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DBR的构成和主要内容

说明DBR的构成和主要内容,第1张

DBR(DOS BOOT RECORD,DOS引导记录),位于柱面0,磁头1,扇区1,即逻辑扇区0。DBR分为两部分:DOS引导程序和BPB(BIOS参数块)。其中DOS引导程序完成DOS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的定位与装载,而BPB用来描述本DOS分区的磁盘信息,BPB位于DBR偏移0BH处,共13字节。 它包含逻辑格式化时使用的参数,可供DOS计算磁盘上的文件分配表,目录区和数据区的起始地址,BPB之后三个字提供物理格式化(低格)时采用的一些参数。引导程序或设备驱动程序根据这些信息将磁盘逻辑地址(DOS扇区号)转换成物理地址(绝对扇区号)。

DBR位置:分区内第一个扇区即:0S备份:6 S

DBR大小:一般为 32S或34S或36S或38S其中之一

BPB(BIOS参数块)参数块含义

0DH每簇扇区数注:数据区起始簇为2 C

搜点(. )法 偏移 1A 1B 为文件所在簇

第二点所在扇区- 第一点所在扇区/ 第二点所在簇- 第一点所在簇

第一点:55816 S ,(B7 04)1207 C

第二点:56040 S ,(BE 04)1214 C

56040-55816 / 1214-1207 = 224 / 7 = 32

OEHOFHDBR大小注:FAT表的起始为:F8 FF FF

20H--23H本分区大小

24H --27HFAT表大小

DOS引导记录公式

DOS引导记录公式:

文件分配表≡保留扇区数

根目录≡保留扇区数+FAT的个数×每个FAT的扇区数

数据区≡根目录逻辑扇区号+(32×根目录中目录项数+(每扇区字节数-1))DIV每扇区字节数

绝对扇区号≡逻辑扇区号+隐含扇区数

扇区号≡(绝对扇区号MOD每磁道扇区数)+1

磁头号≡(绝对扇区号DIV每磁道扇区数)MOD磁头数

磁道号≡(绝对扇区号DIV每磁道扇区数)DIV磁头数

激光器的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受激发射,二是谐振腔。本文对VCSEL类型激光器中构成谐振腔的DBR(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分别介绍两个基本的物理知识:反射相变与薄膜干涉。

DBR在VCSEL激光器中的位置如下图:

当光从光疏介质n1射向光密介质n2(折射率n2>n1)时,反射光会在界面处发生180度相变。而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则不会发生相变。

从工程角度理解,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光的反射与电信号在阻抗变化时的反射可以类比。当电信号由高阻抗传输线进入低阻抗传输线时,会产生负相反射(相变180度),从低阻抗进入高阻抗时,会产生正相反射(无相变)。光传输介质的折射率类比于电信号传输的阻抗。

更深层次的解释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光在穿过一层薄膜时,会在上下表面发生两次反射,薄膜的厚度会影响两次反射的光程差,如果控制薄膜厚度为(1/4+N)倍的波长,则两次反射的光程差为(1/2+2N),该光程差对应180度相变,而其中一次反射又会发生180相变,则两次的反射光最终同相,叠加增强,即增加了总体的反射系数。而DBR实际就是两种折射率的介质交替叠层,光经过DBR时,每过一层都会增加一定的反射系统,最终DBR的反射系数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

薄膜干涉机制示意图:

图注1:为显示清晰将三束光分开画,实际是叠在一起的;

图注2:蓝色的第一次反射(180度相变)与黄色的第二次反射光(因光程差导致180度相位差)最终同相,叠加增强。

这里只介绍了一种DBR的工作机制,实际还有其它类型的DBR,如DFB激光器中使用的DBR与VCSEL中使用的在结构上就有差别。但DBR都是使用干涉原理工作的,所以DBR对特定一些波长范围的光才会有高反射率,并且可以做到极低的损耗,与其它类型反射器(如金属表面)在反射特性上有差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045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