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芯卓半导体胡埭地址

无锡芯卓半导体胡埭地址,第1张

无锡芯卓半导体胡埭地址:公司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东区

无锡芯卓半导体项目是无锡重大产业项目组成部分。工程包括生产厂房1、生产厂房2。综合动力站1、生产辅房等建设内容。

项目建成后,将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无锡市场,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带动周边就业,为无锡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生态圈建设,注入全新的强劲动能,对促进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公司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东区,其各栋主体结构已于2021年6月底顺利封顶,主体建筑计划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目前主体结构的土建工程正进行收尾工作,机电安装、洁净室建设等正有序开展,即将完成具备工艺设备搬入条件。公司正按规划进度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其他进展情况请关注定期报告。

外资企业海力士借壳太极上市第一步

海力士为原来的现代内存,2001年更名为海力士.海力士半导体在1983年以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成立,在1996年正式在韩国上市,1999年收购lg半导体,2001年将公司名称改为(株)海力士半导体,从现代集团分离出来。2004年10月将系统ic业务出售给花旗集团,成为专业的存储器制造商。 海力士半导体是世界第二大dram制造商。目前,海力士半导体致力生产以dram和nand flash为主的半导体产品。海力士半导体以超卓的技术和持续不断的研究投资为基础,每年都在开辟已步入纳米级超微细技术领域的半导体技术的崭新领域。从太极与海力士设立合资公司这条公开信息来看,公司的营利水平,生产领域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下面的公开报道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合资公司只是第一步,江苏很可能让韩国海力士借壳太极上市,推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巩固和强化无锡在国内微电子产业的领先地位。5月17日,无锡市与韩国(株)海力士半导体公司共同投资建设12英寸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在南正式签约。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省委书记梁保华出席签约仪式,并会见了韩国海力士半导体有限公司长金钟甲一行。 梁保华对海力士新项目的签约表示热烈祝贺,对金钟甲先生来南出席签约仪式表示欢迎。他说,海力士项目落户的无锡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微电子产业基地。海力士项目于2005年投资建设以来,经过两次增资扩产,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投资新项目,体现了海力士的远见和信心,标志着海力士在无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梁保华表示,江苏将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努力为所有投资者创造更富有竞争力的环境。他衷心祝愿海力士半导体新项目建设顺利,尽早投产见效。 金钟甲感谢梁保华的热情接待。他说,在江苏省、无锡市府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海力士—恒亿项目发展势头很好。海力士将尽最大的努力,把在无锡的投资项目做成中国最成功的外商投资企业。 由韩国(株)海力士半导体与恒亿半导体共同投资的无锡海力士—恒亿半导体项目,于2005年4月在无锡新区开工建设,经过两次增资后,投资总额达50亿美元,12英寸晶圆实际产能超过20万片,生产工艺从90纳米升级到54纳米的全球领先水平,成为我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此次签约的封装测试项目,投资额为3.5亿美元,建成后将形成12万片月封装测试生产配套能力,同时将进一步推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巩固和强化无锡在国内微电子产业的领先地位。所以个人认为太极想象空间巨大。

原文,股票之门 http://bbs.gpzm.com/thread-651202-1-1.html

太极实业将涉足半导体行业 与海力士共同设合资公司

2009-7-20 作者: 来源:

太极实业将与海力士投资1.5亿美元设立合资公司,涉足半导体行业。公司目前产业单一,此举有利于公司的多元化经营。

太极实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和海力士将共同投资1.5亿美元在无锡设立合资公司。其中,与海力士分别以现金0.8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3亿元)和0.675亿美元向合资公司出资,并分别持有合资公司各55%和45%的股权。同时,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后可以通过银行进行贷款,贷款金额为2亿美元;即合资公司成立后的初始总资产为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91亿元)。合资公司将主要从事半导体生产的后工序服务。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后,合资公司将使用3.05亿美元向海力士和海力士(无锡)购买探针测试和封装相关资产。

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涤纶工业长丝、涤纶帘子布、帆布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从08年的情况看,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公司08年四季度生产、销售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目前产业单一,公司此次涉足半导体行业,有利于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同时随着公司一系列项目的投入及后续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在工业丝、涤纶帘子布和帆布的市场地位也将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公告显示,海力士是在无锡投资最多的外国公司,海力士最早向无锡市提出了本次交易意向。海力士的交易目的包括:集中经营力量于核心产业领域(前工序);通过在中国构建前/后工序统筹生产体制,提高制造及物流效率;确保具有竞争力的稳定性外包企业。海力士希望合资公司成为其重要的战略伙伴。海力士2008年销售收入相比2007年下滑21%,全年亏损4.7万亿韩元。2008年末海力士金融负债总额高达7.8万亿韩元,净负债率高达130%,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金融负债达2.6万亿韩元,而海力士截至2008年底的现金余额为0.5万亿韩元。

公司以3.07元/股向控股股东--无锡产业发展集团非公开发行1亿股已完成,控股股东全部以现金认购。本次募资将用于:投资21,850万元对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太极实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剩余募集资金7,65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不得转让,该部分新增股份预计可上市交易的时间为2012年7月9日。此举将能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 2009年1-3月每股收益0.007元,每股净资产1.62元,净资产收益率0.44%,营业总收入1.23亿元,同比减少9.79%,实现净利润262.11万元,同比减少21.10%。

集成电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经过多年部署,我国目前主要有四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以深圳为中心的泛珠三角和以武汉、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区域。

在上述四个区域中,不仅有上海、北京、无锡这类已经布局多年的城市,也有南京等后发奋起的城市。

随着集成电路新政的出台,产业再度迎来利好,下一步区域和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如何协同?

