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做不出来的”,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究竟有多厉害?

“没有他做不出来的”,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究竟有多厉害?,第1张

张忠谋,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多半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是我国著名的“半导体教父”。张忠谋出生于浙江,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是麻省理工大学的硕士。同时,他也是麻省理工大学董事会的一份子。24岁从麻省理工毕业的他与戈登 · 摩尔同时跨入了半导体行业。18岁时,张忠谋考进了哈佛大学,我们梦寐以求的大学,在当时他是进入哈佛大学中一千多名学生中唯一的中国人。

张忠谋在学习方面也是一路领先,在大陆学习完高中的课程后他就去了台湾,然后本科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学习,接着又在麻省理工大学修了硕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可以说张忠谋在学习上是十分刻苦的,所就读的学校也是在世界排名前列,可见在之后张忠谋的学术造诣也是十分深厚的。张忠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是想尽办法去克服,去钻研。

张忠谋凭借自己定义了两个大产业。在他自己决定创立台积电以前,世界上半导体的制造几乎是被一些知名企业垄断,芯片的设计费用也十分昂贵,起步价就是十多亿美金,这让半导体产业几乎被垄断。之后,张忠谋将半导体产的设计和制造分开来,这样就有两个新的产业: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和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这样就可以让这两种不同的产业专注于做自己专业内的事。

台积电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在台积电的引领下,高通骁龙和苹果也受到了台积电的影响,台湾在台积电的影响下的发展也是飞速的,IT产业也成为台湾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全中国范围内台积电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张忠谋在全国科技产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1、

1美元逼出来的华人“半导体教父”

1953年,一位麻省理工的年轻硕士同时拿到了福特 汽车 和希尼凡亚公司的offer,当时的福特 汽车 ,是全球 汽车 行业的霸主,不论是实力还是前景都不是后者能够比拟的,后者希尼凡亚公司,从事的是半导体产业,当时全球的半导体发展也不过几年,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前途未知。

本来这个选择题很容易做,换做是谁都会选择去福特工作, 但是因为在谈薪资的时候,福特公司的薪资比希凡尼亚少了1美元,使得这位年轻硕士改变了注意,选择了薪资多1美元的希凡尼亚,进入到了半导体行业。

人生的际遇有时就是这样,因为年轻时的“短视”和“意气用事”,却造就了一代风云人物的崛起。 这位年轻硕士,便是后来的华人“半导体”教父,一手创建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的张忠谋。

这位1美元逼出来的“半导体教父”,或许在中国大陆地区,并不是那么知名,除了半导体相关行业的人士,知道并了解他的并不多。但是,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在美国,他就是“华人之光”,最成功的“华人企业家”的代名词。

他所创建的台积电有多厉害呢?业内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足以说明:“全球高 科技 ,没有他就做不出来”。

我们都知道半导体、芯片这些高 科技 的产品,是许多顶尖产品的“心脏”和基础,经过了这两年的一些事件,我想中国人也对芯片这种东西的重要性有着切身体会了。

这里简单说一下全球芯片行业的模式,能够很好的说明台积电的厉害。

目前全球国际芯片厂商分为两大模式:

一种是IBM、英特尔这样的,通过自主研发出专利技术,然后授权给厂商们进行生产,拥有专利技术的赚大头,组装生产的赚小头。

还有一种是台积电模式,不管是专利技术还是组装生产,全部都自己来,而且全部都能做到世界顶尖水平,尤其是在代工市场份额上, 尽管一大堆代工企业崛起,依然无法撼动他的地位,至今仍然占有全球55%左右的份额,可谓“独孤求败”。

而这一切,都是张忠谋凭借着一己之力打下的江山,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他开始有了敬佩之情呢?

2、

经过了“乱时代”,

我们要引领“大时代”

1931年,张忠谋出生在浙江宁波。父亲是县里的财政处长,家境颇为殷实,也为他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可在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张忠谋还是免不了随着家国命运一起颠沛流离。 1932年张家迁居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家人又匆匆南下广州,而不久后广州又遭到日军轰炸,辗转到了香港,可到了香港没几年,香港沦陷,一家人还是在q林d雨中日夜担忧,苟且偷生。

张忠谋至今还记得日军攻打香港时一个星期戒严,全城断水断粮的场景: “旅馆里的食物渐渐吃尽,后来吃的都是罐头,到最后罐头也吃尽了,幸而那时戒严已经结束了,等父母回到家中,财物已被歹徒抢劫……”

此后,一家人又南上重庆,一路要穿越战区,也是提心吊胆,九死一生。1945年日军投降,经历了短暂的狂喜之后,内战开打,国民党强制推出“货币改革”,其实就是用一文不值的“金圆券”换老百姓手里的黄金、美金,洗劫人民的财产供他们逃跑之用。

张忠谋在上海亲眼见到,由于对金圆券没有信心,民众把所有的钱都争抢着去买不动产保值,导致上海房价一天上涨数倍。 这就是一个政权末日时的疯狂。

江山鼎革之际,张家人再度搬到了香港,张忠谋也在当地的培英中学读书,毕业后留学美国,入读哈佛大学。

从乘飞机前往美国的那一刻起,张忠谋知道,自己经历了十几年的“乱时代”算是过去了。多年之后,当张忠谋深入了解到半导体行业的前景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判断: “这个世界由野心家引领的乱时代过去了,未来是和平的时代、拼经济的年代,而企业家就是引领这个大时代的人物”。

正是因为有着类似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登车揽辔,澄清天下”的情怀,1987年,56岁的张忠谋接受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邀请担任院长,但他并不满足于在实验室里的工作,他想要创办一家中国人自己的芯片公司,于是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

在那个个人电脑鲜有人接触,智能手机更是没有出现的年代,从事半导体芯片行业想要做大市场,谈何容易?

