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历史发展有哪些

半导体历史发展有哪些,第1张

半导体的发现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巴拉迪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不久,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征。

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半导体又一个特有的性质。

半导体的这四个效应,(jianxia霍尔效应的余绩──四个伴生效应的发现)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一直到1947年12月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

在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三种特性。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扩展资料:

人物贡献:

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在电磁学方面拥有许多贡献,但较不为人所知的,则是他在1833年发现的其中一种半导体材料。

硫化银,因为它的电阻随着温度上升而降低,当时只觉得这件事有些奇特,并没有激起太大的火花;

然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温度的提升,晶格震动越厉害,使得电阻增加,但对半导体而言,温度上升使自由载子的浓度增加,反而有助于导电,这也是半导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性质。

2、德国的布劳恩(Ferdinand Braun,1850~1918)。

注意到硫化物的电导率与所加电压的方向有关,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作用。

但直到1906年,美国电机发明家匹卡(G. W. PICkard,1877~1956),才发明了第一个固态电子元件:无线电波侦测器(cat’s whisker),它使用金属与硅或硫化铅相接触所产生的整流功能,来侦测无线电波。

在整流理论方面,德国的萧特基(Walter Schottky,1886~1976)在1939年,于「德国物理学报」发表了一篇有关整流理论的重要论文,做了许多推论,他认为金属与半导体间有能障(potential barrier)的存在,其主要贡献就在于精确计算出这个能障的形状与宽度。

3、布洛赫(Felix BLOCh,1905~1983)

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定理是将电子波函数加上了周期性的项,首开能带理论的先河。

另一方面,德国人佩尔斯(Rudolf Peierls, 1907~ ) 于1929年,则指出一个几乎完全填满的能带,其电特性可以用一些带正电的电荷来解释,这就是电洞概念的滥觞;

他后来提出的微扰理论,解释了能隙(Energy gap)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导体

中国海军尤其是护航编队已经装备定向声波武器,是国产货,在防务展展出过。

特点:

        1.指向性极强:定向声波设备把声音发射方向控制在±15°左右,像电筒发射灯光束一样,定向声波发射的声波束也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因此不会因为噪音影响周边环境;

        2.传播距离极远:传统喇叭的声音传播距离在50米以内,定向声波发射器的传播距离最远达到九公里(如LRAD 2000X定向声波)。定向声波用于公安的反恐镇暴,一般传输距离超过3000米,满足远距离通讯、广播、舰船间喊话、放空警报等用途;

       3.音质清晰度高:定向声波发射水晶般透亮的音质,声音清晰,强度极高,辨识度很高;

       4.波束宽度可调:声音波束一般在±7.5°至±15°间可调;

       5.音量可调:定向声波的MP3控制器上可以随时调整发射音量,也可以通过远程电脑,及时调整发射音量,有助于分别实现通讯/警戒/驱赶的作用。

   5月1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首次曝光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

作战模式颇似“传音入密”

报道称,“金嗓子”的学名是“声学拒敌装置”,其外观类似向日葵,由“嘴巴”(声音定向发射器)和“大脑”( *** 纵台)组成。

在护航官兵 *** 纵下,“金嗓子”能够灵活地旋转并调整角度,在数百米范围内发出声音冲击波。有趣的是,舰上的其他官兵几乎听不到它的声音, *** 作员戴上防护耳罩后,原本刺耳的强音也变成了轻音乐。

尽管《解放军报》没有披露更多技术细节,但从国外的同类装备及公开文献来看,此类武器通常能发出145分贝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音还要刺耳,足以制服武装分子。

在实际使用时, *** 作者可先以喊话方式警告,如无效果,则可将该设备对准15至30度角内的目标,集中施放高分贝噪音,强制对象配合。

不同于一般扩音器以薄膜振动发声,声波武器通常使用半导体作为发射器,可以像聚光灯般产生一束极为狭窄的声波,只有特定的接受者才能听见,很像武侠小说中的“传音入密”。

这种高度定向的声音,在目标听起来犹如来自面前,而事实上它很可能是从几百米之外发出的。

声波武器对人体的伤害取决于它的能量与目标距离,轻者可以使人有被重重一击的感觉,重者能让人头痛、休克甚至窒息。

正是因为威力大小可以精确控制,声波武器不仅能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对付各类危险分子,在远洋护航行动中,亦可用以驱离和威慑铤而走险的海盗,还不致对日常作业的渔民造成伤害。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高精度制导系统,直接命中概率很高的导d、制导炮d和制导炸d等武器的统称。通常采用非核d头,用于打击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雷达、指挥控制通信中心、桥梁和武器库等点目标。精确制导武器(Precision Guide Weapon)这一术语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中期,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精确制导炸d。由于它具有精确的制导装置,在战场上取得了惊人的作战效果,因而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我军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主要包括精确制导导d、制导炮d、制导地雷等。 直接命中指制导武器的圆概率误差(也叫圆公算偏差,表示符号CEP,即英文Circular Error,Probable的缩写)小于该武器d头的杀伤半径。

