家生产,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的半导体封测业务占了全球的27%,尤其是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盛产锡,而且土地和人工都比较便宜。

像英飞凌、英特尔、意法半导体、瑞萨、环球晶体等等芯片企业都在马来西亚设厂,使得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封测产能占了全球13%。

以英特尔为例,英特尔在马来西亚的工厂的产能占了其总产能的50%,而且长期处于高饱和状态,如果马来西亚控制不好疫情,那么以英特尔为首的芯片公司产能都要遭到重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785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