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缺芯」升级,背后的八大原因

安防「缺芯」升级,背后的八大原因,第1张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作者 余快

芯片产业正遭遇着史无前例地的缺货时期,从 汽车 到手机纷纷缺芯涨价,整个产业链似乎被笼罩在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安防产业是最早感受到这一波芯片缺货潮的行业之一,而眼下,情况愈演愈烈,需求有增无减。

“安防缺芯,摄像头涨价”又一次热搜出圈,这一次,来自央视 财经 的报道。

安防缺芯依旧

去年8月,因海思缺货引发的第一波缺芯潮时,AI掘金志曾对此进行了报道, 海思「缺货」,安防「缺芯」

某业内人士告诉AI掘金志,2020年8月之前海思芯片的价格和供应都比较正常。8月5日-10日,价格突然暴涨,9月初,海思安防芯片最少涨价5倍以上。

伴随着多产业的全球性缺芯,安防缺芯状况持续至今。

据央视 财经 3月23日报道,安防芯片短缺,安防产品交货周期已经普遍拉长半个月左右,部分产品交付期延长至九个月,下游代理商都适当增加了囤货。

另外,芯片告急导致安防摄像头售价涨四成。有供应商表示,去年9月200万像素常用款摄像头14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210多元。

与2020下半年海思被禁出现的IPC芯片缺货相比,此次芯片市场的供应情况更加严峻。

“缺货从去年Q3正式爆发,2021急剧恶化。”某从业者对AI掘金志表示。

除摄像头主控芯片外,IPC SoC、存储芯片、WiFi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均出现一货难求现象。

“存储芯片缺货最为严重,其次是主控芯片。”

一货难求之下,坐地起价、恐慌性囤货等乱象丛生。

“其实市场上的货完全可以满足华南地区半年以上需求,只不过需求被放大了,一家缺货10K找10家问,市场便以为有100K的需求,市场有30K的货,无形之中就出来70K的缺口,所以价格就炒起来了。”某模组提供商从业者补充道,“也因为部分贸易商利用市场焦虑,囤货炒作。”

是什么打破了半导体行业规律?

此前,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奉行三段论,从存货到消化库存再到重新拉库存。

按照半导体市场的发展规律,在总供应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时强时弱,存在从强转弱或从弱到强的动态变化,芯片缺货属于正常情况,且存在一定的缺货周期。

但当下这一动态出现不平衡和矛盾点,芯片缺货的周期规律发生巨大变化。

三段论也从2016年之后不再适用,导致企业可能在价格高时反而拉高库存,造成供需动态不平衡。

“实际上从2016年到2021年,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芯片产品短缺的情况,2016年DRAM短缺,2017年不仅是DRAM短缺,连Flash NAND也短缺,2018年功率半导体短缺。”

紫光集团联席总裁陈南翔在前几天的Semicon China 2021大会上表示。

“如果按照奥林匹克周期从2014年开始算起,2019年属于“小年”,不应该出现芯片短缺的情况,但即便是到了2019年,也有CPU、5G芯片、TWS等产品供应不足的情况。”

行业规律之外,外在推动因素是什么?

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联合国将半导体最基础的材料“沙子”定为“短缺材料”,沙子中所含的硅元素,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材料,整个半导体产业将面临从“沙子到芯片”各个环节的涨价。

原材料之外,需求井喷,芯片产能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占主导因素。

一方面,市场进入“个人半导体”时代,10年前一个人只用于一部智能手机,现在除了手机外,还有电脑、手表、手环、耳机等等产品。在未来,这一现象会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某安防芯片从业者张明对AI掘金志表示,全球疫情催生了家庭办公和学习等宅经济,5G、平板、笔记本、手机需求量暴增,芯片上游的产能向其倾斜。

高通CEO安蒙也曾放话,PC、 汽车 等联网芯片订单井喷,高通芯片恐怕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摄像机芯片目前绝大多少集中在22-40纳米,这个层面上游晶圆和封测产能都非常紧张。”张明说道。

终端商抢芯片,制造企业抢晶圆。

“这一波影响非常直接,去年海思缺货,小米、oppo等都在抢晶圆资源。”

据悉,晶圆代工厂产能在手机、笔记本、服务器等需求已经满载,安防芯片难以插队。

而另一关键环节封测也呈现相同的趋势。

据工商时报报道称,受上游晶圆代工产能持续爆满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半导体封测产能仍严重吃紧。

