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限制了华为的供应链后,美企正在承受反噬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限制了华为的供应链后,美企正在承受反噬,第1张

说起华为这家企业,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全球的5G 科技 领域中,华为可以说是行业领跑者,其不仅拥有着最多的相关专利数量,且在建设经验和设备成本等方面都是优势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5G 科技 上的领先,也预示着中国 科技 发展的加速。

在这种局面之下,长期以来以“ 科技 霸主”身份自居的美国,自然也是产生了危机感。为了限制华为的发展,其先后对华为实施了多项打压,而其中就包括了限制华为在美国本土的半导体供应链。在美方的限制之下,诸如高通、英特尔等一众相关美企都是不得不中断了与华为之间的合作。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此前美国不是已经允许了多家供应商恢复向华为供货吗?虽然如此,但是恢复对华为的供货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需要保证自身提供的产品不会被用于华为的5G相关业务之中。而在这个5G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限制条约其实对于各大美企与华为之间的供货合作关系而言,仍然是很大的阻碍。

此外,美国对半导体出口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在此局面下,再加上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所带来的损失,各大芯片相关美企自身的损失,其实未必就比华为小。

5月11日,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网站上,出现了一篇名为《美国实施的供应链限制实际上伤害了本土企业》的文章。

文章内容提到,近些年以来,美国一直在限制和禁止国内的技术流出。且为了阻止华为等中企的发展壮大,更是对自身的供应链实施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这样的做法如今正在对美国企业造成损害。

以华为事件为例。华为此前可以说是美国芯片产业最大的客户之一,且其对于美国本土企业而言也是能够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悉,华为此前每年都能为美企带去约120亿美元的利润,且还能为当地创造出近40000个工作岗位。

不仅如此,在美国的半导体供应链限制措施之下,华为在美的一项价值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85亿美元)的零部件采购计划,也因此宣布告终。毫无疑问,这使得美企的总体销售收入遭受了损失。

对于英特尔和高通这些相关 科技 美企而言,向华为等客户出售芯片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可以说是他们自身研究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如今随着这方面收入的下降,恐怕还将对这些美企的研发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所实施的供应链限制措施,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种全球供应链失衡的情况下,如今的一众相关美企都是“苦不堪言”。那么,在美国的限制之下,作为事件的另一方——华为等企业以及中国市场如今的处境又如何呢?

众所周知的是,在美国实施了半导体出口限制之后,华为以及我国市场之中对于半导体的自研的重视度就大大提升了。在此之后,我国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半导体发展激励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了,相关企业的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加。

这无疑意味着,我国在这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中,我国就能够全面摆脱美国的影响,在供应链方面占据主动权!

蝴蝶效应显现,可能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可能是芯片行业断供的后果接连出现。由于美方修改芯片规则,导致台积电、高通、ARM等企业无法自由出货,这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华为公司,由于半导体行业无法自由出货,华为相关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导致 2021年华为的营收同比下降28.9%,总营收为6340亿元。

蝴蝶效应就是如此,华为确实是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但其中影响到的绝不只有华为,而是全球半导体产业。

高通无法自由出货,其表示最高损失了80亿美元的市场,但高通受损的远不止这点, 因为华为事件,让中国 科技 企业意识到了依赖高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一旦美方再次出手,任何一家与高通密切合作的中国 科技 企业都会遭受巨大的打击,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手机厂商开始大力扶持联发科, 如今联发科不仅成为了中国第一,更是拿下了全球第一。

另外,联发科推出的新款天玑9000处理器,实际表现有反超高通骁龙8的实力,搭载这两颗芯片的新款手机,也成功地站稳了中高端市场。

台积电无法自由出货也受到了影响,有媒体认为台积电有些坐不住了,因为 台积电原本有苹果和华为这两个超级客户,但失去华为之后,就只剩下苹果了。

台积电也清楚过度依赖美企不是好事,所以 一方面在加速先进工艺的研发,并减少美方技术的占比,另一方面在全球多个地区建厂, 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就是为了实现订单多元化。

不能向华为自由出货,让台积电意识到了自身的风险,所以在积极地获取更多客户订单,同时减少对美方技术的依赖,再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建厂,以降低对美企的依赖。

同样受影响的还有ARM,据报道称, ARM预计在英国和美国裁减12%至15%的员工, 而现在ARM在全球共有近6400名员工,意味着要裁掉近1000个岗位。

在芯片规则修改之前,苹果、高通、联发科、华为、三星等企业均采用ARM架构,但芯片规则修改后,ARM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也发现了这点。

孙正义发现 ARM是个不盈利的公司,自己花几百亿美元的投入,很难获得可观的回报, 于是孙正义才急于以660亿美元的价格将ARM出售给英伟达。

摆在ARM眼前的问题还有许多,由于芯片规则的修改,中国企业都在推动开源架构RISC-V项目的普及, 在RISC-V国际基金会的19个高级会员中,就有12个是国内企业。

更为关键的是,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已经开始基于RISC-V架构研发自主芯片了,比如 阿里玄铁910处理器、华为海思电视芯片等,都是采用的RISC-V架构。

一旦RISC-V架构实现普及,届时ARM的份额将进一步缩窄,这也是孙正义发现该问题之后,急于将ARM出售的关键原因。

可以看出,芯片行业同样有蝴蝶效应存在,在过去两年里,包括台积电、高通、三星、ARM等在内的半导体企业,都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因为断供导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芯片规则的修改也刺激了我国在半导体领域投入的决心, 仅2021年我国半导体公司在生产线的投资总金额达1900亿元,芯片设计企业数量达到了2810家。

华为瑞典半导体突破是什么,近两年,芯片技术可谓是我国科技的一块大心病,本来这几年,华为在自研芯片的发展已经非常迅速了,给我国的自研芯片带来了曙光,但是去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真是给了华为以及国内所有的芯片研发一击重锤。

华为从前几年刚开始做芯片不被人看好的局面到现在成为民族之光世界顶尖的芯片水平,在短短几年内,华为在芯片方面投入了太多的资金和精力,而且在这个5G浪潮来临的时期,华为在5G方面也拥有世界顶尖的5G专利技术。华为表现得越来越亮眼,也正是这样出色的成绩,才被美国这样的“小人”所盯上,美国的一纸禁令,切断了华为高端自研芯片的一切生产来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21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