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一个电荷转移与电负性关系的公式?

求问一个电荷转移与电负性关系的公式?,第1张

电负性是相对值,所以没有单位。

而且电负性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即采用不同的标度),因而每一种方法的电负性数值都不同,所以利用电负性值时,必须是同一套数值进行比较。比较有代表性的电负性计算方法有3种:

① 1932年L.C.鲍林提出的标度。根据热化学数据和分子的键能,指定氟的电负性为4.0(后人改为3.98),计算其他元素的相对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鲍林的计算方法是:

其中 , , 分别指AB, A2, B2分子的键能

②1934年R.S.马利肯从电离势和电子亲合能计算的绝对电负性,即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的平均值。

I为电离能,A为电子亲和能(放热为正,吸热为负)

③1956年A.L.阿莱和E.罗周提出的建立在核和成键原子的电子静电作用基础上的电负性。

其中 为有效核电荷数,r为半径

④1989年L.C.Allen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基态自由原子价层电子的平均单位电子能量为基础获得主族元素的电负性:

m和n分别为p轨道和s轨道上的电子数,Ep和Es分别为p轨道和s轨道的电子平均能量。

1.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利用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有很多金属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铝 氯化铁 氯化铜 氢氧化铁 高锰酸 二氧化猛等。能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也不是区别双方的依据。像氯化氢在水中电离时也可以产生阴阳离子,但它是共价化合物。 所以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是看双方的构成微粒。但这一点可 *** 作性不强。一般情况下: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但是氯化铝 氯化铁 氯化铜 氢氧化铁 高锰酸 二氧化猛除外。不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两种化合物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一般是看双方的稳定性及中心元素的价态。稳定性越差,氧化或还原性越强。例如:硝酸 次氯酸 亚硫酸等。同种元素的氧化物:无论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同种元素的水化物:金属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例如:锰酸和高锰酸 非金属元素价态越低氧化性越强。例如:氯酸和次氯酸 硫酸和亚硫酸等 傻瓜辨别法.非金属阳离子+非金属阴离子 共价化合物 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离子)+非金属阴离子 离子化合物

电负性问题。 硼的电负性比较小,比Si的小,只好显正价. 附:电负性 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一种相对标度 。又称负电性。元素的电负性愈大,吸引电子的倾向愈大,非金属性也愈强。 F的电负性最大 1.57 硼 1.61 硅 1.81 锗 所以说,吸电子的能力B为最弱,于是电子云密度降低显正价.麻烦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785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