1972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激光和电视制导炸d,作战效能约比无制导武器高百倍,西方称之为“灵巧炸d”。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的苏制雷达制导SA-6地空导d和有线制导AT-3反坦克导d,以色列使用的美制电视制导的“小牛”空地导d和有线制导“陶”式反坦克导d,作战效果引人注目。自1974年以后,西方军事界把这些导d和制导炸d统称为“精确制导武器”或“精确制导d药”,西方国家为抵消苏联在坦克、装甲车、飞机等武器装备上的数量优势,非常重视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美国装备的电视和激光制导炸d, 命中目标的圆公算偏差均已减小到2米左右。1981年装备的“铜斑蛇”激光制导反坦克炮d,由155毫米口径榴d炮发射,最大射程17公里,直接命中概率达80%以上。

随着光电器件、微波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信息处理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相继制成了各种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制导系统。它们可装在d体很小的导d、炮d和炸d上,使打击面目标的无制导d药变为能攻击点目标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制导方式,已

精确制导武器

采用的有:有线指令制导、电视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微波雷达制导等。射程较远的则通常采用复合制导,先用精度较低的制导系统把武器引导到目标附近,后用高精度末制导系统引向目标。80年代初使用的精确制导系统,在全天候、自主寻的制导、抗干扰能力和制导精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今后将在改进现有制导系统的同时,发展综合性能较完善的由红外成像、毫米波和合成孔径雷达探测器等构成的制导系统。精确制导武器武器的发展,对未来战争的战略、战术运用,武器系统的发展和装备体制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编辑本段特点一、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直接命中概率高,这是精确制导武器名称的根本由来,也是精确制导武器最基本的特征。目前,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概率可达80%以上,激光制导炸d和电视制导炸d,其圆概率偏差约在2米以内。如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在100千米外向伊拉克的一个水电站发射了两枚“斯拉姆”空对地导d,结果是两枚导d先后从同一个洞穿入发电厂,彻底摧毁了目标。现在已经出现了完全依靠d体的动能直接撞毁目标而根本就不需要装药战斗部的精确制导武器。例如,英国宇航公司研制的高速防空导d,其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导d没有爆破战斗部,它靠d体高速飞行的动能来击毁目标。二、具有自主制导能力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毫米波制导系统、

精确制导武器

红外探测器以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的采用,精确制导武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而且还通常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自主制导能力,它可完全依靠d上的制导系统独立自主地捕捉、跟踪和击中目标,不需要人工或其它辅助设备进行干预。例如,美国的“黄蜂”空对地导d,由于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智能化特征。它可在复杂的地物背景中鉴别出是否是要攻击的目标。如果不是,则继续搜索目标;如果是,则作进一步信号分析,鉴别和判断所探测目标是真实目标还是背景或假目标。如果不是真目标,d上探测器便重新进行目标搜索;如果确认是真目标,则进一步判断目标是否处在战斗部杀伤范围内。如果是在杀伤范围之内,则自动估算出最佳爆炸高度,将战斗部引爆,从坦克顶部将其击毁;如果不在杀伤范围之内,则继续对目标进行锁定跟踪,直到进入有效杀伤范围为止。如果发现有两枚以上导d同时跟踪同一个目标时,后面跟踪的导d就立即自动离开,探测器重新进行目标搜索、捕获、跟踪和攻击新的目标。三、作战效能好精确制导武器虽然技术较一般武器复杂,制造成本高,但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因而它的作战效能好、经济效益高。同无制导的武器相比,精确制导武器在完成同一作战任务时,其d药消耗量小,所需作战费用远远低于常规d药。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仅用一枚价值25万美元的“飞鱼”导d,就击沉英国海军一艘造价近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此仗阿军不仅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且在经济上的效益也十分可观。

编辑本段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概述据资料统计,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所使用的武器,有98%是精确制导武器,并且显示出优异的作战效能。西方专家认为:精确制导武器是一种能够代替战术核武器,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新型武器,它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或不使用核武器打一场具有核战争威力的战争提供了新的手段。精确制导武器给战争行动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确制导武器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1、使超视距、多模式、多目标精确打击成为可能

