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要干什么?杨元庆突然宣布,准备自研芯片?

联想要干什么?杨元庆突然宣布,准备自研芯片?,第1张

对于联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是国内最知名的民营企业,深受无数国人拥戴。但是后来联想却走错了路,一方面喊着“ 科技 无国界”的口号,另一方面不断地淡化自己是一家中国公司的身份,这让它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被称之为“美帝联想”。

而就在近期,8月11日最新消息显示,杨元庆突然宣布,联想不排除自研芯片的可能性。这让很多人都不禁产生了疑问,联想要干什么?难道它也准备自研芯片?又或者是借芯片这个噱头,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看看联想的过往,了解一下它是怎么从一个良心企业,变成“美帝联想”的。1984年,联想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人民币创立,背后站着无数科学家和技术大佬,但就是这样一手好牌,之后被联想打得稀烂。

从1996年开始,联想便成为了国内排名第一的电脑品牌,销量常年位居首位。也正是在这段时期,联想受到了很多国人的欢迎,也获得了良心企业的好名声。

而在2005年的时候,联想迎来了巅峰时期,其收购了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一下子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电脑巨头。

当时,杨元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联想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这番言论被曝光之后,杨元庆和联想很快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们明明是在中国市场发家的,却声称自己不是一家中国公司,这无疑是忘本的表现。

当时,杨元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联想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这番言论被曝光之后,杨元庆和联想很快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们明明是在中国市场发家的,却声称自己不是一家中国公司,这无疑是忘本的表现。

而且后来有消费者发现,联想的同款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定价,往往要比国内便宜很多,有时候国内的售价甚至是国外的两倍以上。这就更让国人难以接受了,国内市场把联想养大成人了,可到头来联想却不认这个衣食父母,所以它才会备受争议。

其实在杨元庆眼里,自己的话前半句才是重点,但是没想到后半句伤了国人的心。联想认为全球化是主流的趋势,称自己为全球性公司,只是为了抓住更大的市场。然而杨元庆的话却产生了歧义,或许这也是联想内心深处的想法,羽翼丰满后就看不上中国市场了。

更有甚者,在前几年的国际3GPP大会上,联想作为参会的中国企业,将手中关键性的一票,投给了美国公司高通,致使华为失去了制定5G基础标准的机会。这让联想再次引发了舆论的谴责,明明都是中国公司,联想却不支持华为,反倒是向高通示好。

正是因为这一连串事件,如今的联想在国内才不怎么受待见,“美帝联想”的称呼也很难摆脱掉。那么此次杨元庆突然宣布联想可能会自研芯片的重要消息,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联想是真的想要为国产芯片出一份力,还是另有所图?

其实联想准备自研芯片,这个决定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因为以当前国内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程度来看,很多巨头都有投身于芯片领域的打算。毕竟在去年美国规则生效后,华为用自身的实际经历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自研技术才是硬道理,外来的都不可靠。

那么联想对自研芯片有着怎样的规划呢?就目前而言,杨元庆只是透露了一个消息而已,并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联想的计划。也就是说,联想只是存在自研芯片的可能性,至于什么时候才会变成现实,杨元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应。

事实上,最开始的联想,具备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毕竟它背后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但是自从柳传志和倪光南分道扬镳之后,联想就走上了“贸工技”的路线,不再积极研发技术,而是充当一个搬运工的角色,变成了没有核心技术的组装厂。

这次发展方向的转变,对联想的影响非常大,虽然它借此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产品销量也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却缺少了核心竞争力,与其它品牌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因为仅仅是组装产品,每个工厂都会,只要打响了知名度,销量自然就上去了。

而现在看来,联想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杨元庆不仅表明未来三年内,联想的研发投入要翻一番,还准备自研芯片。如果联想真的能沉下心来专注于技术研发工作,那么国人对它的印象也有可能就此改观,毕竟国产芯片需要这样的巨头参与。

不过,也有很多人对联想的行动表示担忧,他们都在想一个看似不可能,却又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那就是联想宣布自研芯片,是不是为了国家的补贴?

