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接连出手的「核心工业软件」是什么?

高瓴接连出手的「核心工业软件」是什么?,第1张

软件行业中,工业软件只占很小的比例,却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堪称工业领域的“皇冠”。而在“卡脖子”清单中,工业软件和芯半导体片是同时击中中国制造的“软”“硬”两把利剑。但芯片万众瞩目,相反工业软件作为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最大短板却未引起 社会 各方足够重视。

但最近,这个行业也引起了头部投资机构的关注。

发力CAD、CAE,领投卡伦特、十沣

近期,高瓴创投独家领投了核心工业软件、CAD软件「卡伦特」。成立于2014年的卡伦特,独立自主研发了云原生CAD智能设计软件的几何引擎。

CAD软件作为工业软件体系中最关键、难度最高的研发设计类软件,需要大量学科知识的积累与融入,这造成了其壁垒极高、产品实现难度也高,长期以来为国际巨头——包括西门子、达索、欧特克等欧美公司所垄断的局面。

而卡伦特 科技 从研发第一天起就以CAD协作设计和人工智能为突破口进行研发,解决了传统CAD从0开始设计、知识复用难度大、协作困难等问题。

作为基于云计算的智能软件,能通过在线协作的方式实现更高效的流程设计。在工业设计软件实现了“弯道超车”,突破我国工业软件“卡脖子”的困境。

目前,卡伦特在云端智能CAD平台这全新一赛道稳居头部。

在高瓴合伙人黄立明看来,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过程中,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不仅是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刚需,更是我国工业长期发展的基础设施。CAD平台市场规模大、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产品实现难度高、壁垒强。而卡伦特团队在这一领域实现了可贵的突破,以AI智能为发力点,产品通过独特优势切入市场,是真正以技术创新实现“国产替代”的代表性企业。

除了投资CAD,高瓴还低调投资了工业软件中另一个核心的技术:CAE,即工业仿真软件。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是工业软件里面开发难度最大的一款。即把设计出来的产品,通过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这可以为工业产品节约巨大的试错成本。

简单的说,小到一部手机的出厂、大到一架飞机是否有足够韧性来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都必须用 CAE 软件来模拟试验。

天眼查显示,深圳十沣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十沣 科技 )今年已获得高瓴创投A轮投资。十沣 科技 为中国科学院陈十一院士2020年创立,但其核心团队组建、核心软件研发早在2012年就起步。

历经近10年磨砺,目前,十沣 科技 自主开发的CAE,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等众多领域,成为高端装备产业自主可控研发平台或技术解决方案的重要选择。

陈十一院士指出,在诸如机器人制造这样高价值、高端工艺领域,因其交叉性极强,信息处理系统与物理系统需达到深度融合,高性能仿真软件贯穿机器人软硬件开发的各个环节,我国必须迎头赶上。CAE软件产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培育自主品牌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是提高国家竞争力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

数字化、智能化加仓工业软件领域

实际上,高瓴在工业软件的布局并非从近期才开始。仅以高瓴创投公众号披露为例,可以看到,7月以来,其密集出手、加轮了全应 科技 、深势 科技 、数益工联。

譬如,高瓴创投2019年A轮领投企业全应 科技 ,今年9月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高瓴创投持续跟进。

全应 科技 是一家聚焦于热电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全应热电云,以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建立云+边+端的可信工业互联网架构,在线动态构建热电系统端到端数字孪生模型,有效提升热电生产效率,为热电企业创造节煤降耗、碳排减少。

全应 科技 创始人夏建涛博士表示,“以数字 科技 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工业从‘大’迈向‘强’的重要抓手。全应 科技 自创立以来,立志于将智能 科技 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方式为高能耗流程工业提供节能降耗解决方案。”

再往前,8月26日,数益工联也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独家领投。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持续深化与迭代,构建全球领先的工业数字化软件团队。

数益工联致力于打造基于数据流+价值流的离散制造业工厂数字化软件;应用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与丰富的现场交互手段,为离散制造业客户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从规划到实施落地的端到端工厂级解决方案;打造行业与客户的工业数据平台,持续提供数据智慧服务。

