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祖国的罪人,骗取11亿科研资金,让中国芯停滞13年,现状如何?

他是祖国的罪人,骗取11亿科研资金,让中国芯停滞13年,现状如何?,第1张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臧克家。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对高端科学技术要求较高,对一个国家整体工业水平要求较高的产业。新中国建国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这七十多年的时间里面我们还曾遭遇过西方国家的封锁,但就是在如此困境下,我国的芯片行业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的进步速度是值得我们喜悦的,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不堪。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挫折和磨难,也曾有过停滞的情况出现。21世纪初,担任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的他是祖国的罪人,他为了自己的私欲,骗取11亿科研资金,让亿万中国人期待的“汉芯一号”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个笑话,让中国芯片停滞13年,现状如何?

中外半导体事业发展路程

这还要从半导体事业的起步发展开始说起,在《三位一体》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在半导体项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杰克·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标志着我们人类可以将大量的微小晶体管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提高了我们在电路设计领域中的工作效率,也使得芯片行业开始获得蓬勃发展。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便成为了世界强国,但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一切事物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因此在半导体领域,我们虽然同样非常重视,但由于技术封锁等原因,使得我们天生就要比别的国家晚一步。但就算如此,我国在上个世纪6、70年代仍然在这一领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逐渐解冻,大量外国先进设备被引入我国,并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然而这一蓬勃发展的态势,却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陈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又一次开始封锁半导体技术,再加上我们在七八十年代虽然在半导体领域有过发展,但整体却呈现出盲目引进、重复引进、注重中小半导体企业的特点,因此使得这一黄金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导致我们的半导体发展事业再一次受阻。也正是在这一历史阶段,西方国家的半导体技术再一次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芯片技术差距进一步扩大。

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定律——摩尔定律。这一定律的主要内容是当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块集成电路上面可以容纳的晶体管等元器件总数,每隔两年时间将会翻倍、其性能也将会翻倍。这一简单的定律,揭示了我们目前人类社会科技领域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换言之同样是一万块钱售价的电脑,两年前生产的和现如今生产出来的,其性能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就意味着,当我国的芯片技术在发展缓慢的时候,西方国家正保持飞速发展的态势,以至于越往后,我们想要追赶并超越他们的难度也就越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1世纪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我国芯片领域的发展,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还是那些高端仪器等设备,都离不开集成电路这一灵魂所在。但就是这么关键的一个领域,我们却落后他人很多,谁也无法保证在未来,这会不会成为限制我国发展的一个要素。尤其是在21世纪初,我国还发生了“汉芯一号”这样的事情,更是让我们期待着国产芯片的那一天。

“汉芯一号”背后的骗局

“汉芯一号”事件的制造者,他是祖国的罪人,在全体中国人迫切希望在半导体领域能够赶上甚至超越西方国家的时候,他利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心理,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精美的谎言,蒙骗了全体国人,他就是陈进。他于1968年出生,在获得同济大学的学士学位之后,陈进来到美国留学,并在这里取得了德州大学的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的陈进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回到祖国,而是在美国的公司担任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专门负责芯片的设计以及开发工作。2001年,陈进终于选择回到祖国,并来到上海交大担任微电子学院的院长,专门负责备受世人瞩目的“汉芯一号”工程研究以及开发。

“汉芯一号”,是于2001年启动的国产项目,采用了非常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并且具备了32位运算处理内核,这些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领域,有些地方甚至还超越了西方国家,也就是说“汉芯一号”一旦能够研制成功,将会彻底改变我国在芯片领域落后的世界地位。

正是因此,“汉芯一号”以及他的负责人陈进才会如此受到国家的重视。但这时候只有陈进一个人知道,“汉芯一号”在短期内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他现在既然荣誉加身,那么就要趁着这个机会多捞一些钱,然后趁早逃走。项目的总负责人根本就没打算认真对其进行研发,想要让“汉芯一号”彻底实现,简直就如同痴人说梦一般。陈进以开发汉芯一号为借口,骗取11亿科研资金,一直到2006年,陈进编造的这一谎言才被识破,人们才意识到,原来所谓的208只管脚封装的DSP芯片,只是陈进用来欺骗大众的一个幌子,真正的芯片陈进根本就没有进行研发,也就不可能制造的出。

汉芯

恶劣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一科研领域造假事件,让中国芯片停滞13年,一直都没能重新缓过气来。使得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科研差距进一步拉大,让我们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奋力向前追赶,而不是想着能够超越,想要实现这一梦想,前方还有很长的一条艰辛道路要我们去走。

在这一事件当中,陈进本人造成了如此的恶劣影响,不仅让我国的科研领域颜面扫地,更是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那么他本人现状如何?很遗憾的是,这一事件即使曝光之后,陈进本人也没有受到法律的追责,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中国他肯定是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了。但陈进很显然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后路,当他得知事情败露之前,陈进就已经坐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在这个国家度过自己的余生。