大家都知道,考虑到国内芯片产业的进展缓慢,最近这两年,凡是涉足半导体行业的国产公司,都有机会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并且上市还有绿色通道。因为半导体芯片技术的研发,投资周期长且回报低,如果没有补贴,一般的公司根本承受不住风险。

因此,杨元庆突然宣布自研芯片的决定,也有可能是冲着补贴去的,毕竟这是联想的“优良传统”,杨元庆身为柳传志的接班人,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如果联想仅仅是为了补贴而自研芯片,那么它只会一事无成,并且将导致国内资金的流失。

所以说,国内对待联想,不能像普通的国产公司那样,虽然它是全球知名的巨头级企业,但是在芯片领域只能算一个后来者,国内可以补贴,但必须要有相应的成果。这不是区别对待,而是合理管控风险,联想要想得到国内的信任,只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杨元庆还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那就是“科学无国界”,这句话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却违背了现实。因为如果真的是“科学无国界”,那么华为又怎么会受制于美国芯片规则?国内的半导体产业,也不会面临这么大的压力,所以联想必须摆正自己的立场。

即便像三星这样的举国体制,占据了韩国GDP的20%,依旧只能做芯片代工,在门槛相对低一些的存储芯片领域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在CPU、GPU、DSP、FPGA等芯片设计上,却和国际上Intel、IBM、德州仪器、赛灵思等公司有很大差距,在半导体设备上也需要从美国、欧洲、中国进口。 因此,将一半的责任推给联想是不妥当的。

从资金上看,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耗资12.5亿美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耗资20多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耗资28亿美元。而紫光在南京和武汉投资建设存储工厂就是千亿人民币规模的投资。就以联想的体量来说,实在很难把中国半导体产业落后的一半责任推给它。 相比之下,80年代的一些决策,对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伤害更加巨大。

诚然,当时中国的芯片、设备和国外有差距,但产业链是完整的,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比如效法沈飞引进苏27,成飞研发歼10的发展之路。而且技术是迭代演进的,大家不要看不起当年逊色于西方的自主技术。如果没有歼9的充分论证和歼10的磨练,就不可能有如今歼20的服役。而且从结果上看,自主研发虽然一开始难度大一些,但更具发展后劲。

文 | 考拉 科技 馆 校对 | 考拉 科技 馆

联想正式官宣,杨元庆,想明白了?

科技 企业究竟应该走什么路线,什么样的路线才最有前途?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看看联想与华为就知道了。

联想曾是百分百国资控股的企业,而华为一开始则是地地道道的普通企业,没有背景,起点也不如联想。

然而,因为在路线选择上,华为选择了“技工贸”,联想选择了“贸工技”,最后两家的发展却截然相反。 如今华为的营收是联想的2倍,利润更是联想的八倍。

与此同时,华为逆袭成令国人骄傲的企业,联想却成为国人嫌弃的“代工企业”。

而在去年,因为在国内科创板上市失败,联想也是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相关文件显示,联想被叫停上市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科创属性不足。 身为一家名义上的 科技 企业,结果却连在国内科创板上市的资格都没有,确实是很讽刺。

而此次上市失败,除了让联想颜面扫地外,还让联想陷入新一轮的舆论困境。都知道, 联想曾是中科院百分百持股的公司,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中科院占有的联想股份却只剩下不到30%,联想的话语权,也被柳传志、杨元庆等人把持着。

从百分百的国资企业,变成一家民营企业,联想经历了什么? 怀着这样一种求知欲, 司马南等互联网大V纷纷在网上提出质疑,认为柳传志等人合谋窃取了国有资产,同时还质疑联想的路线问题,认为联想是将一手好牌打烂,不专心搞研发反而去搞组装。

可以发现,联想的问题,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并不是朝夕形成的。而这种质疑,若是始终存在,或者联想始终都保持沉默不回应,那发展到后期,必然是联想口碑崩盘,会被国内消费者所抛弃。

联想的高层,显然也意识这一点,于是开始主动求变。 1月12日,联想被爆投资寒武纪行歌,后者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计。 在当时, 联想此举,被解读为系要提高自身科创属性。

而到了1月26日, 杨元庆采取行动,联想正式官宣,斥资3亿元成立半导体公司 ,该公司名为鼎道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由联想上海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

在浩荡的舆论面前,杨元庆果然还是采取行动了。 此次联想正式官宣成立半导体公司,说好听点是为了企业更长远的发展,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联想挽回口碑的一种手段罢了。

当然了,即便真是为了挽回口碑,但只要联想是真心想发展半导体,那还是值得肯定的。 说到底,国内半导体产业要想崛起,仅靠中芯国际、华为等少数几家 科技 企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形成规模化效应,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弯道超车。

继续说回联想,不管联想成立半导体公司的目的是什么,但杨元庆若是想靠3亿来打造一个半导体帝国,那肯定是痴人说梦。

芯片是一个烧钱的业务,华为花费近10年时间,每年砸下去千亿,才有如今的海思麒麟芯片。联想要进军半导体领域,任重且道远,若是没有持续投入的决心,那注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也是希望联想能够坚持下去,真正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做企业,尤其是 科技 企业,更应当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形成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利润才能提高。 若是始终害怕研发,不敢研发,那即便规模再大,利润也不会有多高,企业也不具备抗风险能力。

还是希望,杨元庆,是真的想明白了,联想是真的想专心搞研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787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