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国产代替、船舶制造产业链迎来长期投资机会

半导体、国产代替、船舶制造产业链迎来长期投资机会,第1张

又一半导体国产替代材料,光掩模版的瓶颈在于石英基板

根据Wind数据,2019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为328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CAGR为5%。根据IHS统计,2018年全球平板显示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3.6亿元,CR5约为90%,前五大公司分别是SK电子、HOYA、 L .G-IT、 PKL和DNP。

1)掩膜版主要应用于微电子制造工艺中的光刻工艺,其原理类似于传统相机的底片。

掩膜版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模板将掩膜版.上事先印制好的电路图案复制到芯片或显示面板玻璃上,以达到批量生产的目的。

2)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为掩膜版主要下 游需求,预计2022年 掩膜版市场规模分别为346亿元和63亿元。

半导体领域,线宽工艺的提升带动单位芯片所需掩膜版的数量骤增,全球半导体产能向中国转移两个因素将带动国内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显示面板领域,显示精度的提高、面板尺寸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显示面板产能向中国转移三大动因会拉动平板显示掩膜版行业的蓬勃发展。

3)掩膜版基板占掩膜版原材料成本90%,主要以石英基板为主,是产业链的核心瓶颈。

原材料方面,掩膜版主要以掩膜版基板和遮光膜。现在用以制作掩膜版基板的主要为石英玻璃、苏打玻璃和硼硅玻璃,其中以石英玻璃的化学性质最为稳定,在硬度、热膨胀率、透光率等方面表现皆为不俗,广泛运用于高精密产品的生产,生产工艺以熔融和合成为主。

4)下游半导体大厂积极布局掩膜版自产自用战略,美日韩占据独立制造商主要份额。

半导体掩膜版领域,福尼克斯、大日本印刷、日本凸版印刷合计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显示面板掩膜版领域, 日本SK- -Electronics、日本豪雅、韩国LG-IT、福尼克斯、日本DNP合计占据90%的市场份额。

5)石英掩膜版基板领域中,高端掩膜版基材被日韩所垄断,国内起步较晚积极布局国产替代。

石英掩膜版基板领域中,高端掩膜版基材被日韩所垄断,国内起步较晚积极布局国产替代。日韩厂 商凭借多年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占据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国内菲利华具有量产G8.5石英掩膜版基板的生产线,同时也在IC领域有所突破,通过了半导体设备国际巨头的认证。

今年以来,新船需求显著回d。1-7月,全球累计签约新船订单1014艘、7894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同

比增长183.7%,创2016年以来最

高。7月份,全球签约新船订单116

艘、836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环比减少30.9%,同比增加258.5%。

1)新船需求显著回d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1-7月,全球累计签约新船订单1014艘、7894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同比增长183.7%,创2016年以来最高。7月份,全球签约新船订单116艘、836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环比减少30.9%,同比增加258.5%。

短期来看,国际造船市场将持续活跃,预计全年新船成交量有望达到1.2亿载重吨,高于年初行业普遍预期的9000万载重吨水平。

中国方面,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4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7%。承接新船订单45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23.2%。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9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6%,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增长26.1%。

2)今年新造船市场将持续活跃,或将成为近年来造船市场的小高峰

今年造船市场活跃主要受到以下原因带动:

一是下游船东现金流充裕,当前新船价格仍然较低,船东造船意愿提升。受疫情的供需错配影响,从2020年年底开始,集装箱、散货船运价先后大幅上涨,2021年7月克拉克松海运指数较年初提高了107%。运价大幅快速上涨使得一季度船东盈利大增,流动资金充足,而2020年造船价格进一步下降,船东在当前环境下造船意愿提升。

二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新造船订单大幅下降,船东下单计划推迟到2021年,叠加后续更新计划的提升释放,造成2021年订单将成为近年来造船市场的小高峰。2020年全球新造船订单仅为6000万载重吨,这部分需求会推迟到2021年。增速将从交期来看,当前 的集装箱船交期排在了2023- 2024年,表明部分后续更替计划或已经提前释放。

