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专业简介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专业简介,第1张

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著名的UCLA...时尚,并产生过多名诺奖获得者和奥运会冠军,NCAA也是实力强大。洛杉矶(LA)也是梦一般的地方,因为好莱坞的缘故,LA应该也是在出现在电影电视上最多的城市之一。所以,很多人都有LA的情结,这也许也是UCLA成为“牛人情人校”(我自己取的名)的一个原因吧。

物理的deadline为12月15日。研院对ibt的单项有所要求如下:

• Writing: 25

• Speaking: 24

• Reading: 21

• Listening: 17

• Total minimum passing score: 87

可见UCLA对于口语要求很高...这个24分的口语要求卡了不少人...

注意物理系所要求的推荐信中有一封应当描述申请者的英语能力(verbal ability in English)。物理系网页为:http://www.physics.ucla.edu/

UCLA的物理系规模很大,实力也很强。其与UCSB合作运营加州纳米研究院(CA Nanosystem Institute), 并拥有自己的托卡马克(Tokamak,即受控核聚变装置)装置......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又分为软凝聚态与硬凝聚态物理两个方面。软凝聚态的研究方向包括干涉成像,低温物理与声学,自发能量聚集效应,微流体与纳米流体等。硬凝聚态研究方向包括相变,超导,磁学,半导体等等。

http://www.physics.ucla.edu/%7Enayak/cmp-home.html,该网站对UCLA的硬凝聚态研究有较详细的介绍。

UCLA的基本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也具有较强的实力,但我不是很了解。

UCLA对于北大,中科大等学校相对比较友好,往年常常向这几所发放offer。但今年可能由于UC系统财政状况等缘故,招生缩减得很厉害,据说只向中科大和浙大各发了一个offer。

UIUC(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小城香槟市。Deadline为1月15日。

UIUC的物理系是全美最大的物理系之一。两次诺奖获得者,肖特基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和低温超导理论的提出者——John Bardeen教授就出自UIUC的物理系。UIUC的物理系是全美凝聚态物理方向的top1,量子物理排名第7,原子核物理排名第8.

UIUC的ibt的最低要求是79,但full status的录取的要求却是102。

http://www.physics.illinois.edu/ 物理系网址

物理系的研究领域包括AMO,量子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等。UIUC拥有全美最大的之一,也是实力最强的凝聚态物理研究组,凝聚态组与其他系,特别是材料系是交叉在一起的,所以实验室和办公室多,他们有自己的一栋楼,很大,外加 MRL(Materials Research Lab)和Beckman 那栋楼(都抵得上中一,中二和中三之和)的一部分实验室。他们还与力学系、化学系、电子系交叉合作。可以说是大杂烩。凝聚态组的研究方向也多种多样,包括纳米科学与技术,半导体,低维系统,超导体,强关联系统,电子材料,MBE等等,其中,03年的诺奖获得者,Leggett教授,研究超导体。此外,UIUC的物理系在量子信息的研究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实力。

UIUC往年对北大相对较友好。今年可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所发offer的数量大大减少。交大物理系也有几位老师曾在UIUC做过访问学者,对UIUC有兴趣的同学可咨询一下Minggang Xia老师。

申请的时候了解信息非常重要,我本来打算申请UIUC的,当时PS都已经针对UIUC改得差不多了。但事前得到消息,UIUC的物理系今年可能缩招,我便放弃了继续申请。事实证明,这个消息让我少花了一笔不菲的费用。

交大物理系的top3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机会获得UIUC的offer,所以,很值得尝试。UIUC曾经在前几年给过应物一个offer,这位学长物理系的同学或许都或多或少地听过,就是曾经获得挑战杯特等奖的Jiajie Diao同学。他的经历很传奇,记得当初郑校长曾经在开学典礼上提过这位学长,以他的传奇经历来勉励我们。

CMU(卡耐基梅隆大学):

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全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领头羊之一。李开复就在CMU获得PhD学位。位于宾州的匹兹堡市。

物理系的deadline为1月15日,托福要求为600分,那么对应的ibt应该是100分。网申使用物理系自己的网申系统,不用交申请费。

物理系网页:http://info.phys.cmu.edu/

物理系的规模较小。凝聚态组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好几个还是荣誉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纳米粒子,材料结构等。相比之下,计算物理的组规模还可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954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