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为什么发展这么难?

中国半导体为什么发展这么难?,第1张

在如今互联网社会,芯片基本上变得无处不在,计算机、手机和其他数字电器成为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现代计算、交流、制造和交通系统,包括互联网,而这全都依赖于集成电路的存在,因为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

很多学者认为有集成电路带来的数字革命是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集成电路的发展史以及芯片的设计制造流程。

这里,我们需要先搞懂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集成电路(IC)就是在一块极小的硅单晶片上,利用半导体工艺制作上许多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及电阻、电容等元件,并连接成完成特定电子技术功能的电子电路。

集成电路

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芯片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半导体材料

简单理解来说,在半导体上镶嵌多个相关联的电路,然后封装在管壳上就想成了集成电路。芯片就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是集成电路的载体。

芯片的设计生产流程

片设计生产极其复杂,并且投入巨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少企业敢涉足半导体领域的原因。

芯片设计分为前端设计和后端设计,前端设计(也称逻辑设计)和后端设计(也称物理设计)并没有统一严格的界限,涉及到与工艺有关的设计就是后端设计。

首先企业在研发的时候,需要制订好芯片规格,也就像功能列表一样,包括芯片需要达到的具体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要求。比如华为公司需要研发下一代的麒麟1020芯片,那么芯片所要达到的功能与性能是怎么样的,这需要提前制定好,这样研发人员才能拿出设计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架构,划分模块功能。

半导体难招人的原因有收入低、休息少、夜班、责任大等。

1、收入低:

半导体呢,虽然是制造业的天花板,收入对比一些很传统的行业,比如画图、机械之类的,确实要高出一些。但是,半导体行业一般都建厂在一二线城市,建在三线城市的都很少,即使是在三线城市,收入也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再联系到大城市的物价、房价,在城市安家的机会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变成了外来务工人员,上了一年班,调休十几天回趟老家。

2、休息少:

受疫情和贸易战的影响,我们国内的芯片订单不断增多,很多企业变成了单休,为了保证机台,无故障的运行,产品无缺陷。这样,车间里面就需要24小时有人参与,休息自然就难以保证。

3、夜班:

机台要24小时运转,那么就要有人24小时加工产品和维护机台状况。工艺、设备、生产都免不了倒班的命运。有的人干了七八年,熬成资深工程师就脱离了倒班的命运,有的人舍去几年的工作经验,付出了沉默成本吧,转行到其他行业。

4、责任人:

半导体一盒产品要经历上百道、上千道工序,几个月的生产周期。一旦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责任都是很重大的。

很难。半导体物理是研究半导体原子状态和电子状态以及各种半导体器件内部电子过程的学科。是固体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半导体中的原子状态是以晶体结构学和点阵动力学为基础,821半导体物理很难。半导体物理主要研究半导体的晶体结构、晶体生长,以及晶体中的杂质和各种类型的缺陷,半导体物理概念多、抽象,不好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928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