订单的持续涌入,诸如日月光这类大厂的投控产能已经排满到今年下半年,其他公司如华泰、菱生、超丰的打线封装订单同样爆满。

晶圆代工紧缺之下,2021年全球各大晶圆代工厂、IDM大厂、IC设计厂均纷纷宣布于年初涨价。

晶圆代工价格涨价10%至20%,封装测试涨价10%至20%。

高级芯片的需求全面增加,尖端晶圆厂和封测厂等会优先考虑高端产品。

“与 汽车 车规级芯片、手机芯片等相比,安防芯片附加值并不高。”张明补充到,

“封测厂内,设备24小时全年无休运转,一旦封测厂的A客户晶圆资源没跟上,有资源的B企业就上。”

张明表示,尖端晶圆厂也如此,有晶圆资源的企业也能优先得到封测资源,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产能的扩充并非易事。

AI掘金志获悉,晶圆厂和封测厂属于超级大的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维持生产线24小时运转以最大化营利,产能的增加将是几十亿为单位的量级。

“一方面扩大产能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芯片原厂相比去年产能已经大幅提升,但依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某机构预测,从2018年到2030年,集成电路销售额将增加124%,彼时集成电路产能至少增加2倍,但扩产速度仍然难以追赶需求增长速度。

芯片短缺和涨价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恐慌性囤货,各环节订单激增。

台积电高管在最近两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客户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开始囤积芯片。

有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的芯片进口额攀升至3800亿美元,约占整体进口额的1/5。

国际关系的变化也加剧了芯慌现象

此前,《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全球半导体严重短缺的开端是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尤其是对中芯国际的制裁。

中芯国际拥有成熟的28nm芯片生产线,原本可极大地弥补产能,然而受美国制裁影响,目前其14nm生产线产能仅仅达到1.5万片/月。

报道指出,订单集中涌向台湾企业等,再加上全球 汽车 半导体等各行业的需求快速复苏,供应短缺迹象加强。

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近期法国广播公司的一篇报道中,他们指出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 科技 战”是当下芯片短缺问题的间接推手。

“芯片荒”局面尚未缓解,一场暴风雪,不仅席卷了得州,也让全球芯片紧缺现象雪上加霜。

今年2月,美国德州遭遇超级寒流袭击,导致严重能源供应短缺与电力中断,包括Samsung、NXP与Infineon三家半导体业者位于奥斯汀的晶圆厂因此停摆。

但也不乏乐观的观点。

长电 科技 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郑力认为,此次缺货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国内半导体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几年前,我们很羡慕外资大厂缺产能,因为我们那时是缺订单,如果什么时候缺产能了,就说明我们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如今国内很多公司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缺产能的情况,我认为这是一个在集成电路行业比较典型的景气循环的现象。”郑力说道。

结语

在持续性的缺芯危机之下,供应链安全问题凸显,芯片供应链成为安防产业链中众多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

但也正如郑力所言,是危机,也是机遇。

传统安防行业经过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之后,正在与AI融合,向智能安防升级。

马太效应日益凸显,资源开始向头部企业聚集。

无论材料断供是还是技术短板,解决“芯慌”仍需要一段时间。在这场芯片战争中,其他国产芯片需要也正在努力迎头赶上。

写《人间词话》的王国维,一辈子只放不下三样东西:烟、茶和零食

前两样司空见惯、不值一提,最后一样却颇有意趣。长女王东明时隔多年还记得,他的卧室里摆放着一个朱红的零食柜子,打开柜门,更是琳琅满目,仿佛开了一家小型的糖果店。

“从胶切糖、小桃片、云片糕、酥糖等苏式茶点,到红枣、蜜枣、茯苓饼、核桃、松子等,应有尽有。”

他的夫人每个月从清华园进城采购零食和日用品,回来必是满满一洋车,那些精致的点心就是为他准备的。他每天午饭后休息一小会儿,抽根烟、喝杯茶,然后进书房工作,几个小时后,便到卧室的柜子里找零食吃。

另一边,尽管嗜零食如命,但有些东西他却是严格不准孩子们吃的,当然不是因为吝啬,只是“怕不 健康 ,吃了不容易消化”。

这或许是中国近现代 历史 上最早的一场“零食焦虑”。

时针拨回到今天,关于零食的种种选择恐惧,跨越浩荡绵长的时空,同样压抑着初为父母的80、90后一代人。

一方面,源自麦丽素、江米棍、小当家的美好童年回忆,赋予了他们对于零食这一品类天然的亲近感;另一方面,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零食产品的期待也在不断迭代升级。

