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开始对汽车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主要是哪些因素?

半导体开始对汽车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主要是哪些因素?,第1张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的一个媒体发布消息,称半导体行业对于汽车行业的整体产业结构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引起了不少朋友们的关注,更是让很多人感觉到非常不解,因为在正常的想法之下半导体行业和汽车行业可以说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行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知识上出现了重要的情况,和汽车产业的升级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就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产业,年初以来国内的很多厂家也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所以半导体行业会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达,我们所使用的汽车也变得越来越高科技,所以随着应用的电子元件数量增多,那么对于半导体行业的依赖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只有依赖这些半导体行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够让我们的汽车变得更加智能,也能够让我们在驾驶汽车的时候变得更加方便。

是在了解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让很多人都感觉到非常的担忧,因为由于受到了病毒的影响,半导体行业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产业不断下降。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会应用到半导体的方方面面还是比较多的,如果半导体的行业产生了一定产量下降的情况,那么不仅仅会对汽车行业产生影响,对于生活之中的多个方面都是会产生严重影响的。

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况目前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只能够等待,随着时间的流逝让半导体行业慢慢的发展起来,不过我们国家现在对于半导体的行业也开始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大力发展,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有着更好的发展,也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度过这一个难关。

而在未来半导体行业一定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关注的一个行业,因为随着现在我们使用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对于半导体的需求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那么在未来半导体的公司也能够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半导体行业不仅仅会对汽车行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对于其他行业所产生的冲击也是会比较大的。甚至会导致有很多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

席卷全球 汽车 产业的芯片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危机之中,或许孕育着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又一次“超车”的机会。

数据显示,受芯片荒影响最大的是年销售量百万甚至千万辆级的传统车企,但对新能源 汽车 企业的影响并不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规模还很小。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 汽车 销量约为7650万辆,而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量则为324万辆,这一数字占全球 汽车 总销量的比重只有4.23%。此外,当下也并非所有芯片都断供,供不应求的主要是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和ECU(电子控制单元)这两种车载电脑的核心芯片,主要运用于搭配电子稳定系统、智能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高端燃油车。正所谓“船小好调头”,相对灵活的产线再加上资源配置优势,使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在此次芯片荒中可以“心不慌”。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芯片荒正是实现国产芯片替代的最好机会。尽管目前中国车用芯片仍有约90%依赖进口,但正如一位长期观察芯片行业的从业人员所言,从中长期来看,此次芯片短缺可能反向促进国产 汽车 芯片自主替代的大趋势。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已经发布官方消息称,受芯片断供影响,公司决定全面推进整车芯片国产化工作。

事实上,目前中国已在车用芯片国产化进程的各个节点进行布局,大唐电信、紫光国微、四维图新、全志 科技 、韦尔股份等上市公司近几年也都在加速深入 汽车 半导体产业。得益于中国在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提前布局,中国不少企业都在新能源 汽车 芯片领域占据了先机。例如中国新能源 汽车 头部企业比亚迪,如今已是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领导厂商,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月产能达到5万片,市场份额达18%,仅次于老牌芯片巨头英飞凌,排名第二。今年1月2日,比亚迪半导体启动分拆上市,估值102亿元,投资方中不乏大家熟知的小米、红杉等机构。由此可见,中国 汽车 芯片在技术实力上和国际企业的差距在一步步缩小。

此外,还有不少芯片企业在深度布局新能源 汽车 芯片:华为的车载自动驾驶、5G智能网联芯片及模块已经实现“上车”;韦尔股份2019年以152亿元收购豪威与思比科,进军CMOS图像传感器,如今成为 汽车 图像传感器全球第二;四维图新与方正电机于2020年11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 汽车 电子芯片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大唐电信研发的应用于新能源 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监测芯片,是业界首颗集成电化学阻抗频谱监测技术设计的锂离子电池单芯监测芯片;造车新势力中蔚来也将自主研发 汽车 芯片,并且是自动驾驶计算芯片部分,蔚来 汽车 董事长兼CEO李斌甚至放言,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并不难,比手机芯片容易。

半导体领域的投资也更加火热。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国内共有2.1万家企业扩充了半导体业务,国内科创板前五大行业中半导体位列第三,企业数达22家,占科创板企业总数的10%。

中国 汽车 产业从来不会浪费任何一场危机。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早在2020年9月19日,由 科技 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家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发起的“中国 汽车 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旨在加速推动我国成为全球 汽车 芯片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家新能源 汽车 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如果能在此次芯片荒中抓住机遇,利用传统车企燃油车减产让出来的市场空间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可以再一次实现逆袭。而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来说,或可一举打破外国 汽车 芯片的垄断地位,赢得替代红利。从全球角度来看, 汽车 的全球供应链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中国如果能在芯片上实现突破,也将为全球 汽车 产业带来巨大利好。(吴蔚)

【纠错】【责任编辑:黄浩 】

半导体利好不表示一定要涨,涨不起来主要是低部尚未构造好,日线是在跌破六个多月的横盘区下方形成日线的双底形态,周线尚未形成向上的形态,但周线一旦向上开出中长阳线,5周均线将金叉,后市会有一轮上升行情,希望4月1日,也就是星期四拉出中阳线以上,明确一轮上升行情的开始。

半导体整体板块要有大行情,必须收复六个多月的横盘区域,在这之前不要希望很大。

A股是典型的资金推涨型股市,没有大资金介入,就是投资价值再高股价依然不涨,有了大资金强势介入,就是再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也一样涨不停。

就像机构抱团股,尽管市场有太多的质疑声音,可是机构依然任性拉升股价,在于机构需要盈利,在于机构需要盈利最大化,就会有动力不断推高股价,另外看到股价处于上升趋势中,还会有抄作业的机构不断追涨买进,进一步推高股价,才会有新基金激进建仓,结果短短时间亏得一塌糊涂,不得不出面道歉。

半导体曾经涨过一波,也是机构和游资携手炒作的结果,可是大资金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成功离场,落袋为安,此后股价跌不停,不少个股已经腰斩,但因为调整时间不算很充分,上方有大量套牢盘,机构等大资金不愿意介入拉升股价,何况机构主要持有抱团股,没有多余资金拉升芯片半导体,甚至部分机构不愿意看到芯片半导体上涨,分流抱团股资金带来调整压力。

因此节后芯片半导体利好不断,主要是供应极度紧张,价格不断上涨,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也很靓丽,国家政策方面也是利好频出,可是就是股价不涨,在于大资金缺少低位筹码,没有动力拉升股价。

现在机构资金对抱团股展开强劲的自救行情,白酒、新能源 汽车 和光伏等出现波段性活跃,就是股价大跌以后,有很多逢低买盘介入,包括抄底资金和自救资金合作,只有抱团股行情告一段落,芯片半导体才会出现新行情。

A股就是涨跌超预期,芯片半导体是这样,未来抱团股也是这样。调整起来,就是看不到底。

首先说一下半导体板块走势:已经在筑底。

然后,说点有的没的,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周期,有些板块景气度高,所以拉长来看是一直走在上升周期,但是,你怎么会认为它涨不起来呢?

拿长电 科技 举例,按现在这个你口中的所谓一直不涨的位置来看,已经比去年同期位置涨了50个点了。

不是它不涨,只是你买在了下跌通道。

现在已经在企稳,拿着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0601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