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专家梁骏吾院士逝世,他都取得过哪些成就?

半导体材料专家梁骏吾院士逝世,他都取得过哪些成就?,第1张

发布讣告

根据媒体的报道来看,在2022年6月23日的时候,中科院半导体所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半导体材料学家梁骏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消息一出,梁骏吾院士生前的同事朋友以及一众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哀悼,说为我国曾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半导体材料专家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为他的离开而感到遗憾。

科研成就

梁骏吾于1955年从武汉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前往前苏联留学并获得了副博士的学位后,回国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室主任,后一直在为高纯硅研制工作而努力,并获得了1964年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由他研制的硅无坩埚区熔提纯设备获了1964年国家科委全国新产品二等奖。在1965年的时候他首次研制成功了中国国内第一只室温脉冲相干激光器用的砷化镓外延材料,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首创了掺氮中子嬗变区熔硅单晶,获得了198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了硅中杂质以及外延中气体动力学与热力学耦合计算及微机控制光加热外延炉。

多项荣誉

纵观梁骏吾院士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为我国的半导体材料的研制和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他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工作这六十多年里面,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如1992年的时候获得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在1997年的时候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和新产品二等奖各1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中科院重大成果和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4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等各种科技奖共20余次。

业治铮、杨立铭、林兰英。

1业治铮:中国科学院院士,沉积学、海洋地质学家。

2、杨立铭: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3、林兰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材料科学家。

以上资料来源于2003年去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刊。

如下:

第一位:李耕

李耕(1885-1964),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号菜根精舍。出生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一个民间绘画世家,幼年从父学习中国画,绘丹青绣像、寺庙壁画。生前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文史馆员等。

擅长古典人物、山水花鸟画,兼通书法、诗文、金石、雕塑、弦琴等。其画气势雄健,挥洒自如,形成“李耕画派”。被誉为“20世纪古典人物画第一家”,与齐白石并称“北齐南李”。

第二位:郭风

郭风(1917~2010),原名郭嘉桂。回族。福建莆田人。1936年毕业于莆田师范,194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

历任县小学、中学、福州高级工业学校、福建师大教师,《星闽日报》编辑,《福建文艺》《园地》《热风》杂志副主编。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省作协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中国作协理事、全委会名誉委员。

第三位:林兰英

林兰英(1918年2月7日—2003年3月4日),福建莆田人,半导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林兰英从福建协和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赴美留学,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的迪金森学院数学系学习。

1955年博士毕业后,进入纽约长岛的索菲尼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进行半导体研究;1957年1月回到中国,并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60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立后,林兰英担任该所研究员。

第四位:欧元怀

欧元怀(1893-1978)字愧安。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1915年赴美国,先后在美国西南大学文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2年毕业回国,历任厦门大学教育主任兼总务长、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和校长、上海市工部局华人教育处教育委员、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等职。

解放初任“华东师范大学筹备委员会”事务委员,并被邀为上海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欧元怀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曾因创办大夏大学,成绩显著,贡献杰出,美国西南大学特赠予荣誉博士学位。

第五位:林景亮

林景亮,土壤学家,长期致力于土壤科学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为福建农学院创办了红壤开发利用研究所。将土壤生态学理论与红壤改良利用相结合;在闽东南建立的试验基地,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为红壤的开发和改良利用作出了贡献。

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历任浙江省化学肥料管理处技师江西省农业院技士福建省农业改进处技正福建省农事试验总场副场长兼土壤肥料系主任、福建省省立高级农校校长福建省立农学院副教授福建农学院教授、农学系副主任、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红壤开发利用研究所所长等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080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