在张忠谋的前面,还有IBM、英特尔这样的行业航母霸占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他一个技术出身的人,不懂得资本运作,想要迎头赶上更是难上加难。 正是这样的现实,让许多人嘲笑这位56岁还要出来“折腾”的半导体老兵,有人劝他,在大企业里再干几年就退休了,领着高额的退休金,当个“院长”名利双收那日子不香吗?

要做事的人,总是会经历这些嘲笑和不解,如果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安于现状,混吃等死,只想着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那么奇迹要谁来创造呢?

3、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面对着重重困难,张忠谋秉承着一颗要引领大时代的心,一个一个的迎头解决。

首先,做芯片需要庞大的资金,张忠某没有,但是他想到了办法,台积电先提供芯片代工,让小规模的制造商专注于开发与半导体相关的知识产权,而无需先付出巨大的固定成本,大幅降低了半导体公司进入的门槛。

在台积电创办的第二年,迎来了第一位大客户——英特尔。 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Andrew Grove亲自来到台湾参观,在看过张忠谋的产品之后,竟然给出了266个缺陷的意见。 台积电的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优化工艺,最终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赢得了第一张大合同。

这次订单非常关键,不仅给台积电带来了利润,还因为有了英特尔的背书,台积电在业内的名气开始慢慢打响。

接下来的30多年,张忠谋带领着台积电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上了新的高峰。

1997年,台积电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2年,台积电成为第一家进入半导体产业前十名的晶圆代工公司。

2010年,台积电为全球四百多个客户提供服务,生产超过七千多种的芯片。同年全年营收为新台币4,195.4亿元,不断刷新纪录。

2017年3月20日, 台积电的市值首富超越了英特尔,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同年台积电净利润达到800亿元,是同年华为公司的两倍。

2019年,台积电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 "全球最大500家公司" 排行榜中,营收规模名列全球第363名,获利规模名列全球第39名。同年,2019年8月,在"全球顶尖100家公司" 排行榜中,公司市场价值名列第37名。

今年已经89岁的张忠谋,在2018年的时候宣告了从台积电退休,将公司业务全部交予后辈打理。但是,他的另一份事业又重新开始了,那就是写作。用张忠谋自己的话来形容退休状态,就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少年时的张忠谋,曾经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有着一个作家梦。 但是父亲在看了他写的文章后,说了一句:“如果你选择当作家,恐怕要饿肚子了”。这句话点醒了张忠谋,他很认真的读了自己的文章后,也意识到和专业的作家水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是放弃报考文科,选择了攻读商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年少不经事的张忠谋,写的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东西, 如今经历了80余年的沧桑,不仅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还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崛起,再加上退休后有着大把闲暇,他终于又拿起了笔,准备为自己写一部传记。

我相信,这一定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传记,有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张忠谋和他所经历的“乱时代”和“大时代”。

张忠谋台湾人被人尊为“半导体教父”,他的一生可谓精彩至极。谁又能想到56岁开始创业的他能够把台积电经营成全世界最大的独立的半导体制造公司,而在2017年的时候,台积电实现营收2087亿人民币,净利润接近800亿人民币,而但是的华为的净利润只有475亿可谓差距巨大。

意气风发的少年

张忠谋于1931年生于中国宁波,当时由于战乱的影响年少的他跟着家里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后来去了中国台湾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美国的哈佛大学,年轻张忠谋可以是华人的精英中的精英人士。学机械的张忠谋后来硕士上的是MIT麻省理工学院,你看人家是多么厉害呀。

说起来张忠谋进入半导体行业纯属偶然,由于在申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时没有通过,意气用事的张忠谋就给大公司投简历。虽然学业上张忠谋受到了挫折,但是在招工作还是很有自己的个性的。当时他获得比较好的职位是福特公司和一家不出名的半导体公司,但是由于这个“希凡尼亚”半导体公司给的待遇要比赫赫有名的福特公司多一美金。但是张忠谋以为福特看不起人,为此还去福特理论那时的福特当然不会在乎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年轻人。于是1955年5月,年轻气盛的张忠谋进入了“希凡尼亚”半导体公司,这样他也就开始进入了半导体行业。

56岁的创业者

张忠谋曾经感叹:人生的转折点,有时竟是这么的不可预期!短短的一个电话,加上一时冲动的青年感情,就让我和半导体结了一生的缘!”

在工作没有多久的张忠谋就跳槽到德州仪器,在德州仪器工作多年的他在41岁那年,登上了德州仪器公司副总栽,成为了德州仪器实权人物。在带领德仪半导体业务的很多年里张忠谋创造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绩。后来在1983 年,51岁的张忠谋离开了他工作多年的德州仪器。

在56岁的年龄现在看来都是差不多要退休的年龄,但是张忠谋却在这样的年龄又开始了新的创业,就这样台积电诞生诞生了在一开始台积电的发展也是面临不少困难,后来在英特尔转型的过程中台积电抓住了机会获得了认证,这样台积电开始了高速发展。经过多年的经营现在的台积电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公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075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