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熔点多少,沸点,化学性质

乙醛熔点多少,沸点,化学性质,第1张

乙醛(acetaldehyde)一种醛。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21℃,沸点20.8℃,相对密度0.7834(18/4℃),相对分子质量44.05,分子结构为甲基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醛基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极性分子。可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和苯。易燃,易挥发。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0%~57.0%(体积)。易氧化而成醋酸。在少量酸存在下很易聚合成三聚乙醛(液体,熔点124℃),低温时生成多聚乙醛。以上两种聚合体能在少量硫酸作用下分解为乙醛。在工业上主要由乙炔在高汞盐的催化下水合而生成;新的生产方法是将乙烯在氯化铜-氯化钯的催化下用空气直接氧化。主要用于生产乙酸、乙酸乙酯和乙酸酐,也用于制备季戊四醇、巴豆醛、巴豆酸和水合三氯乙醛[1]。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aldehyde

中文名称2: 醋醛

英文名称2: acetic aldehyde

CAS No.:75-07-0

分子式: C2H4O

分子量: 44.05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臭味。

熔点(℃): -123.5

沸点(℃): 20.8

相对密度(水=1): 0.7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2

饱和蒸气压(kPa):98.64(20℃)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188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63

闪点(℃): -39

引燃温度(℃): 140

爆炸上限%(V/V): 57.0

爆炸下限%(V/V): 4.0

溶解性: 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制造醋酸、醋酐和合成树脂。

危险性:

健康危害: 低浓度引起眼、鼻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吸入尚有麻醉作用。表现有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及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肝和心肌脂肪性变。可致死。误服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麻醉作用及心、肝、肾损害。对皮肤有致敏性。反复接触蒸气引起皮炎、结膜炎。慢性中毒:类似酒精中毒。表现有体重减轻、贫血、谵妄、视听幻觉、智力丧失和精神障碍。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问题一:乙醛有毒吗? 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有 *** 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 20.8OC,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待互溶.

结构简式:CH3CHO

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2.氧化反应

(1)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

(2)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氢氧化铜悬浊液)

乙醛的用途

乙醛是有机合成工业中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来生产乙酸,丁醇等.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aldehyde

中文名称2: 醋醛

英文名称2: acetic aldehyde

CAS No.:75-07-0定

分子式: C2H4O

问题二:如何消除乙醛对人体的毒害 酒精是怎样被人体吸收的?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快而且完全。一般在胃中吸收20%,其余80%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胃内有无食物、胃臂的功能状况、饮料含酒精的多少以及饮酒习惯均可影响酒精的吸收。空腹饮酒时,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100%。酒精还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人在有酒精的空气中工作,有可能因吸入酒精而中毒。酒对人体的作用与其浓度和吸收速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吸收速度越快,作用也越明显。

进入人体内的酒,约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因此,饮酒者都是“一身酒气”,也可用呼吸测酒器检测出来。其余90%经由肝脏代谢。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但乙醇的氧化,并不受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低的影响,也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它只按其固定的规律进行,即肝脏以每小时10毫升的速度将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直至消化完为止。

酒精的吸收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

如果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酒,初始酒精会像轻度镇静剂一样,使人兴奋、减轻抑郁程度,这是因为酒精压抑了某些大脑中枢的活动,这些中枢在平时对极兴奋行为起抑制作用。这个阶段不会维持很久,接下来,大部分人会变得安静、忧郁、恍惚、直到不省人事,严重时甚至会因心脏被麻醉或呼吸中枢失去功能而造成窒息死亡。 7pT

因为各种饮用酒里都含乙醇,乙醇在体内主要发生如下变化: Ws1q

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SH-

乙醇 乙醛 +IMfc

2CH3CHO + O22CH3COOH uO

乙醛 乙酸

上面两个反应中“酶”起了决定性的催化作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在特殊的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的。人体内含有各种蛋白酶的量因人而异。 \>>

问题三:乙醛有毒吗?跟甲醛相比哪个更有毒,毒性更强 有毒。都跟浓度有关。

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 作用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 *** 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 *** 和水肿、眼 *** 、头痛。

b. 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c. 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注:新装修的房子里一般甲醛都会超标,只要在新房里放上一两盆吊兰,甲醛就全部都会被吸收。