如果说,过去孩子们的零食只要好吃就好;那么现在,除了美味,安全、 健康 、品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则是新一代家长身处“零食焦虑”之下的全新考量。

回顾过去,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孩子倾注了如此庞大的心血。

在中国,数据显示,每年仅与儿童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就已经已经达到了3.9 —5.9 万亿元。零食领域,去年全球高达 6,050 亿美元的销售总额中,儿童更是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最大“金主”。

另一边,庞大的产业背后,儿童商品领域普遍缺失的标准,也为行业竞争蒙上一丝野蛮的色彩。

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座椅……任何被冠以“儿童”前缀的商品,尽管配料(工艺)可能和普通商品并无差异,却几乎都可以轻松的从市场中脱颖而出,以翻倍的价格完成对消费者的焦虑收割。

尽管,这些这些所谓的“儿童商品”可能与儿童这一群体并无关系,只是商家用来细分产品、误导消费者的市场手段。

但从宏观来看,这些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却在客观上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与此同时,缺乏标准、良莠不齐的市场秩序也进一步造成了商家与消费需求的割裂。

回到零食产业,除去那些华而不实的噱头,家长的需求往往显得朴素而实际:“ 健康 、营养、美味,能够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消磨孩子的时间,甚至更进一步,成为家长的‘带娃小帮手’。”

倘若这些需求能够被市场感知,一片千亿规模的蓝海无疑又将诞生。

遗憾的是,由于行业标准迟迟无法统一,上述需求落地的执行和监管最终还是沦为空谈。偌大的儿童零食市场,开始频繁被以雀巢、亨氏、亿滋、zek为代表的高端国际品牌所占据。

截止2019年12月,数据统计显示,标注了产品适用人群年龄的高端儿童零食中,进口品牌占比已经超过68%——这是消费者“用钱投票”的结果。高标准、高附加值的国际零食品牌,对于三四线地区杂乱、低端、负面新闻缠身的国产零食,的确一种降维打击。

在此基础上,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的失衡也将在所难免,国产品牌的全线溃退之下,未来,双方之间的差距还将被进一步拉大。

中国品牌真的做不出好的儿童零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关键在于,要找到并解决一直以来制约行业发展的那块“木桶短板”,而对于新兴的儿童零食产业来说,这一短板正是标准。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崛起,规范化标准的构建都必不可少。

以日本半导体产业为例,东芝、索尼、松下这些品牌在最辉煌的时候,仅仅依靠着产品质量,就能在全球范围内俘获无数的信徒。

然而最初的“日本制造”却并不是这样,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们曾经是仿冒和劣质的代名词,任何印有‘日本制造’的商品都给人留下了质量极差的印象。为此,我们常常不得不把这行字尽可能印小。”

最终, 改变半导体产业命运的,正是行业标准的建立。

通过对美国《生产管理手册》和质量统计理论的研究,日本于1949年就先后颁布了《工业标准化法》和《企业合理化促进法》,为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一众产业划定了与国际接轨、甚至高于国际的行业标准。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80年代的美日半导体产业竞争中,日本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反超。

那一年,美国质量专家哈勒德在一篇报道中,分别检测了3家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30万个16KB存储器,并得出结果,美国的储存器在使用1000小时后,故障率将达到惊人的30%-50%,而同等条件下的日本的储存器,却无一损坏。

标准之于行业的魔力还不止于此。对于亟待崛起的儿童零食来说,一种统一、完备的标准的构建,一方面决定着行业乱象的规范,和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另一方面也能大大缩短家长的决策时间,并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月17日,包括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天猫食品、良品铺子等单位联合制订的《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适龄学前教育及小学生(3-12岁)这一群体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59亿。

庞大的消费群体背后,中国儿童零食的消费结构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市场提升空间巨大。

另一边,伴随着休闲食品行业洗牌期的结束,头部玩家的轮廓也已经逐渐成型。

此前出炉的2019年度成绩单中,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双“寡头”营收近百亿,百草味、来伊份紧随其后,占据了这一行业前四的宝座。