巡航导d的打击距离达千公里以上,可从陆地、空中、海上多方式发射,自行打击各种重要战略目标。如美国“爱国者”地空导d就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100万次/秒的计算机,可同时跟踪50~100个目标,或同时控制9枚导d攻击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目标。

2、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将被速战速决取代

精确制导武器最本质的作战特点是快速、敏捷、高效,具有

精确制导武器

速战速决的能力。在过去发生的局部战争中,据统计,战争持续的时间与精确制导武器的投入量成反比,例如1986年4月,美国空军从英国本土出动机群绕过欧洲数个国家偷袭非洲国家——利比亚,倾泻了大批激光制导炸d和带“眼睛”的集束炸d,摧毁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和利军总参谋部、恐怖活动总指挥部 (美国认定的重点目标)、亚迪比拉勒港海军突击队训练基地、的黎波里军用机场以及斑加西的军用机场和卡扎菲备用指挥部民众国兵营等6个地方的重点目标。有趣的是美国的飞机已经空袭完毕返航时,利军才组织火力还击。且正当利比亚炮火打得异常热闹的时候,美国白宫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告空袭成功,空袭时间仅为30分钟,一场战斗就结束了。

3、远程火力袭击的突然性空前增大

精确制导武器由于不断采用高技术,可在远距离上发现和识别目标,并实施准确攻击。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远距离立体侦察定位系统的结合使用,将使在后方集结的预备队、指挥控制中心和后方基地,处于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直接威胁之下,远程火力袭击的突然性将空前增大。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准确的远程作战能力、牵连损伤 (也称附带杀伤)有限、作战持续时间短和军事行动的国际影响度也相对降低,使得某些大国敢于“说出手时就出手”,对远离国界的敌对势力的要害目标实施“外科手术”。阿富汗的军事训练基地、苏丹的“化学工厂”和波黑的d药库被毁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一新情况,就连美国自己也担心:如果核武器或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一旦落入不负责任的国家或恐怖分子手中,“情况将是十分严重的”。

4、传统重型兵器受到严重威胁

坦克、飞机、军舰等大型武器将成为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首选目标

5、长处和弱点综述精确制导武器优点突出,弱点也很明显。它命中精

精确制导武器

度高,可有效摧毁点状目标;杀伤威力大,作战效费比高;种类型号多,作战范围广;可实施非接触打击,减少有生力量损失。但它对目标的侦察定位要求高,其电子系统易遭干扰破坏,容易受不良战场环境的影响,技术复杂,保障维护难度大。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主要兵器,对现代作战的战略战术、兵力兵器对比乃至战争结局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任何一种武器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可战胜。只要我们避其所长,攻其所短,也可以叫精确制导武器精确不起来,大失准头。这已经为实战所证实。编辑本段制导技术(一)自主制导自主制导就是指导d的控制完全自主,在飞行中不依赖于目

精确制导武器

标和制导站,由导d的制导装置按预定过程控制其飞行轨迹,保证导d命中目标。属于自主式制导的有惯性制导、方案制导、地形匹配制导和星光制导等等。

比如惯性制导系统:它的惯性测量装置是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所组成的,惯性制导系统就是利用惯性测量装置测量导d运动的加速度,通过解算装置,计算出导d的运动加速度及运动速度,经过与原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形成制导指令,由执行机构控制导d飞向目标。

自主制导的特点是: 把飞行方案,也就是飞行程序储存于d上,不与目标和制导站发生联系。因此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射程远。但是它的缺点是:发射后无法改变d道,而且制导精度随飞行时间(或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二)寻的制导寻的制导就是依靠d上设备,接受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红外辐射、光辐射、无线电波、声波等),确定目标位置和运动特性,自动控制导d飞向目标。通常按有无照射目标的能源,可分为主动寻的、半主动寻的、被动寻的三种:

主动寻的——导d上的能源照射目标,接收机根据回波信号,完成对目标的捕捉、跟踪和攻击。

半主动寻的—能量照射来自指令站,导d接收回波信号,自动跟踪并攻击目标。

被动寻的——就是导d依靠感受目标的能量(比如飞机发动机的热辐射),自动跟踪并攻击目标。

寻的制导的最大特点是: 精度非常高。但是它的作用距离较近,识别敌我能力差。

精确制导武器(三)遥控制导遥控制导是以设在地面、水面或飞机上的指令站,来测定目标和导d的相对位置,并向导d发出制导指令进行的制导。

比如目视瞄准、手控有线指令制导:在导d发射后,通过瞄准镜跟踪目标和导d,测量它们的运动参量,并形成制导指令,通过 *** 纵控制盒,把制导指令通过导线传送到d上,d上接收设备以收到的制导指令为依据,在d上经过信号变换和功率放大等环节处理后, *** 纵执行