乙醛健康危害: 低浓度引起眼、鼻及上呼吸道 *** 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吸入尚有麻醉作用。表现有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及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肝和心肌脂肪性变。可致死。误服出现胃肠道 *** 症状、麻醉作用及心、肝、肾损害。对皮肤有致敏性。反复接触蒸气引起皮炎、结膜炎。慢性中毒:类似酒精中毒。表现有体重减轻、贫血、谵妄、视听幻觉、智力丧失和精神障碍。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 *** 性,具致敏性。

安全防护:

乙醛要用耐压玻璃瓶或金属桶盛装。容器须存放在有冷气设备,通风良好,用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内,要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强碱、氨、胺类、卤素、醇+酮、酚等物质,以及遇水燃烧的物质分隔存放。包装必须坚固密封,不宜久存。搬运要轻放轻卸。

灭火可用雾状水、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干砂。

泄漏出物料时。首先要切断火源,进行通风,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人废水系统。

问题四:乙醛对生欲有什么危害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但是,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较少,蔬菜,水果消费量高等)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

综上所述饮酒对人体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饮用低度酒有些益处,但长期多量饮酒有害。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

问题五:乙醛中毒多久会死亡 热心问友2011-06-23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达到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 *** 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老人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是装修和家具的主要污染物。其释放期长达2-10年,遇热遇潮就会从材料深层挥发出来,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对老人、小孩和孕妇危害最大。急性甲醛中毒为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引起的以眼、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诊断原则根据短期内职业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后迅速发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表现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为急性甲醛中毒。2、诊断及分级标准2.1甲醛 *** 反应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 *** 症状,如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胸部听诊及胸部X线无异常发现。2.2轻度中毒有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结膜、咽部明显充血,胸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性罗音。经综合分析,可诊断为轻度中毒。胸部X线检查除出现肺纹理增强外,无重要阳性发现。2.3中度中毒根据下列表现综合分析,可诊断为中度中毒:a.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胸部听诊有散在的干、湿性罗音。可伴有体温增高和白细胞计数增加。b.胸部X线检查有散在的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2.4重度中毒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a.喉头水肿及窒息b.肺水肿c.昏迷d.休克。3、治疗原则3.1迅速脱离现场,静卧、保温、必要时吸氧。短期内吸入大量甲醛蒸气后,出现上呼吸道 *** 反应者至少观察24小时,避免活动后加重病情。3.2注意观察,防止肺水肿。必要时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3.3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预防感染。4、劳动能力鉴定轻度和中度中毒,经短期休息治疗,治愈后一般可以从事原作业。但有过敏体质者及重度中毒治愈后应调离。5、健康检查的要求5.1甲醛作业工人应作就业前体检及每2年一次的定期体检。5.2体检时须进行内科、五官科、皮肤科、胸部X线透视或缩影片等有关检查,有条件单位可做肺功能测定。6、职业禁忌证a.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甲醛中毒预防b.全身性皮肤病c.慢性眼病d.对甲醛过敏者。附录A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参考件)A.1本标准适用于急性甲醛中毒。其它醛类化合物,特别是低分子醛和开链醛,如乙醛、丙烯醛等急性中毒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A.2本病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故诊断时以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及胸部X射线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作为参考指标,如临床表现和胸部X射线检查不符时,可根据较严重的指标做出分级诊断。 *** 反应不属于急性中毒范畴,急性支气管炎及一度至二度喉水肿为本病的诊断起点。A.3急性甲醛中毒可伴有眼灼伤或皮肤损害,其诊断分级参见GBZ54、GBZl8。A.4甲醛中毒引起的喉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分四度,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时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二度:安静时呈“三凹征”,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也无烦躁不安;三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显著,且有烦躁,入睡困难;四度:除三度呼吸困难的表现外,还有躁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A.5甲醛可引起哮喘,属过敏性疾病,本标准未予列出。A.6本病的潜伏期长达48小时,在发作前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对接触高浓度甲醛者应注意观察,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81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