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芯片才40nm,为何北斗却要向22nm看齐?

GPS芯片才40nm,为何北斗却要向22nm看齐?,第1张

北斗芯片接收端的元件密度高些自然附加功能强些。

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 星座 己布设完成。

我国在1977年8月,30位 科技 界代表受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科教工作者座谈会。王守武发言说:“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其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只等于日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ー。”这句话,把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成就和家底概括得八九不离十。

由此可见美国GPS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使用了40nm的芯片,而当时的我国还在蒙头转向,尽管我们奋起直追,建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用了22nm芯片,这已经是我国能自主拿出最先进的芯片了,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14、7、5nm相比,差距不是一点点的,美国正委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对GPS进行升级,用的芯片肯定比北斗芯片更小更先进。

芯片制程肯定是越先进越好,因为会带来更好的集成性和性能,以及更广泛的使用场景。但是同时会带来成本提升和设计难度的增加,所以目前来说北斗想要采用22nm芯片应该也是权衡了成本和人受益之间的关系以后的决定。

当年GPS44纳米是先进的,今天北斗22纳米己经与主流14纳米和先进4纳米差距很大了,越先进高性能、低耗能。

军用芯片大一点的好,耐用抗躁

目前半导体行业处境艰难,部分核心的芯片技术掌握在他国手中。国内每年付出高昂的代价从他国引进先进技术和核心部件以及产品。如今,伴随着进口方面受到限制,国产替代,自主创新迫在眉睫!

伴随着 科技 力量的全球化普及,日新月异的 科技 核心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 科技 的硬核当属半导体行业,并且半导体+芯片辐射到 科技 的各个领域!

我相信部分投资者对半导体领域的分类以及芯片的流程的了解不是很清晰,下面我们来进行分类,罗列出受制的核心领域,并逐一汇总。

半导体行业涉及的领域很多,比如存储器芯片、内存芯片、手机芯片、处理器CPU芯片、指纹识别芯片、摄像头芯片、互联网芯片、通信处理芯片、图形处理芯片、射频芯片、滤波器芯片元件、LED芯片、OLED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芯片、北斗导航芯片等等。

在众多领域中,部分芯片技术具备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如指纹芯片的汇顶 科技 、人工智能芯片的寒武纪和超级计算机芯片的总参谋第五十六研究所、北斗导航芯片的华大半导体、LED芯片的三安光电、手机芯片的华为海思。

但是核心的领域,如 存储器芯片、通信处理芯片、图形处理芯片、射频芯片以及滤波器芯片元器件 等却寥寥无几,远远落后!以存储器为例,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除了华为海思外,最强大的当属兆易创新。但是即便是兆易创新,目前成熟的产品也只是国外已经不再用的Nor Flash代码型闪存芯片,第二代的NAND Flash数据型闪存芯片目前还不到1%的市场占有率,就更别提第三代3D NAND Flash。国外方面,目前美光、东芝、因特尔、荷兰的恩智浦以及韩国的海力士基本上瓜分了所有市场份额!

至于通信处理芯片、图形处理芯片、射频芯片以及滤波器都是 科技 的重点领域也同样处于被动的地位,相差无几。

通过对芯片进行分类,望投资者朋友们了解国内外的差距,进而寻找出落后的核心领域。也希望在政策的指引下,我们能尽快在关键领域研发出自主的半导体芯片!

众所周知,芯片的制作流程主要是三个方面:设计、制造和封装。其中,制造方面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空间。制造方面根据细分环节可以分为:切割、抛光、光刻、刻蚀、镀膜等方面。其中光刻和刻蚀是制造方面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也是时下跟国外差距之所在。

相关的上市公司在芯片分类环节已有提及,目前国内核心的公司是华为海思和兆易创新。

靶材的江丰电子、光刻机领域的上海微电子、薄膜沉积设备的北方华创、等离子刻蚀的中微半导体、单晶硅生长炉的晶盛机电以及自动清洗设备的盛美半导体等等。

封测领域国内落后不太多,主要的上市公司是长川 科技 、长电 科技 、杨杰 科技 、通富微电等。

另外,封测领域也是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期重点布局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制造和设备方面落后的巨大差距,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投入的重点领域便是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现在要讲到的原材料领域。半导体行业涉及的原材料众多,主要分布在制程材料、封测材料和功率半导体等。

制程材料主要有抛光材料的鼎龙股份、靶材的江丰电子、湿电子化学品的上海新阳、电子气体的南大光电、光刻胶的强力新材等等

封测材料主要是键合丝的康强电子、陶瓷封装材料的三环集团、包装材料江苏中鹏、封装基板的深南电路等等。

功率半导体主要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捷捷微电、金属晶体管的长电 科技 、二极管的杨杰 科技 、氮化镓GaN器件的三安光电、碳化硅SiC器件的华润华晶微电子等等。

除此之外,PCB基板方面主要的对象是深南电路。

值得一提的是,代工厂方面,中芯国际目前14纳米技术已经实现量产。前期由于台积电给华为供货受到限制,华为只能在14纳米领域寻找中芯合作,再此也希望中芯国际能早日实现国产替代,增加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到这里,半导体行业的各个环节就介绍完了,由于各方面上市公司众多,文中提及的都是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个股,请各位理解!

文中所述半导体行业分类及汇总皆为本人研究和统计所得,谢绝转载等各种形式复制!另外,文中个股仅供研究和参考,不作为买卖建议!

北斗卫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至目前,在中东,非洲,跟其他地区的30多个国家已经在使用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但北斗也正在努力进入日本,美国跟欧洲地区。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拥有4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群越大定位越准确,在这几年里,我国北斗已经变得与发达经济体的卫星系统一样精确或已经赶超。那么,哪些国家正在融入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呢?

一,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高通芯片是世界主流智能芯片,除苹果之外的手机基本上都在使用高通芯片)已经兼容北斗系统。

二,瑞士的意法半导体公司在其汽车产品中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该公司数字产品部门主管曾表示,我们需要可以定位全国各地的定位卫星的半导体产品,显然,北斗就是他们所需要的。

三,我国众多科技公司也在使用自己的北斗系统,例如联想新款智能手机z6,其中一个芯片接收来自北斗卫星的信号,其定位精确度可达到一米之内,而大多数智能手机的定位只能精确到3至5米,还有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正在利用北斗系统的2000多个地面站的信号及数据,为自动驾驶汽车打造一项精确在厘米范围之内的定位服务。

未来可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定可以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卫星系统,我相信他将会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做出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274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