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名的半导体公司有哪些?

上海著名的半导体公司有哪些?,第1张

分类: 社会民生 >>求职就业

解析:

比较著名的有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之一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ASMC)先进半导体公司前身为上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成立于1988年10月。1995年更名为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还有上海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SIMS)成立于1994年11月,是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和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主要从事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坐落于上海漕河泾地区,现有员工700人。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还不错。

2019年4月24日,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半导体”)与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基金”)就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积塔半导体”)的增资签署协议。

签约仪式在积塔半导体临港新厂区举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晓华,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沈伟国及总经理陈刚,华大半导体总经理及积塔半导体董事长董浩然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沨等出席了签约仪式。通过此次增资,华大半导体完成集成电路资源整合,提升工艺制造、IC设计等关键环节能力的布局,打造面向工控和汽车电子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模拟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功率器件联动互补的集聚效应。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位于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将打造面向高端应用的特色工艺生产线,建立国内领先的模拟和功率器件工艺能力。产品重点面向工控、汽车、电力、能源等领域。

将有利于提升中国功率器件、电源管理、传感器等芯片的核心竞争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中芯国际2020年实现12nm量产,2021年会在提升良率和产量上下功夫。中芯上海2020年底产能是1.5万片/月,按每片可切300-500片芯片,年产能7200万片逻辑芯片。

目前展锐t7510,平头哥的玄铁910,龙芯3a5000,兆芯kx6000,飞腾的ft2000等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逻辑芯片,基本用12/14nm工艺,这些厂商年销100万到几百万片,完全可以支撑,另外这些芯片至少有两年的热卖期。然后大家升级到7nm(非euv),再干两年,国产euv光刻机就出来了,这样5年时间,国产半导体供应链就成熟了。

其实特别建议华米ov的低端手机能用展锐的soc,展锐的工艺可混用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工艺,如红米9a采用展锐的t7510,展锐用中芯国际12nm工艺,这样一年就有几千万片的销量,达到规模应用,这样国产产业链才能更成功。

先给出结论,再说原因。大概率不会推动国内半导体发展。原因如下:

一、这个12纳米的小规模量产,是中芯国际的公司行为。也就是说,这是公司的专属技术,不是科学研究机构的成果,因此这个12纳米的生产技术不会无偿扩散。中芯国际一定会想办法将这一先进工艺利益最大化。很显然技术扩散不利于利益最大化,当然就不可能轻易技术扩散了。

二、12纳米技术所使用的关键设备材料都是外国产品,单独12纳米工艺的突破,不具有推广性。因为想要模仿中芯国际的工艺,必须在人财物方面都达到与中芯国际类似的高度。现在还没有一家国内公司可以与中芯国际在技术和人才上比较,因此是想推广也没可能推广。

三、这个12纳米制程技术,目前只是小批量的量产实验,成本极高,很可能没有商用化的前途,现在说推广还是太乐观。如果这个技术始终无法跨越成本线,就属于失败的量产了。在还没有确认量产成功之前,就说推广是很不负责的事情,也没有其他公司会跟进。

四、最后,12纳米芯片的制程中使用了太多国内不能控制的设备和材料,一旦推广,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卡脖子问题。芯片投资极大,一旦钱投进去,外国供应商就可以随意控制价格和供应量,属于自己往敌人q口下撞的行为,还不如回头踏踏实实地去搞28纳米的全国产化来的实际。

综上四个理由,这次中芯国际在上海的12纳米芯片小批量量产属于孤立事件,没有什么可推广的意义。

我国低端制造业已经乏力了,必须发展高 科技 产品。2000到2010发展沿海城市,2010到2020发展省会城市,2020到2030发展 金融 科技 和医疗。所有的问题都是解决就业问题,其他全扯淡。

芯片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攻关项目。

上海 科技 企业作出了贡献全国 科技 企业都要出力。

12纳米芯片的量产是中国芯片技术全面崛起的征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243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