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体和半导体有什么区别?

超导体和半导体有什么区别?,第1张

1、二者各自定义范围不同:

(1)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2)超导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在实验中,若导体电阻的测量值低于10-25Ω,可以认为电阻为零;

2、二者分类不同:

(1)半导体分别可分为:元素半导体、无机合成物半导体、有机合成物半导体、非晶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

(2)超导体分别可分为: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或传统超导体和非传统超导体、或高温超导体和低温超导体、元素超导体、合金超导体、氧化物超导体、有机超导体;

3、二者应用不同:

(1)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应用、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应用;

(2)超导体的应用可分为三类:强电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强电应用即大电流应用,包括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弱电应用即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应用主要包括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

扩展资料:

超导体的有关用途——产生磁场:

常规导体做磁体时,要产生10万高斯以上的稳态强磁场,需要消耗3.5兆瓦的电能及大量的冷却用水,投资巨大;而超导材料在超导状态下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因此只需消耗极少的电能,就可以获得这么大的稳态强磁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导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超导体

超导体是一种超导材料,指的是在某种温度下,电阻为0的导体。另外还有半导体,而半导体指的是长文的状况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在物质的形式上有气体、固体等,那么半导体和超导体的区别是什么呢?半导体和超导体的区别包含了以下罗列的几个方面,1、使用的环境不一样,半导体通常在室温环境下使用,超导体通常在超低温的环境下使用。2、分类不一样,半导体分为元素半导体、有机合成物半导体、无机合成物半导体等。如果按照临界温度分类,超导体分为高温超导体、低温超导体。

半导体( semiconductor)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conductor)与绝缘体(insulator)之间的材料。

超导体(英文名:superconductor),又称为超导材料,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在实验中,若导体电阻的测量值低于一个极小值,可以认为电阻为零。

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今日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

人类最初发现超导体是在1911年,这一年荷兰科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等人发现,汞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消失,呈超导状态。此后超导体的研究日趋深入,一方面,多种具有实用潜力的超导材料被发现,另一方面,对超导机理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

扩展资料:

超导体基本特性:

一、完全导电性

完全导电性又称零电阻效应,指温度降低至某一温度以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完全导电性适用于直流电,超导体在处于交变电流或交变磁场的情况下,会出现交流损耗,且频率越高,损耗越大。

二、完全抗磁性

完全抗磁性又称迈斯纳效应,“抗磁性”指在磁场强度低于临界值的情况下,磁力线无法穿过超导体,超导体内部磁场为零的现象,“完全”指降低温度达到超导态、施加磁场两项 *** 作的顺序可以颠倒。

三、通量量子化

通量量子化又称约瑟夫森效应,指当两层超导体之间的绝缘层薄至原子尺寸时,电子对可以穿过绝缘层产生隧道电流的现象,即在超导体(superconductor)—绝缘体(insulator)—超导体(superconductor)结构可以产生超导电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超导体

百度百科—半导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473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