精确制导武器

机构改变导d的飞行d道,使其飞向目标。

遥控制导的特点是: 导d受控于指令站,因此d道可以随目标的运动而改变,适合攻击运动目标。但是这种制导方式比较容易受干扰,且有线制导受导线长度和强度的限制,作用距离近。(四)复合制导采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的制导。它可以综合利用几种制导方式的优点,弥补弱点,提高命中精度。比如:

美“斯拉姆”远程空地导d: 惯性制导+红外成像自动寻的末制导

法“飞鱼”反舰导d: 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

俄SA-12(斗士)地空导d: 无线电指令遥控制导+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

美“先进巡航导d”: 惯性导航+地形匹配+主动寻的末制导

复合制导可以综合利用几种制导方式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是:系统复杂,体积大,设备比较昂贵。

编辑本段分类精确制导武器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1、导d (1)按作战任务分:战略导d、战术导d。 (2)按射程分:近程导d、中程导d、远程导d、洲际导d。 (3)按d道特性分:d道导d、飞航式导d。 (4)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分: 通常发射点和目标的位置有四种:地面、空中、舰艇(水面)、潜艇(水下)。因此,导d又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岸对舰、空对地、空对空、空对舰导d等。 2、精确制导d药可分为末制导d药和末敏d药。 末制导d药通常分为制导炸d、制导炮d、制导鱼雷三种。 末敏d药主要包括制导地雷等。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精确制导武器发展十分迅速。从总体上讲,精确制导武器多数已发展到第三代,个别品种已发展到第四代。1、巡航导d又称飞航式导d。

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导d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研制成功的V-1型导d。二战后,美、苏、英、瑞士等国,在50年代相继研制成功第一代巡航导d,如“天星狮”、“沙道克”等;70年代诞生了以“战斧”巡航导d为代表的第二代巡航导d。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战略巡航导d有:美AGM-86B、“先进巡航导d”、俄AS-15等。

1991年的海湾战争,就是以1枚“战斧”巡航导d击中伊拉克的通信指挥大楼而拉开战幕的。海湾战争,也是美第一次使用“战斧”巡航导d,共发射288枚,第一天就发射100多枚,其中,首次突击使用了52枚,命中率高达98%,初次显示了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威力。

95年9月10日,为打击波黑塞族机场,美国海军夜间从“诺曼底”号巡洋舰上发射13枚“战斧”布罗克III型巡航导d,也全部命中了目标。2、防空导d包括地空和舰空导d。最早研制的也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研制的“龙胆草”、“莱因女儿”等,但未投入实战。现在有14个国家研制了100多种防空导d,迄今已发展到第4代。防空导d按射高可以分为4种,较先进的分别为:

高 空:美“爱国者”、俄S-300等

中 空:美“霍克”、俄SA-6、法SA-90等

中低空:美“小槲树”、“复仇者”、俄SA-13、英“长剑”、 “星条”、法德“罗兰”等

便 携:美“红眼睛”、“毒刺”、俄SA-7、SA-18、英“吹管”、“标q”、法“西北风”、《瑞典的“RBS-70”等 。舰空导d:美“宙斯盾”、“标准”,英“海标q”、“海狼”,法“海响尾蛇”等。 1959年10月7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用苏制SA-2导d击落了国

精确制导武器

民党的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成为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防空导d击落飞机的实例。 1960年5月1日,苏联防空部队使用SA-2导d击落一架从巴基斯坦起飞,飞越苏联上空进行侦察的美军U-2高空侦察机。 在阿富汗战争后期,阿富汗使用美制“毒刺”防空导d,击落苏联飞机近300架 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使用苏制SA-6导d击落了以色列飞机47架;而以色列发射22枚美制“霍克”地空导d竟打掉阿拉伯25架飞机,可以说是创下了一个奇迹。 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导d多次成功拦截伊拉克“飞毛腿”导d。(“爱国者”导d是如何拦截“飞毛腿”的呢?当伊拉克的“飞毛腿”导d发射升空90~120秒以后,美国布署在太空的预警卫星就可以测出其发射点的位置、射向和落点的范围,并向空中的雷达预警飞机发出警告,由雷达预警飞机将情报传送给地面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在接到雷达预警飞机的情报后迅速向“爱国者”导d系统下达指令,在“飞毛腿”导d飞至距落点约90秒的位置时,“爱国者”导d系统的雷达开始搜索、跟踪目标,当发现目标后“爱国者”导d发射升空,“爱国者”导d初段采用的是自主式制导进入一定高度,这样可以快速反应,争取时间,中段则采用遥控式制导接近目标,而末段采用寻的制导捕捉、跟踪、攻击目标,将“飞毛腿”导d击毁在空中。)