3)此轮造船小高峰对船舶价格影响的d性有限

从船东建造意愿来看,此次疫情造成的运力相对不足主要是港口装卸效率下降引起的,并不是船舶运力短缺。此外,受到此前2008年造船高峰后运力过剩 的影响,加. 上环保要求提升后技术路线尚不成熟,目前船东新造船相对谨慎,需求d性较大,因此价格.上涨幅度有限,目前克拉克松新造船指数143,较2020年底提高了13.5%。

新造船市场进入长周期.上升阶段,此次疫情加速上行周期的到来。造船市场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是海运量增长带来的船队规模需求增长。二是更新需求。

2017年以前,全球化的深入使得海运 量增长快于全球GDP增长,2018年 以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海运量增速放缓,2020年疫情影响或出现负增长,2021年由于欧美国家消费刺激效果显现,海运量或重回正增长。更新需求方面,从2023年开始逐渐进入更新需求持续.上行时期,长度或将达到10年,此轮疫情影响将加速上行周期的到来。

五一期间,外围又不太平,诸多不切实际的言论导致欧美股以及A50暴跌,不少投资者愉悦的过节心情大打折扣,A股节后的行情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时间,市场开始充斥悲观言论,短期冲击或许触发获利了结,但在经历了两年的贸易战与年初 历史 罕见的全球暴跌后,这种级别的冲击对A股影响其实有限。

反而很可能导致风向再次改变,节前的盘面已经有了反应, 科技 半导体将重回行情主线,主要有三方面的依据。

第一,根据过去两年多的经验,几乎每次美国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搞事情,板块个股都会以上涨作为回应。

比如,2019年8月初贸易战大幅升级,正是这轮半导体翻倍行情的起点。

第二,面对国外言论,我国直接正面应对美国最新出台的半导体出口新规,迅速给予强势回应。

国家多个部门于4月27日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并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对所有来自美国的电子产品进行严格审查,包括微软、谷歌、思科、苹果、高通在内的通讯、电力、互联网公司。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落地将会加大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难度,国产替代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意味着相比较2018年贸易战之初,当前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提高了不少。

第三,A股近七成半导体公司一季报实现正常增长(超过了医药、消费行业),龙头公司的业绩不仅未受疫情影响,而且大幅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韦尔股份:一季度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800%,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5%,是全球第三大CIS厂商,CIS产品线丰富。

华天 科技 :一季度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276%,公司海外收入占比59%,是封测龙头之一,产能位居内资专业封装企业的第三位,二季度订单爆满。

卓胜微:一季度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26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2%,是射频龙头,高通芯片供应商,新增4家本土制造和封测厂。

紫光国微:一季度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8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19%,聚焦逻辑芯片主业,是国内稀缺的高端FPGA+特种IC领军企业。

南大光电:一季度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2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14%,是光刻胶领域龙头之一。

圣邦股份:一季度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91%,公司基本上没有海外收入,产品单价与毛利率双双提升,受益国产替代浪潮。

江丰电子 :一季度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增长56%,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1%(逐步降低),是国内溅射靶材龙头,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十分受益于国产替代。

中颖电子 :一季度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30%,公司海外收入占比29%,是国产家电MCU主控芯片的领军企业,受益于国产替代份额明显提升。

以上分析是板块可能爆发的短期逻辑,实际上,半导体产业具备很强的长期逻辑。

一是,5G的建设及应用会给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量。

5G通信网络需搭建基站,设备发射信号,需要大量的半导体。以5G为基础衍生的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医疗IT化,政务IT化,无人驾驶等时髦的应用要在计算机等终端上跑起来,需要更多的半导体部件。

二是,国产替代空间非常大。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半导体的自给自足率只有10%-15%。贸易战开始之后,这些订单就开始向欧洲、日韩转移,更多的是国内企业转移。以前的国产比例只有10%-15%,现在如果要达到30%,就是翻倍的需求。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全球半导体行业开始重塑,短期内欧洲企业很难开工,日韩也有部分产能受到严重影响,国产替代反而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机会。

综合看来,半导体板块具备长短期逻辑,很可能是接下来可 *** 作的方向之一。

现阶段参与半导体公司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选取标的。

一是,公司的技术或者产品属于国内第一梯队,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国内;

二是,一季报业绩增速良好(最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预期中报业绩可以持续高增长;

三是,前期股性好,受到过资金的热烈追捧,且技术上阶段筑底牢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0551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