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限制半导体供应是出于什么原因?

日本限制半导体供应是出于什么原因?,第1张

现在更多的只是猜测,由于现在日本和韩国之间只有一个劳工赔偿问题明显存在。所以到了现在这些条款出现,大部分原因猜测是韩国方面不同意日本的提议。在这种规则下面的谈不拢,日方可能开始了侧面的打击。这也是现在最为明显的矛盾点,具体的表现还是需要两方国家的申明。毕竟到了现在问题放大,已经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事情。

出口材料中,三种材料日本均是优势。两种材料得到百分之90的占比,另外一种达到百分之70的存在。日本方面可是稳定的强大,反观世界需求都是一个问题。现在对于韩国的这种限制,真的很难想象控制。

不过这肯定不是商人们想要的,日本媒体称现在商人想要办理出口,至少需要90天的时间才能获得文书。这就需要韩国方面能否坚持到90天的存在了,不过韩国媒体方面称短时间内是不会有问题的,甚至还会在国内寻找新的供应商或者考虑再次谈判和选择出口。

另外一方面,半导体确实是现在的重要一点。现在屏幕需求并不是只有韩国存在,这也让世界格局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国家呈现垄断的问题。另外对于这种情况,WTO规则上韩国方面并没有提及。这也是问题还在沉默的关键了,如何处理好这次的出口事件,将会是一次重要的案例。或许再次谈判的几率比较大,毕竟日本方面可能会出现内部竞争的情况。

WTO规则针对卡特尔的规定

根据《布莱克法律辞典》,卡特尔指“任何产品的生产者联合起来控制其生产、销售、价格以及在任何特定的行业或者商品中获取独占的一种联合”。[14] 卡特尔一般也称为横向限制协议。卡特尔可以区分为国内卡特尔、国际卡特尔、进出口卡特尔。国内卡特尔是数家国内厂商针对国内市场的联合行为,一般受到各国竞争法的严厉禁止;国际卡特尔是数个不同国家厂商针对国家市场的联合行为,由于其危害性较为明显,近来为各国执法机构所关注,通过执法合作予以打击;进出口卡特尔是数家国内厂商针对国外市场的联合行为,由于有利于本国利益,往往为各国竞争法所豁免。然而,进出口卡特尔的危害也正在于这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特性,各国都希望他有利于本身利益,然而如果各国都竞相采用的话,将是一个博弈上的囚徒困境,对大家的共同利益造成损失。

在WTO目前的规则下,对于影响国际贸易的国际卡特尔并没有明文规定。 对于国内卡特尔行为,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第8条第5款有所涉及,前提是国内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卡特尔行为,违背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妨碍了国外服务提供者的市场进入。如前所述,《服务贸易总协定》第8条的目的在于,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防止处于垄断地位的服务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力阻碍国外服务经营者的进入;但是如果国内服务经营者之间的卡特尔行为也有同样效果时,也被禁止。对此,《服务贸易总协定》第8条第5款规定,“如一成员在形式上或事实上(a)授权或设立少数几个服务提供者,且(b)实质性阻止这些服务提供者在其领土内相互竞争,则本条的规定应适用于此类专营服务提供者”。另外,在《政府采购协定》第15条第1款提及了企业串通投标这种卡特尔行为,但只是规定“如果供应商提交的投标书是串通的,可以进行有限招标”。

对于进出口卡特尔行为,WTO现行规则有两个地方了进行规定:当这种行为是政府支持下的进出口数量限制手段或者属于《保障措施协定》禁止的“灰色区域措施”[15] 将受到禁止。

首先,GATT第11条第1款,“任何缔约方不得对任何其他缔约方领土产品的进口或向任何其他缔约方领土出口或销售供出口的产品设立或维持除关税、国内税或其他费用外的禁止或限制,无论此类禁止或限制通过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措施实施”。从该条的文字表述看,该条主要针对政府采取的限制进出口数量的措施,并不单纯适用于企业之间行为。但是,如果旨在限制进出口货物数量的企业卡特尔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则这种卡特尔因为具有政府行为的性质,属于该条禁止的行为。在1988年日本半导体一案中,GATT专家组认定:日本半导体生产商组成的出口卡特尔受到日本政府的行政指导,因此应该被GATT第11条第1款禁止 。[16]

其次,《保障措施协定》第11条第1款(b)规定,“一成员不得在出口或进口方面寻求、采取或维持任何自愿出口限制、有序销售安排或其他任何类似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单个成员采取的措施以及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达成的协议、安排和谅解所采取的措施。”所谓“类似措施”,包括“出口节制、出口价或进口价监控体制、出口或进口监督、强制进口卡特尔以及酌情发放进出口许可证的方案等”;第3款规定,“各成员不得鼓励或支持公私企业采用或维持等同于第1款所指措施的非政府措施”。可见,根据《保障措施协定》,如果企业的进出口卡特尔被当作一种“灰色领域措施”,则这种行为违反第11条第3款的规定。

是利好消息

中国在世贸组织(WTO)对美国对华芯片等出口管制措施提起诉讼。从下半年开始,美国一直试图对中国芯片“围追堵截”,包括但不限于出台恶性竞争的《芯片法案》、强迫台积电去美国建厂、威逼日本、荷兰以及韩国等半导体大国加入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的阵营。

对于这些恶劣做法,中国一直看在眼里并且记在心里,此前之所以没有行动,就是要等到舆论适当之时果断反击,现如今时机成熟,中国开始在WTO这样的国际组织奋起反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216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