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被打压,“芯片荒”蔓延至家电领域,我们为何提供不了芯片?

华为被打压,“芯片荒”蔓延至家电领域,我们为何提供不了芯片?,第1张

导读: 华为被打压,“芯片荒”蔓延至家电领域,我们为何提供不了芯片?

众所周知,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 科技 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在整个 科技 领域里,半导体芯片无疑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整个 科技 产业发展的核心,半导体芯片的发展也直接关乎着一个国家在 科技 领域的地位,美国作为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发源地,在美国不仅拥有着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芯片技术,而且美国还拥有着高通、英特尔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半导体芯片巨头企业,这让美国也成为了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上的霸主!

为了打压我国华为公司的发展,美国不惜直接动用自己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优势,对华为发起了“芯片禁令”,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针对华为的芯片打压,不仅让华为公司的发展遭到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还直接扰乱了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的发展秩序,甚至还直接让全球芯片市场都出现了短缺的局面!

据悉,在美国芯片禁令的影响下,导致上游晶圆厂产能不足,同时又受到疫情的影响,所以让全球的半导体芯片市场都出现了短缺的情况,除了智能手机领域出现了“芯片荒”以外,甚至就连 汽车 领域也出现了芯片不足的情况,而特斯拉、大众 汽车 和蔚来 汽车 等品牌都因为芯片供应不足而出现了停产的情况,这让不少车企都因此而损失不小!

如今随着“芯片荒”的逐渐蔓延,在家电领域也同样出现了芯片供应不足的情况,从手机到 汽车 ,再到家电领域,似乎每个 科技 行业都逃脱不了“芯片荒”的难题;要知道中国市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有名的 科技 大国,那么我们为何提供不了家电领域发展所需要的芯片呢?

虽然说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但是我们却无法自主生产出半导体芯片,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年来,中国 科技 企业一直都在注重在芯片研发领域“轻资产”领域的投资,而忽视了对芯片生产“重资产”领域的投资,要知道,芯片的生产不仅需要大量的核心技术,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这又是一个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进入芯片生产领域发展,这就造成国产 科技 企业在芯片生产领域与西方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在国内市场上,中国 科技 企业的芯片技术始终落后于国外,而市场又需要先进的半导体芯片技术,所以干脆很多 科技 企业就放弃了研发和生产,直接从国外购买芯片,这样不仅方便,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研发费用,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让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也陷入了一个“恶行”循环之中,甚至还有不少 科技 企业刚刚培养好的芯片 科技 人才,就被人挖墙脚,这也打击了一些企业研发芯片的热情,所以在国内始终无法提供 科技 生产生产所需的芯片;不过这一次在华为被打压以后,国产 科技 企业也意识到了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必定能在芯片领域打破国外的垄断,不知道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销愁愁更愁。”

8月17日,小鹏 汽车 的创始人何小鹏在某社交平台上如是感慨。

想必很多人注意到了,何小鹏的配图是一张朋友圈截图,头像名字都被何小鹏马赛克处理掉了,但神通广大的网友还是找到这条朋友圈的主人——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

如上截图中徐大全所说,马来西亚新冠疫情处于失控状态,且呈现非常严重的爆发式增长态势。近30天以来,马来西亚单日新增确诊新冠患者均超过了10000人。8月16日和17两天,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更是逼近了2万人。

新冠疫情对当地的制造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徐大全提到,某芯片供应商在马来西亚的Muar工厂,3000多名员工已经有上百人感染,且因感染致死的患者高达20多名,当地政府为控制疫情,对Muar工厂继续实行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不排除后面会把全部生产线停工。

其实,Muar工厂只是马来西亚半导体芯片制造业的一个缩影。马来西亚被外界称之为“半导体封测重镇”, 其占据全球半导体封装市场近13%的份额。全球约有50家跨国半导体制造巨头在马来西亚设立封测厂,包括AMD、英特尔、英飞凌、美光、意法、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等。上文所提及的Muar工厂正属于意法半导体,因此对于整个芯片制造行业而言,马来西亚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对于马来西亚自身而言,它是亚洲最重要的半导体出口市场之一,仅次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因此半导体芯片等电子产品及相关零部件,是马来西亚重要的外贸收入来源,其这几年占据了该国外贸年出口近40%的份额。而疫情的反复,导致这些半导体企业和周边的零部件厂商停工停产,对马来西亚的外贸经济影响不言而喻。

当然,马来西亚半导体芯片封测产业的停产,直接波及到了整个 汽车 产业链的上下游,进一步加剧全球“缺芯”的现状。正如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所说:“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将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这对于全球的车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大众、戴姆勒、宝马、丰田、本田、福特等等在内的全球20多家车企,因不同程度的缺芯而出现减产,甚至部分工厂停产。特别是以大众集团为首的德国 汽车 行业,正在面临着30年来最严重的芯片供应短缺危机。

持续性的“缺芯”,也给中国的 汽车 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以长城 汽车 为例,由于芯片供应不足,ESP和四驱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短缺,长城 汽车 旗下的部分车型订单等待周期被不同程度的拉长,目前预估在4-5个月的周期左右。另外,奥迪在刚刚被传出国产A4、A6、Q5L或将因“缺芯”停产。

体现在整个市场终端的,是自今年5月以来,国内 汽车 销量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缺芯”问题将会继续影响整个 汽车 行业的运转,有专家预测,该影响或将持续到2022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326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