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流圈和电感有什么区别?

扼流圈和电感有什么区别?,第1张

一、性质不同

1、电感: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

2、扼流圈:一个以铁氧体为磁芯的共模干扰抑制器件。

二、结构不同

1、电感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

(1)骨架,骨架一般是指对线圈的支撑。一些较大的固定或可调电感器(如振荡线圈、扼流圈等)大多将漆包线(或纱包线)缠绕在骨架上,然后将磁芯、铜芯和铁心装入骨架内腔,以提高其电感。骨架通常由塑料、电木和陶瓷制成。

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成不同的形状。小电感器(如彩色电感器)一般不使用骨架,而是直接将漆包线包在铁心上。空心电感器(又称无体线圈或空心线圈,多用于高频电路)不需要磁芯、骨架和屏蔽罩,但在取下模具前先将模具包起来,并将线圈拉到线圈之间一定距离。

(2)绕组,绕组是指一组具有特定功能的线圈,是电感器的基本元件。绕组可分为单层和多层。单层绕组有两种形式:密绕(一根一根的绕线)和互绕(每个圆之间有一定距离的绕线);多层绕组包括分层扁平绕组、随机绕组、蜂窝绕组等。

(3)磁心与磁棒,磁心与磁棒一般采用镍锌铁氧体(NX系列)或锰锌铁氧体(MX系列)等材料,它有“工”字形、柱形、帽形、“E”形、罐形等多种形状。

(4)铁心,铁心材料主要有硅钢片、坡莫合金等,其外形多为“E”型。

(5)屏蔽罩,为了避免某些电感器产生的磁场对其他电路和元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在屏蔽罩上增加了金属屏蔽罩(如半导体收音机的振荡线圈)。使用屏蔽电感会增加线圈损耗,降低Q值。

(6)封装材料,在缠绕一些电感器(如色标电感器、色环电感器等)后,线圈和磁芯用包装材料密封。包装材料为塑料或环氧树脂。

2、扼流圈由两个尺寸相同,匝数相同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环形磁芯上,形成一个四端器件。

扩展资料:

电感在电路中最常见的作用是与电容一起构成LC滤波电路。电容具有“抗直流和交流”的特性,电感具有“阻直流,通交流”的特性。

如果有许多干扰信号的直流电流通过LC滤波电路,交流干扰信号将被电感消耗成热能;当直流电流通过电感变得更纯时,交流干扰信号也将被转换成磁电感。而电感阻抗则最容易抑制热能和较高的频率,而电感阻抗则可以被抑制。高频干扰信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感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扼流圈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 1.骨架 骨架泛指绕制线圈的支架。一些体积较大的固定式电感器或可调式电感器(如振荡线圈、阻流圈等),大多数是将漆包线(或纱包线)环绕在骨架上,再将磁心或铜心、铁心等装入骨架的内腔,以提高其电感量。 骨架通常是采用塑料、胶木、陶瓷制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 小型电感器(例如色码电感器)一般不使用骨架,而是直接将漆包线绕在磁心上。 空心电感器(也称脱胎线圈或空心线圈,多用于高频电路中)不用磁心、骨架和屏蔽罩等,而是先在模具上绕好后再脱去模具,并将线圈各圈之间拉开一定距离。 2.绕组 绕组是指具有规定功能的一组线圈,它是电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 绕组有单层和多层之分。单层绕组又有密绕(绕制时导线一圈挨一圈)和间绕(绕制时每圈导线之间均隔一定的距离)两种形式;多层绕组有分层平绕、乱绕、蜂房式绕法等多种,如图6-5所示。 3.磁心与磁棒 磁心与磁棒一般采用镍锌铁氧体(NX系列)或锰锌铁氧体(MX系列)等材料,它有"工"字形、柱形、帽形、"E"形、罐形等多种形状,如图6-6所示。 4.铁心 铁心材料主要有硅钢片、坡莫合金等,其外形多为"E"型。 5.屏蔽罩 为避免有些电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磁场影响其它电路及元器件正常工作,就为其增加了金属屏幕罩(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振荡线圈等)。采用屏蔽罩的电感器,会增加线圈的损耗,使Q值降低。 6.封装材料 有些电感器(如色码电感器、色环电感器等)绕制好后,用封装材料将线圈和磁心等密封起来。封装材料采用塑料或环氧树脂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060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