精确制导武器3、反坦克导d被称为坦克的“克星”。法国55年研制成功SS-10,成为第一个装备反坦克导d的国家。迄今反坦克导d已发展到第三代,共有30多个型号,总数量突破200万枚大关。目前性能较好的第二代反坦克导d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如《美“龙式”、“陶式”,法SS-12,俄AT-4、AT-5,德法共同研制的“米兰”、“霍特”、“小羚羊”,日“超马特”、瑞典“比尔”(RBS-56)、“卡尔库斯塔夫”等。

第三代“打出去不用管”的反坦克导d现在正在发展,它可以对付90年代的多种装甲目标。如美“海尔法”、法“阿拉克”、俄AT-6(螺旋)、AT-7(混血儿或萨克斯管)、“短号”,法德英“崔格特”等。美、瑞士共同研制的“阿达茨”既可对付低空飞机,又可打坦克。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损失坦克800辆,有80%是被反坦克导d击毁的。其中,190装甲旅的120辆M-60坦克,全部被埃军的反坦克导d击毁。最后的85辆在与反坦克导d的对阵中仅仅3分钟就全部化为焦铁。

在海湾战争100小时的地面战斗中,多国部队使用反坦克导d共击毁伊军前线部署的4000辆坦克中的3000辆、2870辆装甲车中的1900辆和3110门火炮中的2100门。其中美军一个“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营的36架直升机曾一举击毁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一个坦克纵队的84辆坦克和装甲车辆、4个防空系统、8门火炮和38辆轮式车辆。4、空空导d被誉为现代空战的“杀手锏”,迄今世界各国已研制成60种左右,已经发展到第4代。空空导d在发展过程中命中概率提高较快,50年代仅为10%,60年代为30%,70年代达到50%,80年代提高到88%,到了90年代已经达到了95%。

空空导d分为拦射导d和格斗导d:

拦射导d是指射程在20公里以上的:它又可以分为远程拦射和中程拦射。远程拦射导d,射程在100公里以上:比如美国的“不死鸟”(AIM-54C)空空导d,射程可以达到150公里,俄AA-9(毒辣or阿摩斯);中程拦射导d的射程为20~100公里:比如美国的“麻雀”,俄AA-7(尖顶)、AA-10(时髦 )、AA-12,英“空中闪光”,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d(阿姆拉姆)。

格斗导d是指射程在20公里以内的:比如美国“响尾蛇”的12种型号,英德AIM-132先进近距空空导d(阿斯拉姆),俄AA-8(蚜虫),AA-11(击箭手),法“玛特拉”(R.530),以色列“怪蛇”(声称是世界上第一种“瞄准即可击中”空空导d)。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使用空空导d击落叙利亚等国飞机220架,占击落总数的60%,命中率为50%。

在82年的黎巴嫩空战中,叙利亚两天损失战斗机81架,其中94%是被以色列空军使用空空导d击落的,而以色列的飞机则无一损伤。

在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使用空空导d,击落伊拉克固定翼飞机35架、直升机4架,占击落伊飞机总数41架的95%。5、反舰导d迄今已研制50余种,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装备。

反舰导d最主要有舰舰导d和空舰导d(另外还有少量的岸舰和潜舰导d)。舰舰导d:最早是苏联在50年代针对西方国家海上优势研制的SS-N-1型。空舰导d,最早是德国在43年7月就研制成功的HS-293A-1空舰导d。67年10月21日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用“蚊子”级导d艇发射苏制“冥河”式第一代反舰导d,一举击沉了以色列“艾拉特”号驱逐舰,创下小艇击沉大舰的范例,也引起西方国家的警觉,促使其加快研制步伐。先后研制出的有:法国“飞鱼”、美国的“鱼叉(捕鲸叉)”,以色列的“迦伯列”等。80年代各国又发展第二代舰舰导d,如法国和德国共同研制的“安斯”、美国的“先进反舰导d”、英国的“海鹰”、意大利的“奥托马特”、俄AS-17近程超音速空舰导d等。

73年10月进行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双方损失的59艘军舰,全部是被导d击沉的。

在马岛海战中,阿根廷发射法制“飞鱼”导d,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运输船、击伤了“考文垂(一说:“格拉摩根”)号驱逐舰。6、反辐射导d又称反雷达导d。迄今已发展到第三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371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