结语

而且陈进在前往美国之后,因为他本人在芯片领域的影响力,以及他在中国骗到的那些科研资金,使得他迅速融入了美国的上流圈层,成为了美国的一位著名芯片商人,专门负责从事售卖芯片的工作,每年可以收益数百万美元。也就是说他在中国犯下的过错,并没有给他本人带来任何影响,甚至还帮助他获得了一笔丰厚的生意启动资金,让他能够获得这一成就。

陈进的这一行为是非常可耻的,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抛弃祖国与人民对他的信任,在事成之后逃离他国,在国外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或许他的生活正和谐美满,但他的名字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会被所有中国人所唾弃,就像是古代的那些奸臣一样,他们虽然获得了眼前的利益,但他们的后代却会因此而蒙羞,甚至永远也抬不起头来,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不爱国的人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的确难于登天,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毕竟在很多方面以来,我们都曾经受到欧美国家的信任,可现如今却实现了弯道超车。

芯片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芯片已经存在,各种精密仪器之上。比如电子设备以及通讯设备,缺少了芯片,那么仪器将会就如同一堆废铁一般失去原有的作用。但是芯片的制造和生产,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家公司能够完成的。哪怕是欧美的发达国家,在芯片方面的制造和生产,也需要结合多个国家的技术才能够完成。

被美国“卡脖子”中国半导体。

一直以来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都是非常不容乐观的。因为截至目前为止,西方欧美国家在芯片领域方面对我国展开了围追堵截。不愿意与我们分享芯片制造方面的技术,也更不愿意出售相关芯片制造设备。可以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已经被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卡了脖子。目前中国的芯片发展就如同登天一般,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

但是,中国的芯片发展虽然陷入了迟缓。可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因为芯片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产品。如果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政策,那么也将意味着我国在社会各个方面都会受到西方欧美国家的限制。因此,芯片方面的研究工作不能够有任何提法。要想打破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一方面要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必须结合社会的各方面力量。

除此之外,要想在芯片方面领域有所建树。我国所有科技公司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必须要集中所有人的力量,全面攻克芯片方面的难题。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才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多的成果。

“6月4日,中国台湾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京元电子发布公告称,因为疫情影响,公司开始全面停产48小时。”

而事实上台湾疫情急剧恶化,停产48小时的确是“天真”了!

01

半导体“最后一里路”

台媒称,京元电子从事的业务是半导体行业的 “最后一里路” ,其客户几乎都是全球重量级的芯片大厂。

半导体制程就是由 设计、制造及测试、封装 等几个步骤组成。

芯片封测 位于产业链下游,顾名思义, 半导体封测主要包括封装和测试 ,其中封装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测试是检测不良芯片,包括封装前的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

所以半导体行业的“最后一里路”也就是指芯片的封装测试环节。

02

据调查,京元电子目前身为全球市占率3.7%的第8大封测厂,主要客户是联发科、英特尔。发生疫情后,该公司预估影响其6月营收及产能达30-35%。

联发科表示,京元电在疫情爆发后的停工计划对6月营收将会有部分影响。

但大型芯片设计公司通常有较多的测试合作厂商,完全可以将同产品改到其他合作厂测试。

所以台媒称 京元电子染疫对现阶段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轻微, 对于京元电子相关供应链,包含大客户联发科、英特尔的影响不大。因为后者会寻找其他封测供货商以分散风险。

那么疫情引发的再一次“芯片荒”,当真没有对半导体供应链产生任何影响吗?显然不是。

多家大厂停产,全球缺芯愈演愈烈

显然受疫情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京元电子,在京元电子之后,又爆出 超丰电子 也有外劳染疫。

台湾半导体产业陷入僵局,而另一边作为 “半导体封测重镇” 的马来西亚,其半导体企业进入停工、停产状态。

然而马来西亚由于疫情加重,只能实施全国范围的“封锁”,其半导体工厂也被要求保留在生产线的员工不能超过20%,以保证最基本产能。

但有市场人士表示,现在马来西亚目前的封测产能几乎为0。

目前半导体行业已经极为脆弱,行业新一轮涨价、“缺芯”潮的情绪也日渐浓重。

04

“中国芯”崛起

在世界饱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唯有中国凭借强悍的治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保证了国内生产制造的稳定,让其供应链不会因为疫情遭受太多影响。

今年以来,国产芯片厂商的订单都非常充裕,许多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订单也爆满,产品交货期普遍延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称,部分海外半导体制造及设备厂商无法正常生产, 促使晶圆厂、封装厂加大在国内的采购。

虽说全球芯片产业链转移的难度极大,但目前已经出现明显的转移趋势。

近日,中国 科技 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也传来好消息: 中国光量子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随着国内半导体制造的规模与建厂加速,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浪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177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