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专家梁骏吾院士逝世,他都取得过哪些成就?

半导体材料专家梁骏吾院士逝世,他都取得过哪些成就?,第1张

发布讣告

根据媒体的报道来看,在2022年6月23日的时候,中科院半导体所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半导体材料学家梁骏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消息一出,梁骏吾院士生前的同事朋友以及一众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哀悼,说为我国曾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半导体材料专家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为他的离开而感到遗憾。

科研成就

梁骏吾于1955年从武汉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前往前苏联留学并获得了副博士的学位后,回国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室主任,后一直在为高纯硅研制工作而努力,并获得了1964年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由他研制的硅无坩埚区熔提纯设备获了1964年国家科委全国新产品二等奖。在1965年的时候他首次研制成功了中国国内第一只室温脉冲相干激光器用的砷化镓外延材料,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首创了掺氮中子嬗变区熔硅单晶,获得了198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了硅中杂质以及外延中气体动力学与热力学耦合计算及微机控制光加热外延炉。

多项荣誉

纵观梁骏吾院士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为我国的半导体材料的研制和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他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工作这六十多年里面,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如1992年的时候获得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在1997年的时候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和新产品二等奖各1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中科院重大成果和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4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等各种科技奖共20余次。

华为在芯片方面的被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由于在核心技术方面的不成熟和关键设备的缺失,导致了我们目前的困境,但是最让我们担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半导体领域高 科技 人员的缺失和流失。

在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后发现,老美在半导体材料方面的专家,华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里面就包括提出5nm高精度工艺三极管解决方案和解决光刻机难题的专家,由于很多特殊的原因,很多出身于国内高校的顶尖人才,在出国深造以后,纷纷选择了移民,留在国外,这也包括那些半导体领域相关的计算机、互联网等高 科技 人才。

这些高 科技 人才不能为我所用,着实是太可惜了。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创始人尹志尧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的时候发现,老美在半导体方面的专家大多数都是华人。这也是目前国产芯片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由此可见,人才缺失和人才流失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问题,我们辛辛苦苦把他们培养起来,我们自己的同胞学成之后却留在国外,为人家出力,帮助人家壮大 科技 力量,而我们却因为技术力量的不足处处被限,苦苦挣扎。其实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外,国内没有给这些人才提供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才是主因。

就拿最基本的收入来说,相比于那些年收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岗位,从事半导体行业科研人员的收入可以用寒酸来形容,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到2020年第一季度结束,国内从事半导体行业工作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仅十万左右,这点儿收入不仅在国内不算什么,跟国外提供的待遇相比,更是九牛一毛,这些人才如果要选择回国做贡献,那么就要放弃西方国家提供的优厚待遇,这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不仅如此,在半导体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也有很多不足,比如 社会 上很少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企业的内部培训体系也极其不完善,即使在各大高校内,也没有对这方面多么的重视,很多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连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社会 上的就业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很多半导体专业的人才实在坚持不下去,只能被迫选择了转行,条件好一些的也就选择了出国深造,深深被国外的环境所吸引,然后留在了国外。

目前的形势是非常的严峻的,我们之前还能够通过代工或者直接采购的方式解决芯片问题,现如今就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即使能买到的也都是一些比较低端的芯片。现在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人才缺口是越来越大,根据相关公开推测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人才缺口有可能会超过20万人,如果按照如此形势继续下去的话,到2025年,这个数字有可能将超过30万人,解决人才缺失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针对这个情况,目前我们国家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比如在高校新增半导体相关专业门类,将“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旗下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从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再比如清华大学为此专门设立了集成电路学院;南京带头创建了全国第一座集成电路大学,用来集中培养专业的半导体领域高 科技 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国内在半导体领域实力雄厚的中微半导体共同成立“中微半导体集成电路英才班”;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24日,深圳技术大学联合我们的芯片巨头企业中芯国际专门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

总之现在我们已经高度重视起来了,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上,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才培养出来了,怎么样给他们提供足以媲美国外的发展环境,如何留住这些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才,让他们能够死心塌地为我们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才是重中之重,然后我们还要想办法吸引国外的半导体领域人才,相信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半导体产业一定会迎来重大的突破,到那个时候,我们也将不再惧怕老外的限制和垄断,不再被掐住脖子,我们也将会更加的强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36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