而8月5日,高瓴创投则领投了深势 科技 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深势 科技 “以新一代分子模拟平台为代表的科学计算平台的建设,以及相关技术在药物、材料设计等场景的落地”,是一家专注于解决微尺度工业设计难题的企业。

工业软件“蓄势待发”,高瓴要啃“硬骨头”

从高瓴今年的投资不难看出,其正在加速硬 科技 领域的布局。

从围绕光伏、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板块,到从上游开始对芯片的全链条布局,再到以今年7月上市的成功上市的怡合达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到如今的工业软件领域,高瓴显然是有计划地要啃下“硬骨头”。

中国的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欧美软件巨头垄断,据分析,国产工业软件较国际最高水准“落后达30年”。事实上,我国工业软件起步并不晚,但由于中途我们“重硬轻软”、忽视了软件化建设,致使我国自主工业软件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后止步不前,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从一度高达25%萎缩到目前不足5%,在一些关键领域甚至全军覆没。

如今,智能制造和“工业4.0”正越来越聚焦于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厂和数字化运营服务。数字建模和仿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E计算机辅助仿真等核心工业软件,已成为数字化工业背后不可或缺的支柱。

而随着“工业4.0”等进程的加快,对工业软件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软件产品,而是向着包含多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变。这对于国产工业软件提供商来说是个缩短与国际巨头差距的机遇。这同时也意味着,国内软件企业需要改变加快研发步伐。高瓴等一众资金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工业软件研发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潜力正在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

近日,佰思杰完成了近亿元A轮融资,而本轮融资由小米集团领投。

佰思杰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为中国制造500强企业(集团)提供智能制造核心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智能产线、智能仓库物流、智能检测、MES、QMS、MRO、LES、SRM、WMS、企业应用集成等。

同时佰思杰也有一些优秀的产品,例如仓库管理系统5.0(以下简称nebula WMS)。Nebula WMS是nebula MOM Suite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用于支撑制造企业供应链运营,对原料、制品和成品进行入出库及在库管理。还有监控组态软件Nebula IoT Enabler5.0。这款产品是佰思杰公司将其在十余年间积累的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的经验与前沿IT技术相结合而研发的产品。

佰思杰CEO刘先锋先生表示:“后疫情时代会是中国品牌及产品建立新优势的最好时机。本轮获得小米集团领投的融资,为佰思杰持续完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及获得新动能提供了强大助力,佰思杰将继续深耕制造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扩大自身产品、技术和服务领先优势,以生产制造和供应链协同为核心,助力中国企业降本增效,为实现中国智造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酷爱投资的雷军

“小米董事长,金山软件董事长。业余爱好是天使投资”,这是雷军微博的简介。即便去掉小米创始人的标签,雷军依然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投资人。

在国家振兴制造业的时候,他投资了200+腰部制造业公司。在国家加速半导体的时候,他投资了30+半导体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小米系投资过的公司已经超400家,覆盖智能硬件、生活消费用品、教育、 游戏 、社交网络、文化 娱乐 、医疗 健康 、 汽车 交通、金融等领域。

小米对于生态链为主战略投资

虽然这400多家企业涉及各个领域,但主要围绕两条主轴——小米的生态链与供应链。两条链像两个不断咬合的齿轮,推动小米发展至今,也不断链上了一家家企业。对华米 科技 的投资,形成了小米手环业务;对米田 科技 的投资,形成了小米笔记本业务;对纯米电子的投资,形成了电饭煲业务;对曾米 科技 投资,小米有了空气净化器;对飞米电子投资,小米商场中有了无人机;对云米 科技 投资,小米有了净水器;睿米 科技 投资形成了小米智能车载业务。这些产品与其自由的手机、电视业务相辅相成,形成了小米强大的生态体系。

对于供应链为主的产业投资

“生态链”和“供应链”虽两字之差,但彰显的小米投资野心则截然不同,如果说小米生态链的打法成就了所到之处哀鸿遍野的“小米杂货铺”, 对上游核心供应链企业或技术企业的投资则表明了小米增强供应链话语权,构建技术基础的决心。 不难看出,小米在持续打造生态链版图的同时,也不忘另辟一片“竹林”外的投资战场,将其涉猎范围扩展至供应链公司。

一手生态链,一手供应链,构建了小米在产品业务和技术实力两方面的投资突围战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0087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