四个区域十大城市

由于集成电路产业对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要求很高,因此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基本都分布在省会城市或沿海的计划单列市,并基本呈现“一轴一带”的分布特征。

“这种‘一轴一带’是十几年前就有的布局,沿江发展轴是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合肥,一直到南京、上海;沿海发展带是从大连、北京、天津、青岛再到厦门、福州、深圳、广州,呈现一个燕翅型的布局。其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是燕头,珠三角、京津环渤海是两个翅膀,中西部是燕子的尾巴。”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告诉第一 财经 记者。

根据芯思想研究院2020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前10强中,长三角地区占五席,分别是上海、无锡、合肥、南京、苏州,珠三角地区深圳入围,环渤海北京入选,中西部有成都、西安、武汉入选。

这个排名,其实也和我国已有的集成电路产业格局相符。“集成电路产业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一投入就能看到效果,它从政策、资金、产业基础、上下游的配套再到人才,都需要长期投入才能慢慢看到成效。”李珂说。

具体来看,上海排在榜单首位,集成电路是其三大重点产业之一,已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各环节领域。根据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700亿元,其中设计业715亿元,制造业389亿元,封测业382亿元,设备材料业218亿元。

在企业方面,上海仅浦东张江就集聚了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华大半导体、紫光展锐、上海微电子装备、盛美半导体等多家知名企业;在设计领域,上海一些集成电路企业的研发能力已达到7纳米,其中紫光展锐在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的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

在今年1~5月各个领域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仍逆势增长,销售收入实现38.7%的增长。

作为国内综合科研实力最强的地区,北京规划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且北京的产业规模多年来一直位居前三,并在技术研发、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方面都有良好基础。

而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规模最大的城市,规划到2023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其中设计业销售收入突破1600亿元。

另外在十强城市中,江苏有三个城市上榜,分别是无锡、南京、苏州。其中既有布局多年的无锡和苏州,也有近几年开始发力的南京。

无锡是江苏集成电路产业最发达的城市。2018年和2019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其中,2019年的产值达1178.3亿元,增长8.3%,位于江苏省第一,占比超过50%;在全国居第二,占比超过10%。

近两年,华虹半导体无锡基地(一期)12英寸生产线、中环领先大硅片、海力士二工厂、联动天翼新能源一期等重大项目在无锡竣工投产。就在8月5日,无锡市政府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面合作共建的江苏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中心建成后,将形成3个以上行业级集成电路应用测试平台。该项目整体团队规模预计达130人以上,计划培养、引进大型公司高管等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引进博士级别专业人才60人以上。

集成电路产业覆盖设计、芯片制造、封装与测试、装备与材料和EDA等多个领域。李珂对记者表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四个主要区域,发展的重点有所不同。在长三角地区,制造环节是最核心的,无论是上海的芯片制造和设计,还是整个江苏的封装测试、芯片制造,都是这个区域的最大优势。而北京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突出,比如全国前十大的IC设计公司,北京占了超过一半。珠三角则是在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比较突出,包括中兴、华为,以及下游的整机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中西部则处在赶超的状态,比如西安的三星、武汉的长江存储。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3063.5亿元,同比增长21.6%;制造业销售额为2149.1亿元,同比增长18.2%;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349.7亿元,同比增长7.1%。

15.8%的增长率虽然比以往低,但相比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同比下滑12.1%的情况,中国半导体市场仍是逆势上扬。

要在整个产业链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经过20年发展,在设计等领域取得不小进步,但是在制造、上游装备等领域,依然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8月7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峰会上表示,尽管华为在芯片里的 探索 从十几年前的严重落后经历了“比较落后、有点落后、赶上来再到领先”的过程,但由于制造环节的缺失,让华为即将发布的5G芯片麒麟9000很可能成为麒麟高端芯片的最后一代。他还呼吁,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伙伴应该全方位扎根。

在早些时候的8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下称“新政”)。这份新政也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力度最大以及覆盖范围最广的文件,包括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减税相关内容,第一条就是针对制造企业。比如,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李珂对记者表示,如果说以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现在不管是国家大基金的设立,还是科创板支持集成电路企业上市,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问题,所以当前的关键是技术领域的突破。“过去我们谈产业链上的重点突破,选几个领域先突破。现在和以往不同,需要在整个产业链全面突破。”

按照以往经验,国务院发布文件以后,各部委和一线城市都会发布更具体的政策。李珂说,相比此前的《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出台后少数城市略显蜂拥的布局,本次新政出台的背景是,各地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仍然很高,但是更重要的是已经认清自己的城市禀赋,因此在承接项目时会更加理性。

李珂还认为,从产业发展来看,不管是经济强省还是信息产业强省,发展集成电路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否拥有一条12英寸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是一个关键。“比如广州去年有了第一条12英寸生产线,杭州今年的重点项目也有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项目。”

对于近年开始发力集成电路产业的后起之秀南京,还有中西部产业规模靠前的成都,李珂认为,这些地方要继续发挥自己的城市优势,比如成都要利用好自身的高校资源(电子 科技 大学),另外还要加快布局12英寸的生产线,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976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