而面对未来那场可预见的差异化竞争,上述头部玩家虽然在各自业务方面均有所侧重,但短期内仍然不足以形成战略层面上的优势。

与此同时,伴随着营收、市值等数据的急速膨胀,三家企业各自的劣势也开始逐渐暴露:

年营收101.73亿元的三只松鼠,其包括仓配物流智能化在内的一系列“新基建”组合拳,展示了企业谋求持续高增长的战略意图。但在电商红利逐步消耗殆尽之际,线上线下结合之路却走的步履维艰。

相比之下,过去的一年里,A股上市的零食品牌良品铺子所主打的“高端零食”,虽然已经在的市场收获了丰厚的口碑,但总体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而行业中的“老三”,在此前的百事收购中喜提“金主爸爸”的百草味,一时的风光背后,产品应收单一,物流体系匮乏的积弊也依然存在。

除此以外,作为最早成立、最先登陆资本市场的品牌,来伊份这几年,似陷“困境”,营收规模缓慢增长,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江湖“老大哥”地位不保。

某种程度上,各大品牌的现状都可以理解为自保有余,无暇出击。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时此刻,相较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做大零食市场这块蛋糕,才更符合各方目前的共同利益。

作为零食市场这一庞大版块中最为肥沃的一块拼图,潜力巨大的儿童零食市场,也随之成为了行业新一年业务布局的重中之重。

资料显示,三家企业中,率先树立这一观念的企业,是良品铺子。

一份零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指出,2019年良品铺子已在布局细分市场,其中儿童零食为重点方向。截至2020年3月,良品铺子已累计推出86款儿童零食,就2020年1月销售数据来看,上述产品已经实现了高达65%同比增长。

除此以外,这些儿童零食中最高端的42款产品还被进一步升级并定义为“良品小食仙”。目前产品线主要包含饼干、果冻、功能型糖果、儿童鱼肠、牛奶等产品,其中2款儿童零食产品已经获得权威机构认可。五彩水果粒,获2020世界食品创新奖“最佳儿童产品”提名。熊抱抱饼干(腰果),获2020年世界食品创新奖“最佳零食创新奖”提名。

相较而言,另外两大巨头的反应要略显迟滞,直到上个月,三只松鼠才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未来将持续打开快速食品、婴童食品等品类的成长空间。

当然, 刀耕火种的儿童零食市场,速度并不能决定一切。

回到此前所讨论的,儿童零食市场,摆在入局企业面前的首要困境,仍然是标准的构建。

所幸,作为标准制定的起草者之一,良品铺子等7家行业企业推动下,5月17日,“全民营养周”的第一天,我国第一项专门关于“零食”的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终于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颁布。

除了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和术语定义,大纲还对技术、标签和包装也统一作出了要求。其中,仅技术层面就包含着对原料、感官、营养成分、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真菌毒素指标、微生物指、食品添加剂在内的8项规定。

而作为标准起草方之一,良品铺子也借此收获了品牌的传播和市场的认同。德国人有一句经典的商业谚语:“ 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市场 。”这一点在儿童零食领域,也依然适用。

在那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份标准的发布,意味着儿童零食市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分层已经初步形成。三只松鼠的犹豫徘徊、百草味的后知后觉,已经让他们错失了这一市场最初的部分红利。而如今,同当下手握标准的良品铺子相比较,双方之间的布局,已经呈现出了代差。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三只松鼠和百草味已经彻底“出局”,只不过,双方的差距之下,留给它们的时间已经不再充裕,与此同时,面对竞争对手的追赶,良品铺子同样也可以从“高端零食”的理念和供应链两端着手,完成品牌“护城河”的构建。

而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市场的良性竞争,消费者的需求也将一一得到满足,孩子收获了幸福和 健康 ,家长省下了精力与时间。

从《人间词话》的谆谆父爱,到今天体现于细节之中的点点关怀,陪伴了数代家长的“零食焦虑”,或许也将真的从此告别 历史 舞台。

而在今后,回想起往昔那些散落在校园商店、门口摊贩处的美味。除了回忆,人们还会惊喜于奔涌在这一代“后浪”面前的现实。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味蕾密码,而零食的意义,或许就如针线一般,穿梭于无数饮食男女的背后,串联起过往生活里的美好点滴。

为此,无穷的远方,无数的品牌,在怀抱着相似的目标,挥洒汗水,砥砺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30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