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指纹识别是什么?指静脉指纹识别是什么?相比光学指纹识别有什么区别?

半导体指纹识别是什么?指静脉指纹识别是什么?相比光学指纹识别有什么区别?,第1张

目前市面上智能门锁产品,在指纹识别的处理上,一般采用光学指纹识别、半导体指纹识别、还有指静脉指纹识别。

半导体指纹识别是指通过皮肤活体进行电学识别,相比光学指纹识别有以下优点:

1、可辨别真伪指纹,安防性更高;

2、识别精度和灵敏度高,相比光学指纹识别开锁速度更快;

3、识别率高,手指改造,脱皮不受影响。

静脉锁和指纹锁的主要区别是识别方式不一样,指纹锁采用的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识别的是手指表面的指纹特征,可以通过指纹膜、指纹套等被破解;静脉锁采用的更安全、更稳定的静脉识别技术,识别的是手指内部血管的图形,可以防止人为恶意破解。

1.静脉锁能直接感受到的是指纹更稳定

像手指脱皮、干皱、沾水、灰尘污渍,指纹浅、老人指纹磨损等,指纹识别不了或者识别不稳定的情况,指静脉都不受影响,可以顺畅识别;

2.静脉锁比指纹更安全

指纹的认假率是十万分之一,静脉的认假率是百万分之一(认假率就是不是我,但是识别成我了,即识别错了),安全性上指静脉识别比指纹识别安全十倍;

3.可防止人为恶意破解方面

指纹可以通过指纹膜、指纹套等被破解,指静脉无法破解。

总结:静脉锁和指纹锁的主要区别是识别方式不一样,指纹锁采用的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识别的是手指表面的指纹特征,可以通过指纹膜、指纹套等被破解;静脉锁采用的更安全、更稳定的静脉识别技术,识别的是手指内部血管的图形,可以防止人为恶意破解。

静脉识别,生物识别的一种。静脉识别系统一种方式是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从静脉分布图提取特征值,另一种方式通过红外线 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特征值存储。静脉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采用复杂的匹配算法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1、指纹识别。这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一种技术,也是生物识别应用的起始点。

指纹识别价格相对便宜,功能性较强,也是非常可靠的一种验证方式。但是,如果你需要更高级的安全选项,指纹仪+智能卡或者指纹仪+密码则是很好的选择。而低级别的安全选项一般 是应用在手机或平板上,通过传感器实现与用户的交互。但是,指纹识别仍然对于一些困难手指(脱皮等)以及识别条件(潮湿手指)有很大的限制。

2、虹膜识别。它一直被誉为最精准、最安全的生物识别方式。也因此,虹膜识别的成本是也是比较高的,而且需要专业的硬件产品配合。但是随着虹膜识别技术的成熟,当前的虹膜识别成本已不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状态了,很多厂商甚至已经研发出来精致、小巧移动终端专用虹膜模组,性价比也超高。

3、静脉识别。这项技术紧随其后,也是较为安全和准确的生物识别认证方式,提供类似于指纹识别的高品质认证方式,也可以直接与用户交互。

4、人脸识别。它是非接触识别、极具友好性和便利性,也是一个利用摄像头的更好方式。它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环境中,包括建筑工地、移动设备、网站登录等等,甚至不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

5、语音识别。这也是一个非常方便的识别方式。对于移动设备来讲,这是一个快速简便的验证解决方案。但是语音的质量控制是影响其识别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安全性也令人比较担心,但是在呼叫中心、客户服务方面仍然可以大展手脚。

6、电子签名,步态识别(步行轮廓),耳纹识别等新技术。这些目前来说还是处于一个观望状态。

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限制,生物识别技术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明确分析自己的目标以及每种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劣势,从而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生物识别方式,甚至在某些场景需要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如果不考虑应用场景,只推荐一种生物识别方式,这种是不专业、不负责的。

我们可能会发现,选择哪种生物识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更需要看你要做什么,但也会有一般的原则:

1、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仍倾向于指纹,有时会附加智能卡或密码;

2、移动解决方案通常使用人脸和语音,指纹也很受欢迎,但现在虹膜识别也逐渐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3、如果你想要非接触式识别,则倾向于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

4、秘密监控也趋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步态识别等。

5、大型项目往往采用指纹或虹膜,比如中国居民身份z将纳入指纹,印度生物识别项目则包含虹膜识别等。

6、安全级别较高的项目则倾向于虹膜或指静脉识别,也常常与卡或密码相结合,形成多因素验证。

7、如果认证条件或环境比较恶劣则倾向于虹膜识别,因虹膜识别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如矿井虹膜解决方案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10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